人人都说要读圣贤书,可是为何要读圣贤书,人人又都说要明是非,要辩对错。
但是把这些道理放在他们自己的身上的时候,却又显得那么的虚弱无力。
项梁也算是读书甚多,可以说,在这个时代,能够像项梁这样自幼读过很多书籍,懂得一些道理,心有枭雄之志的人,却还是不能明白,得道者,多助,这个道理。
其实也不是项梁不懂这个道理,而是他不知道自己改怎么办。
怎么才能够成为那个得道者,怎么做才能够收服民心为自己所用。
说白了,他最厉害的地方,也就是杀人夺位,拉拢世家豪强的人心,许诺他们许多许多的承诺。
再加上在行事方面,有着洒脱还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也知道怎么与人为善,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有了这些,才会让项梁成为了吴中县那些豪绅的尊崇对象,也成为了会稽郡守,最后还会做出一番事业。
只不过,这样的人,却也走不远。
有着枭雄的志气,却没有那个能力,本来已经身居高位,却还要去领兵作战。
最后死在了秦朝末年最著名的名将章邯手中,成为了让章邯出名的垫脚石。
然后,把自己的那些烂摊子,全部丢给了项羽,可以说是实力坑自己的侄子了。
因为,他拉拢的那些豪绅,全部都身居高位,再加上还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十八路诸侯王,这不是实力坑侄子,这是什么。
好不容易拿下来的地盘,最后都给了其他十七路诸侯王,自己虽然得到了名声,成为了这十八路诸侯王的盟主。
可是结果呢?
汉王刘邦反叛,其他十七路诸侯王,要么回去逍遥快活,要么就是争夺其他诸侯王的土地,要么就是联合其他诸侯王一起造反,想要和刘邦一样,最后成为这天下之主。
想一想自己这位叔父做出来的这些事情,项羽就有一些受打击,同时,也渴望人才。
但是,就算是迫切地想要得到人才的帮助,想要收服那些名人为自己所用,却也不能现在就行动。
因为那些名人,现在都不知道,在哪个旮旯子呆着,正在经受着磨难,又或者是正在读着圣贤书,正在为以后的崛起而读书,而劳其筋骨,空乏其身。
“想要当霸王很容易,可是越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其结果也越是不尽人意。
现在的叔父已经开始让那些豪绅世家的人入账为官,以后将会是一方不小的势力。
只不过,现在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忙,好像也不能成大事,唉,不管是什么朝代,好像都会有世家,就算是灭了一个,还会形成一个新的。
所以,世家豪绅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手段硬,这些都不足为虑,关键是以后的分封诸侯王,这才是最坑的。”
吃饱了饭的项羽,看着竹简,却一点儿读书的心思都没有,想到以后的路,好像不满了坑。
“不过,有一个大佬儿,好像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这个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曹总也是从十八路诸侯王之中崛起的,我为什就要害怕,大不了,到时候,直接也来一招杯酒释兵权。”
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把心思放在了竹简上面,这些事会稽郡守的一些事情。
比如秦朝的政策,比如会稽郡如今的军事守备情况,还有一些地方官员的名单。
“商鞅变法,促成了强秦,法家啊法家,也不知道,现在的法家传人在何处。
一个国家想要强大,的确是需要律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律法,何以统治国家。
所以,这法家之人还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我是穿越者,有着几千年文化积累。
可是要制定出来一部国家律法,也是有心无力。”
一天的时间,项羽都在房间里面,把自己关于后世的那些记忆整理出来,然后根据现在的会稽郡面临的问题,写出了一张奏表。
现在项梁是会稽郡郡守,这是他自己授予自己的,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是有了项羽的震慑,有了豪绅的拥护,这个位子现在还算是非常稳定的。
项梁也听从了项羽的建议,停止了进攻的步伐,稳定会稽郡,等待陈胜和吴广的消息。
让陈胜和吴广两个人大头阵,吸引秦军的注意力,而他们则是在会稽郡慢慢发展,稳定自己的脚步。
在会稽郡的郡衙之内的议事大厅里面,项梁坐在首座,下面依次是左边的文臣谋士,右边的武将将领。
以前的座次,其实都没有什么分布,按照身份来坐,现在,则是项羽的安排。
文人自然是要坐在左边的大位,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其次,也是拉拢他们的心思。
这些人,虽然大部分都是世家豪绅的门客,也就是他们养着的一些读书人,也是他们培养出来的,然后介绍给了项梁。
坐在左上的就是会稽郡有名的名人,也被项梁邀请来了,共同商讨,怎么稳定会稽郡,怎么实施惠民政策。
“今,虽已经举起大旗,喊出了反秦的号令,并且成功地拿下会稽郡。
但,如今的会稽郡还在实行着暴秦的政令,如此严苛和残暴的政令,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废除,不知道,你们有何建议?”
幸好,项梁是一个能够听得进去建议的人,不然,项羽可就要真的欲哭无泪了。
项梁说完之后,就有人献上了自己的计策,也就是关于修改的政令。
只不过,这些人,大部分都有着私心,想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让政令能够利于自己。
这也是项羽早已经预料到的,还已经和项梁谈及这件事情,让项梁对于那些豪绅的看法,有了一个改变,也有了一个预防。
项梁非常高兴地接过了竹简,慢慢地看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合上了竹简,笑着说道:“不错,能够提出轻徭役、博税务、放子钱、通商贾这些想法,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吧。”
至此,项梁也算是看明白了,这些人当初愿意帮助自己,也是看中了自己的身份和魄力,也就是项羽所说的提前投资。
现在该是要回报的时候,可是,项羽也说过,他们提出来的想法,其实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至于会稽郡的百姓,他们并没有放在眼中。
开始的项梁还不相信,觉得项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现在,他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