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密切注视着刘邦,看他到底能变什么戏法把沛县给拿下来。
面对紧闭的城门和城墙上的士兵,刘邦不慌不忙地把事先写好的一封信绑在箭上,然后拉弓,走,这封信便被送到沛县城里了。
区区一封书信就能攻破沛县的城门?这是不是有些玩过头了。
我们先看看刘邦在信中书写的内容吧。
内容大致为:天下的百姓对暴秦的统治深恶痛绝,秦国已经失去了民意(天下同苦秦久矣),接着踢给沛县军民一个双面皮球:或是顽抗到底导致全城被屠;或是诛杀县令,响应造反部队,保全妻儿老小(父子俱屠,无为也;共诛令,以应诸候,则室家完)。
这封信真是绝了,先向沛县的军民讲明形势,然后抛出带有威胁性的皮球。站错队伍就是一个死,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沛县的军民也不是傻子,再说,十有八九都和刘邦的关系不错,所以他们在信发出的当天,就把县令的人头交道了刘邦手里。
就这样,刘邦在沛县百姓的夹道欢迎中,带着队伍开进了沛县城。
刘邦的这把火点得虽然不惊天动地,但却达到了目的。兵不血刃便能占领沛县,这一度成为了他头顶上的一道耀眼光环。
刘邦占领沛县后,心里美极了。
他宣称自己的队伍归附“张楚王”陈胜,正式扛起了造反的大旗。
这一年,他48岁。
按理说,刘邦是这支造反队伍当仁不让的最高领导者,但他思来想去,造反可以,但万万不可以当头,因为枪打出头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再说,如果自己非得当这个出头鸟的话,胜算又有几分呢?必须看看手下人是否真的拥护自己。
于是,刘邦召集沛县的父老乡亲开会,会议的唯一主题是推选新的领导人。
作为会议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刘邦第一个做了发言:他先感谢沛县的父老乡亲让他从山林中回到了县城,过上了正常人的日子……
在一番开场白后,刘邦进入了主题:自己不识几个大字,没什么本事,干不了这么大的事,希望大家能另选高明。
这明摆着是要“撂挑子”,在场的人谁都没想到刘邦会来这么一手。
难道老大是怕死?不像啊,那么就是谦虚了,这个有可能。
“老大,你就别谦虚了,这个位置非你莫属,再说,这队伍也是你拉起来的,你若不领导,谁能控制得了啊。”
这是刘邦愿意看到的局面,但他强忍着内心的喜悦,接着说:“我不怕死,但我不忍心让弟兄们流血,所以,大家还是另选才德兼备的人吧。”
刘邦本想谦虚谦虚就不再推辞了,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这些人见刘邦再三推辞,便不再勉强了,还真打算从逃犯和无赖中推选出一个能力强、可服众的造反头目。无奈的是,挑来选去,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
最后把范围扩大到全县后,才选出两位候选人:萧何、曹参。
老大虽然人好,但也有毒辣的一面。从老大手里抢队伍,无疑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所以,知趣的萧何、曹参又坚定不移地把球传给了刘邦。他们宣称不管是从能力还是人缘上讲,刘邦才是众望所归的领导。
终于绕回来了,刘邦长吁了一口气。
这时,下面有人喊:“老大,你是赤帝子转世,就带着大家干吧。”
关于这个赤帝子,还有一个略带玄幻的记载:
当时,跑路的刘邦以芒砀山为据点落草为寇,手底下有十几个人。有了自己的队伍后,心里很高兴,那自然要喝上几杯小酒助助兴。酒足饭饱之后,刘邦就带着这只队伍在芒砀山转悠。有人前来禀报说:“前面有条大蛇挡住了去路,还是回去吧。”
如果在平时,刘邦会毫不犹豫地返回。可现在不同了,有道是酒能壮胆,刘邦借着酒劲表现地十分勇敢,说道:“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
于是,刘邦手握宝剑纵身跃起,把蛇斩成两段,看来刘邦这人还是练过功夫的(估计是打群架的时候练出来的)。
斩白蛇之后,看到一位老妇在哭,有人上去询问原因,老妇说,赤帝子杀了她的儿子白帝子,人们不太相信,结果老妇突然不见了,周围人都很吃惊,认定刘邦就是赤帝子。
刘邦斩杀白蛇的事情早就被传得沸沸扬扬了。如今,经这人提起后,人们更加认定刘邦就是带着他们造反的头。
为了让刘邦死心塌地带着他们造反,沛县父老煞费苦心,还找半仙算了一卦,结果卦象显示只有刘邦才能带领队伍逢凶化吉(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
既然是天命所归,再推辞的话连老天爷也不高兴了。再说,刘邦的目的也达到了,这支队伍还是比较牢靠的。
于是,刘邦宣誓就职“沛公”。在坐上龙椅之前,“沛公”的称呼一直陪伴着他。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刘邦所当的“公”不同于秦国的“三公”,而是沿袭楚国县宰的官名,所以,“沛公”在这里是“沛县县长”的意思。
为了营造声势,刘邦在沛县举行了祭黄帝、蚩尤的造反宣誓活动,并将战旗染为红色,向世人昭示他“赤帝之子”的本色。
就这样,刘邦走上了造反之路。
当时,大家流行这个,没事就拉几个人,扯上几块破布,就造反了。
造反看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真要把这件事做好,就离不了军队,只有手里有过硬的枪杆子,别人才会拿你当回事,你也才能攻城略地。否则不仅是空谈,还要赔上自己的小命,因为你选择造反时就已经站在了当时政府的对立面。
当时做“混混”时,还离不了小弟,如今和强大的秦王朝抗衡,更离不开兄弟了,所以,刘邦在沛县征集了包括萧何、曹参、樊哙等在内的三千子弟兵,有声有色地造起了反。先后攻打胡陵、方与,然后退回驻守丰邑(今江苏丰县)。
这就是刘邦,要么不干,要干就大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