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说;“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其实这句话,实际蕴藏着人生很多的哲理。这也是本民族文化“大智若愚”的经典所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就很少人能达到如此境界。没有多少人是愿意吃眼前亏的。
原本郑宝玲老公并没有资格参与“经营部”事务。可计划内的“塑料粒子”,是通过他的关系搞到手的,凭什么让箫支平分去一半利润?
他开始吵吵囔囔的要求郑玲宝和箫支平分开经营,各做各的生意,各得各的利润。分摊办公费用。一块牌子,两套人马。夫妻两个是一唱一和,一个白脸,一个黑脸。
萧支平有啥办法呢?人家郑宝玲是企业法人,客气一点,让你分开经营,不客气的话,就是把箫支平撵出经营部你又能把她咋地?
原本萧支平暗立备用账户,是为了逃漏税款所准备。假如有不需要开发票的客户,货款转入秘密账户就可以不要纳税了。这下可用上排场了。他们各用各的账号,各做各的生意,只是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的工作量,比如;每月要核定一次税金分摊等等。
从理论上讲,这种经营模式也没什么不合理,也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可他们忽视了团队精神,取长补短,集体智慧重要。眼前利益显而易见。可要想做大、做强,要想可持续发展恐怕就难了。
很多的私有企业不容易健康发展的根源也就在这。人都明白“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可就是很难找到心甘情愿帮自己的人。加上国人的职业道德观念又不是很强,所以,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孤掌难鸣的局面。
家族式企业也会受到职业道德的困扰,多数老板都不太愿意找亲戚来打工,一来是亲戚们缺乏工作责任感,二来是很难满足他们日夜膨胀的个人欲望。很少人会怀着感激的心情去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
萧支平和老韩在武汉一别也没和老韩联系,半年多过去,老韩也没给萧支平来过一次电话。这天,箫支平突然接到老韩从深圳打来的电话;箫支平对老韩说;“你咋跑到深圳去了?国际财务公司咋样了?咋没和孟老他们一起干了?”
老韩说;“别提了,你走没多久,我也离开他们了。我现在跑到深圳的一家贸易公司来了,专门做出口香港的贸易。”
箫支平说;“哦!恭喜你了,你总算找到个定位了。”
老韩说;“萧老弟现在你在干吗?”
箫支平说;“和别人合伙开办了个五交化经营部,做点‘空手套白狼’生意。”
老韩说;“哦?空买空卖呀?”
箫支平说;“嘿嘿!可以这样说吧。”
老韩说;“生意还行吧?”
箫支平说;“钻点政策的空子目前还行吧。要想可持续发展,当然还要重新思考了。”
老韩说;“你小子头脑灵活,是块生意料子。”
箫支平说;“老兄可别这么说,有发财的机会,可别忘了老弟我哈!”
老韩说;“那还用说,我这不是找你共同发财来了么?”
箫支平说;“哦?有什么好买卖?说说看?”
老韩说;“目前,西方国家‘艾滋病’泛滥。一次性乳胶手套和***严重短缺。据说你们那有很多生产厂家,你能不能去打听一下目前价格和供货情况?”
“打听个啥?有钱还怕买不到货?没钱,什么都是空谈。”萧支平对老韩有些缺乏信任感。
老韩说;“资金不是问题,只要有货我可以立即给你打钱,咱们先付款你后发货总可以了吧?”
箫支平说;“真的?这次你可别又忽悠我?”
老韩说;“看你说的,你这老弟就这点不好,喜欢用老眼光看人。我现在的公司,是个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只要有货,我随时可以给你打款。”
箫支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呵呵,不是,不是哪意思。我是怕又是白忙活,做些徒劳无功的事。”
老韩说;“要不要我现在就给你打款?你给我公司账号?”
箫支平说;“别、别、别,我相信你,还是等我落实好再说吧!”
……。
第二天,箫支平开始骑着自行车,每天跑几十公里,去了好几个厂家摸情况。最后定好了某厂家的货,在出厂价基础上,加了将近10%的利润空间。16万人民币一个货柜。他把这信息立即返回给了老韩。
让萧支平没想到的是,老韩二话没说,即刻从深圳电汇了16万元到萧支平经营部账户。箫支平付款、提货、请车,一气呵成。将一个货柜的货物发往深圳。前后不到一星期,纯利润就赚一万五千多元。
生意场上讲究的是运道,运道来了,这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事,还是常有发生的。这让萧支平开心的不得了。
半个月后,老韩来电话说,发往深圳的乳胶手套和***质量、价格都很不错,外商也很满意。他说,他昨天又给箫支平经营部账上打进了160万元。并准备亲自来省城继续发10个货柜的货。
对于老韩的如此举动,让箫支平很受感动,感谢老韩对他的如此信任,但对老韩做事这么的草率,又感到有些惊讶。
数天后,老韩来到了省城,并以深圳靖江贸易公司的名誉和箫支平的五交化经营部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书。郑玲宝得知箫支平的账户上进了笔巨款,心里痒痒的。这天,她老公专程跑到经营部来找到箫支平。
他对箫支平说;“你和老韩所做的业务,不能算你独立业务。”
箫支平对他说;“你啥意思?”
他对箫支平说;“因为,老韩不是你一个人的朋友,也是郑宝玲的朋友。”
箫支平对他说;“你这人也太不要脸了吧?老韩算是她朋友吗?”
他对箫支平说;“你还是她的“知青”好友介绍认识的呢!她比你认识他还早呢?”
箫支平对他说;“那他为什么不去直接找郑宝玲而来找我呢?”
他对箫支平说;“找不找她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经营部的企业法人。是真正的老板。”
箫支平对他说;“法人代表只是个挂名,我们可是有合伙协议的。从工商、税务、开户等手续,都是我亲自跑下来的。”
他对箫支平说;“是呀!合作协议是说好对半分利润的呀!你们做好的前一笔生意就算了,可后面的利润要一人一半。不然,我们可有权以法人的名誉封掉你的账号哟!”
箫支平气愤的对他说;“你这人太无聊了,塑料厂的业务见你们吃了点亏就要分。分是你们提出来的,现在见我有利了,又来合?”
呵呵!没有办法,萧支平见过不要脸的,可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