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缘回东汉末 0018 阳翟县喜逢郭嘉 书院里初会群贤

郭嘉,竟然是郭嘉!

谢乾睁大眼睛看着眼前这个风流倜傥,不拘礼节,刚才还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少年,比色狼看见美女都要兴奋!

郭嘉看着站在面前的谢乾,发现他听了自己名字后,看向自己的眼神就完全变了,变得兴奋、渴望和疯狂!郭嘉不由得把身体向后缩了缩:“此人难道有龙阳之癖?”然后内心一阵恶寒。

一直到了晚年,当两人都垂垂老矣,郭嘉都一直在追问谢乾当初第一次见自己时为何会用那样的眼神。每当此时,谢乾就会拍拍郭嘉的肩膀,神秘一笑,笑而不语。

上一世的谢乾,在东汉末年三国时代那灿若繁星的一个个名字中,最佩服的是曹操,最喜爱的是赵云,而最欣赏的就是郭嘉。

其实在汉末三国历史上,有太多太多智谋超群的贤士,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武将而言,单轮武艺而言,要分个高下,一战便知。但是对于文士,要分个高低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后世,有很多好事之人,在网上把三国的顶尖谋士排了个名,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种排名形形*,有的以《三国志》等所谓正史为标准,有的以《三国演义》等小说为标准。

其实,在谢乾看来,汉末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是不能武断的分出高下的,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擅长的领域,有人善于内政,有人善于军事,有人善于谋略,有人善于识人,有人善于洞察人心,有人是纵观全局的战略家,有人是临阵应变的战术大师……

只能说,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和喜好,越顶尖的谋士,越不分高下,只有不分高下,才会有精彩的故事。

而上一世的谢乾,他就有自己个人的喜好,在他心中,郭嘉就是一个全才,一颗汉末三国历史星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可惜这颗星落下的太早。

谢乾的心中,三国谋士,能称为全才的,只有郭嘉。

论善于政事,就诸葛亮而言,在精于内政上,当时天下没几个可以相比的,大家熟知的,估计也就荀彧和司马懿可以与之一较高下了。这点不必赘言。

而郭嘉呢?《三国志》记载,曹操在郭嘉逝世后,对手下之人有这样一番言论:“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可见曹操是准备在平定天下后,把治国之事托付给郭嘉的,由此可见,能让曹操托付后事,虽说有荀彧年老之故,但是以曹操识人之能,郭嘉治国的才能,必不在荀彧、司马懿和诸葛亮之下。

论善于军事,善于谋略,诸葛亮虽说在《三国演义》中有太多太多让人惊叹的神来之笔,如若这些为真,那神化诸葛亮也未尝不可,然知正史之人皆知,多数为虚构,在正史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虽说不弱,但比他强的人,也不少。

但是郭嘉呢,据《三国志》记载,郭嘉在曹操平吕布、定冀州、镇辽东、灭乌桓,一统北方的的道路上,屡屡献出奇谋,立下了不世功勋。曹操曾评价郭嘉:“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论善于识人,这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他跟随刘备,不管后世如何粉饰刘皇叔,都不可否认,论个人综合实力,论为君之能,刘备都不如曹操和孙权。更不提诸葛亮后期不重用三国顶尖的统帅之才魏延了。

郭嘉呢?早期投奔袁绍,马上便发现袁绍并非明主,于是果断离开袁绍,宁愿赋闲六年。直到最后戏志才去世,荀彧给曹操推荐郭嘉,据《三国志》记载: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不得不说,郭嘉确实慧眼识珠,曹操相对于孙权和刘备,确实是最为雄才伟略之人,这也不用赘言。

论善于洞察人心,三国最顶尖的就属郭嘉和贾诩了。然而,贾诩强则强矣,他把自己洞察人心的才能大部分都用在明哲保身了,大部分都用在为自己谋取利益上了。

而郭嘉却把这种能力用在了分析敌情之上,郭嘉每每为曹操出谋划策,都会建立在对敌人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三国志》记载了曹操对郭嘉的一句评价: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当然,《三国志》还记载了一些能体现郭嘉对人性和人心把握极其恐怖的事情,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两件事。

其一是: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

其二是: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其中第二件事,预测孙策之死,实在是郭嘉短短一生中的神来之笔。其实还有一事“郭嘉遗计定辽东”,也突出反映了郭嘉对人心的把握,然此事为《三国演义》记载,正史并无,就不多言了。

论纵观全局的战略能力,要说三国之中,最为厉害的两个战略家,就属郭嘉和诸葛亮了,诸葛亮于隆中三分天下,不可否认是一位厉害的战略家,他对全局的分析和把握,当为三国顶尖之才。

然郭嘉又岂能弱了?其中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奠定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十胜十败论”,而官渡之战则是曹操一统北方的最重要的战争。用后世新中国的缔造者******主席的评价:“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论临阵应变的战术能力,汉末三国荀攸荀公达说第一,或许无人敢说第二。但是,郭嘉的战术之能,也不会弱了。《三国志》中,曹操曾评价郭嘉:“每有大议,临敌制变。”

《三国志》又记载: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由此可见,郭嘉在临阵时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不弱。

更重要的是,郭嘉英年早逝,三国中后期更为精彩的故事并没有他的参与,他的潜能也没有更大程度的开发,从这点来看,郭嘉绝对是汉末三国历史上最为全能的谋士。

(郭嘉是这本小说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故花费较大的篇幅给予较为详细的介绍,让大家对郭嘉有一个更为系统的认识。反正章节是免费的,大家也不必介意。)

其实,谢乾之所以外出游历第一站选择了颍川阳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郭嘉,因为谢乾知道郭嘉就是颍川郡阳翟县之人。但是,谢乾没有想到,一来阳翟便遇见了自己来三国最想遇见的三个人之一。

看见郭嘉微微向后退了一步,面露不解,谢乾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失态,赶忙调整心态,对郭嘉发自内心的深深一拜:“望先生恕罪,谢乾失礼了。”谢乾绞尽脑汁也无法解释刚才的失礼,只能道歉,然后不解释了。

郭嘉见谢乾态度诚恳,他也是豁达之人,便还礼道:“先生客气了,我郭嘉向来不拘礼节,先生何来失礼之说!”

谢乾听完,哈哈大笑:“倒是我忘了,先生生性不拘常理,豪爽豁达,是我执着了。”

转而拜道:“我与先生一见如故,甚是投缘,先生若不嫌弃,乾欲与先生结为至交好友。”

郭嘉笑道:“先生何出此言,先生大才大志,能与先生相识结为好友,乃郭嘉之福。”

谢乾问道:“不知先生年龄几何,可有表字?”

郭嘉回复曰:“我年方十四,未至二十,未取表字。”(其实历史上,郭嘉这会儿才十岁,为了剧情需要,希望大家莫要深究,毕竟只是小说,不是历史。)

谢乾惊讶道:“看先生气度谈吐,真没想到才十四岁。”

郭嘉一个你懂得的表情:“先生七岁作诗,如今才过五年,今年不也才十二岁嘛,谁又能看得出?”

谢乾一愣,豪爽大笑:“既然先生长我两岁,我便以兄长称之,还望先生莫要嫌弃。”

郭嘉装作生气的样子:“贤弟如此看得起愚兄,愚兄何来嫌弃之说!”

谢乾听罢,拜道:“今日认得兄长,乃愚弟今生之福。”

谢乾继续问道:“不知兄长如今可有师承?”

郭嘉曰:“愚兄如今在颍川书院随水镜先生学习。”

谢乾赶忙说:“水镜先生乃当世大贤,名满大汉,愚弟仰慕水镜先生已久,也想拜在水镜先生门下学习,不知兄长可否引荐?”

郭嘉毫不犹豫:“贤弟所作之诗,水镜先生也曾听闻,并当着全体书院学生的面,大赞贤弟之大才,若知贤弟要去,先生必然欢喜。”

谢乾连忙道:“既然如此,兄长快带我去吧。”说着就急不可耐的拉着郭嘉往外走去。

而跟在后面的徐庶,却认真的审视起郭嘉来:“我跟随主公多年,从未见他如此失态,也从未见他如此的渴望得到一个人,此人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但是才见一会儿,他又怎能看出来,随即摇摇头,不再多想,和龙一龙二静静的跟在谢乾身后。

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书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

不到半个时辰,四人便来到了书院门口。

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随即,谢乾三人便跟着郭嘉进入了颍川书院的大门。

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

只见大屋中有一些人,他们分开两边,席地而坐,在屋中央的香案下,也坐着一人,只见他慈眉善目,仙风道骨,一双眼睛仿佛透彻人心。此人正是汉末大贤、隐士,司马徵,字德操,号水镜先生。

只见郭嘉带着谢乾进入大屋,徐庶和龙一龙二留在屋外。看到郭嘉带着一人进来,众人停止了讨论,只见左边一大概二十出头的青年冲郭嘉笑道:“郭嘉,你个酒鬼,又去飘香楼喝酒了吧,看你浑身酒味!”

郭嘉笑着反驳道:“公达兄,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前天偷喝了先生一坛珍藏的太平酒,你偷喝也就罢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独享啊!”

郭嘉说完,全场哄堂大笑,水镜先生对着那被郭嘉称为“公达兄”的青年笑骂道:“好你个荀公达,我说怎么我的太平酒少了一坛,原来是你这个混小子偷去了。”

听到这里,谢乾如果还不知道此人是谁,那他也就不是谢乾了。

荀攸,荀公达,东汉末年谋士,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设奇策十二计,助曹操统一北方。乃三国最强的战术大师。

这时,只见一位和徐庶差不多年纪大的青年笑道:“先生,我没有看好侄子,还请老师莫要怪罪。”

然后转而对荀攸笑骂道:“公达,记得买几坛上好的太平酒,给先生赔罪!然后,书院一年所用的纸张,都交给你去阳翟县的文承苑购买了。”

荀攸看见此人发话,缩了缩脖子,连声称诺。虽说此人比他小了六岁,但是辈分在那里,他哪敢顶嘴。

谢乾看向说话之人,又怎会不知他是谁。

荀彧,荀攸的叔叔,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和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水镜先生这时看向郭嘉:“郭嘉,你身旁之人是谁?你把他领到书院,可是有事?”

郭嘉在水镜面前,收起轻浮,躬身一拜,正经道:“先生,此人是我在飘香楼认识,一见如故,结为好友。他的名字,先生和众位师兄弟也都知晓。”

见水镜和众人满脸好奇,郭嘉才说道:“他就是七岁之时,在南阳诗会七步成诗的神童,谢乾。”

郭嘉说完,只见在座众人满脸惊讶,水镜先生更是露出惊奇,眼神犀利的观察起谢乾来。

谢乾往前走一步,躬身对水镜一拜:“水镜先生当世大贤,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之能,受到世人敬重。小子久仰先生之名,如若先生不嫌,想拜先生为师,为小子传道授业解惑。”

水镜先生曰:“你七岁之时便能七步成诗,而且所作之诗,文采飞扬,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怀,更是让人惊叹,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文采,如此志向,能拜于我司马徵门下,是我的福分。”

谢乾听罢,不再犹豫,当即向水镜行了那跪拜大礼:“老师在上,受学生谢乾一拜。”

水镜先生站起身来,将谢乾扶起来,笑道:“无须多礼,来,为师给你介绍一下你的同门师兄弟。”

随即,水镜向谢乾一一介绍了坐在大屋里的青年。

其中除了荀彧和荀攸,还有几个人,引起了谢乾的注意,他们是:戏志才、辛毗、枣祗、向朗等。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