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瑛
展恩华是写作上的多面手:小说、诗歌、散文,无一不能。当然,也少不了写报告文学。
第一次读展恩华的报告文学《热土》,就被他细腻的笔致描绘的主人公所吸引。后来,我邀他参与了报告文学《大地为鉴》的创作。渐渐地,我们成了忘年交,并有了诸多不同形式的合作。2008年春,我应山东地矿局之邀,组织省内的一批作家到地矿系统采访,展恩华理所当然地名列其中。
山东地矿是一座物质的富矿,也是一座精神的富矿。半个世纪以来,地矿人发扬“以献身地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打造出一面又一面金字招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为祖国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使命感,有了使命感,才能铸造伟业;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才能激发出潜能;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没有眼光,有了眼光,才能放眼天下,把整个世界当作舞台,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这一切,地矿人都具备了。
展恩华所表现的,正是地矿人的这种精神品质。
因此,展恩华在写地矿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成了一个深入“探矿者”。他不仅写出了地矿人的不凡业绩,而且挖掘他们同样非凡的内心世界,使得每一篇作品具有了强劲的艺术张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杨万里那首耳熟能详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展恩华如果不熟悉地矿人,不热爱地矿人,是不会写出这样高质量的讴歌地矿人的作品的。生活是文学之源,是文学的土壤,一个作家只有不断汲取生活中的养分,才能不断拓宽视野,增强识见,才思旺盛,永葆创作之青春。
以此与恩华共勉。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