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龙回大唐 第十二章 公主琵琶幽怨多1

离开军营半个月,战局并没有多大变化,但吐蕃军内厌战情绪日益高涨,甚至出现大臣以死相谏的情形,赤松赞犹不退步。在持续烦躁的情绪下,自杀是具有传染性的,一个接一个大臣的灵魂踏上了回乡的路,最令人想不到的是新任大论噶尔-芒相松囊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噶尔-芒相松囊是带着大论的荣耀光环开始这段征程的,从西到东一路上攻城略地,风光无限,没想到在松州城下被牛进达打了个措手不及,大大打击了吐蕃军队的士气。这相当于一场足球比赛,全场都表现得很好,补时阶段却被人偷袭进球了。

赤松赞赞普对此很不满,噶尔-芒相松囊攻又攻不下,退又不能退,所以就成了第八个以死相谏劝赞普退兵的人。

赤松赞大受震动,终于放下了面子,派遣使者带上黄金五千两、骏马两百匹向大唐求和,并请求在退兵的时候,唐军不要追杀。唐军应允。

赤松赞下令大军分批次撤退,虽然在松州城受挫,可一路来的战利品还是数不胜数,大量的丝绸、牲畜、黄金白银、铜铁兵器等等运回吐蕃。这相当于先赚了十个涨停板,后来开始下跌,跌了五个点的时候大臣们建议止损,赤松赞不听,等到跌了十个点,终于忍住不清盘了,所以实际上还是赚了个盆钵满盈。

关于掠夺人口问题,石必锐向赤松赞赞普建议说吐蕃的目光应该放的长远一点,如果第一次远征就大肆抢夺、杀掠,造成恶劣影响,那吐蕃以后征伐其他地方,人家肯定以死相拼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吐蕃要各方面都发展起来,足够强大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赤松赞说道,就同意党项部落自由选择,有的迁往大唐,有的迁往吐蕃,有的留在当地,称之为“弥药”。

一路撤退,唐军也没有趁势追击。赤松赞顺利率军回到逻些,象雄军队亦带着大量的战利品回象雄去了。

通过松州之战,吐蕃深深感受到了大唐的实力,明白自己目前远非大唐对手;大唐亦惊讶于这个西南边陲崛起的新兴之国,内心由轻视转为尊重。从实际效果来说,吐蕃获得利益还更多,物质利益不说,更重要的是熟悉了战争路线以及在各部落之间造成了强大的威慑力。

赤松赞任命了新的大论,毫无悬念,琼波-邦色登上了大论之位,赞普更加倚重于这位权臣,问卜等大事都由其出面。

赤松赞赞普又对自己的王国区划及兵制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分为五个茹:伍茹(中翼)、约茹(左翼)、叶茹(右翼)、茹拉(分支茹)和苏毗茹,逻些城所在地即伍茹;“五大茹”又分为十八个采邑,采邑以血缘为主、战功为辅的赞普划给大臣、部落首领的势力范围,众首领拥有各自辖区内的权力,但必须发誓忠于赞普;伍茹、约茹、叶茹、茹拉每个茹都有十个千户所,苏毗茹地大有十一个千户所,共五十一个千户所。

军事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完全一样,军队的长官平时就是地方行政官,也就是当地的大小领主。茹相当于省一级行政机构,采邑相当于市一级行政机构,千户所相当于县一级行政机构,经过调整,吐蕃整个王国的结构更加明晰了,战斗力也更强了。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