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七年半,卢慧还是第一次去大研县的县城里头。
没有马车,不能迟到,也不能踩着点到,为了保险起见,卢李氏天还没亮就把卢慧给叫起来了。以往她去县里只要半个白日的脚程,按照她这样的速度,吃完早饭再出发也是没问题的。不过今天要带上女儿一起,她担心她跟不上,又担心她走几步就累了要歇一会儿,所以才决定提前出门。
卢李氏真是个勤快人儿,也真的把这个养女当成亲生的来疼,在把卢慧从床上叫起来之前她已经活好了面,揉好了团,再把这十个成型的大馒头放进了锅里蒸着。
卢慧拿着蜡烛走进厨房的时候馒头已经蒸好了,“娘,您起得真早,连馒头都蒸好了。”她竖起大拇指夸赞,“厉害。”
卢李氏用筷子把馒头一个一个叉出来,最后留了四个在里面。“这四个就留给你爹当早饭,中午和晚上就让他去你二叔父家吃吧,这两天可能也要在那儿吃。”
“娘,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呀?”卢慧问道。
“胥家明天才办喜事儿呢,咱们后天才能回来。”
卢慧欣喜地眨眨眼,那她岂不是能在县城逛上整整两天!太棒了,她可得好好地感受感受古代县城的气息。
可卢慧此刻忘了她现在还是个孩子身呢,卢李氏怎么会放心让她一个人在外面溜达呢?
卢李氏一边用蒸布打包馒头一边嘱咐着:“今天进城后我先带你去见聪儿,你把想说的都说了,之后就跟着我去胥家,府里有我们睡觉的屋子,只是屋子里肯定还有别的婆子一起住。不过我听别人说起过他们家宅院大,下人们住的地方还围了个专门的院子,到了那儿之后呀你就待在屋子里,实在憋不住了也只能在院子里待着,千万不能出去叫主人们看见,听到没有?”
卢慧对上卢李氏的视线,只得乖乖的点头。反正还有一路呢,她总能想到办法和借口的。
卢李氏递给卢慧一个没那么烫了的馒头,继续道:“千万得听娘的话,到时候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人肯定非常多,娘在人家家里干活肯定不能在做事的时候去瞧你看你的,所以你一定要乖,千万别走出那个院子。胥家的宅院,不是我们这种人家能随意走动的。”
卢慧再次乖乖地点头,“阿娘,我知道了。”
出门的时候天还没完全亮,灰灰暗暗的,空气中还透着股凉意。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卢李氏娘俩的脚步声。
一眼望去,脚下的路一直往前延伸着,似乎没有尽头。
此时的卢慧开始想念现代的交通工具,特别是自己的甲壳虫,虽然遇到高峰期堵了点儿,但至少冬暖夏凉啊,雨淋不着,风吹不到。
实在不行,自行车也成,怎么着也比走路快啊。
卢李氏看了眼卢慧,这一眼便看到了这孩子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忍不住问:“慧儿,你想什么呢?”
“啊?”卢慧被这声叫唤叫回了神,“娘亲您说什么?”
“娘刚才问你,你想什么呢?想这么出神?”
“我在想……”卢慧思索着理由,她在想什么呢?她能想什么呢?她总不能说她在想各种交通工具吧。
有了,卢慧想到一个理由。
“我在想今天见到聪儿哥要不要告诉他二叔父和新二婶娘的事情,还是他已经知道了呢?”
原来是这事儿啊,卢李氏放下心来。“聪儿还不知道呢,你也先别告诉他,你二叔父他们会找机会跟他说的。聪儿现在可是在关键时期呢,不能让这种事情分了他的心。”
“好,那我就不告诉他了。”卢慧乖巧地应道。
两人继续安静地往前走了一段路,天色也渐渐亮堂了起来。
“娘,那个胥家是做什么的呀?”卢慧终于忍受不了这赶路的无聊了,她得找点话说。
“据说是做首饰起家的。”卢李氏回答完后又看了卢慧一眼,“你问这个做什么?”
卢慧如实道:“这路看起来像没有头一样,我就想着跟娘说说话,这样我就不用一直盯着这条路看了,时间也过得快一点儿。”
原来如此。卢李氏继续把听来的告诉卢慧,“胥家可是咱们大研最富庶的大户人家,他们家光在大研县里就有八间首饰铺,每条街都有一间。不仅在大研,听说在整个西国都有上百间呢。而且啊,他们还说宫里头的娘娘们手上头上戴着的首饰也有不少件是出自胥家呢。”
“这么厉害啊!”卢慧赞叹道。可是为什么不搬去皇城脚下呢?在这儿边远小城待着多冷清啊?
卢李氏只听到了她前面的赞叹,听不见她心里的疑问。
“可不是嘛,胥家还出了个大官儿,官职大着呢,所以连县老爷都不敢得罪胥家,遇到些事儿且还要看他们家面子呢。”卢李氏想起要去胥家又有点担忧,“这次胥家公子成亲,怕是要来不少达官贵人,场面应是十分壮观,娘想想就觉得紧张,这有头有脸的人物多了,府里上上下下都要提着心做事,一点儿差错都出不得。”
那倒是,卢慧在心里表示同意。
“娘,胥家家业这么大,遍及全国,官场上还有人照应着,那胥家公子娶的姑娘岂不是也大有来头?”
“才不是呢。”卢李氏竟然还露出了丝嫌弃,“他娶的是他的表妹,他大舅家的女儿,他母亲的亲外甥女。”
卢慧感到惊讶,不过细想,古代的表亲间是可以通婚联姻的,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胥家大夫人的娘家早没落了,现今整个家族都是靠着胥家给的产业过活着,虽说比咱们这种人家富裕千千万万倍,但比起胥家来,就像……就像……”卢李氏想着要怎么形容才贴切,终于,她想到了,“就像主人家养在缸里的鱼,吃喝拉撒睡都得靠着主人家。”
这形容倒是没毛病。卢慧想着那胥家大夫人应该是出于要扶持娘家的心才让自己儿子娶自己外甥女的吧,也不知道那对新人是不是也两情相悦呢?
卢李氏说完那句形容之后才恍然想起这走在身边的孩子才七岁半呢,怎么能问出刚才那种问题来?什么官场上还有人照应着?什么要娶的姑娘岂不是大有来头?这些话她一个孩子怎么能想到?
卢慧感受到了卢李氏投来的目光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不行,得把话给圆回来。
她清了清嗓子,“娘,我想起上次聪儿哥跟我说他们学堂有个一起上课的小哥儿,那小哥儿说自己祖上是出过宰相的,所以他以后也一定能当官,还说等他当官了就赏跟他一起上过课的这些人一点产业。娘你说,那小哥儿说的真的假的,是不是他们家官场上真的有人照应着?而且那人的来头不小,所以那小哥儿才说得理直气壮?”
“这些事情都是聪儿跟你说的?”卢李氏将信将疑。
卢慧瞪大无辜的眼睛,再很认真地点头,“对啊,聪儿哥每次来我们家都会跟我说很多外面的事情,你和爹每次就只顾着和二叔父聊天,都从来不听我们在说些什么。”
说的也是,每次他们兄妹俩都搬着凳子坐在门口有说有笑的,至于说些什么她还真没注意听过。
“娘,你还没回答我问题呢,你说聪儿哥学堂上的那小哥儿说得真的假的?”
卢李氏只是笑笑,“那孩子觉得真的就是真的吧。”
卢慧松了口气,总算是圆回来了,看来以后讲话还是要注意一下这副身体的年龄,毕竟她现在是个孩子。
她还想八卦一下胥家公子和他表妹的事儿呢,现在看来也不成了。
两人又沉默了一段路,天色已经亮堂了许多。
这次换成卢李氏先开口,她极力掩饰自己的不自然,表情和语气都尽力做出随意聊聊的样子,“慧儿啊,你聪儿哥还跟你说什么啦?”
她有点担心卢聪是否把卢慧的身世也给透露出去了。
卢慧还真没有多想,还真只当是路上打发时间的闲聊。
“就说一些他在学堂上听到的见闻,还有他们同窗之间的一些趣事儿。”
“比如?”卢李氏想知道那些见闻和趣事儿里会不会暗藏一些信息。
“比如?”卢慧张口就来,“比如历史,西国何时建立的,第一位皇帝怎么把这天下打下来的,现在是什么年历,现任的皇帝是谁,皇帝在以往的政策上又颁布了什么新政……”
卢李氏先不打断她,只是神色紧张地看看这前后左右的远处有没有人影。卢慧说的话虽然并非大逆不道,只是这语气过于……轻快了些。听在耳里只觉得这天下打得稍稍有点轻松,若是被旁人听去了,起了是非之心,那就很可能会被安上个对天子不敬的罪名处置了。
眼下虽四周无人,卢李氏还是决定转移话题,她出声打断卢慧的滔滔不绝,“慧儿,聪儿有没有跟你说起过二叔父和二婶娘的事情?不是前几日那个二婶娘,是原来那个,聪儿的亲娘。”
卢慧没想到她会在这个时候问起这个问题,难道自己露出破绽让她产生怀疑了?这个问题要如何回答呢?她在心底斟酌了一番,然后点头答道:“在我很小的时候说起过一次的,我记得那天还是中秋节呢,晚上聪儿哥抱我出去看月亮,他说他想他娘亲了,可是第二天……第二天那个二婶娘就被抬回来了。从那之后,我再也没听聪儿哥说起过他娘亲了。”
卢李氏听完了,心里长舒了一口气,慧儿说的一直都是聪儿的娘亲,看来聪儿真的一直都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就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这时卢慧的眼里亮了起来,这话题可是卢李氏自己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