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

老家的老宅,来历却不平凡,养育过一代巨匠《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明代万历年间建造而成,历经了数百年风雨,依然完好。

这所故居分成两半,一半属于爷爷奶奶一家,另一半据说在还没解放之前就已经卖掉了,从此住着另一支宋姓。

现在还记得这所老宅的不同寻常,正中是一个大大的厅堂,成年人才能合抱的柱子,竖立了十二根。据老家人讲,这个厅堂能够一次性摆下二十四张酒席。

老宅除外墙是青砖垒成,里面全是木料搭建而成,分成东西两排,中间是一条幽暗深邃的走廊,走廊两边雕刻精美图案,用雕梁画栋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雕刻一般以花鸟虫草为边,中间则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年纪太小,具体是哪些故事,已经记不得了。只依稀记得有的席地坐谈,有的拱手作揖问候,有的乘舟坐骑远行。

图案不但上了油漆,衣着鲜明,有红有绿,还有的镶嵌金边,显得熠熠生辉。可惜现在已经倒坍,经历三四百年未毁,最后在生活条件改善,有了新居,无人照看,一点点被岁月侵蚀。

小时候每次回老家,都会被上面雕刻的故事吸引,一个个的观看过去,那种兴致能与看小人书相比。

老宅分成了两层,记忆中似乎并没有楼梯,上下时使用的是梯子,上面一般用来贮存各类物品,也有几间用来住人。

可能是没有高大木料的缘故,老家见不到“杆堆”,稻草收回之后,有时就贮存在楼上。

二伯父一直有养鸽子的习惯,他家用来贮存稻草的阁楼之上,特制了一排鸽笼,竹木打制,不知道经历我多少年月,每天清晨,鸽子带着哨声飞出,傍晚又带着哨音飞回。

山区取水灌溉方便,水渠之中常年有水,往往将水渠一堵,就能灌满农田,很少见到因为水源问题而起争执,更没有因为缺水而发愁的。

老家则不同,那时水利还不够完备,印象中水源一直比较紧张,为抢水源常有争执,有时甚至引发大规模械斗,为了解决农田水源不足问题,家家户户都有一辆水车。

平原的水车与山区的水车完全不同,山区是利用水源不断的优势,节省人力发挥用途。平原则是以人力踏动,将低洼处的水抽取到农田之中。

老家的水车,也叫龙骨车,一节节的看起来像是龙骨,里面是一块块木板,用粗壮的棕绳穿在一起,两端有齿轮,齿轮上有踏板连接。

使用时将一头伸入低洼的水塘,一头连着沟或者农田,不断踩动踏板,带动齿轮旋转,在齿轮的咬合作用下,棕绳连接在一起的木板飞速转动,带起一片片水花流向高处。

平原也有平原的优势,就是水塘特别大,而且没有树枝杂木,特别适合使用捕鱼器具,老家就有这样的器具,形同罩子叫“甄网”。

“甄网”有根细长杆子相连,顶上安装了一根绳索,选一处水面,将“甄网”缓缓浸入,等待一段时间后,将绳索慢慢拉起,误入其中的鱼,就会被网兜起。

阁楼之上,放得就是如“水车”“甄网”之类的东西,当然还有其它的许多家用器具。

大约是九十年代,县政府计划修建宋应星纪念馆,组成专家队伍,专程到老宅看过,想在原址重建。不过那时已经成了残垣断壁,重建意义已经不大,纪念馆最终建在了县城。

到二十世纪时,又重新选址,不但建成纪念馆,还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良好去处。

宋应星和他的《天工开物》,不但是历史遗留科学巨产,更是成为了一种文化,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宋应星纪念馆管理委员会,不少人醉心研究,关于宋应星和《天工开物》的书籍,有数十种版本。

雅溪宋氏一直重视教育,考取功名求取仕途不在少数,在明朝时达到顶峰,据说当时在外的七品官员,如同一斗芝麻一样,不可细数。

明嘉靖年间,老家牌楼出身的宋景,累官至三部尚书,得到皇帝嘉许,特封祖上两代为尚书,因此有一门三尚书说法,牌楼村建有“三代尚书”第。

类似这样的老宅还有“进士第”“方伯第”,与“三代尚书”第一样,现在大都仅剩牌匾门楼。

老家老宅大都是明朝建筑,有些还相当完好,比如说我家老宅隔壁的“大堂前”,外墙用了生铁拉牵,三进三出,有门当有勾栏,现在还相当坚实,相当气派。

不久前,宋埠镇政府还申请到了专项资金,对老家的老宅进行了修缮,恢复了不少往昔鼎盛风貌,村子前还建了个广场,古香古色,特别有意味。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