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说普通人走到了望乡台,几乎就没有还魂的可能了,因为阳间的肉身这个时候也差不多都到了装殓的时候了。
据说这望乡台是为了惦念家中亲人的真情实意,发愿而成。
其实最初的阴间是没有望乡台的,但是后来随着鬼魂的增加,以及对家乡对家人亲人的思念留恋,感动了阴司,所以才得以建成,只是为了让亡故的灵魂,站在望乡台上最后的看一眼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
站上了望乡台,能看到阳世的家宅,看到亲朋好友,看到了自己已经死亡的肉身躺在那里。
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是不明白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的,所以不要等到后悔莫及的那一天,一切都晚了。
望乡台也可以说是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了。
过了望乡台,随着一声犬吠,就来到了阴间第四站,恶狗岭。
只见一群群的恶狗,目光凶横,满嘴钢牙,皮毛钢丝一般坚硬,他们往往会对生前作恶之人扑去,不撕扯掉腿脚是不肯松口的。
所以生前做了坏事之人,此时就算是使出浑身解数也难逃这恶狗的铁嘴钢牙,有的被咬断了腿,有的被扯断了脚,有的成了独臂,有的成了断手之鬼了。
我有些同情这些被恶狗撕咬的鬼,但是爷爷却不以为然,并且告诫我说这些被恶狗岭疯狂撕咬的人,生前干的坏事远比这点残忍的多的多,让我一点不要同情。
经过恶狗岭就算是无辜之人此时也会被波及,但是很多恶鬼却精明的很,他们往往会和那些行善之人,无辜之人靠在一起,躲避这恶狗的撕咬。
但是到了阴间第五站金鸡山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被针对一番,金鸡山峰,两道岭,笔直的山峰就要一点一点的爬过去,形象的比如,就要从鸡背爬到鸡冠上,只有翻过这金鸡山才能到达酆都城。
这恶狗岭和金鸡山都是所有灵魂必须要过的两道关,只有过了这两道关才有继续走下去,一入金鸡山,一群一群的公鸡迎面扑来,那铁嘴和秃鹫的嘴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下一下的都要捯瞎恶鬼的双眼,煽动的翅膀更是让你无法睁开眼睛,那锐利的爪子更像大黑爷手里的抓魂钩,一爪子就可以让你皮开肉绽,深入五脏六腑,并且不抓出你的心肝不算完事。所以好很多恶鬼此时被折磨的根本不成人形。
继续向前,突然人山人海,彩旗飘飘,好像举行什么聚会,有扭秧歌的,有舞龙舞狮的,热闹非凡。
这会便到了阴间第六站,野鬼村。
其实表面上那些热闹的场面皆是幻化而来,都是那些过了恶狗岭、金鸡山肢体不全的灵魂所幻化而成,因肢体不全无法前进,只得在这里滞留聚集,等那些被热闹迷惑的健全灵体到来,趁机下手,找到新的肢体换到自己的身上好继续前往阴曹地府。
只见那些被迷惑的健全灵魂,根本无法挣脱这些魔爪,一阵阵痛苦的哀号,血肉模糊,撕心裂肺。这时候就体现出来在阴间有钱的能耐了,只要是阳间家人或者亲人焚化了买路用的三斤六两黄纸钱,便可以安然走过。
继续向前,前方有一凉亭,亭内有有一口深井正冒出滚滚泉水,这是阴间的第七站,迷魂殿,过了这里便就到了阴曹地府酆都城。
如若是过阴切记到了阴曹地府,万不可多管闲事、东张西望、与人搭讪、胡乱吃喝,不然魂魄受损,便难以还阳。
这凉亭正是迷魂殿,冒出的泉水正是吐真水,过了前方几个关口的鬼,到达此地必须要饮这吐真水,这样才会能嘴吐真言,如实禀报阳间种种罪行,等候十殿阎王的审问。
走出了迷魂殿,便真正的进入了阴间第八站,阴曹地府酆都城。酆都城城门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极其庄严,宏伟庞大的地方。让人感觉,不,应该是让鬼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这里真是向上看看不到星辰日月,向下看看不到土地埃尘。
进入酆都城,里面共有两道城门,在二道门和头道门之间有两盏灯火高高悬空漂浮,却纹丝不动。一盏光亮无比,一盏昏暗黑沉。
暗灯走下去进入了玉雕成的二道门。一进入二道门便看见了并排排列10座城门,一次排列着一殿至十殿阎王殿。每个殿堂门口都有阴兵把守。
阴间第九站,十八层地狱。一般佛家的人都比较信任十八层地狱,信佛、学佛、拜佛的人都知道佛经讲的十八层地狱,我过阴看到的十八层地狱和佛家描述的几乎完全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各个地狱所上的刑罚都比描述中要严厉,要真实,那种痛苦的感觉,凄惨的场面只有亲眼看到的人才能够体会到。
十八层地狱是单独的一座城门,并不在十殿阎王殿的排列中,自己单设一处。但是十殿阎王殿和十八层地狱内部都是相通的。
各路鬼魂从一殿开始过堂问审,这审问的工具极为丰富可怕,有照世镜、红铁柱、磨人台等等刑罚工具每一个都极为残忍,掌管这些刑具的阴兵也真都是青面獠牙,没等上到刑具这些鬼魂都吓的半死。
一般的鬼魂在通过第一殿的审核后,阳世三间的时间也应该是亡人的头七了。这个时候一殿阎王都会从新发出路引,交给阴兵,各路灵魂都要带上镣铐枷锁头七回魂,进行为鬼的第一次头七犯阳,看望亲朋好友。
之后再继续走过其他殿堂,各个殿堂都是明镜高悬,为民做主,在这里恶人善人都会得到该有的果报。同时,常说的枉死城、阴灵城等等都是这十八地狱的城中城。只要有犯下这样的罪行的人,谁也逃不过。
过了这十殿阎王的审问,就可以顺利进入阴间第十站,供养阁。
爷爷说其实供养阁就是存放东西的地方,这里面的东西往往是阳世的亲人家人朋友给逝去的人烧纸钱,烧衣物,上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