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议事厅多了一个人。
一身白袍,连头也包裹其中,人们都无法看见他的脸。
前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阴字,后背上则是一大大的个阳字。
没有具体的名字,董卓告诉众人,叫他阴阳人就好!
阴阳人现场给董卓就献出了董子文昨日心里的妙计。
听得众人是点头连连,直呼内行!各种甘拜下风,在下佩服,阴阳人牛逼之类的话语滔滔不绝。
当然,除了董子文,他实在想不明白,这是问什么?他怎么跟自己的想法一样,这不科学。
吓得他当下在心里问了声狗系统,是不是他做什么手脚了。
比如说偷偷摸摸地对自己进行了克隆?
随后得到系统肯定的回答,并没有!那个白袍人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汉原住民。
董子文这才算心安下来,看来就是巧合而已,不过话说,怎么会有跟他一般聪明的人,自恋的董子文表示深深地不解,看着白袍人的时候,头上挂满了大大的问号。
窃取了董子文心声的董卓,也放心下来,看来侄子并没有起疑心,这就好了。
白袍阴阳人哪里来的?
那当然是董相国的手笔了。昨日董子文走后,他便陷入了苦思冥想中,最终想出了这个办法。
监察司中找了一个聪明伶俐的人,随后便将董子文的妙计告诉他,让他在议事厅中献计,如此一来,自己实施起来,便是名正言顺。
同时董卓还别出心裁的为监察司的这名属下,特制了这身阴阳白袍。毕竟这本就是阴阳人董子文的妙计。
一想到这里,董卓就有被自己机智所折服。
日后,董子文若是知道白袍阴阳人其实就是他自己化身,那表情一定很精彩,哈哈哈!!!
当‘二桃杀三士’的计划正式的用在朝堂之上时,董卓才发现自己低估了这条妙计的威力。
朝会散后,当天夜里便有好几位所谓的大汉忠臣陆续出入相国府。
这一夜,董卓乐开了花...
另一边,随着刘子义在菜市口人头落地,听说全城百姓奔走相告,狂欢的声音经久不息。
董卓的英明也是深深地印在了百姓的心中。
大司马刘弘被罢官免爵,往日里宾客如云的刘府瞬时变得门可雀罗,倍感凄凉。
所谓树倒猢狲散,不外如是。
没过几日,管家与夫人竟然不见了,随后刘弘一番调查之下,原来二人早已私通多年。
连番的打击让年富力强的刘弘一夜白头。
据刘府最忠心的仆人老黑说,那夜,刘弘在院中的桃花树下通宵痛饮,等老黑第二天看到刘弘时,他已经吊死在了那颗有些歪斜的桃花树上。
董子文听说此事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只留下一声叹息...
一些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倒是在洛阳城内掀起了一股八卦。
某处茶馆中
几人围坐在一起低声私语。
“听说了吗,大司马上吊身亡了?”
“据说刘家有此遭遇是因为刘弘在朝中怒喷天子!”
“切!你这是假消息,是刘子义那个恶霸跟董相国的侄子当街为了女人大打出手!最后,刘家就被董相国搞成如此下场。”
“真的假的?”
“那还能有假!我小舅子就是刘子义的护卫,亲眼所见啊!”
坊间传闻的版本是五花八门,更有甚者,还说董卓跟刘弘当年曾是情敌。
不过,不论怎么传言,都昭示着刘家的落寞收场。
世上没有不灭的王朝,更不用说这么一个小小的公卿。当大浪席卷而来,他们转瞬即逝。
当温华听闻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暗道自己真是幸运,能遇到董子文。
几日来,他们二人终日基本上都在一起,董子文对于温华也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地认知。
温华家本来是洛阳城里的小富之家,自小其父便让她读书写字,算的上是大家闺秀了。
他们家做的是布匹生意,主要做的是穷人所穿的葛麻布,奈何近年来,洛阳城经济凋敝,大量的底层的人,外出逃荒,生意十分不景气。
其父为了家中生意,前往周边的小县寻找渠道,就是那时候,借了五百两的银子,结果路遇流寇,丢了性命。
丈夫离世,温华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久郁成疾,也撒手人寰。
至此,家中只剩温华孤苦伶仃一人。为了生存,温华不得不学了一门做豆花的手艺,踏上街头,借此谋生。
董子文听闻这些的时候,怜惜之意顿生。
一介弱女子,在这乱世之中,孤身一人,无依无靠。
董子文还有意开导几句,那曾想温华比他看的还透彻,言说:“乱世之中,我们每个人都犹如无根之萍,沉沉浮浮在人海,随波逐流。”
是啊,生于乱世,本就是时代的不幸,个人的力量终究是过于渺小,无力扭转,只能沉浮。
董子文为此不由得感到赞叹,温华如此一个弱女子,都有如此格局,反倒是自己落了下乘了。
温华的伤势也在渐渐恢复,她便提出离开。
不过,被董子文直接拒绝,言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没个三两月也是不能好彻底的。
为此,董子文特意强烈叮嘱温华,只管待在相国府内好好养伤就是,莫要想那些七七八八的东西。
至于究竟是为了伤势,还是心底的某些东西,董子文自己也有些说不清楚。
好在温华也没有执着于此,见董子文不依,便也打消了回去的念头,安心静养。
毕竟在她看来,若是没有董子文,自己怕是早已经惨遭毒手,自己这条命都是董子文救得,就这样跟着董子文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况且,跟董子文虽然只是短短地待了几天,但是这几天却是父母离世以来自己最快乐的几天。
因为她又再次的感受到了那种无微不至的照顾,那发自内心的关切,这种感觉让她迷醉。
同时,她的心底也滋生出一种莫名的东西,也许,她真的爱上了这个温润如玉,体贴万分的董公子吧!
二人现在的状态就好如黎明前夕,临门一脚,捅破那一层窗户纸,就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不过二人确实极为默契,就宛若多年的老友一般相处。
谁也不率先开那个口。
温华再大胆,毕竟也是女子,自然不能率先开口。
况且自己只是一介民女,而董子文乃是相国侄子,中军参事,实打实的贵族,温华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自卑。
至于董子文,则是在不断地纠结,留情东汉,到时候他还该怎么回去。抛妻弃子的事情他实在做不来,放弃这个温婉如女的女子他更是做不到。
几日来,二人的内心都是备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