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在光学世界里 §第一节 2000年前的发现

观察是科学的金钥匙。自然界里的许许多多现象,人们熟视无睹,或者一看就过去了;然而,有心人却抓住不放,潜心观察,勤于思考,从中有所发现。我国古代的一位学者墨子就是如此……

那是2000多年前的事了。

一天,墨子看到,阳光从窗纸的小孔透进屋里,把屋外窗前树枝的影子映在墙上,但影子却是尖叶朝下而树干向上的倒影。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弄清原因,他和学生们一起做了个实验:在小木房子的前壁上抠一个小孔,当一个人站在房前面时,房内的后壁上就映出了人的倒象。墨子是这样描述他的实验的:

“景倒,在午有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

墨子认为,光是直线前进的。人身体被太阳照亮,每个点反射出来的光向四面八方直线传播,通过小木房的小孔,在后壁上一一留下自己的象点。即人身上部的光,在后壁的下边投射光点;人身下部的光,在后壁上边投射光点。同样的,人身左部的光,在后壁右边投射光点;人身右部的光,在后壁左边投射光点。这些光点,就组合成了人的倒象。树枝通过窗纸孔在墙壁上形成倒影的道理,正是如此。

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来观察象的形成,弄清倒象形成的原因。实验是这样的:有一个带针孔的屏,在针孔屏前放置一枝燃烧的蜡烛,在针孔屏后放置一个纸板,蜡烛、针孔屏和纸板三者调到一定的距离,则蜡烛的光线将通过针孔而在后面的纸板上形成一个倒象,这个象同蜡烛相比较,是上下颠倒、左右对调的。针孔实验表明,光在空气——一种均匀的媒质里传播时是直线前进的。

小孔能够成象,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了针孔照相机。它同墨子的实验一样,相机就是一个小匣子,前壁上钻个小孔,这个小孔就相当于普通照相机的镜头,后壁处用毛玻璃或半透明纸取景。将针孔相机对准某个光源,例如蜡烛的火焰,适当调节相机和蜡烛之间的距离,在小孔不大的情况下,就会在毛玻璃上见到火焰的清晰的象。这个象,跟光源比较正好是上下颠倒、左右对调的。如果将后壁处的毛玻璃拿去,换上照相底片,则可拍摄景物了。不过,用这种针孔相机只能拍摄风景或静物,因为小孔通过的光量很少,曝光时间要长些,如果拍摄人或动态的照片,成象就要模糊不清了。针孔相机的小孔越小,成象越清晰,可是通过的光量也就越少,曝光时间则要更长。但是,针孔不能过小,孔的直径小到百分之一毫米时,由于光发生衍射,成象也将会模糊不清的。

我们知道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对于一些自然现象也就很容易弄清楚并作出正确的解释了。譬如,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白天,灿烂耀眼的太阳,忽然被什么东西挡住了,变得天昏地暗;黑夜,皎洁明亮的月亮,一下子被什么东西盖住了,周围漆黑一团。从前,对这些奇怪异常的现象,人们感到莫名其妙,以为太阳或月亮被天狗吃了,恐怕要发生什么灾难。其实,哪有什么天狗,这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所造成的。人们都有这个常识:晴天的时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个影子伴随。这是因为光是直线前进的,半路上碰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就会被挡住,在物体后面留下个影子。人体挡住了阳光,自然要投下个影子。所以,日食和月食也是影子造成的。

我们来看一个物理小实验吧。用一个小电珠照亮一个球,在其后面的屏上投下一个影子,这个完全黑暗的阴影区称为物体的本影。再用两个小电珠照亮一个球,在其后面的屏上则投下两个影子,如果两个电珠相距不远,屏上的两个影子就会有一部分重叠;影子重叠的区域,两个电珠的光都照不到,影子最黑暗,称之为本影;影子不重叠的部位,一个电珠的光照到了,另一个电珠的光没有照到,是半阴暗的区域,称之为半影。如果用一个大灯泡照射这个球,则屏上就会呈现出大圈套小圈的形状,外围是半影,而中心是本影。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和这个实验是一样的道理。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光源,照射着地球和月亮。地球和月亮都是不发光的。我们看到月亮发光,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月亮上而反射过来。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地球绕着太阳转圈子;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就绕着地球转圈子。这样,当地球、月亮和太阳运行到一直线上时,地球和月亮的影子就会造成日食或月食的现象。当月亮跑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月亮就会把太阳遮住,在地球上投下自己的本影和半影,影子里的人们就看到了日食。在本影里的人,完全看不见太阳,见到的是日全食;在半影里的人,看见太阳被遮去了一部分,见到的是日偏食;在另一种情况下,如上面讲的大灯泡照射球那样,在月亮本影延长部分里的人,看见被遮去了中心部分,见到的是日环食。由于月亮比地球小得多,月亮的影子不可能把地球全遮住,因此,日食现象发生时,地球上并非各地都能看见,所以有的地区看到的是日全食,有的地方看到的则是日偏食。同样的道理,当地球跑到太阳和月亮中间时,由于地球比月亮大得多,地球的影子能够把月亮全部遮住,也就是说,月亮完全落在地球的本影里了,太阳光完全被遮去,月亮不亮了,在地球上背着太阳的那半球上的人们,都能够看到月食。

地球上,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切物体都有影子。但是,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却各处不同。赤道南北,太阳高悬,影子短小;两极寒带,太阳斜照,影子很长。

人走影相随,形影不分离。确实,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有光就有影子,在人类的生活中离不开影子,也不能没有影子,到处都有利用影子的生动实例。

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就利用影子来计时。在地面上竖立一根杆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杆子的影子长短和方向都在变化。譬如说,在北方,上午杆影在西北方向,早晨影子长,越近中午影子越短;下午杆影转向东北方向,中午影子短,越近傍晚影子越长。人们在地上作出记号,就可以用来计算时间了。

这种杆影计时方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观测计时的器具——日晷。它是由晷盘和晷针两个部分组成的。晷盘,是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石盘,平行于赤道面倾斜安放。晷针,是一根插在晷盘中心并与晷盘的盘面垂直的金属针,指定南北极方向。晴朗的白天,晷针的影子随着太阳的运转而在晷盘的盘面上移动,就象今天的表针在表盘上移动那样。晷盘上不同位置刻有时辰刻度,可以读出一天中的不同时刻。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利用影子的地方就更多了。我们都照过相,但不同的照相馆,拍摄出来的照片却大不相同。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拍摄照片时辅助灯光利用的问题。灯光配得好,或者说影子利用得好,拍摄出的照片就立体感强,甚至还能敷补容貌上的不足,譬如说一眼睛大一眼睛小,鼻子或嘴有点不周正,以及人的胖瘦和脸形,都可以用“照相美容术”来加以“纠正”。艺术和影子也有着不解之缘,许多艺术品,如塑像、浮雕,都是利用凸凹形状和程度造成明暗不同,从而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皮影戏是利用灯光和影子造型的一种富于特色的艺术形象。舞台上,更是少不了灯光和影子,它是塑造艺术形象不可少的手段。

人们能够利用影子,但有时还不得不消除影子。在医院的外科手术中,影子对于手术是很不利的,必须设法消除。如前所述,光源越大,物体本影越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造了无影手术灯,使光源分布面积大,使手术时不留下影子,以免影响手术时观察。

我们知道了光是直线前进的,就可以发挥其长处,帮助我们做许多工作。例如,用刨子刨木板时,要确定刨得是否平直,就把木板拿起来“调调线”——一只眼睁一只眼闭,把木板举在睁着那只眼睛前,从一头向另一头瞄,即沿着板面看过去,有阴影就是不平,如果一片光亮就是没有凸凹处,刨得平直合格了。还有,在地面上进行测量时,插上一根一根标杆,在一定点用眼睛瞄,如果不偏不歪,标杆成行,画线测量才准确。现代的大地测量仪器——经纬仪和水准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望远镜筒里的十字线照准对面的标尺,来测量地形地物的。总之,在生产建设上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光直线传播性质的事例很多,我们身边到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