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敬斋文集:耿寿轩语文教育自选集 第四编 语文高考应对之策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失分探源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一向是广大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四点:

一、训练不足,能力低

训练不足,根源是语文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本身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旧教材以写作能力为主线,于是语文教学把课文只作为“样子”、“例子”,学课文是为了照“样子”写作文,因而忽视了对“阅读”这项语文主要活动本身的能力训练。当考生进入考场面对试卷第三、四大题考查理思路、筛信息、揣语言、钩玄要和限定字数表述理解结果等这些能力的时候,便觉准备不足,只好仓促应对,再加上时间压力、心情紧张,怎能不失分呢?因此说,训练不足、准备不足是现代文阅读题失分较多的根本原因。

阅读能力,也是语言“运用”能力,其综合性很强,不像背背常识,改改病句那样可以通过短期突击而见到效果。于是,有些师生认为在这方面下不下工夫没有多大的差别,于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结果必然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还阅读训练以本来地位,训练不足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尚用旧教材的地区,只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加强训练,同样可以。

二、识读不清,辨析错

识读,即读而有识,有所认识、有所辨识、有所感悟。句中的关键词语,段中的关健句子,篇中的关键段落,意思的启承转合,结构的过渡照应等,一读而知,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例如1999年高考第三大题中17题的b选项和18题的a选项这两项都是错的,考生为什么会认为这两项正确呢?就是识读辨析出了问题:

17题b项丢掉了句中“调节性”这个关键词。原句说“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而b项说“……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两个句子陈述对象明显不同,因识读不清辨析自然会出错。18题a项,丢掉了陈述对象“冬眠动物”。考生只注意了a项句尾“相应提高”的说法,凭识读时“冬眠动物”与“非冬眠动物”相反的印象,不作仔细辨析就选择了a项,结果丢分。

三、理解有误,筛选错

理解,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二是对题目的理解(包括题干和题面)。这两个方面有一个方面理解出现误差,都会造成信息筛选的错误,因此失分。

例如,1998年《报秋》第27题,作者写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1)问“作者为什么吃惊”?有的考生答“因为心情激动”,有的考生答“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有的考生答“因为出乎意料”等。(2)问“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有的考生竟把段末“真真的怎么得了”一句选来作为答案。两题的正确答案分别是:(1)“没几天便是立秋”;(2)“收获的季节,却两手空空”。(1)问,答错的原因是没有理解题意,(2)问,答错的原因是没有理解原文。

又如,1999年《创造宣言》第23题(1)问作者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正确的答案就在段内:“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而不少考生却选择“先生的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祟拜的学生”作为答案。问“教育的最大成功”,答“先生的最大快乐”风马牛难相及也。究其原因:识读不清,题意未明,筛选出现错误。

四、脱离语境,乱猜度

语言的运用有个适境的原则,理解挖掘语句的深层含义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在语境中体味推求叫语言揣摩;脱离语境去“想”是猜度蒙事,只能是言不及义、望文生义,矢虽发而难中的。前面所举的1998年《报秋》第27题(1)“为什么吃惊”的几种错误答案,也都是因为脱离语境凭主观臆想的结果。

下面再举个例子:

1999年《创造宣言》第22题:“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正确答案是:“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的教育对象成才。

如果离开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我们就很难挖掘出三个比喻的真正内涵。就以“刀法”为例吧。文章由罗丹创造石像,引出教育者是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然后伸展开来:

“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刀法”的对否,显然指“教育方法”的对否。但如果我们换个语境说“武圣关羽刀法最精”,“这枚印章刀法纯熟”,“名厨师是很讲究刀法的”等,语言环境变了,同一词语所表示的意思则迥乎不同。很多考生不能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离开语境臆测是一项主要原因。

以上四点,是从阅读的角度归纳的。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大家:有很多同学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答题的要点基本抓住、选准了,但因不能在一定的字数内表述出来或用于表述的语句不合理,不通顺,而前功尽弃,丢分实在可惜。例如,1999年《创造宣言》“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限12个字内回答。选出原句一数共24个字,有很多考生所答不合要求,因而失分。其实概括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10个字就能完成。因此,压缩、概括、准确表述的能力不强,也是现代文阅读题失分多的原因之一。

(注:此文发表于《中学生语数外》,在2000年全国同类刊物文章质量4季度评比中获一等奖)

科技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十几年来语文高考试卷的第三大题,均是科技文阅读。所选材料,都是科技领域的最新发现或研究成果。由于考生对内容陌生,再加上心理紧张,往往造成失分。其实把握原文的内容固然必要,但也大可不必在科技术语上多兜圈子,因为语文考试毕竟是考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所以命题大多是从对语句的理解上着眼。

下面我们以一道高考题为例,作一点深入的剖析,归纳一下命题者制造选项的方法和规律,理出解答这类题目的步骤与技巧,以帮助大家提高应对能力,减少失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3—26题。(1998年全国高考第三大题)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

23

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

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

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

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24

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b

美国的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

c

能抗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d

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

25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

b

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c

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d

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26

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

b

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c

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

d

转基因是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它给作物栽培带来从未有过的根本改革。

命题者所编制的客观题的备选项,必然分为两种:一是正确选项,一是错误选项。正确选项,要做到“似非而是”;错误选项,要做到“似是而非”。为的是给思考制造一定的干扰,从而选拔出具有高思辨能力的考生。

编制正确选项,主要用同义词语和同义结构的替代法。就是说,选项中的某些词语,在原文原句中找不到,但却和原文原句中的某些词语,是同义对应的关系,它们可以在现实语境中相互解释,互相替代。这是其一。其二是改变整个句子,但选项中的句子与原句实际上只是形式不同的同义句式而已。改变整个句子的时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选项中加入跨段信息或隐含信息,这些都是原句中的应有之意,因而是正确的。这种选项,干扰性较大。大家拿历次高考第三大题的任何一道题的正确选项与原文一对照,便可以发现这些规律,这里不再详述。

编制错误选项要麻烦些,主要有四条途径。

1

在判断上做文章。改肯定为否定,改全称为特称,改或然为必然(或相反)等。

2

在前提(或条件、原因)与结论(或结果)的关系上做文章。改变前提,使扩大或者缩小;改变结论,使转移而旁逸;或颠倒二者的关系,硬把前提说成结论(或相反)。

3

在推理的规则上做文章。演绎者,则偷换概念即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归纳者,以偏概全;类比者,以异代同。

4

在分析、概括的语言表达上做文章。或无中生有,或旁生枝节,或张冠李戴,或指东说西,或模糊指称等。

下面,我们以第23题的各项为例,做一些具体说明。

a项说“因环境影响……而产生……”,原文相关语句说“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以便使它产生……”。两相对照可清楚地发现,a选项改变了原文所说的条件,把“将外来基因移植”这一主观行为,改为“因环境影响”这一客观存在,这就叫改变了前提。

b项实质是把“转基因作物”说成“基因作物”,删掉了关键词“转”字,改变了概念的性质,这叫张冠李戴。

c项说“利用……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原文说“……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这就不仅改了原文所说的结果,而且把否定判断改成了肯定判断。

d项所述条件和结果与原文一致,是正确选项。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解答这种题目的如下步骤和方法:

1

通读原文,把握文意。

2

阅读题干,确定原文相应段落(信息区间)。

3

阅读选项,筛选原文相应语句(有效信息)。

4

仔细对照,发现选项是非。

5

比较选项,做出最后选择。

如果我们要高度概括一下的话,其中最紧要的是第四步中的“仔细对照”四个字。

例题中还有三题,留给大家依照上述步骤和方法做些独立操作。

其他答案是:24

c;25

b;26

c

(注:此文发表于《中学生语教外》)

说说散文与小说鉴赏的复习

一、能力要求

总的说,散文小说的鉴赏,当着眼于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纲语)

具体说,可分为下面几种能力:

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主题

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的各个要素表现出来的作家的观点、倾向、思想和情感,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和统帅。

构思与结构

构思,包括立意定题、素材选择、题材剪接、行文构想(标题、人称、顺序、线索、详略等)。

结构,构思在文中的物化形态:包括标题、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度衔接、伏笔照应、人称、顺序、线索等。

2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叙述语句:时空转换、场面介绍、概述心理、议论评价的语句人物语句:人物对话、内心独白。

抢眼语句:矛盾句、虚化句、议抒句、警醒句、点睛句、余韵句、修辞句(移就、通感及常用词格、模糊修辞等)等。

3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欣赏:是看到、听到、嗅到、摸到……,浮现形象

赏析:是分析、挖掘深层意蕴,产生共鸣领悟魅力,是评价效果:

散文(常考题选材)的形象——意境(景物形态、环境氛围、情感气象)如同诗歌鉴赏。

小说——人物形象(愿望、情绪、态度、性格、行为、命运)

4

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评价:把握一定标准(内容与形式的真、善、美),对作者所反应生活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作出评定。

态度:作品表现出的人生立场、激扬褒贬的取向——是否客观真实,是否合乎生活本身,是否合乎逻辑情理。

情感:作品蕴含的喜怒哀乐,爱憎等感情色彩——是否善良包容、积极健康、爱憎分明。

价值观:由作品审美价值、社会效果构成的作者主观世界的好恶取舍——是否明正美好、博大深刻、根植民族传统。

5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包括哪些角度和层面呢?

背景角度,写作背景、故事背景等层面,决定作者写作取向。

意图角度,在一定背景下,由作者态度、情感、价值观决定的写作目的。

选材角度,为达到目的对素材的好恶取舍等层面。

构思角度,为突出主旨对题材的剪接处理等层面。

表达手法角度,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技能技巧与效果等层面。

形象塑造角度,场面意境、人物形象、情节细节等营造方法、技巧与效果等层面。

美学效果角度,使读者在见、闻、感、知、信、行等不同层面产生的共鸣效果。

6

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场面意境、人物形象、情节细节等的典型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共性孕育于个性之中,失去了共性也就失去了个性。

7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独到的合理的有据(说禹三过家门不入是有外遇,属无稽之谈)的见解——命题形式多属再评价题,即评价前人的评价。

二、必要的知识准备

1

散文与小说的体裁特征

散文:

在我国最早散文对韵文、骈文而言,可以说凡不押韵的、寄句单行的文章统称散文。所以有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八家”散文等。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本苏联散文选,里面包括不少小说。这是散文的广义含义。

狭义散文,包括山水记、览古记、乡土记、托物言志文、参观访问记、回忆录、报告文学、杂文等:题材广泛,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为一体的文学样式。

考试散文,多山水记、览古记、乡土记、托物言志文类。

这类散文抒情、哲理性强,像诗歌但不求韵律,也写人但不求全貌,叙事件但只取片断,必议论但只点哲理,偶说明可只抓一般特征。

所以,散文应是融会了作家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它既呈现出作家发掘社会历史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又透视出作家主观品味人生的情、意、美、趣、理。可以说,散文是作家最真切、自由,也是更富有美感和理性深度地抒写人生内蕴的精纯文学性的作品。

小说:通过塑造典型环境里的典型形象展开情节反映生活表达主题的文学样式。(***)

要素:典型形象——人物(核心要素)。典型环境——人物事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时代背景),是人物性格成长、事件产生发展的依据。完整情节——事件产生发展、人物成长的过程。

2

散文与小说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这一提法的产生:

我们需要通过表达实现交流沟通,于是有了四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现在又有人把描写从记叙中分出叫五种表达方式。

于是就有了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但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抒情”,却没有形成“抒情文”,当然也没有“描写文”。

于是考纲就按文章的目的功效和内容,把文体分成了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大类,看来更科学一点——

论述类:旨在讲道理,使人信服,主要用议论表达。

实用类:意在效用,使人知晓,各有侧重地兼及各种方式述说。

文学类:务要再现形象,使人感悟,主要用记叙描写和抒情来表现。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于是考纲里就出现了“主要表现手法”这个提法,扩大了概念的外延,涵盖了文学作品“要表现形象”的所有办法。手法用到纯青,就有了技巧在里面。考题上方式、方法、手法、手段、技巧等等其说不一,我们不必在这些提法上纠缠不休。

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1)描写手法,(2)抒情手法,(3)修辞手法

(1)描写手法: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做到“有声有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现方法。

描写的作用: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这些评说描写作用的常用语要记住)

描写的种类——细描与白描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修辞,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又称重彩、渲染。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鲁迅在《作文秘诀》中写道:”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唱反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南腔北调集》)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的描写就是这样。也可以说,白描实际上是用叙述的方式进行描写。

单独说说景物描写的角度:

正侧——侧写为虚,正写为实;眼前为实,回忆为虚等

方位——俯仰平顾:高低、上下、远近、四方

时令——色彩、状态,同一对象,四季不同

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2)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多借助议论)。

间接抒情:写景抒情(借景移情、依景衬情),托物言志(自况、象征),咏史书怀(用典、追述、抒情、评论),叙事述怀(场景、细节)等。

(3)常用修辞手法:

锤炼:句式的变换、词语的推敲、音节的协调。

辞格: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象征、反问、设问、互文、通感、移就、拈连等常见。

常考修辞格及其表达效果

比喻: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比拟:沟通物性人情,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

小说是通过塑造典型环境里的典型形象展开情节反映生活表达主题的文学样式。

塑造典型形象(人物)

塑造——依据生活逻辑虚构使典型化

典型——有普遍意义,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塑造手法——描写,刻划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

丁玲说:“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

那么,有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呢?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正面描写:

对人物语言、肖像、动作、心理作直接正面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是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

对人物神情、语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会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什么是细节:细节是表现事物各种感性特征的具体而细小的材料。

例如,刘和刚《父亲》中心理活动描写: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啊\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侧面描写: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

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的评语中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刘熙载《艺概》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

环境描写: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作用见下。

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背景、处所、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1)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2)要努力画好“风俗画”,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主题。如《祝福》《药》围绕祥林嫂、夏瑜两个中心人物,描绘的一幅幅世态画面。

情节展开——记叙:叙,叙述;记,记录。

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关于情节的几个概念:

(1)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用直接对话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方式(记叙顺序):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等顺序

顺叙:按故事本身发生发展的时、空、逻辑三种顺序叙述,层次清楚严谨自然。

倒叙:先叙述结局或高潮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插入与事件有关的别的事,使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故事本身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平叙: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叙述同时发生的不同地点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3)线索:把凸显主题的各材料穿起来的主线。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以人为线索,如《孔乙己》;以情为线索《祝福》;以理为线索《药》;以物为线索《项链》;以时空为线索,《林黛玉进贾府》。文章至少有一条线索,还可有两条、多条线索。

三、一点建议

读散文往往有一种朦胧感,好像不那么直白,但,散文是融会了作家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所以散文对生活的反映是直接的,主题是明白的,回答散文题,我们总能从原文找到相应的词语句子组织答案;读小说一读就懂,什么人什么事,一目了然,但,小说反映生活是间接的,主题是隐含的,回答小说题,需要我们透过形象挖掘其背后的意蕴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这就是我们倒觉得散文难懂题易而小说好懂题难的根本原因。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考考散文多,而考小说少,甚至有些地区还从没出过小说题。但躲是躲不过的,近年一些地区已经从小小说领域选材命题就是证明。从各地命题情况看,建议大家从下面几点搞好复习:

1

作品内容概括

广义上说,构成作品的要素都是内容,包括人物、人物的刻画,情节、情节的推进,环境、环境的描写;狭义上说,指题材与主题。

表述规范(应广狭兼顾):例,该小说选裁典型,通过塑造……年代一个……典型形象,在……情节中展现人物命运,深刻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2

人物性格概括:

表述规范:例,小说在……的环境和…情节中,塑造了一个……(有责任心、做事认真、善良、温婉等传统美德、对人生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的改革者(人民战士、底层女性、普通农民、农民工等)形象。

3

某情节的作用

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过程,某情节是整个故事情节的有机部分,是人物性格成长某阶段、某方面的展现。

答题角度

(1)从整体情节进程上说:紧承上文……等情节,引出下文……等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2)从人物性格成长上说:这一情节使人物……得到具体彰显,使人物……升华到一个更高境界。

4

某细节的作用

小说中人物形象、景物环境、情节场面都有细节描写,答题时要分清是哪方面细节。

人物言行心貌的细节,总和直接表现心理、情绪、性格中的某方面有关。

景物环境细节,总和衬托人物心理情绪有关,同时为人物活动提供依据,为情节推进铺垫伏笔。

情节场面的细节,本身就是人物活动——人物习惯的、下意识的动作、神情变化等,是人物心理情绪的直接展现。

5

某场面的作用

背景环境加上人物活动就是场面,场面的连接就是情节,某场面就是某情节的组成部分。

衬托凸显人物心情、心态;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冲突、和谐;表现人物某方面的性格特征。

6

某语句的作用——人物语言——言为心声:如,心情,愉悦、舒畅、悲伤、痛苦;心态,悠然、坦然、忧虑、担心等;心理变化,镇静、轻蔑、惊愕、恐慌、尴尬等。

7

景物描写作用

(1)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完成铺垫。

(2)推动情节展开或情节转换,抓住情节前后的内在联系回答。

(3)衬托或暗示人物心理活动,要具体说明。

(4)暗中交待时间地点,要具体说明。

(5)有时有象征意义,要具体揭示、解释。

8

对前人评价的再评价,从题型示例看,主要分两种

(1)对故事情节内容的评价,答案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其中的任何一点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

(2)对技巧、详略等表现手法的目的、效果的评价,肯定这样写让人感动,否定这样写有些做作,二者均可,但要言之有据,顺理成章,自圆其说。

(注:这是给区高三老师三个小时讲座的提纲)

怎样鉴赏古典诗歌(三讲)

第一讲读懂诗句

中国是“诗”的国度,打开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诗歌发展史占了绝大的篇幅。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诗歌,是汉民族语言文学、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因此具有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为历代国人所重视,甚至成为衡量一个中国人文化修养的一项重要标准。孔子就说过“不读诗,无以言”的话,虽然孔子说的“诗”仅指《诗经》,但也足见当时在文人策士中已经形成的风气——在你的言谈文字中,如果不引用一两句诗里的句子,你干脆就不要说话。高考对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给予了越来越适当的重视,近年恢复古典诗文的默写题、把古典诗歌鉴赏的题型改为主观表述题,都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这个系列讲座,正是想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考中的疑难问题,来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文化修养。

诗歌是语言艺术之一,了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准确理解句义,读懂诗句,是鉴赏诗歌的基础功夫。为了节省篇幅,我们以方法为序,把“诗家语”的特点揉在方法中一起来讲。请大家阅读时留意。

1

调顺语序

《诗人玉屑·卷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①,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②见之,甚喜爱,为改作‘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见。”(①《长杨赋》汉代扬雄作。汉有长杨宫,因宫内数亩垂柳得名。②荆公,即王安石)

王安石把王仲“日斜奏罢长杨赋”一句,改为“日斜奏赋长杨罢”,并说“这样才能看出诗的语言的特点”,从此,后人用“诗家语”来称述诗的语言。我们要切实提高鉴赏我国古代诗歌的能力,了解古代诗人创造诗句的一般特点,多读一些作品,时时留心,形成“诗语感”,读懂诗句,就成为必要的前提。

那么“诗家语”究竟有哪些重要特点呢?还是让我们从王仲“日斜奏罢长杨赋”这个句子说起。汉成帝永始四年,令百姓捕猎,然后把活的猎物送到长杨宫射熊馆,“令胡人手搏之”以寻欢作乐,扬雄于是写《长杨赋》以讽谏。王仲引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说自己的报国之心、文章才能是可以和汉代的扬雄相比的,然而“长年来此试文章”却屡试不第,伯乐不遇之叹跃然纸上。但王安石认为此句表达过于直白,不合“诗家语”的特点,他又喜欢这种敢于表现自己个性的人才,于是为他改动了一句。

下面我们来比较分析一下这两个句子。

“奏罢长杨赋”,是一个动、补、宾的常式句,如果给“长杨赋”三字加上书名号,基本就是一个散文句了——写完《长杨赋》,读者一读便懂。而荆公所改“奏赋长杨罢”,用的是变式句——写赋(《长杨赋》)完了,且认为“诗家语,如此乃见”,但读者未必能一读便懂了。那么改后的句子究竟增加了一些什么表达效果呢?“奏”,“献”,这里是“写”的意思,“奏赋”即写一赋的意思。“赋”这种文体,“铺采螭文,体物写志”,它不仅可以抒写作者的心志,尤其能表现作者的文采才华,所以写赋一时成为汉代风气,“赋”也成了某种人格和才华的代称。把“奏罢”改成“奏赋”有突出强调的作用。然而后面“长杨”是宫名又是赋名,这就形成了表达上的朦胧感、理解上的“斟酌”感,我们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明确它的意思,而这恰恰是出诗味的地方、能表现诗句特点的地方。再从声律上看,“罢”与“赋”虽然都是仄声字,但“罢”字是开口音,读起来更响亮上口。总之,因为表达的需要、声韵的限制和对蕴藉的追求,诗人往往要突破语法格局的限制,用上一些典故,造出一些“诗味句”,而当我们按散文的句法把句内词语顺序调整之后,意思是明白了,却又会觉得韵味全无,不得不承认原句的精妙,这就是“诗家语”在语感上对读者的特殊要求。那么,读诗的过程中、抓住这些“诗味句”,理顺它的语序,先弄懂它的意思,再回到原诗中揣摩,不仅能很快解理诗句的意思,而且能进一步体会到原句造句的精妙处。因此,“调顺其语序”是鉴赏古代诗歌的第一方法。

例如杜甫《秋兴》(八)中颔联“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两句,很明显,“香稻”只能被“啄”,“碧梧”只能被“栖”,而主动者当为鹦鹉、凤凰,于是我们可以调整语序为“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梧桐老枝”,这样虽然失去了诗味,但意思就非常好懂了。再回到原诗中揣摩,便可知道这是写往昔郊游时所见的景象,虽是美景,但其中“余、老”二字,又透露着悲情,与末两句“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的意思正相契合,并且合乎节律。

下面我们再举一些课文里的例子,供大家作些练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果倒装——因浣女归而竹喧……)“生长明妃尚有村”(定语易位——尚存明妃出生成长的村落),“野哭千家闻战伐”(主谓倒装——千家野哭),“垂死病中惊坐起”(状语易位——病中垂死),“长安回望绣成堆”(动宾倒装——回望长安),“照花前后镜”(状语易位——用一前一后两个镜子照),“对长亭晚”(状语易位——晚对长亭),“多情应笑我”(主谓短语的谓语易位——应笑我多情),“叶上初阳干宿雨”(主、宾易位——初阳晒于叶上宿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同位短语分割——无觅英雄孙仲谋)等等。

2

就跳补脱

跳脱,本来是一种修辞方法。指的是有意造成的语句的中断、成分的残缺、话题的转换等能提高句子意蕴的语言的不连贯现象。古代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由于只有四句或八句话,要在最短的篇幅内蕴含最大的容量,就不能不依靠“跳脱”的手法。因而善于“就跳补脱”就成为读懂诗句的必备能力。先请大家读一首诗: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岑参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上林下棋。

东溪忆汝处,亲卧对鸬鹚。

从题目看,是一首留别诗,告别的对象是诗人的弟弟。按一般理解是说,诗人告诉弟弟:昨天接到来信,正在农忙时节,我得赶紧回去。不过走后我会感到孤独,到时只能对着鸬鹚想念你啦。这是按散文的句子去理解诗句得到的认识。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原来诗人家住高冠潭口,“山有信”实是家有信,信中要求诗人在这农耕时节赶紧回家。信中还说家远住东溪的一位朋友“杜陵叟”,己经怪他“还山迟”了,“杜陵叟”责怪说:“独向潭上酌,无上林下棋。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意思是说:“你久不来我家,我到了你家也只能独自到潭上饮酒,更无人陪我到林中下下棋;回到自己家里想你的时候,也只能在东溪边上看着鸬鹚出神。”这是家信中转述“杜陵叟”责备的话。如此孤独寂寞、百无聊赖,恐怕诗人再不回去,“杜陵叟”将会病倒了。那么“东溪忆汝处”的“汝”,自是“杜陵叟”用来指称诗人,而不是诗人用来指称弟弟的代词。

这样理解的根据是什么呢?诗人家住高冠潭口,回也当回高冠潭,而诗的第七句却说“东溪忆汝处”,“高冠潭”与“东溪”相距很远,所以家信中又用了“遥传”一词,可见“东溪忆汝”是杜陵叟忆诗人,而不是诗人忆弟弟。那么这首留别诗,前四句是诗人向弟弟转述家人信中的话,后四句是转述家信中转述的“杜陵叟”的话。这里面包含了直接的转述和间接的转述两层曲折复杂的意思。

诗人立归,不但为农忙,更主要是为友人。

如果用散文的笔法写,就需要补上许多语句,如,“‘你离家已经很久了’,‘好友杜陵叟来家里几次都没能见到你’,‘听说他对你久去不归已由想念变成了责怪’,‘他现在常常郁郁不乐’”等等。而写诗就不能这样。诗中故意省去的这许多句子,正是“跳脱”法的妙用之处——从表达上说,提高了句子的意蕴美;从鉴赏上说,为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想象中获得理解后的美感。因此,我们必须在反复练习中学会“就跳补脱”的方法以读懂诗句。也就是说,要根据上下文中作者通过关键词语所指引的思考路径,补齐省略的东西。

下面我们再举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例子: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松下问童子”,当有所问,但下句“言师采药去”,却承以童子的“答”而省略了“问”,三、四两句仍然只是答句没有问句。这种以“答句”含括“问句”的省略也是典型的跳脱手法。至少用六句话方能表达清楚的意思,而贾岛只用了二十个字,丰富了语句的蕴含。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访”而“不遇”的心情,便会领悟到,这省略的绝不仅仅是三个发问的句子,还包含着诗人情感的起伏。试想,“松下问童子”时,当是心情轻松满怀希望的;“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望,希望成了失望;“只在此山中”,失望中又有了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就无可奈何失望而返了。

“就跳补脱”,不仅要把语句不连贯的地方连贯起来,尤其要悟出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情感,这样才算读懂了诗句。

许多“览胜怀古”的诗歌,诗人只能高度浓缩历史,选取典型情节入诗,跳脱省略之处很多,鉴赏时尤其需要联想补充,如课本所选《越中览古》、《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等等。凡即兴书怀的诗歌,或回忆过去、或抒写眼前、或料想后来,因篇幅、声律的局限,为了扩大容量,跳脱省略不可避免,如课本所选《阁夜》、《旅夜书怀》等等。跳脱是诗人最常使用的手法之一,大家任意拿一首诗都会发现它,只要我们时时注意揣摩,对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是极有好处的。

3

把握关键与揣摩诗眼

在理顺诗句的语序、就跳补脱之后,下一个步骤便是把握诗中关键的词句和揣摩诗眼了。2002年的高考命题选材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题干说:“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这里问的是对诗中关键词句的理解。2003年的高考命题选材是王维的《过香积寺》,题干说:“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里要求的是对诗中传神字眼的判定和揣摩。

有人说,“关键”即“诗眼”,二者只是提法不同,其实是一回事,这种说法过于简单了。

首先,它们在诗中的作用不同,“关键”是就全篇意境而言,它直关主旨,把握并理解了“关键”,全篇主旨便豁然开朗;“诗眼”是就篇中某个意象而言,是意象描绘中精练传神的字眼,抓住并理解了这个字眼,意象便浮于眼前。其次,它们在诗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关键”往往出现在意思转合的地方,承上启下“转合”全篇;“诗眼”则可散见在描绘意象的各句中,一字点睛,“象”与字出,“意”随笔到。再次,读者理解它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理解“关键”,作客观分析,主要靠逻辑思维理清语脉;理解“诗眼”需主观创造,主要靠形象思维再现意象。最后,二者的美学效果不同,理解了“关键”,给人一种理解后的满足感,属获得美;揣透“诗眼”,给人一种发现后的愉悦感,属创造美。虽然,若一首诗只围绕一个意象叙述、抒情和议论时,“关键”与“诗眼”或许会重合,但这不等于说二者就是一回事。因此,这两年的命题选取了这两个不同的角度。

下面再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两道命题的答案,以印证我们上面的认识。

《春夜洛城闻笛》一题的答案说:①“‘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②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这个答案共两句话,①是说“折柳”曲本身的寓意,是要表达惜别怀远之情的。据《三辅黄图》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取柳树易栽易活之意,祝远行的客人一路平安。②句先说《春夜洛城闻笛》抒写了思乡之情。再说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最后得出结论:“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两句话显然包含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归纳这个过程为:因为“折柳”曲本身富有惜别怀远之情,又因为李白这首诗就是要抒发怀远思乡之情,更因为这首诗怀远思乡之情恰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所以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这是一个多么清晰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是我们答这类题目必须要遵循的。

《过香积寺》一题的答案说:“‘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这分明是一段精当的鉴赏文字。其中如流泉阻于岩石而低吟、呜咽;日光隔于松林而幽暗、阴冷等,完全是鉴赏者据全诗意境由“咽”、“冷”二字引发的再创造。这也是我们回答这类题目的精典模式。

其实我们不妨把两年所考的这两首诗作一下换位练习,或许会加深我们的理解。如:

你认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前两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诗眼”分别是“暗”、“满”。洛城春夜,有人暗吹笛,有人暗闻声,而笛声暗随着春风传遍暗夜的洛城,牵动了多少人心底暗存的情思呀!二字精练传神地把诗人春夜闻笛时的思想与感受真切而又略带夸张地表述出来,为后两句直抒胸臆铺垫。又:

前人评论王维《过香积寺》这首诗时说尾联“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中“空潭”、“毒龙”四字是全诗的“关健”,诗中“空潭”、“毒龙”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空潭、毒龙,出自佛教故事,寓有佛法无边可制毒龙、可去世人心中欲念的意思。(传说西方的一个水潭里,有毒龙栖身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佛法制服了它,使它离潭而去,永不伤人。)《过香积寺》(访香积寺)诗,抒写了诗人“晚年帷好静”的思想情趣,而这种思想情趣恰是借“空潭、毒龙”的寓意抒发出来,可见“空潭、毒龙”是全诗的关键,表达诗人当时剔除人世欲念,过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还需说明的是,“关键”的词句是每诗都有的;但精练传神的“诗眼”来自诗人“拈断数茎须”的工夫,未必每诗都有,我们鉴赏练习时,选择诗句中相对传神的字眼揣摩练习即可。

4

注重古文化知识的积累

调顺语序、就跳补脱,是从“诗家语”的特点上说如何读懂诗句;把握关键,揣摩诗眼,实际是疏通语脉和理解诗人所“锤练”的生动传神的字眼,从而读懂诗句的过程。然而,要从根本上提高古诗语感,还需要注重古文化知识的积累。

一说到古文化知识积累,大家往往产生一种神秘感、一种措手不及的为难情绪,认为非用长时间不可。其实也不尽然,只要我们把教材古诗歌单元和近几年高考试卷上涉及到的古文化知识梳理一下,便可达到提高语感的目的。为此,笔者作了粗略的梳理,分列于下,以方便读者。

一、文人墨客的习用词语

我们大家知道,词语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们总能与时俱进,及时地传达着一定时代的文化信息。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对它们重视不够。由于文人墨客的习惯性使用,给一些词语注入了一些新的含义,附着上一些新的色彩,了解或掌握这些词语的含义和色彩,应该是学习古文化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鉴赏古典诗歌的必要条件。现列举于下:

古木山木落木枯木枯松木叶危石危岩危崖

暮钟远钟钟鼓钟声散丝疏雨漠漠杳杳冥冥

沉沉沉吟江月湖月秋月冷月门径草径野径

石径万径溪桥小桥翠色草色碧色山水色白日

迟日斜日秋虫秋丛异乡异客星汉河汉星河

遥望遥知沾襟踌躇无端殷勤灯花宿鹭白鹭

黄鹂红尘白首霜鬓茅檐荒园蓑笠湖光青黛

烟波沉睡残酒鹧鸪子规幽期青丝月下西楼

倚楼凭栏凭轩寒蝉寒山岁暮谪居兰舟长亭

商女朱颜镜螺影柴篱斜雁樽阁处等等

二、城池、地域、山水名称

这些名称往往包含着文化的积淀,不掌握就会影响到对诗句的理解。例如:

洛城渭城衡阳剑阁锦城白帝辋川紫台蓝田

蓝关秭归锦官城石头城建业金陵海门都门

朱雀门朔漠淮北淮左竹西瀛州天姥天台

赤城青泥华岳五岳高处乌衣巷莫愁湖楚江

秦淮幽燕京日赤壁北固亭瓜州渡等等

三、历史人物和历史掌故

古典诗歌中包含大量典故,我们很难都掌握,查查下面的典故并掌握它们,可算作一个底数,也可提高我们对历史人物历史掌故的敏感度,感觉一下诗人们运用典故的技巧。

空潭毒龙折柳尺素鼎足陶家燕丹杜康鹿鸣

王孙勾践蚕丛鱼凫陈王青冢卧龙跃马五陵

庄生望帝仲谋寄奴佛狸廉颇八阵图谢公

虾蟆陵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南阳卧龙周公吐哺

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司马青衫伯劳东去封狼居胥

黍离之悲睨柱吞赢等等

四、掌握一些节日时令

例如:

黄梅中秋清秋清明七夕重阳端午元日社日

上九中九下九朔望晦等等

此外,还有对古人称呼上的一些习惯,也应有所了解和掌握,为了表示尊敬往往称官职、称郡望、称字、称号,表示亲切的称排行等等。

例如《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乐天”是白居易的“字”,“江州司马”是被贬后的官职。所以白居易《琵琶行》最后自称“江州司马”;白居易又被称作“白二十二”,这种排行是按照同曾祖的兄弟姐妹长幼次序来排算的。称李白“青莲居士”是称号,韩愈被称“昌黎伯”,是称“谥号”,“昌黎”是郡望。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感受一下积累这些知识对提高古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例1:“阁”

①北风阁雨去不下,惊沙苍茫乱昏晓。(王安石《丙戌五月京师作》)

②阁泪抛诗卷,无聊酒独亲。(朱淑真《伤春》)

③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陈亮《水龙吟》)

④莺莺感此,阁不定粉泪涟涟。(《董西厢》)

⑤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离别泪。(关汉卿《沉醉东风》)

⑥……多管阁着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王西厢》)

“阁”的本义是空中架起的木制通道,也指一种小楼。例如王维“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杜甫“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这里的两个“阁”字就是空中通道的意思。李商隐“并添高阁迥,微泣小窗明。”杜甫的《阁夜》、《宿江边阁》都是指小楼。但我们前面举的几个例子则不然:①③是“含”的意思,②④⑤是“噙”的意思,⑥是“衔”的意思。

例2:“处”

①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杜甫《述怀》)

②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刘长卿《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③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李商隐《五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

这里“处”字都表示时间而不表示处所。①是“欢会之际”的意思,②是指“分别的时间”长,③“处”,与下旬“欲拂尘时”的“时”字处于同义对举的位置,意思是“想要拂去尘土的时候”。可见这个“处”字可讲成“……之际”,“……的时间”,“……的时候”。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柳永的“留恋处,兰舟催发”,岳飞的“凭栏处,潇潇雨歇”。

④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苏轼《蝶恋花》)

⑤……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闲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⑥中年怀抱管弦声,难忘处!风月此时情。

这里的三个“处”字,讲成“时”似乎也通,但不如讲成“啊”、“呢”作语气词处理,语气强烈且更符合词意。

以上两例,是从词义的变化上谈的,还有一些词,在诗人们的长期使用中已经成某个“意象”的载体或特定的含义。

例3:“木”

我们知道“木”是个象形字,是棵树的形状,因此,“木”就是“树”。但正如我们前面所列出的词——古木、山木、枯木、木叶等,为什么不写作古树、山树、枯树、树叶呢?这正是因为在诗人们的使用过程中,“木”在“树”的意义之外,又成了“深秋寒风中叶子落光后树的表象”,其中又寄托着一层凄凉悲苦的情绪,“木”便成为一种“秋”景中特定意象的载体。吴均的《答柳恽》中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如果把“高木”换成“高树”,试想想,不仅失去了“落叶”的形象,更缺少了凄苦的内涵。

了解这些现象,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对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讲把握诗意

1

依题解诗,开门见喜

文题照应,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因此,题目往往是读者解读作品的钥匙,鉴赏古典诗歌更需对诗题具有高度的敏感。依题解诗,是前人常用的一种开诗门入意室的方法,因此,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我们不妨来复习一下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八题。命题选材是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一诗: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

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

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

全诗的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显然不恰当的是“c”项。无限别情,化作为散丝的泪水打湿了衣襟,这是带有夸张的直抒胸臆,实在不是什么“含蓄地表达”;且这里的“散丝”是指泪水,与首句的“微雨”不是一回事,也不是泪与雨、情与景的融合。当然这不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我们要讨论的是命题人设置选项的思路,这一思路为我们鉴赏古诗、把握诗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写送别诗总是要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送别的对象以及当时的环境气氛,来渲染烘托离别的情绪,这是一条基本思路,而题目往往是这一思路的高度概括。紧扣题目中的词语,解读诗篇中的语句,便能轻巧地打开诗门领悟诗意了。命题者正是遵循这一方法,设置选项引领考生,登堂入室去鉴别其中是非的。试看:

a项由首联入手,说“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其中“点明”、“照应”两词就是依题解诗的常用术语。“微雨里”、“暮钟时”点明“暮雨”二字,是一看便知的;唯照应“送”字的表述,使许多考生产生了疑惑。其实再深想一层便可明白:友人是买舟(租船)而行的,而开船有一定的时间约定,即使遇雨也应按时赶到,否则谁会在雨蒙蒙的江边伫立,观看去远的江帆呢?因此,a项说“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是正确的。a项对首联的表述,还可以再补充一句,即“同时交代了送别的具体地点——建业的长江边上”。理解了这几层意思,也就打开了这首诗的门窗,全诗的意思也就豁然开朗了,读者的心中随之涌上一阵惊喜,所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依题解诗,开门见喜”。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专家解诗的例子。袁行霖先生简析《春夜洛城闻笛》时有这样几句话:

“①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②一个春风骀(dài)荡的夜晚,万家灯光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③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④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

试析,诗题“春夜洛城闻笛”可分四层意思:一是时间,春夜;二是地点,洛城;三是“闻”;四是“笛”,即人物事件。那么,袁行霈先生的四句话恰恰与题目中的四层意思相照应。①句,是运用历史和地理知识解说诗题中的“洛城”二字,突出洛城的文化地位。②句,通过联想解说诗题中的“春夜”二字,突出夜深人静。③④两句,是就诗题中的“闻笛”二字,想象发挥,使笛声人像,如闻如见。可谓依题解诗,文题照应,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诗门”顿开,“诗情”豁朗,学会了这一条,把握诗意就不困难了。

2

依脉解思,举三反一

本讲第一篇我们讲的是“依题解诗”的方法,说的是依据诗题找出诗中的对应句以打开解诗门径的方法。这一篇我们谈谈“依脉解思”的方法。脉,即“脉络”;思,即“情思”。我们知道,作文(无论什么文体)都有一个谋篇的基本脉络,诗歌当然也不例外。依脉解思,就是依据古典诗歌谋篇的基本脉络,整体把握一首诗内容的方法。古人写诗的基本脉络便是起、承、转、合四字。依脉解思就是要抓住这四个字,逐句、逐联地阅读思考下去,弄清一首诗“起”于什么,“承”以什么,“转”出(入)了什么,最后“合”以什么的脉络,从而达到整体把握作品内容的目的。绝句,四句话,一般以句为单位依次承担起、承、转、合的各项任务;律,是八句四联,一般以联为单位承担起、承、转、合的各项任务。下面我们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作个解读的示范。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起于写景,点明诗题“山居”、“秋暝”四字;交代时间:是一场雨刚刚停住的初秋的一个傍晚;地点:是令人感到幽深空阔的山里。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承以写景,抓住反映秋雨之后山中景物特点的月、松、泉、石四物,用“间”字把月与松联系起来,用“上”字把泉与石联系起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一幅清幽明净的山林晚景图。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转出人事,写浣女、渔舟。“竹喧”是浣女归来时在竹林中嬉逐引起竹子晃动竹叶发出的涮啦啦的声音。“莲动”是高过人头的莲叶、莲花的摇动,由被莲遮掩着的归来的渔舟引起的。这一闻一见,构成了一幅纯美平静愉悦的山村生活图。(这一联写人事,说明“空山”不是无人烟的荒山,而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山。另外,莲尚且茂密,说明“秋暝”的秋,是“初秋”)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合以抒情,点明“山居”的主旨,百花尚且知秋,随意而歇,“王孙”更应明白,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好啊!

通过这样逐联阅读思考,我们就能基本把握诗作的字面意思了,写景抒情的作品一般遵循这样的脉络。如果让我们划分层次的话,起、承可以并为一层,叫写景烘衬;转、合可以并为一层,叫抒情升华。还应说到的是,在起、承、转、合四步之中,“转”是关键。朱光潜先生在谈到辛弃疾的词《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时说:词的下阕最难写“因为它一方面接着上半阕(我们现在称上阕下阕,去掉了“半”字)发展,一方面又要转入一层新的意思,另起波澜,还要吻合上半阕来作结束”。写词如此,写诗尤其如此。朱先生说的这个“转”字特别重要,能否生出新一层意思,能否另起波澜,全看这一“转”。写景抒情的诗,一般要在颈联或第三句转出人事,使全诗由写自然景物,转入写人间事宜、人的活动,以便为尾联的“合”作好铺垫。我们鉴赏古诗歌时要特别留意这一条,大家可选一些写景抒情的律、绝作些分析体会一下。

但在以叙事为主的诗中,所涉及的本就是人间事宜,如升迁贬谪、应和往还、送别际会、羁旅思乡、登临怀古、战伐戍边等等一类作品,虽然也遵循着起、承、转、合的脉络,但“转”的位置较为灵活,上一篇中我们提到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诗,转、合就全在尾联。绝句因篇幅短,转合也往往并于末句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首句“越王勾践破吴归”,起于叙述史实,照应题目,交代览古对象。次句“战士还家尽锦衣”,承以叙述史实中一个典型的场面,“尽锦衣”三字表现出胜利者衣锦还乡时松懈、得意、骄纵的神情举止。第三句“宫女如花满春殿”,仍承以叙事,选择了与“卧薪尝胆”对比最鲜明的事情叙述,“满”字是诗眼,把勾践灭吴后的荒淫逸乐尽数写出。末句“只今惟有鹧鸪飞”,以议论兼顾“转”、“合”。“只今惟有”四字把前三句所叙一笔勾销,转折强烈;“鹧鸪飞”与“惟有”二字配合,写尽荒凉;全句以“只今”二字领起,与前三句览古相合,切中题意。

我们再看一首更特殊的例子。杜甫有九首《漫兴》,“漫兴”是“兴之所致随手写来”的意思,其中一首是: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首句起于抒情,写诗人因残春将尽而哀痛断肠。次句承以叙事,写为了排遣心中的哀痛强起扶杖慢慢来到水边的沙洲上。三、四两句转入写景,这已与众大不相同,再看又似乎少了“合”这个结尾,使读者觉得结构不完整。但经过深入揣摩,我们会产生恍然大悟的快感。你看,诗人给柳絮、桃花这两种春天的美景,分别加上了“颠狂”、“轻薄”两个定语,这就使柳絮、桃花获得象征意义,让它们象征那些徒有其表,并无实学,仅凭随风向、逐潮流以保乌纱、混俸禄,尚且自鸣得意的奸佞之徒。这样的人立朝主事,诗人能不哀伤“肠断”吗?“合”的意思是暗含在两句之中的。但如果我们不依脉去揣摩求索,就有可能把这层意思忽略掉。

上面我们举了三首诗的例子,讲的是诗人谋篇的一条基本思路,这算做“举三”吧,但这还不是“举三反一”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是建议大家,按照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多分析几首诗,形成习惯,形成能力,随时准备去接受试卷上那个“一”的考验。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都是“举三反一”的意思吧。

3

参悟意境,了然物理

什么是意境呢?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宗白华先生解释画家石涛先生的观点时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它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的灵境。”这灵境就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胡经之先生解释这句话说:“艺术意境所具有的‘象’与‘境’的两个不同层次,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的艺术空间。归纳一下上面的说法,所谓意境,是心灵的境界,是生命情调与自然景象交融互渗的灵境,是“象”外的意中之境。

那么这里所说的“象”又是什么意思呢?依据专家们的观点,“象”即“自然风景”,即“山川”“万象”。比如藤、树、鸦这三种自然景物,就是三个“象”,但这还不是“境生于象外的”的“象”,还不是足以传达“象”外之旨的“象”;然而“枯藤”、“老树”、“昏鸦”(在三个“象”的前面分别加上一个有修饰作用的字)三种自然景物即“象”的组合,就能传达出衰败、凄凉、孤寂的信息(情绪),这种“信息”就是“象”外之旨,就是“境”——心灵的境界——灵境,因此枯藤、老树、昏鸦,才是专家们所说的“象”,浸透着作家生命情调的象,又称之为“意象”,意象才是构成意境的材料。

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选材上看是意象的组合。所以宗白华又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这四句是写景,也是在组合意象;断肠人在天涯——最后一句是写“情”,与前四句“景”交融互渗的结晶,便构成了“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根触无边”的“秋思”意境。

同一景物,因人、因时、因地、因情绪境况的不同,所传达的意境也不同。“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浩无声”,元朝杨载《景阳宫望月》里的这两句,写涵盖乾坤的封建帝宫的气概;“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明朝沈周《写怀寄僧》中的这两句,写迥绝世尘的僧人境界;“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清朝盛青嵝《白莲》中的这两句,写清高风雅、流连光景的文人胸怀。这六句诗都是写月下景象的句子,都写月色的清淡,一切景象都淡到“微有影”、“欲无影”的地步,但由于诗人在这样的月色下切身的体验不同,内心的情绪不同,所着眼的景物不同,创造出的意境也就不同。

可见,要准确领悟一首诗的意境,必须从分析诗人描绘的景物(象、意象)、揣摩诗人内心情绪(情)入手,辨析诗人在他所见的景物中融入了怎样独特的体验,融入了这种体验的“意象”中又浸渍着诗人怎样的情感,二者又结合成一个怎样的意境。下面我们以杜甫《倦夜》为例一起沿着这条思路并联系以前讲过的方法实践一次: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题目是《倦夜》,依照我们的经验(高中生不乏这样的经验),只有“开夜车”或“失眠”的时候,“夜”才会有“倦”的感觉。让我们先用“依题解诗”的方法,看看诗中哪些词句是照应“夜”的,哪些词句是照应“倦”的呢?很明显,凉竹、野月、重露、稀星、飞萤、宿鸟,这些都是照应“夜”的词语,末句的“清夜”二字则直接扣题。但是全诗不见一个“倦”字,这就需要我们理一理诗人的思路作一些深入的揣摩了。

首联起于写景,勾画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竹”“野”二字,暗示诗人住处的环境,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凉”“月”二字交代时间“秋夜”。夜间自然是睡眠的时间,但夜风吹动,竹叶萧萧,入耳分外生凉;郊野茫茫,月光朗朗,夜空尤其冷静。对于心中平静的人,这或许是个理想的眠夜,诗人却难以入睡,起身由“卧内”来到“庭院”,见月光洒满了院子的每个角落。

颔联承以写景,仍然写竹、写月。夜越来越凉,露越来越重,竹叶上的露珠往下滴着;月照中天,稀星乍有乍无,似渴睡人的眼,时睁时闭,夜已经深了,然而诗人仍无睡意。

颈联仍然承以写景,写“飞萤”与“宿鸟”。月朗星尚稀,怎能见微弱的萤火呢?说明这是秋夜破晓的景色。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大地更显黑暗,显出萤火虫微弱的光;睡了一夜的水鸟,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看来诗人通宵未睡。

尾联转、合,“万事干戈里”由写景转入叙事;“空悲清夜徂”回合全诗,扣住题目。“夜徂”二字,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诗人确实一夜未曾合眼,题目中的“倦”字,便是实实在在的了。

现在依据上面的分析,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先看诗人写了哪些意象:竹是凉的,而且随着夜的加深越来越给人凉的感觉,竹叶上重重的露珠不时滴落下来;不解人意的月,依旧朗照着,稀疏的星斗无神地时隐时现:这是心境凄凉的人对眼前景物的独特感受。月亮下沉,太阳还没出,在这一天最暗的时候,飞萤无力地自照着,睡了一夜的水鸟们呼唤着自己的伙伴:这又是孤独寂寞者对眼前景物的独特感受。竹、月、露、星、萤、鸟,是一组自然存在的景物,但在这些自然景物中融入了彻夜难眠的诗人凄凉、孤独、寂寞的体验,便构成一组凄凉、孤独、寂寞的意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景”——融注着凄凉、孤独、寂寞情调的“秋夜图景”。我们不应仅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还应看到画面中的诗人:月升时孤陋的茅屋“卧内”,诗人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落;一会儿对着明月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来到庭院,仰望天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直至月落夜尽,彻夜无眠,有什么事如此苦缠他的心呢?(这被“苦缠的心”便是“情”)“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尾联的这两句,直抒胸臆,原来他是为战乱中的国事而忧心。“自经丧乱少睡眠”,苦缠他的心的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深情。意境是景与情的结晶,凄凉、孤独、寂寞的秋夜景,与忧国忧民的真切情,交融互渗,便构筑成一种心灵的境界——灵境——意境: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报国无门,枉自悲叹。尾句中“空悲”二字,正是这一意境的高度概括。

诗人写景,要体察物性,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独特感受,借以抒发情感,把景和情结合起来创造意境;我们读诗,要了解物理,抓住意象特征,挖掘言外之意,借以参透意境,领悟与情结合的妙处。大家用上述方法和思路,试分析几首写景抒情的诗,必会有所收获。

4

了然物理,知人论世

上一期我们说到,“了然物理”的话题。了然物理,从作者角度说,指作者必是先在生活中有了真实独到的体验和感受,领悟到人生的某种情愫或道理,并已了然于心,缘景而发,于是把它化作一组意象、创造一种意境,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读者角度说,指读者从作者选择、描写并组合起来的意象入手,依照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经验,联想想象,由景到人,参透意境,领悟诗中传达出来的情愫或道理。可见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对社会人生事物情理的认识和把握——即各自的知识、经验。因此,读者要准确把握诗作的内涵,最好是对诗人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处境,他有些怎样的经验、怎样的思想和情绪等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

现行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中,有朱光潜先生《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一文,所谈白居易的是《忆江南》两首。白居易在杭州和苏州作了三年多的刺史,其后绝大部分时间住在东都洛阳,没能再到苏杭,因此写了不少苏杭的诗。《忆江南》第二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朱先生分析说,第二首忆杭州,忆的只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要了解这两句话,宜参看他的两首诗,一是《留题天竺灵隐两寺》,一是《郡亭》。前一首说“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宿因月桂落”,就是说的“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就在刺史衙内,诗中说,“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潮来一凭栏,宾至一开筵。”《郡亭》中的这几句,在《忆江南》中被夸张地概括为“郡亭枕上看潮头”一句。

朱先生的意见,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引导。是呀,“六百日”的杭州刺史任上有多少值得忆的事啊,至少西湖“白堤”是使杭州人至今念念不忘的这位刺史的出色政绩啊,为什么只忆“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两件生活小事呢?从朱先生引述的白居易另外两首诗句中我们不难发现,白居易在两年的刺史任上,竟有十二回进山休闲,而且还曾留宿寺中——只因传说,中秋夜里,月亮中的桂树会落子到庙里,留宿是要寻一寻落下的桂子,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愫呢。再看平日,坐在郡亭(虚白亭)上可以看到远远的“海门山”,潮来时可以在亭上凭栏观潮,客至时就在亭上设宴待客。似乎并无政事可言,完全是一个清闲自适的甩手刺史的样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先生分析说,白居易之所以单写“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两件事,是因为这是足以说明他在杭州任上有快乐生活的典型情节,他所要渲染的气氛是清幽,所要表达的情趣是闲适,所要抒发的是老年人胸无渣滓、悠然自得的愉快。这与我们印象中关心人民疾苦,“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代诗书一百韵寄微之》)的白居易似乎不太一样,这怎样理解呢?这就要从诗人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境遇、信奉的思想、创作的风格等方面入手分析。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大致以元和十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29岁中进士,“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人众耳,迹升清贵”,真可谓春风得意。这时儒、释、道三家杂糅的思想中“兼济天下”的思想占了主导地位,“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新制布裘》),于是常常自责拿的俸禄高做的事情少,“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子”,写成《策林》75篇,针砭时弊,提出改革意见,批评“官吏之纵欲”、“君上之不能节俭”,要求“以天下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欲为欲”;任左拾遗时,“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心理啊,然而,“黄衣使者”卸下千余斤炭,只给了“半匹红纱一丈绫”,而且没商量,“系向牛头”扬长而去。缭绫女“扎扎千声不盈尺”,“丝细缲(sǎo)多女手疼”才织成“天上取样人间织”的缭绫,而昭阳殿的舞女却“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诗人疾呼,“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样的忠肝赤胆,得来的却是朝廷找借口把他贬为江州司马。此后,“独善其身”的思想占了主导地位,悔恨自己“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力求“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认为“多知非景福,少语是元亨”。任苏、杭刺史后,又求置身散地,既官既隐,不愿显赫。而作品也以大量的闲适诗、感伤诗代替了以前的讽喻诗。了解了诗人的这些经历和思想变化,叫做论世而知人;再来分析诗人《忆江南》第二首对清幽环境的追求、对闲适生活的描写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其实他在地方为官的政绩是很突出的,试想如果他不努力工作,地方不太平,他怎么可能十二回进山休闲呢,可见写闲适也暗含着对自己出色政绩的回忆,只是不肯宣扬罢了,这就叫论人而知世了。

据分析,今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仍以唐诗中名家的相对少见的作品为选材范围,因此,大致了解一下唐代杜会及诗歌发展状况,了解一下名家思想、经历和创作风格对我们备考是有好处的。因篇幅的限制,下面仅列举一下名家姓名,以便大家备考中复习检索。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处于封建秩序、道德观念、审美观念恢复了正常状态时期,完成五、七言律体,开拓了诗的题材——写山川之美、边塞之志、宦游之情。陈子昂上承建安风骨,下开李、杜风气。诗中包含着对现实的执著和对超现实的向往。

盛唐有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描写幽静的景象,抒发宁谧的心境、隐逸的思想,偶有反映进取中的悲凉的作品,成为高蹈的退守者;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塑造边庭健儿形象,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把英雄气概和儿女情长交织在一起,慷慨悲凉缠绵婉转;诗仙李白,既不掩盖他对功名事业的追求,又不回避他对为求功名就不得不接受的种种附加条件的憎恶,他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轻蔑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作品中充满浪漫气息;诗圣杜甫,在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中经受了磨炼,即使在大局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也从未失去信心,始终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哀乐歌唱,作品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被称作“诗史”。

中唐大历年间,社会生活遭到极大破坏,物质、精神都在贫乏之中。钱起、韦应物、卢伦、戴叔伦、李益等,把着眼点放在适合自己生活情调上,写时序的迁流、节物的变化,人事的升沉离合等,以澄淡、悲慨为基调。

元和以下,有两派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为白派;韩愈、孟郊、贾岛、卢仝、李贺等为韩派。白派正视现实、抨击黑暗,语言通俗流畅;韩派写险怪、幽僻、苦涩、冷艳,以散文句法入诗。此时柳宗元、刘禹锡各成风格,柳诗模山范水,峻洁、清腴;刘诗讥刺时政,简练、沉着。

晚唐文、宣时期,杜牧、李商隐为代表。杜牧较有抱负、激情,清新峻拔。李诗抒发身世之感、宗国之哀,结构精妙、语言瑰丽、风格沉郁,偶有措意过深、晦涩难懂之处。末期杜苟鹤、聂夷中、司空图、韦庄、皮日休、陆龟蒙等,以凄婉轻艳的风格伤悼离乱,皮、陆二人在吟咏悠闲中显出不忘世事的沉痛。

诗歌创作,必然受时代的影响,唐诗于安史之乱前后诗歌的整体气象便不相同。尤其受诗人自身的信仰、追求、审美观念的左右,李白思想中道家为主导,诗中便带着飘逸和桀骜;杜甫思想中儒家为主导,诗中便带着执著和忧患;王维思想中佛家为主导,诗中便带着隐忍和恬淡。白居易思想中儒、释、道杂糅,则先如杜甫后似王维。另外,诗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极大,前面所述白居易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不再另外举例。总之、知人论世是准确深入地把握诗意极重要的一条,也是较困难的一条,但只要提前下手准备,也不是不能做到。

唐代诗人甚众,名家也有二百余,以上是名家中的名家,不可不知。高考自1997年由考诗、词、曲,改为主考唐诗以来,1997年刘禹锡《望洞庭》,1998年贾岛《题李凝幽居》,1999年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2001年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以上客观题),2002年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003年王维《过香积寺》(两年主观题),已经涉及七位诗人。

第三讲

表达方式与鉴赏操作

第一讲的题目是“读懂诗句”,是讲关于古典诗歌语言特点(即“诗家语”)的问题;第二讲讲的是关于古典诗歌内容和形象的问题,叫做“把握诗意”。现在开始第三讲,关于古典诗歌表达技巧的几个考试热点问题和鉴赏的实际操作问题,今天讲第一个问题。

1

我国古典诗歌的表达方式与技巧

我国古典诗歌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它的抒情性,无论是写景的、叙事的、言理的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所以大家在讨论诗歌的表达方式时又往往说成“抒情方式”。“方式”,就是方法和形式。运用某种方式熟练到游刃有余的程度,我们说他具备了某种技能,当某种技能被巧妙地表现的时候,我们称之为“技巧”。所以方式和技巧说到底是一回事。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用联想推论的方法推论一下:我们都知道,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以议论为主的叫议论文,以说明为主的叫说明文;那么,我们可以说,写景抒情的诗,其表达方式是“写景”,以此类推,托物言志的是“托物”,凭古抒怀的是“凭古”,叙事致意是“叙事”,借题(即事)言理的是“借题”(即事)。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写景、托物、凭古、叙事、借题这五种表达方式,来表达情志和义理的。虽然考试的热点在写景抒情方面,但其他几种我们也不可不辨。

下面先让我们一起读两首诗:

酬李穆见寄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先说刘诗。酬,是酬答、答谢、答复;见寄,即寄我,“见”,代词“我”。题目告诉我们这等于是一封回信。(李穆来访,回去后来信报平安,这是刘长卿复信中的诗)首联说,你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望我,因为“万转云山”路途就更显得艰难和遥远。次联说,我清扫庭、径来迎接你,除了满地的青苔和落叶家里别无长物。显然这是一首叙事致意诗(表达方式是“叙事”),却很容易误认为是写景抒情诗,你看不是有孤舟、云山、柴门、青苔、黄叶吗?但仔细思考便会看出,这些景物只是叙述友人间一次往还过程中涉及到的事物,而不是诗人着意描写的对象。既是叙事,是不是就没有“景”和“情”呢?不是。首联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路途的遥远,不难使人联想到舟行江上峰回流转的景象和乘船人的辛苦,诗人的感动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次联,不仅仅说家贫,透过青苔、黄叶,我们不难联想到秋凉与潮湿的环境,诗人因贫穷没有东西招待远来友人的内心凄苦,不也正与这样的环境相合吗?可见景在叙事外,情在叙事中,叙事、写景、抒情(表达谢意和歉意)是融合在一起的。

再看张诗。山光、物态、阴、晴、雨、云,看上去更像一首写景诗,其实是一首“劝留”诗,是解释不要“便拟归”理由的诗。为什么现在要来游山呢?就是要在山光物态中赏玩这大好的春色,不要因为有点阴天担心下雨淋湿衣服,就打算快点赶回去。当知即使是大晴天,你进入山里云深的地方,同样会沾湿衣服的。如果仅仅因怕湿衣而回,那还有什么时候可以赏玩山水呢?诗人启示读者,无论作什么事,一旦深思熟虑决定去做,就不要患得患失半途而废。短短28字,阐发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完全是诗人自己人生体验的结晶。显然这是一首借题(就事)言理的诗。(表达方式是“借题”)张旭是唐朝著名书法家,尤以草书见长颜真卿曾向他学书,怀素则继承了他的草书,习书是需要点毅力的。这首诗,景在理外,理与情共,不仅服人,而且动人。

托物言志的诗大家比较熟悉,

主要用象征,构成是又不是的双重视野,以物况人或自况,如陆游、***的《咏梅》。

这类作品,这里不再举例分析。下面我们重点说说写景抒情的诗。从景与情的关系上,分析一下运用这种方式的技巧:

(1)借景物抒情,移情于景物。

从字面上看,这种诗全是写景,不见抒情句,实则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在抒情,景如水情如乳,水乳交融不可复辨。例: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天上的明月把身影投在离人只几尺远的静静的江面上,与人如此亲近;将近三更时分了,船桅上的风灯都还在照着这静静的夜晚,远近相应;沙头上江鹭头偎在脚内,放心地静静睡着;突然一条大鱼跃出水面,发出拨水的哗啦声,为静夜增添一点平和的响动。四句“景语”描绘了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夜景图呀!漂泊中的诗人,用这样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人人亲和、彼此照应、毫无戒心、自由自在生活在一起的和平社会的向往,是诗人“再使风俗淳”理想的又一次宣示,也暗含着对社会动乱现实的忧虑,句句写景句句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2)以景物衬情,倚情于景物。

这类诗,从字面上看有明显的写景句,有独立的议论抒情句,景如水情似油,景物托着情思,无景情无依托,无情景无皈依。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也有先抒情后写景的)。例: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议论抒情。景引出并衬托着议论和抒情,议论和抒情依景物有感而发:残夜尽时海日出,新春总要成旧年,日月轮回,四季更替,人生易老,转眼百年,然而乡书难达。归心之急,溢于言表。触景生情、缘事而发类的作品大都属于这种方式。

(3)景在情外,情现景隐。

如前面所说景在事外、景在理外一样,也有景在情外的作品。这样的诗,通篇抒情,看似无景,实则触景而发,景略情在而己。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们不难想见,诗人登台远眺,仰观、俯察、环视,天高地迥,莽莽苍苍,念古人、想现在、思未来有感而发,略去所见,只抒所想,化作这四句千古绝唱。

鉴赏写景抒情的作品,对借景抒情类,就是要抓住景物画面和基调、气氛,去理解和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对倚景寄情类,要注意景与情的内在联系(二者有正衬、反衬两种关系),怎样的景引发了怎样的情。对景在情外类,要善于想象怎样的景才能引发这样的情,并能描述出来。

所以掌握和辨析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就成为很重要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之一。

2

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思考步骤

所谓思考步骤,就是答题的思维路径、程序,这里想给大家一些操作性建议,同时与大家一起对以前讲过的内容作一个回顾和小结。

第一步:认题与定体

标题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把握全诗内容的钥匙。比如,“半亩方境一鉴开,天光云影共排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如果我们不看题目,就很难准确把握诗人所表达的——人一生必须不断读书学习,才能使自己的思想保持“清如许”,才能使自己的知识视野永葆新鲜的境界的道理,甚至会认为是一首写景或咏物的诗,而实际上是首借题言理的诗。因此一定要先认题,在阅读过程中,时时注意文题照应,依题解诗,对作品先有个整体的把握。而这恰恰是很多同学所忽视的。体,即体裁格式,是律是绝,要认清,这关乎对诗人思路发展脉络阶段的把握。一般“绝”以句、“律”以联为脉络单位。

第二步:理思路辨方式

读诗与读文一样也要从逐句认读入手,起、承、转、合是诗人构思谋篇的基本思路;依照题目理清起、承、转、合就能大致理解了诗的内容,并随着阅读的展开和深入,方式类型也就逐渐明确起来。主要分为五种方式:写景抒情、托(或称“咏”)物言志、凭古抒怀、叙事致意、借题言理等。

第三步:回忆一般特征

写景抒情:一是借景抒情,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水乳交融,不可复辨;二是依景寄情,以景物衬托(正、反)着情,景句情句各有踪迹,可明辨但不可分离。

托物言志:铺咏一物构成双重视野,使具象征意义,明为咏物暗以喻人,大多抒写慷慨报国、君臣际会,或怀瑾握瑜、知遇难求,或不屑流俗、保持高洁等等心志。

凭古抒怀:凭,是凭借、凭靠的意思,凭借古迹有感而咏,所以又叫“咏古”,还称作“览古”、“吊古”、“怀古”。览,是亲临游览有感而发;吊,是追忆悼念,抒写心意;怀,追念自况,抒发情怀。虽各有侧重,但主要内容分两种:一是览古迹,思古人,物是人非,似水流年,感慨天地之大、世事难料、人生苦短,或生消极遁世之意,或生及时行乐之心,或抒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之情,大多带有悲凉情调。一是借古人教训,讽喻当今,或对已有定论的史实提出不同看法,从新角度给以评论,以有益当时,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叙事致意:叙事写人,或仕途浮沉、或友人酬和、或亲人聚散,在叙述中表达游子思归、离愁别绪、期待祝愿等真挚情谊。

借题言理:借人事景物、古往今来之题,以典型的切身体验阐释某种道理。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景言理。“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是晴明无雨色,人云深处亦沾衣。”是就事言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凭古言理。“象牙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借古讽今,也是言理。

第四步:分析形象、揣摩意境

第三步回忆一般特征,是说同一表达方式的诗,一般的共性的东西,是中学生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基础理论。第四步就要把一般的共性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个别的作品鉴赏中去。写景选了那些景;托物所托什么物;凭古所凭什么时代谁的事迹;叙事叙了什么关系的什么人,其间有个什么事;借题所借是景是物是人是事是古是今,要分清。然后揣摩诗句,注意分析句中的修饰语(如“古道、西风、瘦马”中的“古”“西”“瘦”一类字眼),确定是热、是冷,是动、是静,是乱、是整,是兴、是替,是明朗、是灰暗,是“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曾惊秋肃临天下”等等不同基调,明确喜、怒、忧、惧、爱、憎、欲等等情绪,揣摩诗人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加以观照,形成认识,得出评价。再根据题目要求组织语言答题。

第五步:分析抒情方式和表达技巧

抒情是诗的本质特征,上面所说五种类型的诗,都带有凝重的情(尽管言理的重在理上),写景抒情自不必说,言志、抒怀、致意又何尝不是情呢?因此可以说,写景、托物、凭古、叙事以及借题发挥都是抒情的方式而己,这一点前面己经讲过。诗人采用的是什么抒情方式,我们必须加以区别,因为在答题表述时它们有各自的角度和习惯用语。用语对头才能得分。

例如:

托物诗,主要用双关、象征、以物喻人等;叙事诗,主要用典型、细节、直抒胸臆等;凭古诗,主要用铺陈典故、讽喻抒怀、议论评价等。单就写景抒情的方式而言,有借景移情(借象还魂,通篇写景);有倚景寄情(诗中景句情句分明);有情现景隐通篇抒情:这些都能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从表达技巧上说,有铺陈、起兴、描状、渲染、衬托(正、反)、用典、对比、动静相间、有声有色、以小见大、虚虚实实、虚实结合、仿效点化等;常用的修辞技巧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互文等。答题时要分清题目问的是什么,是问抒情方式,是问表达技巧,还是问修辞手法,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得要领,甚至答非所问。组织语言要合乎上述一般要求,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第六步:辨识整体风格

风格,是一个时代、民族,流派或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主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故往往又以语言风格来称之。诗歌的风格特别是大诗人的风格是十分鲜明的。主要有:

1

含蓄婉转: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

直率晓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3

绮丽典雅: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

4

质朴淳厚: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

5

飘逸豪放: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李白)

6

沉郁顿挫: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杜甫)

7

清新自然: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8

英爽风趣: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一个作家风格的形成,往往受时代、境遇、思想和性格的影响。所以要了解一个作家的风格,除了解他的作品外,还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境遇和为人以及他的文学观、审美观。这也是人们特别强调“知人论世”的原因。但就中学生和高考命题的角度说,只是把握在常识的尺度上的,仅就某家某诗来命题,考生能从直觉语感上形成认识来答题。因此,大家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用过多的时间。记住上面的八种主要风格和例句,答题时用语对头即可。

以上我们介绍了鉴赏古典诗歌的六个步骤,实际也是高考古典诗鉴赏命题的六个方面。平时可按这六个步骤锻炼自己的思路,考时要审清题目,答其所问。古典诗歌鉴赏题,阅卷标准开放性极强,只要你的答案基本对头,用语基本到位,简明、得体就能获得较好成绩。切忌牵强附会,胡乱联想,句子不像鉴赏的语言,使阅卷人摸不到边际,而存在这些毛病的同学尚不在少数。

3

有所学有所能

下面是按照古典诗歌表达方式的五种类型所命的题目,大家作一作,一定会提高能力的。(后面附有参考答案)。

一、写景抒情类

欣赏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

这是一首依景寄情的诗,先写景后抒情。请你简要分析这首诗首、颔两联写了哪些景物,你感受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2

诗的颈、尾两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前两联的景与后两联的情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欣赏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船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

这也是一首依景寄情的诗,但是先抒情后写景。试分析前两句是怎样点题的,改用“客愁生”好不好,为什么?

4

后两句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月近人”三字对诗人的“新愁”有什么作用?

鉴赏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5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动静结合的表达技巧。(2)你认为“桃花雨”三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6

有人认为这首诗没写到人,也没写到情,但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你是怎样理解这一特点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二、托物言志类

阅读下面这首托物言志的诗,从鉴赏的角度完成7-8题。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应如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己,唐末诗人,立志科举却屡试不第。望春台,又指京城。

7

这首诗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四联中各有与“早”字照应的地方,请你找出来并分别作简要分析。

8

双关与象征是言志诗的主要表达技巧,请结合全诗说说这种表达技巧的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从鉴赏的角度完成9-10题。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9

托物以言志的诗,可用作“托体”的事物很多,如《贫女》是虚拟一位女子的形象为托体。请结合全诗说说作者虚拟了怎样一位女性。

10

简要分析在贫女形象上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凭古抒怀类

凭古的诗词我们学过一些,李白的《越中览古》、苏轼的《赤壁怀古》、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李诗感慨世事人生,苏词叹人生写心志,辛词不仅叹人生写心志还暗讽国事。比较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凭古的诗,完成11-12题。

汴河曲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汴河即大运河的主段,两岸栽杨柳称隋堤,建有炀帝行宫。炀帝南巡乘三层高龙舟,另有水殿(称浮景)九艘,余船无数,相连三百余里。

11

请分别简要分析两诗的写作意图。

12

请结合全诗分别分析甲诗第一句,乙诗第三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四、叙事致意类

阅读下面这首诗,从鉴赏的角度完成13-14题。

山中寡妇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征苗”指唐代宗年间,征收青苗税。上句“纳税”,指征收丝税。

13

诗人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怎样一位“寡妇”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回答。

14

从诗中看山中寡妇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尾联用的是什么表达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借题言理类

借题发挥以论道理,也是古诗中常见的创意。所借之题灵活多样,景物人事,古往今来,无不可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柳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15

这首诗总体上看使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前两句、后两句又各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简要回答。

16

前两句写的是送别场面,你认为送与别双方是什么关系,诗人对此持什么态度,发表了什么看法。请结合全诗简答。

到这里,我们的“古典诗歌三讲”算是讲完了。其实这是笔者给自己的学生复习时的讲义,很受学生的欢迎(用学生们的话说,叫“豁然开朗”,有所学有所能)。

(注:此讲义后来在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分四讲讲完,又经《天津教育报·名师辅导专刊》连载出来)

附参考答案:

1

这首诗所写景物有:岸、舟、星、野、月、江六宗。(岸是微风下长着细草的岸,舟是夜间帆已落下只竖着细高桅杆停泊的舟,首联写近景。星低垂着,原野平阔无垠,江面开阔江流奔涌,从江水中托出一轮明月,颔联写远景。)首联近景微细弱小,颔联远景壮阔博大、由近及远创造出特定的境界,使人感受到一幅雄浑中包蕴着凄怆的江边夜景图。

2

抒发了诗人失意、漂泊、孤苦、不平而又无奈的心情。(颈联说,我的文章哪里够得上成就名声,我的官职倒是该因年老多病退休了,这是失意不平的反语。尾联以“天地一沙鸥”自况,漂泊孤苦一字一泪。)前两联写景衬托后两联的抒情,以雄浑壮阔的景衬托凄苦哀怨的情,是一种反衬手法。

3

前两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是说,日落天色已暗,把船移到烟雾缭绕的小洲边停泊,不觉心中又增添一段新愁。句中“泊”、“暮”二字点题。改成“客愁生”不好,因“愁生”是原本无愁而生愁,“愁新”是说原本已愁又添新愁,是愁愈愁,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4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偶,而这两句却是极工的对偶句,形成特点。“月近人”三字,用一“近”字把月写得极富人情,使诗人感到一丝喜悦一丝慰藉,是对新愁的一种缓解。也暗示了诗人月陪人近,人随月去的念头。(诗人《自洛至越》:“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从此厌恶仕途寄身山水的心意已决。)

5

(1)这首诗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是点睛之笔,点出兰溪山水的勃勃生机。(2)“桃花雨”三字暗示了季节,一连三天的春雨后溪水上涨,雨过天晴溪水平静如镜,明月挂在柳稍,连同夹岸青山一起倒映在水中,如此美景盖源于桃花雨;鲤鱼喜新水,真是春潮带“鱼”晚来急,鱼汛如期而至,鱼儿纷纷抢上溪头浅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如此情景亦源于桃花雨:桃花雨是全诗的命脉。

6

同意这一评论。首先从题目看,“棹歌”是渔民的船歌,唱的就是渔家的欢乐之情。从全诗看,看“镜”中之景的是渔家,喜桃花之雨的是渔家,乐鲤鱼上滩的还是渔家。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人的快乐欢畅,一起揉在了画面之中:所以让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7

通观全诗,首联的“孤根独暖”、颈联的“一枝独开”、颔联的“禽鸟惊窥”、尾联的“明年先发”等都是与题目的照应处。在“万木冻欲折”的时候,这枝梅独暖、独开,使鸟禽惊奇不已前来窥探都是因为其“早”,末句则是借“早”言志。

8

前三联,以清丽含蓄的语言和对比及略带夸张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是写梅又是写人,构成双重视野,使梅获得象征意义,以梅喻人,以梅自况。末联语义双关,“望春台”一是指“早梅”望春而发的地方,一是指京城,待明年按律开科,一举得中。(诗人多年科举失利,虽内怀幽香、外呈素艳,但处山村外,唯风、禽为伴,怀才不遇。又不甘心前村深雪里“寂寞开无主”的境遇,因此托早梅以言志。)

9

这是一位家境贫寒、善良勤奋、不从流俗、内存高格、外呈针巧、有修养有才华的女性。(题目“贫女”,你看,她家境贫寒、所住蓬门陋屋,所穿粗布衣裳,未曾识过绮罗香。因为穷虽到了该嫁的年龄,也没有人上门提亲,想托媒人说亲吧,内心就更加伤感,因为这要丢掉女性的矜持。更何况自己又不肯放弃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浓妆淡抹去迎合时风呢。自己的亲事茫然无望,却每天压针刺绣,为别人赶制出嫁的衣裳。)

10

茅盾先生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的写照”。诗中贫女实是贫士自况,全诗借未嫁贫女独白、倾诉她抑郁惆帐的心情,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替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代笔,自己却久居下僚的读书人鸣不平。

11

甲诗怀古,怀古诗多触景生情,感概兴替盛衰、感叹世事人生。李诗正是借汴水隋堤的“风起杨花”,哀炀帝的教训,叹今人“哀之而不鉴之”的现实,忧“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命运。乙诗咏史,咏史诗多评议史实,发表看法,往往含有讽今之意。皮诗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客观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又从主观目的上给予了有力的批评,其中包含着惋惜之情,也就加强了讽今的力度。

12

甲诗第一句,“汴水东流无限春”意在写春,却落笔于汴河,一是点明了题目,一是使人由悠悠东流的汴水联想到两岸碧柳成阴、田畴相接的春色,把抽象的“无限春”变得具体可感;同时,自然地引出下句,春色年年在,隋官已成尘,构成对比。乙诗第二句,充分肯定大运河的作用,“至今”从时间上说,“千里”从空间上说,“赖”字从它的重要性上说。这一句摆出客观事实,对上句是反驳,又为后两句的评论奠定了墓础。

13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外貌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塑造了一位被战乱夺走了丈夫,因战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田园,避入深山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尚需面对苛税、征苗的处于社会底层的青年妇女形象。

14

从诗人和诗的内容推断,山中寡妇处于唐朝末年“四海十年人杀尽”的战乱年代。尾联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国运的悲哀,对人民的同情,对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残酷剥削的愤怒。

15

这首诗总体上看采用了借题论理的表达方式。前两句叙述描写,先概括交代环境和事件,再特写一对相依相偎难分难舍之人的告别情景,交代了借题发挥的对象。后两句议论,以物理喻事理:题目是“柳”,“自家”自然指柳,自家的花絮尚且随风飘移,怎么能凭你一根柳丝(留思)可以拴住逢场作戏的“路人”呢?

16

首句一“频”字,可知这里的送别不是一般生活现象,众人面前“相依相偎”也不是一般夫妻,依据唐代都市中士子和妓女交往的突出现象,可以推断这里相别的一对,正是士子与妓女的关系。诗人认为士子们不过是逢场作戏,妓女们也只是徒费风情。表达出诗人一种难名的感喟和对这些身不由己的女子们委婉同情的态度。

怎样翻译文言文

一、文要字字读,译须字字实

2002年语文高考命题将发生较大变化,其中之一是加入让考生直接翻译文言文段或句子的题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张: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句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怎样理解这段话呢?怎样操作复习才能在短时间内事半功倍地提高复习效率呢?下面提几条可行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并针对上述要求作些具体解说,力求深入浅出,好懂有用。

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异,了解对译规律,做到字字句句一一落实。

我们翻译文言文,有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历史的原因,对文中记述的人和事,他们的言行方式、是非标准;文章反映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等,我们不熟悉,造成翻译的困难。二是语言方面的隔阂,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往往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去解释,造成翻译的错误,这是更重要的方面。例如: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当译为“发誓将要离开你,到那欢乐的地方去”。“誓”、“女”都是通假字“逝”通“誓”,发誓;“女”通“汝”,你。“去”是“离开”的意思,与现在过去的意思相反。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用现代汉语的意思理解,就会译成“死了将要去一位女子”,岂不成了笑话。

高考曾用过《九章算术》上一道题:“竹原高一丈,末折于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很多考生答错了这道题,关键就是弄错了文中几个加点词的意思。“末”是竹梢,把竹梢弯引到地上。“去”是“距离”,“本”指竹根。“去本三尺”是说“梢弯到地上的着地点距离竹根三尺远”,而不是把竹根部分“截去”三尺。“几何”是“多少”的意思,而不是现代数学中的“几何”概念,这个词在这并不难懂,但“几何”类现象应该注意。

两个例子涉及到通假字。“逝”“女”;古今异义词,“适”“土”“本”“去”“几何”;“去”还是个多义词。当然造成我们对文言词义理解障碍的还不仅这些现象,为了便于大家复习,迅速掌握辨析的方法,下面再一并举例说说。

1

在语境中辨析多义词词义

例:“卒”,“卒为刎颈之交”,卒,是终于、结果的意思;“初闻刘表卒”,卒,作死亡解;“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卒,指士兵;“蒲苇韧如丝,可以卒千年”,卒,“终”引申为“持续到”的意思;“供养卒大恩”,卒,“由“终”引申为“报答尽”的意思。又如“可怜”,“可怜春浅游人少”,“可怜”是“可喜”之意;“可怜飞燕倚新妆”,“可怜”即“可爱”;“可怜身上衣正单”,“可怜”当解为“可悲”;“乃翁识事可怜迟”,“可怜”则是“可惜”“可叹”之意。多义词现象古今汉语中都大量存在,因此是考查的重点之一。

一个词虽然是多义的,但一旦投入一定的语境中,它就只能显示一个意思。只要我们牢牢掌握它的基本的常用的意思,据以在语境中推断它的文中意思,一般是不会出错的。例如:

居,居的基本意思是“居住”,“面山而居”,我们一看就知道是“居住”的意思,它在句子中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上。居住就要有住所,因此它还可当“住所”讲,就是名词了;“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居,恰处于名词宾语的位置上,自然讲作“居所”。居住,就要停下来,所以“居”可以引申为“停留”,“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显然,这里是说半山腰“停留”着带状的雾气。有一段时间才叫居,临时停留叫次、叫寄,所以“居”可以引申为“过了(多少时间)”的意思,“居十日,扁鹊复见”,正是用得这个意思。东西存在那一段时间也叫居,如“欲居之以为利”,这个“居”就是“存”的意思。居住有位置,作官有位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右”,这个“居”就当解作“处在”,“居官”就是“在官的位子上”。

2

辨析双音词和双音节短语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多,但也有些双音节词,如慷慨、徘徊、造次、邂逅、须臾、逍遥、逡巡、殷勤、陆离、龙钟等,这些都是单纯词,不能拆开来讲了。如“望洋向若而叹”中的“望洋”,是“仰视的样子”,讲成“遥望着海洋”就错了。古代也有些双音节的合成词,如“天下”“四海”“至尊”“君子”“奸佞”“丈人”等等,也不能再拆开来讲。

但应该注意的是一些双音节短语,不能按现代汉语一个词的意思简单理解。例如:

“故事”,是旧事、先前的例子;“小学”,是学习小的方面;“妻子”,是妻子和孩子;“夫(fú)人”,是那个人;“神明”,是崇高明慧的精神境界;“法制”,是法令和制度;“中间(jiàn)”,是中间夹杂着;“绝食”,是断粮;“结实”,是结果实;“其实”,是他(它、那)实际上;“实在”,是确实在;“虽然”是虽然或即使这样;“于是”,很多情况下讲成“在这……”,如此等等,不再详列。

还有一种双音词叫偏义词,虽不多也应注意。如:“国家”偏指“国”。“窗户”偏指“窗”,“作息”偏指“作”,“虚实”偏指“实”等。

3

辨析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是造成古今异义的原因之一,所以把这二者放在了一起。通假“依声托字”,只是临时借用。前面我们已略提及,这里举个典型的例子:“外举不辟(bì)仇”,“辟”通“避”,回避、避开。“不能以辟(bì)马毁车致远”,“辟”通“蹙”,双足残废。“今使生于辟(bì)陋之国”,“辟”通“僻”,偏僻。“辟(pì)如行远,必自迩(近)”,“辟”通“譬”,“用……作喻”。借字与本字离得越远,越容易推测,在句子中盖上这个字只留其音,一读便可推知本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遮盖上“蚤”字一读,便可凭语感悟出。“蚤”的本字当是“早”。又如,“莫夜”,当知是“暮夜”;“暴益”,当知是“暴溢”。

不能用现代汉语望文生义的还有古今异义词。绝大部分的古今异义词,是由词义的演变形成的。如,河,古代专指黄河;江,古代专指长江;而山东,古代泛指崤山以东广大地区。词义演变的结果,往往形成古今意思的巨大差别。如,“脚”,古代指小腿,“足”才是脚;“走”古代是跑,而“行”才是走;“床”古代指坐具;“涕”,古义是“泪”;“步”,相当现在的两步,现在的一步,古代叫“跬”,半步。还有些词,不仅意思变了连感情色彩也变了。如,“卑鄙”,古代指地位低下见识浅薄,往往用于谦称,是个中性词,现在是“品行恶劣”的意思,贬义词。“爪牙”、“勾当”、“事故”等亦如此。古今异义应是复习重点之一。

4

辨析古代的近义词

精确分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体会文句意蕴很有好处。例如: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这里的两个“得”字,都是“能”的意思,表示“可能”的情况,但,不能换成“能”。

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这里的“能”字,自然也表示可能的情况,但,也不能换成“得”。

“得”,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能”,表示主观能力所及;二者近义,但其差别不可不察。“君为我呼入,我得兄视之”,这里的“得”读“děi”,是“必须”的意思,也表示客观情况的需要,与上两个“得”是多音多义关系,与“能”没有关系了。

下列几组词都应辨析一下:

言、语、谓、曰、告;攻、伐、讨、战、击、侵、略、袭、扰、寇;驰、骤、奔、亡、逐、及;辞、谢、责;设、争;疾、病、残、废、恙;即、就、趋、赴、从;见、睹、视、示、望、观;忠、信、仁、德、义、道;国、家、社、稷;之、适、如、造、访、归、往;术、数、艺、树、竖;衣、冠、服、裳、履、屣、屐;商、贾、鬻、市、货、粜;晦、朔、望、时、期、世、朝;权、衡、称、量、比;完、备、具;稼、穑、获、纳、入;执、持、振、援、操、秉、举;恭、敬、躬、身、羡、慕;险、阻、隘、碍、障、危;贬、谪、罢、黜、出、除、迁、拜等等。

虚词可按副、介、连、助、叹、代分类比较辨析。如,也、矣、焉、哉,可为一组。这里不再详列。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下点功夫辨析上述一类词语,对提高古语语感和阅读翻译的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面谈的是掌握古常用词义的问题,这是翻译文言文的前提条件。只有看懂,才能译好,是最浅显的道理。

☆字词直译的对应规律是怎样的呢?还是请大家先看个例子。

原文: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译文:

赵太后刚执掌政事,秦国(趁机)加紧攻打赵国。赵国(派人)到齐国(结盟并)请求救援,齐国(答复)说:“(同意结盟并派兵救援,但)必须把(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人质,救兵才能派出。”(赵国使者回报后)赵太后(坚决)不肯(答应),大臣们竭力劝告。太后(竟)明明白白地对近臣们说:“有再(敢)说让长安君作人质的,老妇必定啐他的脸。”

仔细对照原文和译文,就会发现,原文中有些词语如,“赵太后”“长安君”“不肯”“大臣”“有”“老妇”等,原封不动地移人译文中;有些词语,保留原字,再配上一个字,使成为现代汉语中与原字同义的一个词,如,“秦国”“齐国”“攻打”“请求”“救援”“人质”“救兵”“派出”等;有些词语,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同义词,如“新”换成“刚”;“急”换成“加紧”;“之”是个代词,换成了它称代的对象“赵国”;“于”介词,换成“到”;“为”动词,换成“作”;“乃”副词,换成“才”;“强(qiǎng)”换成“竭力”;“左右”换成“近臣”;“复”换成“再”;“言”换成“说”;“令”换成“让”等。译文括号里的内容是补进的,补的内容应是句子中省略的,意蕴中必有的。

可见“移”“配”“换”“补”,就是对应翻译的规律和方法。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草树鱼虫鸟兽名等专名,大都不必翻译,原封移人译文即为落实。古语以单音词为主,今语以双音词为主,配就是按同义关系的要求,把原文中的单音配成相应双音词进入译文,这就落实了。配上哪个字要由语境决定,如,“必”,“必以长安君为质”的“必”,配成“必须”;“必唾其面”的“必”,配成“必定”。随着语言的演进发展,遣词造句的习惯和表达方式变化了,所以,需要古今词语兑换一下,兑换就要“价值”相当,谁也不能吃亏,这就能准确落实了。有的换时没有选择余地,如“复”只能换成“再”;“乃”在这里只能换成“才”。有的有选择余地,如,“为”换成“作”“当”“充当”都可;“令”换成“让”“叫”“使”“派”均行。有的就要据事理推敲,如“求救于齐”的“于”,是换成“向”好还是换成“到”好?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派人到”好。补,要意蕴必有,例如,补“趁机”,表现秦国不讲道义,趁人之丧欺人的霸道行为,也正是齐国同意结盟救赵的根本原因;补“赵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不仅为下文铺垫,也说明齐国条件的苛刻,而这种苛刻正是由当时诸候间分合争斗、彼此警惕、要挟利用的历史背景决定的;补“坚决”,则是为照应下句的“强谏”,一方面“坚决不肯”,一方面“竭力劝告”,形成对立,为触龙出场铺垫。“补”是较见功底的“落实”,补得准,意蕴饱。

二、译文要体现文言用词造句的特点

讨论这个问题,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文言的用词和造句都有哪些特点,二是怎样就叫译出了文言用词造句的特点。弄清这两个问题。就能把准方向、明确要点、改进方法,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先说用词造句的特点:

所谓特点,是针对不同于现代汉语用词造句的规则而言的词本身不是语言,只有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才能构成语言。例如:“有”、“朋”、“自”、“远”、“方”、“来”,在古代汉语里都是词,孤立地说出任何一个。都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也不能交流思想。不孤立地说出一个,但把它胡乱地放在一起,说成“朋远有方自来”或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或让人感觉似禅语狂言,同样无法进行交流。只有按照语言的结构规则,组织成“有朋自远方来”,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才能为别人所理解。语言规则是有传承性的,自古至今五千年,虽有变化,但它的稳固性是令人吃惊的。所以,读古书我们并不是都看不懂,或者说大部分语句能懂,只有个别语句不懂,而这些个别不懂的语句,正是现代汉语中已不存的古人按当时用词造句的规则构成的语句,也就是有特点的语句。下面让我们古今对照着举几个例子:

例1:

今:让先生住在友谊宾馆吧。

古:舍相如广成传舍。

例2:

今:她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

古: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例3:

今:用飞机轰炸了五天。

古:杖至百。

例4:

今: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他。

古:卒廷见相如。

例1的今句是个兼语句:“让”是个使令性动词;“先生”是“让”的宾语,又是“住”的主语,叫兼语。这是用现代汉语规则造句。要表达同样的意思“让……住”,古汉语可以用一个“使动词”完成。“舍相如”就是“让相如住”,“舍”在这里用作“使动词”译为“让……住”。

例2,今句是个“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认为”是谓语,“我漂亮”是宾语。现代汉语中“认为”、“当”、“想”、“说”、“听”、“看”等类动词,都能带上“主谓短语”充当的宾语。这样的句子,古汉语则可以用一个“意动词”构成。“妻美我”就是“妻子认为我漂亮”。“美”译为“认为……美”或“把……当作美的”。

例3,今句中“用飞机”是状语,“轰炸”是谓语,“五天”是补语。古语中,状语、谓语两项,往往只用一个活用作动词的名词构成。“杖至百”,译为“用杖打到一百”。“杖”是个名词,活用后相当一个“状+谓”的结构。又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讲成“用刀杀”。

例4,今句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是个“状+谓”的结构“人民大会堂”是个名词,现代汉语中,名词只有与介词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充当状语,如,[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从北京]出发,[沿河边]走等等。而古汉语中,名词是可以单独充当状语的,如,“[廷]见相如”。译时需要配上一个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在朝廷上]接见相如,就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了。

使动、意动、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单独作状语,是古汉语中实词方面四种主要“用词造句的特点”。下面再举些例子。

(1)使动用法

兵精粮多,足以立事;逸豫可以亡身;序八州而朝同列;既来之,则安之;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项伯杀人臣活之;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死而肉骨也等等:加点字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以弱天下之民;以愚黔首;即来之,则安之;正本清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完璧归赵;全国为上;屈贾谊于长沙等等:加点字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生死而肉骨;孟尝君客我;舍相如广成传舍等: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不过这种情况较少。

(2)意动用法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是古而非今;成以其小,劣之;则应节而舞,益奇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等等:加点字是形容词意动用法。

粪土当年万户侯;幕天席地;草菅人命;从而师之;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夫人之,我可以不夫冬之乎等等: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乐此不疲;吾羞(之),不忍为之下:这几个词,可以算作心理活动动词的意动用法,这种情况不多,也有人把它归入形容词意动。

(3)名词单独作状语

①表示特征、方式、状态,例: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影)从;其一犬坐于前;斗折蛇行;蚕食鲸吞;常以身翼蔽沛公;各鸟兽散

②表示态度,例:

今而后知君(鲁缪公)之犬马畜之(子思);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以上两种都译为,“象……似的”一个比况结构。

③表示处所或工具,例:

舜勤于民而野(在荒野)死;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在朝廷上)叱之;秦王车(用车)裂(拖裂)商君以徇(示众);群臣启应者,臣请剑(用剑)斩之

④表情势、道理,例:

孤与老贼势(按形势)不两立;度已失期,失期法(依法理)皆斩

⑤表方位、趋向,例:

内(对内)立法度……外(对外)连衡而斗诸侯;南(向南)取汉中,西(向西)举巴、蜀

⑥时间名词状语表时间,例:

夜(在夜间)缒而出;朝(在早晨)济而夕(到晚上)设版焉;良庖岁(每年)更刀,割也;族庖月(每月)更刀,折也;日(每天、天天)削月(每月、月月)割;日(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胜日妍;日(往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事

以上六种情况,是名词单独作状语的情况。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补语时,古今汉语一样,只是古汉语多用“以”、“于”、“为”为介词,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4)词类活用

词类和词性实质是一回事,词类是从总体分类上说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是从一个词所属类别上说属名、动、形等。活用,是指在运用过程中临时改变了一个词类属的现象。例: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活用成动词,“驻军”,在句中充当谓语,因句中没有可以充当谓语的其他动词了。现代汉语要说成“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准确明白;古人活用一字,省去一字“于”,简洁精练。又如,“范增数目项王”,“牖其前以通明”,“以绳天下之梅”,“以事秦之心……”等都是名词临时用作动词的例子。

还有一种情况,名词用作动词时,相当一个“状中”结构,译时要带出状语,如,“左右欲刃(用刀杀)相如”,“杖(用杖打)至百”,“秦师遂东(向东出发)”等。

这里再多说几句:“刃相如”与“剑斩之”,“刃”后面是名词,译时相当状中结构——“用刀杀”;“剑”后面是动词,“剑”就只译为状语——“用剑”。“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是动词用作名词;“将军身披坚执锐……”,“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金就砺则利”,“利”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是考查重点。

上面说的是古语中用词(实词)方面在造句上的特点,下面说说考纲要求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几种句式的特点。这几种句式主要由虚词帮助构造的。

(1)判断句

“……者,……也”是判断句的基本格式,但它所表达的内容,有四种情况,不可不察。

①典型意义上的判断,判断事物属性。例:

魏公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译:魏公子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及魏安鳌王同父异母的弟弟。翻译格式是,“……,是……”,其特点是“者、也”之间,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又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子瑜,我友也”等等。

②用判断格式说明原因或目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译:虽然又经暴晒也不再挺直,是因为糅(这道工序)使它达样的。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派遣将领把守关口,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翻译格式是,“(之所以)……,是因为(或为了)……”,相当今之因果倒装或目的复句。其特点是“者、也”之间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③用判断格式说明性质或状态。

曹公,豺虎也。

译:曹操,是(或像)豺狼虎豹呀!翻译格式是,“……,是(或像)……”其特点是“者”字前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实是个比喻句。

④用判断格式设问。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译:自己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或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呢?翻译格式是,“……,是什么?”其特点是“也”字前固定地是个“何”字。其实是个设问修辞句,下句必自答。

以上四种情况,虽表达内容不同,但译时都须译出现代语中判断动词“是”联接前后。古语中也有用“是”字构造判断句的,如“不知木兰是女郎”。其他如“为”“乃”“即”“则”“固”“皆”“亦”“谓”等也都可以表示或帮助表示判断,译为“是”或“本来是”“就是”“都是”“不过是”“也是”“是说”等。古汉语中“是”多用作指示代词“这”,不要误为判断动词,特别是判断句中的这个“是”字。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本身是个判断句,但“是”,代词“这”,复指上文作主语,译成“这(是)我的过失”。

否定判断,用“非”表示,译为“不是”。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译为“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

(2)被动句

被动句的本质特征是“主语受事”,即主语承受动作行为,而不是发出动作行为者。如“玻璃擦干净了”,“玻璃”是受“擦”的而不是发出“擦”这个动作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财物”“妇女”都是受事主语。掌握这一本质,即使句子无标志,也知是被动句而按被动翻译。有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有两式,例:

①“见+动词+于+主动者”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吾将长期被大方之家耻笑。又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此式,“见”是助词,帮助表示被动,“于”是介词译为“被”,引出主动者。“于”字不出现,主动者也省去。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为“秦国城池恐怕不可能被得到,白白被欺骗”译句中不出现“主动者”,主动者是谁,在上下文中自明。

②“为……所……”式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译:老弱士兵被人马踩踏。这个格式一直沿用至今。有时“为所”连用,省去主动者,如“若属皆且为所虏。”有时单用“为”字,如“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古语中也有用“被”表被动的,如,“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这种情况较少。文言文中“被”多作覆盖、遭受讲。

(3)宾语前置

前置、后置是一种“倒装”现象,古语中的倒装,有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定语后置(定中倒装)、介宾短语后置(状中倒装)等。古语也是以“顺装”为主的,这几种情况、除主谓倒装外,现代汉语中基本是不使用(古语遣存除外)的,因此,成了特殊句式。考纲上只要求了“宾语前置”一种,是从减轻负担的角度考虑,并不是说其它几种不重要(翻译文言句子,什么情况都可能碰到)但复习仍可以宾语前置为重点。

宾语前置,有下面几种情况。

①用不、莫、未、弗等表示的否定句中,当其宾语由代词充当时,这个宾语前置,例:

古之人不余欺也。(译:不欺骗我们)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译:没有谁了解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闻也。(译:没听到过这种事)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译:不懈怠这件事)

②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前置。例:

大王来何操?(译:带(拿)来了什么)

沛公安在?(译:在哪里)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译:敢埋怨谁)

③状语中介词的宾语前置。例: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译:用一句话)

微斯人,吾谁与归?(译:与谁)

有一种情况,“何由知我可也”,(译:根据什么);“何以战”,(译:凭什么)应该看作是介词宾语前置,因为它处在状语中,不能算疑问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④以“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例:

求!无乃尔是过与?(译:责备你)

唯余马首是瞻。(译:只看我的马冲去的方向)

其虞、虢之谓也。(译: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呀)

夫晋,何厌之有?(译:有什么满足可言)

这种格式,趋于固定,遗存在现代汉语中,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何贵之有”、“何你我之分”等。

(4)句子成分省略

句子成分在一定语境省略,是古今汉语中都有的现象,只是在古语中更突出更特殊一些。成分的省略既是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也就能根据一定的语境补上。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草木)尽死。(主语承上宾语省,现代汉语中一般不使用。)

(王)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两个“曰”前面,分别省略了主语“梁惠王”、“孟子”。这是在对话的语境中省略主语,谁来言谁去语自然可知)。

今以蒋氏(之被)观之,犹信。(以蒋氏“的遭遇”看,用定语代替了中心语“被”(遭遇)据上文可知。中心语的省略现代汉语中也有,如“我买了5斤(苹果)”,中心语“苹果”省略了)。

君过矣,(爱燕后)不若(爱)长安君之甚。(省主语和谓语,据上文触龙的话可知,以谈话的前后联系为境)。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于)太宰嚭。(省略补语介宾短语的介词。补语表处所、对象,虽省去介词,处所、对象仍能表明。此句是省对象补语中的介词;省处所补语中介词的,如“沛公军(于)霸上”,“于”,介词,“在”)。

然得而腊之以(之)为饵。(介词“以”当“把”讲时,其宾语“之”经常省略,“为”是动词、“做成”,充当谓语。“以”和“为”虽连用,但在句中是两个词,充当不同的成分。“以为莫己若者”,“以为”是一个词,“认为”,充当谓语。二者要注意区别)。

若属皆且为(之)所虏。(被动句,介词“为”讲作“被”,其宾语经常省,叫省主动者。现代汉语中也常这样省,如“敌人被消灭了”,省主动者“我们”)。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项伯)曰:“毋从(之)俱死也。”(用第三人称叙述事件和人物语言,被叙述者都在事件现场中,介宾短语状语中表对象的宾语往往省去。介宾短语作补语,常省介词;作状语,常省宾语。省去后不影响处所、对象的表达)。

省主语、谓语、中心语(可以是成分内部的中心语),省介宾短语中的介词或宾语,是文言中较突出的几种成分省略现象,复习时要注意思考,加强练习。

除了句子成分的省略,还有语句的省略,这些语句表示某个次要的顺乎情理的情节或者推理中必然性的因素,为了行文的简洁和突出重点而省略了。这一点,考纲没有提出要求,但如果不了解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阅读理解,也就影响答题质量。下面略作举例说明:

例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这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段话,在“公从之”和“辞曰”之间,出现一个情节上的跳跃。省去了“乃召烛之武,语之以见秦君事”这个次要情节。据上文佚之狐的建议可知,“辞曰”的主语是烛之武,不召见烛之武,告诉他见秦君的计策,烛之武又何必推辞?所以,“召烛之武”是顺乎情理之中的情节,因而省略了。这一省,便给阅读带来一定的障碍。

例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这是《过秦论》全文的结论,对这句话的理解分岐很多。有一种意见是这样的:“创业和守业的形势不同,(守业时)没有施行仁政啊!”原句,是回答秦败亡的原因的,原因是没有施行仁政,侧面证明作者“行仁政”的政治主张,为汉朝统治者提供借鉴。从全文看,作者叙述秦七代君王行霸道,任攻伐,艰难创业,一统天下,是用赞赏的笔调描绘的;而叙述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实行的守业政策时,笔调则与前面有了明显的不同。可见作者不反对创业行霸道、任攻伐,又主张守业行王道、施仁政。因此说,上面这种翻译是准确表达了原文意蕴的。如果把“不施仁义”作为因,把“攻守势异”作为果;再把“攻守”理解为“进攻防守”的军事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把军事形势的变化作为秦败亡的原因,就不合原文意蕴了。作者省略了推理因素,蕴含在全文中,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较大障碍。如果调整语序,补齐句子当为:“攻守之势异,(守之,)仁义不施也。”就较容易理解了。

前面谈的是古人“用词造句的特点”,那么,直译时怎样做就叫体现了古人用词造句的特点了呢?

(1)明确古今句法的对应规则,把按古语规则造出的特殊语句,译成合于现代汉语造句规则的同义语句,就叫体现了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

就是说,要把使动句,译成兼语句;把意动句,译成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判断句,要用“是”字连接;被动句,要“被”字表示;倒装句,译后要调顺词序等等,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2)据语境断定原句式特点再对应翻译。

如“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在《勾践栖会稽》中,是勾践要采取的措施,是使动用法。“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在《老子》中,是说理想的社刽形态,是意动用法。离开语境中辨析,就无从翻译。

(3)分析句子结构,正确辨析,准确翻译。

例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鲁僖公八年)这里“夫人”是名词,“不夫人”,“不”否定副词直接用在了名词前,我们可以据“否定副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的规则,断定“夫人”是用作动词了,而且它的后面有宾语“之”。译为“把她当成夫人,我可以不把她当成夫人吗?”

又如,“幕天席地”,天、地是名词,所以“幕”、“席”是动词,意动,“草行露宿”,行、宿是动词,所以“草”、“露”是名词作状语。“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待”是主谓关系还是偏正关系;是“客人召待他”,还是“像对待客人似的对待他”,也就是要辨析“客”这个名词是主语还是状语。分析这句结构,可知“待”这个行为有主语田忌,“客”自然是名词单独作状语。

(4)辨析句子的常式与变式,准确翻译。

判断句、被动句等,都有常、变之别,判断有四种情况,被动有是否译出主动者之分,这些都要仔细分辨。例子见前。

(5)据理缘情,补上省略。

省略问题,前面讲得较细,这里从略。

总之,直译本来最容易,读懂全文是前提。分析结构辨活用,常变有别析句式。古今对应细思量,逐字逐句解意义。行文偶可见省略,依据原文能补齐。句子意蕴不可改,格物缘情有规矩。找准方向讲方法,复习必可见效率。

三、把握表达方式译出原文意蕴

一提到表达方式,我们就会想到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等,这当然不错。于是进一步推想,“保持原文表达方式”就是说:记叙文要译成记叙文,议论文要译成议论文……。这就不够准确了,我们不可能把记叙文译成什么别的文,其他文体当然也是这样。其实,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示传达出来,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字,就已经完成了一次表达。因此,笔者认为“保持原文表达方式”主要应指下列内容:把握句子语气,注意辞令色彩,保持原句辞格,译好细节字眼,译准逻辑意念,填补语境空留等6条。下面分条举例说明。

(一)把握句子语气

句子的表达目的不同,语气就不同。我们知道,现代汉语句子的语气,在一定语境中,主要由语气词和标点符号表示。古汉语同样主要靠语气词表示,只是所用语气词不同罢了。只要我们根据语境把原句中的语气词译成现在的相应语气词就行。因此把握句子语气的关键是掌握古今语气词的对应关系。按高考的评分标准中的规定,语气词没有译出,等于丢掉一个得分点。古人不使用标点符号,但卷面上提供给考生的文字,都已按相应语气加上了标点符号,这对我们把握句子语气有极大的帮助,所以,阅读材料时,绝不可忽视标点符号。

1

在上下文中把握语气。

例如,“臣之壮也”,单在这一句中看这个“也”字,不熟原文的人,就很难准确理解。但熟悉原文的人,知道这句话是烛之武拒绝出使的几句托辞中的一个句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就能较准确地把握在表面自谦中所隐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这个句子可以译为:我年富力强的时候呀,尚且比不上别人(没人看得上我);现在我年老体衰啦,(更)没有能力作为了啦,(您另请高明吧)。这个“也”字,译成“呀”,把那种带有点责备,又带点得意的肯定语气,就翻出来了。译好此句中三个语气词,这个三千年前的人物当时的声色语气便跃然纸上了。

2

参照句中其它词语和标点符号。

例如,“哉”一般表示感叹,什么时候表示反问,又什么时候译为“呢”,什么时候译为“吗”呢?当句中有疑问代词或有“岂”字与之相呼应时,“哉”才表示反问。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为“……哪一样同我有关呢?”句中有疑问代词“何”相呼应。又如“晋,吾宗也,岂害我哉?”译为“晋国,是我的同宗(姬姓)国、难道会害我吗?”句中有副词“岂”相呼应。同时可知,与“岂”呼应的译为“吗”,与疑问代词呼应的译为“呢”。

3

归纳几个重点词的各种用法,以增强记忆、鉴别力和语感,如:也、矣、焉、乎、哉等。

例如“也”,现代汉语中是副词,表示存在同样的情况;古汉语中它是个语气词,主要有下列用法:

①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

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崤之战》)

④持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触龙说赵太后》)

⑤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那》)

⑥责(债)毕收乎?来何疾也?(《冯谖客孟尝君》)

⑦唯求则非邦也与(欤)?(《论语·侍坐》)

⑧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季氏将伐颛臾》)

⑨媪之送燕也,持其踵为之泣。(同④)

⑩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论语·秦伯》)

①②是判断肯定语气,译为“啊”。③是否定判断语气,译为“呀”。④因果倒装句尾,表肯定、陈述语气、译为“呀”。⑤祈使句尾、命令语气,可不译,句号改成叹号。⑥与疑问代词呼应,在句尾帮助表示疑问语气(不能说通“耶”),译为“呢”或“呀”。⑦与疑问语气词连用,帮助表示疑问语气,译为“了吗”。⑧用于单句句中,表示语气的顿宕,可不译,读时声音稍拖长。⑨用在表示时间的状语尾,表顿宕和确定语气,译为“啊”。⑩用在动词形容词之间,表舒缓语气,引出补语,不译。

另外要注意一些特殊用法,如“耶”也作“邪”,“欤”也作“与”。“焉”、“诸”往往作兼词。焉兼介词和指示代词,相当“于之”二字,作处所补语“在这”,一般用于叙述句尾。当句中所表示的处所已经清楚时,“焉”就只表示语气了。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处所“彭蠡之口”已明,句尾的“焉”字就只表示语气了,不再讲成“在这里”。但当需要强调和重复时,这类“焉”字还可讲成“于之”同时兼语气,如,“制岩邑也,虢叔死焉”,这个“焉”,就可讲成“在这(那)里呀”,承上看,处所“制”己明白,但为了强调这个地方的凶险,需要复指重复。“诸”在句中时相当“之于”,在疑问句尾时相当“之乎”,“……有诸?”译为“……有这事吗?”。

古人说“礼无傧则不行,乐无相则不谐,文无助则不顺”,这个“助”字,指起辅助作用的虚词,而语气词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翻译不准,则于文不顺,大家不可轻视它。

(二)注意辞令色彩

辞令,指交际场合应对得宜的话语。从高中语文课本和读本上看,这种在一定场合或人际关系中人物间相应对的情况大致分下列情况:一是规劝或游说君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寡人之于国也》等;二是诸侯国间的交往,如《烛之武退秦师》、《重耳之亡》、《晏子使楚》等;三是师生对话,如《季氏将伐颛臾》、《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等;四是上表或信件往来,如《陈情表》、《与吴质书》、《与元微之书》等。场合不同,人物间的关系不同,人物应对的角度、态度、立场不同,人物的用语和语气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辞令色彩。它既表现着当时有共性的习惯性用语,又表现着人物本身富有个性的表达技巧,要使译文保持原文的表达方式,就不能不注意人物的辞令色彩。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楚子成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这是重耳逃亡过程中到达楚国,楚成王宴请重耳时两人的对话。重耳逃亡已十几年,楚是他的倒数第二站,由楚至秦,由秦返晋夺权(即晋文公)。楚成王认为重耳“广而俭,文而有礼”;跟随重耳逃亡的部下“肃而宽,忠而能力”,其后必有作为,成为楚国争霸的对手。因此,借这个机会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他。重耳虽雄心勃勃,但自己不过是个正在逃亡的公子,面对强大而不可一世的楚王,他怎样得宜应对,才能既不触怒楚王授人以柄,又能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有礼有利呢?这就是上文重耳两次回答的话中所包含的辞令色彩。

先看第一层回答,“子女玉帛…其何以报君?”等于说,晋国有的楚国都有,晋国产的是波及到晋国的楚国多余的东西:“难道我还能拿什么东西来报答您吗?”这是从物质回报上对答,把楚国抬得高高的,自己甘拜下风,最后的反问,是关键句,既告诉楚王我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又暗含着对楚王乘人之危的指责。

再看第二层回答。楚王的目的自然不是在生活所需的一点点东西上,他要的回报是政治上的、领土上的,而这方面恰是重耳所不能让步的。怎么回答呢?“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如果靠君王的大福,(我)能返回晋国为君”这一句先把楚王放在高贵有灵能泽被他人的位置上,说明若能返晋为君不会忘恩负义南下与楚争锋的意思。但若“晋、楚治兵,遇于中原”,“晋、楚两国训练军队,在中原相遇”,不说楚国派军队征伐晋国,而说两国军队在训练中相遇,那么,“其辟君三舍”,“我将撤退九十里”表示对楚的尊敬以报答大王的恩德。“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如果(您还)不放过我,(我也只能)指挥三军来同大王周旋了,(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大王的)。”

以当时的习惯用语看,“不谷”是楚王谦称,因为寡德,神灵不佑,所以地不长五谷,等于说孤家、寡人。当时称对方国君为“君”,称自己国君为“寡君”以示谦虚,所以重耳称楚王为“君”。“子女”偏指“女”,美女;“羽毛”指鸟羽和兽毛;“虽然”是“虽然这样”;治兵,是训练军队即练兵;三舍,共九十里,行军30里为一舍;“左执”、“右属”,是借指左右两军,国君在中军,不是说国君自己的左右手都拿兵器等。这些用语是共性的东西,在别的文章中也会遇到。其他如把晋的物产说成是楚波及的余物,把征伐说成治兵(有到别国训练军队的道理吗),把“决战”说成周旋等,都是重耳个性的语言。共性的要把握,个性的须揣摩,这样才能译准辞令色彩。前面列举了人物应对的几种情况,可从课本或读本中各选一段练习。

(三)译出原句辞格

1

铺陈与互文例: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铺陈,指对同一意思,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词句,做反复陈述以增强语势,或构成博喻、形成排比,有的还兼用互文。翻译时既要字字句句落实,又需作个别合并调整,以使翻译简明准确。例(1)译为:有用席子卷东西似的卷起(那部分)天下,用包袱包东西似的包起(这部分)天下,用口袋装东西似的装起(那边的)天下,从而并吞整个天下的雄心壮志。例(2)译为:燕、赵、韩、魏、齐、楚经营收藏的精美珍宝。

2

比喻和借代

比喻和借代,也是古人常用的辞格。例:

(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3)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例(1)是用判断句式构成的比喻,这一条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述。例(2)句中有比喻词“如”,与现代语一样。但翻译时要译出“恰似点”:(许多)巨大的山石斜耸千尺,(一座座形态各异),就像凶猛的野兽或奇异的鬼怪。补进的内容,就是恰似点。例(3)是借代,译为“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朴”,是刑具,用“工具”,代“事物”。

比喻与借代,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休间的关系是虚的,只在某方面有恰似而已;借代的本休和代体间的关系是实的,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是工具与事物的关系,或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等。比如。“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吴越“和“骨肉”都是用借代。“吴越”是个别代一般,可直接译为“仇敌”,“骨肉”是具体代抽象,指血缘关系,可直接译为“兄弟”或“父兄”。又如“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是用比喻,用舟与水的关系比喻君与民的关系,译时要译出本体和恰似点:(君与民恰如舟与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等都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都应注意揣摩以准确翻译。我们前面举的例子中实际已涉及到对偶、排比等。“竭诚”、“傲物”两句就是对偶句,为了与“吴越”相对,我们把“骨肉”处理成了借代,以便保持原文的对偶形式。“骨肉”还可以理解为比喻,指血缘关系以外的如骨与肉般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虽然也能通,但就破坏了对偶形式,所以不取这种讲法。这正是保持原文的表达方式所要求的。

(四)译准细节字眼

1

注意人物言行中的传神字眼。例:

(1)(邹忌)朝服衣冠,窥镜……

(2)(触龙)人而徐趋,至而自谢……

(3)兰芝仰头答:“理实知兄言……”

“窥”字,本意是从选隙里看或偷看,这里译成“反复仔细地照”才能准确传达出人物自我欣赏的心情。“徐趋”,译为“努力快走但又很慢”,是触龙故意做出的动作,为下文“老臣病足”铺垫。“趋”小步快走,是臣见君的礼节,译成“慢慢走”就错了。“仰头”译为“(突然)抬起头”,不能译成“昂首”谈论自己的再嫁,兰芝是一直低着头的,听了哥哥无情无义的话,知道事情已无可挽回,此时猛然抬头应允,以死殉情的决心已定。

有些句子,用虚词传神,如,“王喜,告召公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矣”译为“啦”,“乃”译为“终于”,把厉王不知悔改还自鸣得意的丑态表现出来了。

2

注意行文前后照应处字眼的变化。例:

(1)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美也。”妻、妾、客,三个人的回答所用字眼的增减和变化,给读者暗示了丰富的内容。

(2)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一个说为我“呼”入,“呼”,喊、叫的意思,连个“请”字都不肯说;下文张良出,用一个“要”(邀请)字,前后对照,突出了刘邦的无礼。“得”读“děi”,“必须”,把刘邦既无礼,又要利用人家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

3

议论文中描摹情态的字眼也应注意。例:

“陈利兵而谁何”,“则群聚而笑之”。“谁何”描摹盘查者的声气,等于“谁?干什么的?”“群聚而笑”则描绘了“士大夫之族”,自己不肯拜师,又讥笑他人拜师的丑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应该留意。

(五)译准逻辑意念,填补语境空间

议论性文章,要特别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顺承、递进、选择、转折、条件、因果等等,古今汉语一样,当仔细分析,准确翻译,译时加上必要的关联词语;文学性的文章,要根据语境,揣摩填补作者预留的想象空间,可以参看前面一些文段的分析,这里不再举例。近来,高考命题把文言翻译一题的赋分,由两句5分,调整为三句8分,说明对文言翻译能力的重视程在提高。这个导向是正确的。文言翻能力的提高,从阅卷中发现的问题看,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注:此文连载于《天津教育报》)

积累“中介”了然“物理”

——给材料议论训练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归纳高中语文教材中给材料写议论文的命题情况,大致分三种形或:

其一是给一个材料,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品质。其二是给几个反映同一道理的材料,要求学生归纳概括。进行聚敛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品质。其三是给一批有交叉关系的材料,要求学生就某一观点取舍。进行一贯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同一性、严密性品质。以上是三种形式三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即在以上三种训练过程中,进行辩证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客观性、创造性品质。几个方面,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训练体系。这个体系着眼于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诸思维品质发展良好的思维个性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笔者发现,虽经反复进行发散、聚敛和取舍的训练,学生作文中材料的附会,观点的偏颇,思路的游移,论述的顾此失彼,语言的分寸失当等常见毛病仍然层出不穷。

例如,笔者曾布置过这样一个题:你接到朋友的一封来信,信中说由于自己的直率,很多同学怕他、躲他,使他感到孤立和苦闷。他想从此变直率为沉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个“老好人儿”。要求以“直率没有错”为题写一封回信,表示安慰和支持,并帮助分析情由,使他坚持“直率”的好作风。

原以为题目简单,学生有话说,文章错不了。但结果出乎意料,问题出在“分析情由”上。大多数学生在肯定直率没有错之后,便开始分析其“错”:语气不对、方式不好、场合失当等,结果还是“直率有错”,犯了抽象里肯定,具体里否定的毛病。其实,批评者被孤立很重要的一个情由来自被批评一方。然而,百余篇作文中只有五六篇涉及了这个问题。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语言技巧的问题,不是书信体裁的问题,也不是思维品质的问题:原因在于认识,在于学生缺乏关于批评方面的“知识经验”。

而这个知识经验又是思维中所不可或缺的。什么是思维?从心理学角度说。思维就是一种概括和反映。“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有知识经验(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为中介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教师手册》档案出版社)张志公先生说:“善于写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头脑清楚,一是基本功练得好。”又说:“头脑清楚,要靠丰富的生活实践和丰富的科学知识,还有其它一些必要的锻炼。”(《学好语文不是一件小事》)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论到作文,就必须连带地论到原料的问题。思想构成的径路,情感凝聚的训练,都是要讨究的。”(《作文论·引言》)张先生说的“头脑清楚”和两个“丰富”,叶先生说的“原料”、“思想构成”和“情感凝聚”,就是所说的作为思维“中介”的“知识经验”。从上文的例子看,即使题目不复杂,只要学生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那么,他就不可能把道理说好。附会、偏颇、游离、失彼、失当之病难除。

诚然,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知识经验相对贫乏的必然性,他们不可能事事都达到“头脑清楚”的程度,那么学生作文中的各种毛病便也带有客观必然性。然而,是不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对此毫无作为呢?不是。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在作文训练中利用给材料这一形式相对地帮助学生弥补这种贫乏。就是说,在进行谋篇、语用、思维诸种训练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好思维“中介”物——“知识经验”的补充积累工作,而这一点正是过去我们所头疼,又为我们所忽略的方面。

那么,怎么做好呢?还接着“直率没有错”的例子说。针对作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材料:

一日,八戒应邀到某酒家赴宴。一进门,见迎门整衣镜内映出了他长嘴大耳的相貌,便认定酒家有意当众出其丑,于是抡耙把镜子砸得粉碎。正在得意,猛低头,见无数的玻璃片中映出了无数个丑八戒。

要求根据这个材料,结合上次《直率没有错》的作文,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这次作文就好得多了。大部分学生在略论镜子“直率没有错”后,重点分析被批评者“八戒”的错处,进一步论述了对待他人的批评的正确态度。

两个材料,两篇文章,分别侧重于一个问题的两个对立的方面,认识提高了,头脑清楚了,文章好写了。发文讲评时,笔者又补充了一个材料:

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②今人有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攘鸡》)

③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刘向《说苑·谈丛》)

两个寓言,一个名言。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基本解决了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自己,怎样批评,怎样对待批评的问题,而且因各材料所包含的趣味性哲理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布置了第三个作文:

古时,市上一人卖镜,其镜多模糊不清而明亮者十不一二。有个人看了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不把昏镜都磨成明镜,镜子模糊怎能卖得出去。卖镜人说,真正长得美的人十不一二,大多数人都有毛病。明镜使人的毛病暴露无遗,所以卖得不好;昏镜影像模糊,给人平添一种朦胧美,所以很受欢迎。问者愕然。

要求先就这个材料写一个小故事,反映现实生活中“明镜”、“昏镜”两种人物的不同命运,情调要积极;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观点要鲜明正确。这个题目把学生的视野由校内扩展到校外。由学生生活扩展到社会生活,让学生对社会生活做一次真实的反映,做一次真诚的干预。批评一种丑陋的心态,树立光明正气。

这一套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说明,我们在完成作文训练诸传统任务的同时,完全可以做一些帮助学生补充和积累“知识经验”的工作。上述各题,笔者以前也给学生布置过,但是分散进行的,甚至是分散在不同的学期或学年中,有时还作为检测命题,然则这种补充和积累的作用,很难发挥。

通过两轮实践,笔者有三点体会:

1

意为主,物理了然。意,即认识,即知识经验。通过成套题目的训练使学生对所论事物的道理,事物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了然于心,“头脑清楚”起来。诚为“炊”、“米”并举之道。

2

文延展,材料连环。成套的题目,每题相关相衔,层层深入延展,诸小文实为一大篇。连环式的材料,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起着引导、纠正和补充的作用。实利构思谋篇之成。

3

从教材思维训练体系上看,当学生面对第一个材料时,实际接受的是灵活性、敏捷性思维的训练;当加上第二个材料的时候,学生接受的是广阔性、深刻性思维训练;两个材料两篇作文的参照,使偏颇的、失度的、游移的成分得到调整和纠正,从而达到一贯性、辩证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当学生面对第三个题目的时候,学生创造性地反映和干预生活的能力便得到了训练和展示。果有一举多得之妙。

但要注意,这种方式不能代替其他三种方式,应与三种方式相互配合,穿插进行。否则,会使学生感到单调而失去兴趣。为了进一步探讨,下面再列举几套题目:

1

尺短寸长

①鸟的评说(95年高考题)(不能嫉人之长)

②梅与雪、桥与虹(不能护己之短)

③木桶的原理,长短木板对话(长短各尽其用)

2

理想人才

①林则徐给女婿沈葆桢改诗(当立大志)

②陈蕃大丈夫安事一屋(从“小”做起)

③蚂蚁负重爬墙(志与行)

④毛遂自荐与战则请从(为了祖国敢于出头)

3

哲学观点

(1)

①小成过河(实践出真知)

②驮盐的驴子(经验主义害死人)

③“混沌”的遭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①楚人欲子齐语(外因不可忽视)

②南风与北风比能(内因起决定作用)

③出淤泥而不染者(内、外因)。

(注:该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1997年第2期,获天津河东区教育学会六届届会一等奖)

怎样才能写得深刻透彻

自从2000年高考对作文提出“深刻透彻”(发展等级第一条)的要求后,关于这个问题的辅导性文章见了不少:有的选几篇例文,稍加评析,然后得出结论说,这就是深刻,这就是透彻;有的则从哲学高度入手,大谈认识论、实践论,要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等。前者偏于感性示范,有待考生自觉自悟;后者偏于理性说教,使考生觉得理虽甚明而操作乏术。看前者望尘莫及,读后者高深莫测,不仅难解燃眉。尤恐更增为难。那么,怎样使用一些为文技巧,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使文章相对地给人一种深刻透彻的感觉呢?一句话,“切于物理,合乎人情”。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请看下面这段描写:

“你(海鸥)从不蜷缩在花岛一隅,踱着方步,悠闲地吹着口哨;你不嬉戏在沙滩一角,吃着嗟来之食,浑浑噩噩。你呀,让强烈的海风,把翅膀磨砺得那么有力……”

不知海鸥习性的人,认为写得不错。然而有多年航海经验的人指出,这首诗的海鸥形象不真实。海鸥最喜“蜷缩”、“嬉戏”在海滩上、水湾里,最喜抢食从船上倒下的剩饭残渣。大风一起,便躲得无影无踪。可见咏物,若不切物理,不管你要在所写的对象身上寄托多少道理,也是难称深刻的。

陈毅元帅有两句诗:“此中真歌哭,情文两具备。”(《湖海诗社开征引》)这就是说,惟有自己“真歌真哭”,语发肺腑,才能文情并茂写出震撼人心的文章。无喜而笑,无病呻吟,都是言不由衷不近情理的文字,怎可叫深刻透彻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结尾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富有牺牲精神的真情呼唤,字字铿锵,句句明白,毫无费解深奥的地方,然而,谁又能说它不深刻呢?可见“切于物理,合乎人情”的文章,就是“深刻透彻”的文章。“切理合情”虽不仅仅是方法问题,但又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表现。因篇幅的限制,下面仅就几个主要方法做点粗略的介绍,以供考生参考。

一、灵魂深处探人情

这是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人的心理活动是人心深处的活动,只要写得切理合情,具有代表性,就能给人深刻透彻的感觉。例如《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中的一段描写:

他出了松林,往西行径十余里,更不曾撞着一个人家,真是有狼虎无人烟的去处。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内沉吟道:“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火价,养子方晓爹娘恩’,公道没去化处。”却又走得瞌睡上来,思道:“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须是再多幌个时辰,才好去回话。也罢,且往这草窠里睡睡。”……

引文中写了八戒两个层次的内心独白:一写他想起往日行者化斋“老和尚要的就有”(注意这时称呼的变化,把“师傅”改成了“老和尚),而今日自己实在是无法与行者比,但又自我解嘲,“公道,”(公正地说)不是我无能,而是无处化。二是写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唐僧不信他走了许多路。因而要多幌个时辰再回去,要白白消磨两个时辰。须知这是千里迢迢的取经路上呀!这段心理描写十分精细,表现了八戒文过饰非,缺少集体精神,缺少责任心,自私懒惰而又有些无赖的心态。这段描写之所以深刻,因为这是即使在现实社会上也不乏其人的极有代表性的一种心态:大家所熟知的,你真实写出来就深刻。

二、传神细节映世态

“陈平佐汉,志见社肉;李斯亡秦,兆端厕鼠。推微知著,固智士之玄机;搜间传神,亦文家之妙用也。”(章学诚《文史通义》)“搜间传神”,即指搜取典型细节(间),生动描写以传神。例如: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

“痨病”(肺结核),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家有这样的病人,总是避讳再三不愿提及。知道人家有这样的病人,与人家谈话也是要注意避讳的,在公众场合就更不能提及,这是一种不约的公德。然而“嚷”个不停的康大叔却不管这一套,当众嚷出了“痨病”二字。首先是,没有一个人能顾及华大妈的感受,出来制止康大叔的“嚷”;其次是引文中加点处,对华大妈表情变化的细节描写,这就真实而深刻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末恶势力横行,世情颠倒,平民百姓无助而又无奈何的社会现实:这种对世态的真实反映,就深刻。

三、推微知著得玄机

陈平安定西汉的天下,从他贫时分社肉一事的公正不贪就已看出;李斯成为秦亡的罪人,其肮脏的灵魂,在他观厕鼠而受到启发的时候就已露出端倪。这里讲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一滴水里反映太阳光辉”、“一粒沙里观察世界纷繁”的道理。这种手法因为它能充分表现作者的智慧,显示文章的深刻,所以一直为人们所推祟。司马迁赞屈原的《离骚》时不是曾这样说过吗?——“其文约,共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高中第五册《屈原列传》)

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中有句“花复千官淑景移”写唐朝百官上朝的盛况。唐朝时宫里种了很多花树柳树,众官上朝站在树下,所以说“花复(覆)千官”。淑景(影),指美好的日影。上朝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能在花下看到日影移动。花树、日影都是很小的普通的景物,而作者却通过其中“千”和“移”两个字反映了上朝的盛况,和待朝之久:这是典型的以小见大,推微知著,故而深刻。

上面这个例子说的是“称文小”、“举类迩”的意思,即选材要尽量具体典型,并贴近生活为人熟悉,不可贪大,求怪求异。我们学过的“琐忆”、“轶事”、“二三事”一类的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推微知著还有一层意思,即“其文约,其辞微”。文章要力求简练,语言要力求精当。简练精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古时有个叫程周量的人,写了一首诗就教于王士祯。王看后砍头去尾,只留中间四句:“朝行青山头,暮歇青山曲。青山不见人,猿声听相续。”四句言虽尽而意不尽。这种留有不尽之意,待读者去推求揣摩的手法,能有效地显示深刻:从这个角度说,深刻是一种含蓄。

四、尺水兴波曲通幽

这是从结构谋篇的角度说的。一位著名作家说:曲折可以引向深入。考场作文一般要求800字,800字的篇幅,若不讲些技巧,只管平铺直叙,是很难显得深刻从而在发展等级上有所成就的。那么怎么办呢!蒲松龄说:“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与诸弟侄书》)

“局逆振”就是说谋篇布局,可用“逆振法”,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先从反面落笔,一波三折之后,顺势引入正题,给读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有人又把这种方法叫作“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或“欲擒故纵”。《荔枝蜜》的本意是赞美蜜蜂,但开头先说自己不喜蜜蜂。由不喜到赞美,这就形成了变化波折,文章也因此显得深刻多姿,正所谓曲径通幽。当然,“尺水兴波”,不仅仅指构设曲折的意思。刘熙载说:“然即短之绝句,亦未尝无尺水兴波;问短篇所尚,曰‘咫尺应须论万里’。”(《艺概》)意思是说,即使短得像绝句只有四句话,也未尝没有波折。要问写短文最推崇什么,我回答说,在咫尺之间应论到万里之遥。王夫之也说:“宽于用意,则尺幅万里矣。”可见“尺水兴波”还有个“宽于用意”的问题。请看下面这首短诗,体会一个“宽于用意”的道理:

我发光了/人们围住我/献上赞美的诗篇。可我/并没有笑/我在担心/假如电流被截断……(《灯》

全诗分行行文,从意思上说,也只四句话,但它告诉读者——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支持,离不开社会——这样深刻的道理,岂不宽乎?

五、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们借这个诗句来表示“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哲学观点,意在把抽象的哲学道理说得生动形象些。很多同学急于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主动多写多练,这是很对的;但提高不快,这是什么原因呢?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毛病在一个“浅”字上。因此,我们必须学会钻到深处分开草被发现牛羊的本领,改变浮皮潦草浅尝辄止的作风。

有一篇同学的习作,写路上被窃,表达自己不小心的懊恼和对窃贼的鄙视。语言流畅,叙述真实,主题也无可厚非,但总觉得意义不大。有一首《唤孩魂》的诗,小序说:“一位青年迎面走来,突然一步踉跄。我伸手拉他一把,然而我的钱包却丢了。”

我真诚地拉你一把/反被你的狡猾欺骗;

你是灵魂的失足/而我只看到表面……

这是诗的第一节,“你是灵魂的失足”一句,立意很深,完全没有懊恼和鄙视。那么作者将怎样展开呢?

不只是恨你/更多的是把自己埋怨。

孩子啊/的确是我的肤浅/未能把你的骗局看穿;

的确是我的不慎/使你在泥坑里又一次下陷。

这是作者对被骗失窃的全新角度的认识,把失窃的懊恼,变成了深深的惋惜和自责,思想的深度,得到了生动展示。真不知那位青年若读了这首诗,将怎祥面对这位长者。

“回来吧,我呼唤你被偷走的灵魂,

盼望你快快回到人间。……”

全诗在呼唤声中结尾,谆谆之情,深刻感人。前苏联一位作家说:“写一个题材,一定要把它发掘到底,钻到它的深处。”无论天何苍苍,野何茫茫,都应做到风吹草低发现牛羊。

六、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仅在于造语新奇,更在于它表现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只要人们坚定了向前的脚步,道路就会不断的延伸,光明就在前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生活、学习中,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体验,辩证与规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把这样的体验写进文章,就会使文章深刻透彻。这其实也是高考作文的考查重点之一。例如1983年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1987年《育红小学游泳训练班》,1990年《玫瑰园与小姑娘》,1991年《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稿,1993年《梧桐树老皮剥落露新皮:》,1995年寓言诗《鸟的评说》,1997年《关于助人品质的调查》,2000年《答案不是唯一的》等作文题,要写深刻,都必须运用某个哲学原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才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推求其原因,预见其趋势。

七、长江后浪推前浪

江水生生不息,社会永在发展,时代不停脚步。因此,要使文章显得深刻,就一定要站在时代的浪尖,给文章染上时代的色彩,注入时代的精神,喊出时代的心声;主题要有时代感,材料要有时代感,语言要有时代感,以表达当代的社会理想。高尔基说:“文学应该理解自己的作用是鼓舞人们发生更大的力量。”这力量“发自时代主导思想的、强大的、主观的激动。”

因篇幅关系,就此驻笔。

(注:此文发表在2001年5月4日《天津教育报》第三版名师指导栏)

漫说文采

一、认识文采

2000年《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明确地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怎样正确认识文采,怎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所提高使自己的作文富有文采,便成了亟待回答的问题。

文采,是一个人的文艺方面的才华在语言运用上的表现,是洋溢于文章中生动、灵活、巧妙和富有意蕴的语言外貌;是读者阅读文章时所产生的惊喜、愉悦、钦佩和爱不释手的感觉。文采,历来为文章家所重视。***同志在《沁园春·雪》这首词中曾评论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可见,即使是帝王人物,“缺少文采”也是个大缺点。刘勰说:“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文心雕龙·情采》)意思是说,圣贤的著作和言论记录,总的称作“文章”,不是说它有文采又是什么呢?在这里刘勰简直把“文章”和“文采”等同起来了。依照刘勰的认识,文章就是有文采的书面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称作文章。归结起来,还是孔子说的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讲求文采,首先要锤炼词语。我国古代的优秀诗文作家,无不是精选字眼的能手,短则几十字,长则数千言,却都能做到铺金敷彩,神情飞扬,使人惊叹不已,爱不释手。你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上有明月斗牛,下有高山大江,水天一际,茫然万顷。露白,水亮,“横”、“接”二字写其势,明月朗照,“徘徊”一词绘其神;景如此,人尤胜,“纵”、“凌”二字见其情:以景衬人,以情御景,情景交融,诗情画意。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非易事,它要求作者对语言运用抱定严肃负责的态度和对语言美的不懈追求。你听,“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新诗一联出,白发数茎生”(刘禹锡);“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方干):古人这些用心血造就的语句,正是他们对这种态度和追求的最好解释。

其次,讲求文采要求作者具有健康美好的情感世界。“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文心雕龙·情采》)意思是说,敷脸的白粉和描眉的青黛,是用来修饰容貌的,可以增强女子的外貌美,但美女迷人的秋波和巧笑,却是生自她本来就美好的姿质;作品的文采,是用来修饰语言的,可以美化文辞,但文章的光华美妙,却是源于作者思想感情的。所以,如果我们认为讲究文采,仅仅是个技巧问题,那是很片面的;说到底,语言是决定于思想感情的,好的文采来源于作者健康美好的情感世界。正如高尔基所说:“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二者辩证地统一在一起,是无法割裂开来的。不包含思想的语言和脱离了语言的思想,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如果对于要讲的事情,自己尚且认识不清,又怎么能谈得上文采呢?

以上所谈,是关于文采的一般的认识。那么,是不是一切等到我们阅历丰富了、认识提高了、思想深刻了、感情充沛了、幼稚尽去了,才有资格去谈文采技巧呢?当然不是。不管在哪个程度上,只要有了你自己的体验、认识和情感,只要你想把现有的体验、认识和情感传达给别人,你就应该而且能够学习和掌握语言技巧,尽量展示你的文采,定会使文章增色,或许还会使你有个意外的收获呢!

二、用词生动

法国著名小说家福楼拜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完全相同的苍蝇,你也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两只手掌,很难见到两个完全一样的鼻子。因此,他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说明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唯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可。……不能因思索困难,用类似的词句敷衍了事。这位大作家关于使用词语的态度,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如何做到用词生动呢?

1

恰当使用表示色彩的词语

《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象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菏叶上水珠滚来滚云。

这段话描写大雨过后的湖光山色,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果抽掉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语换成别的说法,就会大为逊色。我们教材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沁园春·长沙》上阙,李乐薇《我的空中阁楼》里多处景物描写,鲁迅《祝福》中祥林嫂衣着和脸色的描写,《药》中人血馒头的描写,孙犁《荷花淀》中第三段编席的描写,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里招待所房间的描写等等,都写得色彩流动。我们不妨找出来仔细揣摩,学会拿起语言文字的调色板。

2

恰当选择绘声摹状的词语

绘声摹状,就是描写人和事物的神情、状态、声响、气息。

鲁迅先生《药》中写康大叔:

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一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文中加点的词语,摹状、绘声、着色,把一个黑社会老大的形象活活再现出来,下文写他的语言,又连用三个“嚷”字,声声贯耳,其形在目前,其声在耳边,正是恰当使用了绘声摹状词语的效果。

名词(特别是名名结构,如麦浪、云海、人流类)、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和某些表时间、情态的副词,都是很好的摹状词语,关键在于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准用当。绘声的词语主要分拟声、发声、状声三种。拟声的如哗哗的雨声,轰轰的雷声,噗通是落水声,咕咚是落地声,哐当是撞击声;又如嘿嘿是憨厚或狡黠的笑,嘻嘻是喜悦或羞涩的笑,咯咯是女性爽朗的笑,哈哈是男性豪放的笑。发声的如嚷、喊、叫、吼、鸣、抽泣、长啸、怒号。状声的如悠扬、清越、低婉、粗重、公鸭嗓、声嘶力竭。

绘声摹状,促人联想,使读者透过文字,看到形象,听到声音,对于创设意境,传达生活气息,增强文章的真实感都是至关重要的。

3

化虚为实增神奇

一个电视剧的主题歌里有这样两句:“摩天大楼矮草屋,立交桥啊古城墙。”多么生动地概括了社会转型期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并存的社会特征啊!把抽象的道理化作可见的形象,就是化虚为实的手法。它能表现作者的神思妙想,使文章文采大增。古人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化虚为实的手法。比如写“月色”,怎么写呢?李白说“疑是地上霜”,鲁迅说“月光如水照缁衣’朱自清则用“流水静泻”、“青雾浮起”、“叶花洗乳”、“轻纱”、“小睡”、“黑影”等来写,让读者去体会月色那素淡朦胧的色调,写月色可谓登峰造极了,值得借鉴。

4

用词生动要合生活逻辑。一次郑板桥随老师郊游,过一小桥,见一青年女子落水而死。老师即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板桥想了想改诗为:“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老师说他改得好。为什么呢?因为不识落水女子,怎知她16岁?直说落水原因是“风吹”,未免武断。“三魂”、“七魄”又太抽象。改诗避免了这些毛病,所以好。当然,大家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用词要合逻辑,是可以说通的。但大家还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落水而亡的女子,还要作诗,还要修改,还要讨论,这未免太不近人情。不近人情本身就不合生活逻辑。这也可以是我们作文时要吸取的一个反面例子。

选择恰当的字眼,绘声、摹状、着色,就是要真实地突出人和事物的特点,使读者感到合情合理,那么,我们也就做到用词生动并显得词语丰富了。若能化虚为实,状难写之景物如在目前,就更能显示作者的文采。

三、句式灵活

请先看下面这个例子:

“2099年,在万众瞩目下,我微笑着走进了中科院。世界首例人的记忆移植手术即将进行,这个伟大的‘先驱’,便是‘我。’”(1999年高考考场作文《我,是我吗?》的开头一段)

文中加横线的一句,采用了动宾倒装的句式:因为这里需要突出强调“世界首例人的记忆移植手术”这个科学史上尚无前例的重大事件,令人注目,表达效果就好。如果把施、受复位,改用“即将进行世界首例人的记忆移植手术”的说法,虽句义无差别,但不仅失去了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而且会造成与上文语义衔接歧解的毛病。

这就是灵活运用句式所获得的最佳表达效果。句式的灵活运用,实际就是同义句型的选择取舍问题。俗话说,一句话百样说,看你需要怎样说。不同的句式,负载着不同的语气、态度、色彩和语义重心,表现着语言(叙述语言或人物语言)的个性与风格,显示着一定语言环境的内在联系。因此,句式灵活恰当地使用,便成为构成文章文采的重要方面。

句式问题涉及的面很广,一般说来,包括下面几种类型:

从表达目的上看,有陈述句、疑问句(含反问)、祈使句、感叹句之分。

从内容态度上看,有紧句、松句,有实然句、或然句、必然句,有肯定句、否定句之分。

从施受位置上看,有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之分。

从结构形式上看,有主谓句、非主谓句、省略句,有常式句和变式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之分。

因篇幅关系,下面我们主要谈两个问题。

还是让我们先看个例子。有则制鼓歌诀:

紧紧蒙张皮,密密钉上钉,

天晴和下雨,打起一样声。

既然是歌诀,便也采用了整句的形式;前两句说制鼓的关键步骤,后两句说鼓的质量。句子结构完整,意思平实明白。然而有人觉其罗嗦,去掉某些成分改为:“紧紧蒙,密密钉,睛和雨,一样声。”蒙的自是“皮”,钉的自是“钉”,晴自是“天晴”,雨非“下”而何?于是采用了省略句式,分别省略了宾语、主语和谓语。制鼓的关键步骤和鼓的质量仍然说得清楚明白。后来又有人用8个字作了概括:“紧蒙密钉,睛雨同声。”这便是紧句,把原20个字四句话的内容,紧缩在8个字两句话中,字少意多,文约事丰。然而它却少了“紧紧”、“密密”叠音所传达的信息。松与紧各有所长。

可见句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完整、省略,紧峭、松缓,长密、短朗,整齐、散脱,当视表达的需要,使各得其宜,以能最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旨趣为上。这是我们要谈的第一个问题。

其次,句式的选择,要服从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祝福》中四婶两次制止祥林嫂去拿祭具,第一次“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第二次“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第一次用的是先呼后止的常式顺序,第二次用的是先止后呼的变式顺序,常与变各依语境而定。第二次是在祥林嫂捐门槛以后,她自认“罪过”已赎,资格已具,“坦然”去拿酒杯和筷子的情况下,四婶喊出的话,声气更急,语意更重,而且包含了对祥林嫂不自觉、无自知的强烈不满情绪。用变式句恰到好处。

在一定的语境中用变式的,意在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一般地说,单句强调的是改变常位的成分的意思,复句(并列复句、转折变句除外)倒装后表达重心仍在后。例如: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是个单句,其中“正像达尔文……一样”,是个前置的状语,目的是强调突出马克思“发现”的伟大意义一般并列复句无倒装一说。转折复句倒装后,表达重心不变:“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与“我们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虽然都被判了死刑”两的表达重心均为“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

四、巧用辞格

辞格,即已经形成了固定语言格式的修辞方法。它是突破了语法和逻辑一般规律的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类积极思维的辉煌成果之一。

你看,“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样的句子,若用语法和逻辑去分析,简直悖谬不通,“疯子”才能说出这种不搭调的话来。夏虫不鸣,除了它自觉受到了威胁,禁声自保外,恐怕并不为谁动情,你又何必自作多情呢?“沉默”是人的一种情感流露,怎么能用“是”字与“桥”搭配起来呢?然而,在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里,它们的出现却是那样富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优美感人,意境深远,“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陈望道语)

从表达者的角度说,恰当使用各种辞格,是表达者的思维之灵活的随机性,敏锐的深刻性和独到的联想力,纯熟的文学驾驭力的自然而然地呈现。因此,掌握和运用辞格是创造文章文采的重要方法。

下面仅就辞格使用的原则略作例释:

1

新巧贴切,富用时代感

请看诗人柴德森对瀑布的描写:

啊,这挟雷携风的瀑布,

分明是一页五线谱。

这旋律、这节奏、这音符,

皆在这风雷之声中依附。

谁探得这奥秘之处,

将走上音乐家成功的路。

谁想得到瀑布和五线谱会联系起来呢,作者以其独到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想到了,而且把两个相距甚远毫无瓜葛的事物,和谐地联系到一起。其新奇巧妙,令人叹服。读着这样的诗句,你不会听到《二泉眏月》,也不会听到《十面埋伏》,你会看到一个本时代的成功音乐家,正指挥着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演奏“风雷颂”,听到“挟雷持风”的时代强音。

2

褒贬爱憎,胸中有数

一位作家草稿中有这样几句话:“看,咱们的车队过来了!几百辆崭新的解放牌一起扯起嗓门高歌,一起迈开大步前进,多么耀武扬威啊!”定稿时,把加点的部分分别改成了“引吭高歌”和“威武雄壮”,其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3

注意分寸,真实可信

“讨论会一直开着,直到人人长出了胡子,胡子拖到了地板上。”虽然这是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事,但,表达对这种又臭又长的会议的极端厌恶和讽刺,又让人觉得是那样的真实可信。下面这个例子,就失去了分寸感:“最难忘十年……啊,***几乎没睡一分一秒!……从黎明直到深夜,从傍晚又到明朝。”定稿时作者取消了夸张的写法,改为:“***休息得更少,更少,……从黎明直到傍晚,从深夜又到明朝。”这才让人觉得真实,表达才更有力量。

4

服从表达需要,不作无病呻吟

一些所谓的歌手们,写了不少歪歌词,对我们中学生影响极坏。最近看到一篇学生的习作,全文结尾说:“我的执着不再燃烧。”这句话出自一首流行歌,从上文看,结构上并无照应,令人莫名其妙。这旁逸斜出地扯上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是不能表现文采的。其实有多少名家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呀!你看“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下片)这里人松对话,松醒人醉,松扶人推,看似荒诞,实际上在这个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中,词人在失意之中的倔强性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决无无病呻吟之态。

5

切合语体,不可画蛇添足

请看这个例子:

通知

各科室同志请注意,五月像彩蝶似的飞来了,白天如同多情的姑娘久久不愿离去。所以,从5月10日开始,作息时间改为上午七点半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

xx厂办5月5日

通知,是应用语体,要求语言简明,不加雕饰。而这个通知里所用的两个比喻不伦不类,纯属添足。改为“五月到了,白天时间长了”,简洁明了,多好呢!

五、句有意蕴

什么是句有意蕴呢?让我们先欣赏《雷雨》第四幕鲁贵与蘩漪的一段对话,从直觉上感觉一下:

鲁贵:(有把握地)我倒是想报告给太太,说大少爷今天晚上喝醉了。跑到我们家里去。现在太太既然是也去了,那我就不必多说了。

蘩漪:(嫌恶地)你现在想怎么样?

鲁贵:(倨傲地)我想见见老爷。

蘩漪:老爷睡觉了,你要见他什么事?

鲁贵:没什么,要是太太愿意办,不找老爷也可以。——(意在言外地)那看太太怎么办了。

蘩漪:(半晌,忍下来)你说吧,我也许可以帮你的忙。

鲁贵:(重复一遍,狡黠地)要是太太愿意做主,不叫我见老爷,多麻烦。那就大家帮都省事了。我们只求太太还赏饭吃。

蘩漪:(不高兴地)你,你以为你——(缓缓地)好,那也没有什么。

鲁贵:(得意地)谢谢太太。(伶俐地)那么就请太太赏个准日子吧。

蘩漪:那就搬家后一天来吧。

这是一段奴欺主的对话。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见后,周便辞退了鲁贵和四凤,并决定搬家。鲁贵因手中拿着蘩漪和周萍的短儿,便来要挟蘩漪要求复工。蘩漪虽然嫌恶气愤,但还是强忍了这口气,答应了他。鲁贵的话,话中有话,既让你听懂又不明说,重复强调,步步紧逼。文中加着重号的句子都是颇有意蕴的句子。

意蕴,即内在的意思,即含义。句有意蕴就是要求语句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近而旨远,耐人寻味。句子富有意蕴,才能凝重厚远,引人思索,令人揣摩,是文章文采的高层次表现。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句子的意蕴,主要靠语境的孕育而生,它须在铺垫蓄势,前呼后应及上下文符合生活逻辑的联系中得到表现。这是创造句子意蕴的根本法则。此外,我们再介绍几种增加句子意蕴的的造句技巧,以供大家借鉴。

1

巧错成趣

所谓巧错,是指句段篇章的变义组合,即故意把事情说错,把道理讲错,使表达产生幽默风趣的效果,让读者于“趣”中得“意”。

我们记得《琐忆》中所讲一个乞丐奔走告人的事,说阔佬和他说话啦,说的什么呢,“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骂”和“说话”怎能一样呢!令人捧腹之余,不能不倍感辛酸。

《刘胡兰传》中有这样一段:

玉莲听不懂什么是持久战,她悄向金香问道,……顾县长说的是什么战呀?金香答道:“……连个吃酒战也不知道,就是喝醉酒打架呗……。”

这个令人发笑的解释表现了人物的单纯和质朴,同时也说明群众工作的难度,然而,就是在她们当中成长起来一个刘胡兰。

鲁迅《狂人日记》中充满了令人惊心的巧错,句句疯话,句句真理。睢景臣《高祖还乡》中充满了大智若愚的巧错,句句呆话,句句真情。高晓声《陈奂生进城》中运用歪打正着的巧错,句句在意料之外,句句在情理之中。诸如此类不可尽数,大家可缘此类推,从中借鉴。

2

活用出奇

活用,指突破词语的搭配常规,灵活地,甚至是“逆情悖理”地组合词语,使句子获得常规组合中难以获得的意蕴。如“为了忘却的记念”、“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一类。下来再举几个例子: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

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夏衍)

云在海面上大步疾走,海上面扯起一片喧响的雾。(李瑛)

你呼吸的清风吹动着我,在一片叮当响的月光下。(舒婷)

他细味他俩最近的几页可爱的历史,想一节伤心一回,但他宁愿这样甜蜜地伤心。(茅盾)

我们考查人主要从两个方面,一个硬件系统,一个软件系统(《中国青年报》)

以上句中加点部分这类突破语法和逻辑的灵活移用、巧妙组合都能有效增加句子意蕴。

3

虚实相成

一般事为实理为虚,景为实情为虚,形为实神为虚。在二者的关系上强调虚实结合与转化,力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互藏,妙合无垠,以创造意蕴丰富的语句。

唐刘长卿《新年作》中有两句诗: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意思是新年之际,只有岭猿为伴,江柳同行,单调寂寞之感油然而生,岭猿、江柳本无“同”、“共”的行为,是作者寄托到它们之中去的主观感觉,这就是化实为虚的例子。范仲淹认为化在“同”、“共”二字上。

“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这是化虚为实的例子,化在一个“问”字上。

“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是古人创造句子意蕴的贯用技巧,因篇幅所限,这里不能再多作分析。巴金的《灯》,赋予灯新的内涵,是虚化法;柳宗元《愚溪诗序》,化情为景,兼用影射,是实化法,可资借鉴。

除此之外,引用或化用前人名句,巧用成语和典故,改变句子的语气和语调等等,都是增加句子意蕴的有效手段。这些大家都较熟悉,不再赘述。

至此,我们已分五个小题,讨论了关于文章文采的问题,亦力求虚实结合以便大家理解和借鉴。

(注:此文于2000年5月连载于《新求知报·希望》专刊)

如何科学有效地复习语文

——给保定四中孟涛同学的公开信

孟涛同学在语文复习中感到困惑,这个问题在高三同学中普遍存在。笔者想就这个问题,提以下三点建议。

一、首先要弄清语文本身的性质和智能结构

这是个方向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不清楚,所以平时学得糊涂,临考复习茫然。这个问题如果平时解决得好,学得清楚明白,除某些需要记忆的东西外,临考语文其实是无须复习的,顶多在见见题型提高解题技巧上用些时间。

语,是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质;文,是文化,是由蒙昧向文明转化过程中的精神活动,体现了语文的社会性质。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如何运用汉民族口语、书面语这个工具;就是学习历史的或现实的社会种种现象中的人的精神活动,学习社会。因此,语文所涉及的实在是太“大”了,语文学习也绝不是局限在课堂和课本这个小圈子里所能学好的,语文的课堂也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大语文”的提法是科学的。

语文知识包括材料性知识、规律性知识和常识性知识等,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察、演等。这里主要说材料性知识,材料指字、词、句、段、篇,积累语文材料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语音、文字)外壳。我们说一段话,写一篇文章,所表达的自己的认识、想法、态度、情感等这些精神活动,都是我们思维活动的结果。所以,积累语言材料,就是积累认识、观点、态度、情感等精神材料。历年高考那么多同学作文得满分,就是因为他们的语言材料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材料性知识学得好,语文就学好了百分之八十。

每个高三的同学都要分析一下自己这方面的情况,尽量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和精神世界。很多老师要求阅读读本,帮助同学搜集有关方面的名言警句,为的都是这一条。

二、要了解高考语文的命题(至少是近五年的)情况

高考命题,特别是语文命题,是最好的练习材料,怎么能因为上面的内容近期不会再考就把它放弃呢?更何况多做点高考题我们还能发现命题者的思路变化和命题的规律呢。比如关于诗歌鉴赏,我们会发现选材由古诗、词、曲,逐渐过渡到以唐宋诗为主兼现当代诗歌的选材变化,内容以写景抒情为主,命题除词句理解外,以情景交融和直抒胸臆的鉴别为主,这样我们在这方面的复习便有了方向。又如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历年选材都是传记文,内容大多是值得借鉴的历史人物相对完整的事迹,命题集中在实词的解释、虚词的用法、句意的理解、内容的分析上;词句的考查还往往结合课本(初、高中都有,以高中为主)。就近三年情况看,涉及《孔雀东南飞》一次,《出师表》一次,《梅花岭记》一次,《季氏》一次,《信陵君》一次,《促织》一次,《廉蔺列传》两次,《赤壁之战》一次,《病梅馆记》一次,《屈原列传》一次,《鸿门宴》一次,集中在虚词题中。就是不直接涉及课文原句的,也往往是课文中学过的常用字,如2001年考的拔、附、乘、北(败北)四字。所以那种“复习可以把课本抛掉”的说法是不对的(不仅指文言文)。因篇幅限制,我们不能逐题解说,总之,再做高考题是十分必要的。

三、要根据学校的复习安排,制订一个可行的目标明确的计划

1

要明确考试说明的能力层级和各项具体要求,做到胸中有数。

2

计算到考前的天数,《考试说明》上有多少考查点,每考查点用多少天复习(时间一般考虑到当地统一模拟考试时)。尤其是2003年高考提前了一个月,更要算准时间,打好提前量。

3

逐考查点落实的专项复习和练习的时间与综合性练习的时间要合理安排。专项练习要扎实,综合练习要全面,以形成统筹对策,查漏补缺。

4

要精选相应材料,不搞题海战术。

(1)材料中要有对《考试说明》中逐考点的准确解说。

(2)材料应针对上述解说(各考点相对应的)列举高考典型例题并分析。“解说”是要明确考什么,“例题”是要明确怎样考。

(3)材料要在相应考点下精选覆盖全面的足够的专项练习。要配有答案及解题思路提示。

(4)某些考点还应当附有原始复习材料索引,如文学常识、鉴赏知识、文言文阅读、作文等。

要注意各人计划、材料选择,要配合学校的统一安排,避免加重不必要的负担。

最后,祝孟涛同学及广大高三学子复习顺利,高考成功。

(注:此文发表于《中学生语数外·问答》专栏)

附孟涛同学来信:

耿老师:

您好!

现在许多教辅书中提出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对这一点我不理解。如何树立“大语文”观念,是不是可以甩开课本呢?有些人说,高考语文已不考课本了。您说这样讲对吗?有些人讲,只做题不能考高分,要多关心社会、生活,那么是不是语文可以做很少的题呢?是不是可以不学习了,只去关心社会,关心生活呢?高三阶段如何科学、有效地复习语文呢?

河北省保定市第四中学

高(三)五班

孟涛

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这里只简单讲讲理解成语、运用成语方面的问题。

一、理解成语

1

我们知道,成语大部分来源于历史故事和古典诗文,所以成语中保留着深厚的古汉语特点,理解成语往往要用上古汉语知识。

(1)古汉语用词方面的知识,例如:

①一般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不毛之地、衣锦还乡,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披坚执锐、乘人之危,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不经之谈、犬马之劳,都是动词用作名词。

②使动: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降志辱身,都是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赏心悦目、富国强兵、集思广益,都是形容词作使动。

③意动:

幕天席地、草菅人命,是名词用作意动;不耻下问,是心理动词用作意动;兵贵神速,是形容词用作意动。

④名词单独作状语:

斗折蛇行、蚕食鲸吞、狠吞虎咽、云集响应、草行露宿、理所当然

⑤一词多义:

将功赎罪(将,拿),将计就计(将,顺着),将信将疑(将,又),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将,要);不期而然(期,希望),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持有故(之,代词),井底之蛙(之,助词,的),逃之夭夭(之,助词,无实在义)。

⑥其他情况:

金城汤池(金、汤,古今意义不同),一暴十寒(暴,通“曝”),付诸东流(诸,兼词,“之于”)。

(2)古汉语造句方面的知识,例如:

①一诺千金、不进则退、不肖子孙,是判断句,前两个表肯定,后一个表否定。

②时不我待、马首是瞻、一言以蔽之,是宾语前置句。

③见笑大方、石破天惊、鸡狗不留,是被动句。

④嗤之以鼻、问道于盲、处之泰然,是状语后置句。

⑤束之高阁、寿终正寝、鹿死谁手、不欺暗室、哗众取宠、买椟还珠,分别省略了虚词于、以、而。

2

很多成语,由古代神话、寓言故事概括而成,不能仅止于了解字面意思,还要弄清它们的寓意。例如:

精卫填海:古代神话传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灵魂化为精卫鸟,日衔西山上的木头、石块去填东海复仇,后来比喻意志坚决。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南辕北辙:比喻背道而弛,行动与目的相背离。

3

对举(含同义和反义)与互文是古人常用的修辞手法,运用这些知识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成语。例如:

家给人足、戮力同心、不伦不类,都是同义对举的形式,那么我们可知“给(jǐ)”是“足”的意思,“戮(lù)”是“同”的意思,“伦(lún)”是“类”的意思。

反义对举的如深入浅出、志大才疏、口是心非、外强中干、一劳永逸,前后形成反衬关系。解释时应加上一个字,把前后对照的意思突出出来,如深入而浅出,志大却才疏,一劳难永逸。

背信弃义、惊心动魄、精疲力竭、天翻地覆,都属互文手法。背信弃义,背,不是只背信不背义;弃,也不是只弃义不弃信。解释时把交错对应的词调整一下即可。背信弃义,就是背弃信义的意思。

4

运用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的知识,帮助理解成语,例如:

百步穿杨,是偏正结构;百川归海,是主谓结构;百依百顺,是并列结构;百战百胜是主谓结构。完璧归赵、令人神往,是兼语结构;缘木求鱼、吹毛求疵,是连动结构。雷厉风行,是偏正并列;家破人亡,是主谓并列。区别成语结构的差异,有利于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

5

注意把握成语中关健字眼的意思,例如:

不假思索,“假”,是“凭借”的意思,不能误为“加”。变本加厉,“厉”,是“厉害”、“严重”的意思,不能误为“利”。不刊之论,“刊”,是“砍削”的意思,不能误为“刊登”或“堪、勘”。川流不息、名列前茅、直截了当、仗义执言,其中加点的词容易误为“穿”、“矛”、“接”、“直”,都是因为没有准确把握关键字眼的意思。

6

根据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

(1)本来义、比喻义、引申义,例如: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这里“想入非非”,用的是本来义,使用恰当。

“他整天想入非非,却一件正事也干不成。”这里“想入非非”,用的是引申义,也恰当。

“这时,远处海面上影影绰绰显出一片空中楼阁。有人喊:‘出海市了!’”这里“空中楼阁”,用的是本来意思,使用恰当。

“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方针政策,任何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都是于事无补的。”这里,“空中楼阁”,用的是比喻义,也使用恰当。

(2)注意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灯红酒绿”本含贬义,这里用作褒义。

“我不过是滥竽充数,挤在专家堆里,今天来的目的是向各位学习。”“滥竽充数”本为贬义,这里用来表自谦。

“你看他昂首阔步的样子,这个小地方快盛不下他了。”“昂首阔步”本为褒义,这里用作贬义,态度高傲的意思。

经常运用这几种方法去分析成语的意思,成为习惯,对我们理解和记住成语是极为有益的事。如果在你的词汇库中有上千条成语存着,你将成为一位小小的语言大师。

二、运用成语

运用成语的前提,是理解成语。所以我们上面所讲理解成语的各项内容,无不与运用成语有关。成语内涵丰富,有时可以当一个句子使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的作用相当于词。例如“铁证如山,你还敢血口喷人?”“铁证如山”相当一个分句。“血口喷人”相当一个词,作谓语中心语。还可把“血口喷人”,改成“气势汹汹”、“矢口否认”等。成语作为一个词使用时,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这里不再详讲。

下面再谈谈其他该注意的问题。

1

注意成语意义上的变迁,例如:“满城风雨”,在古人原文中是用来写秋天景色的。后来作为成语表示“闹得人人皆知、议论纷纷”的意思。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化。

2

注意区别近义成语的意义差别,准确使用。例如:应接不暇,指事情多,想做而无法脱身去做;目不暇接,指好看的太多,来不及看全。二者虽都说时间紧,但前者重在说做,后者重在说看。大家不妨查查下面四个成语的意义区别: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

3

注意区别近义成语的感情色彩,以便恰当运用。例如:

褒义:重振旗鼓摩拳擦掌心心相印踌躇满志

中性:东山再起跃跃欲试情投意合洋洋得意

贬义:卷土重来蠢蠢欲动臭味相投自鸣得意

4

注意准确书写,克服成语书写中的常见错别字。例如:把“滥竽”写成“烂鱼”,“膏肓”写成“膏盲”,“销声”写成“消声”,“偃旗”写成“掩旗”等等。

5

遵守成语的定型性原则,不拆散和变动。例如:“弄假成真”,不能写成“弄伪成真”;不能把“佳话频传”、“废话连篇”,拼合成“佳话连篇”。

6

太生僻的、低俗的尽量不用。例如:“杀头便冠”可改用“削足适履”;“屁滚尿流”可改用“惊恐万状”。

最后还是要强调,使用成语必须依据语境的需要。我们说“不恰当”,不是说成语本身不恰当,而是说在这个语境里用这个成语不恰当。例如:

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②翘首西望,海面上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一查便知,这两个成语的使用都不合语境的需要,应分别改为“强人所难”、“美不胜收”等。

(注:此文是为《语文实践教材》所写单元短文,因与高考关系密切故放于此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