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敬斋文集:耿寿轩语文教育自选集 第二编 语文应这样学与教

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怎样学好语文、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成绩,这是很多同学思考并希望得到准确回答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学习,才能学好语文、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下面分三点加以简要介绍:

一、明确语文的基本功能,使学有方向

语文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信息(语音文字)传递,来实现联络与沟通。说和写,是把处理后的信息,传达出去;听和读,是接受、收集、筛选、整理等再次处理信息的活动。说、写、听、读都是在做联络与沟通的工作,而人们间的联络与沟通总是从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需要出发,由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需要决定的。试想一下,我们哪一时、哪一次的说写听读与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需要没有关系呢?对一个正常人来说,那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学习语文,是实践的需要;学好语文,也只能来自需要的实践。干嘛还要学好语文呢?我们不妨再想想,同样的一件事情、同样的一个道理、同样的一宗买卖,有的人能说清,有的人能讲通,有的人能谈成,而有的人却不行:这就是好与不好的区别。人们的联络沟通,是要讲规则、讲艺术、讲效果的,所以非学好语文不可。高考的语文试题,看上去是几大板块,实际上只分两种题目:一是对不符合语文规范和艺术规律、表达效果不好的语言现象,要求考生给予辨析和纠正的题目;二是要求考生依据语文规范和艺术规律,能够较准确地理解、较好地进行表达的题目。因此,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语文规范和艺术规律。不断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向。

二、明确语文学习的两条途径,使学有方法

第一条途径,泛指日常生活中的语文学习,是生活交往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的语文学习,是人最早、最经常、最自主的学习活动。日常交往实践中的语文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般途径。第二,对一般途径而言,学校课堂的语文学习是特殊的学习途径。但,它更高、更集中、更典型、更生动、更具代表性。是一条学习并掌握语文规范、艺术规律,提高语文能力的快捷的途径。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一般为主体,特殊为主导,两条途径都活跃起来,才能学有所成。“一般”是个人和社会语文资源的开发与挖掘,“特殊”是课堂语文资源(教材、同学、老师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开发与挖掘。“一般”是自学为主的形态,“特殊”是共学为主的形态,自学形态包含在共学形态之中。自觉主动地把课堂上出色的、有效的学习活动迁移到课外,用以指导课外的自主学习,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方法。

温故知新,是古人倡导的学习方法,可按下面三条操作:

1

联想旧知:由本篇或本单元联想到的已学过的同类知识,加以比较。

2

辨析新知:清晰可辨地把握新知并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才会学有所得。

3

鉴赏评价:对感受最深的句、段、篇,依据自己的体验作主观性分析、评论,力求有所创见。

三、明确语文学科的智能结构,使学有系统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语文学科不是线性系统很严密的学科,课文间、单元间、甚至学期年级间,没有前提与结论似的逻辑关系。但,这不等于语文没有自己的知能结构。建议大家按下面的方案整理并检查自己的语文系统是否完备:

(一)基础知识

1

人文性知识

(1)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写作的背景资料等。

(2)文中直接表达或婉转流露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3)文中涉及到的古今中外的各类文化知识。

2

工具性知识

(1)有形(载体)性知识:字词(识记音、形、义,含成语)、句、段、篇(识记、积累、运用),其掌握多多益善。

(2)无形(方法)性知识:相应文体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规律、技巧和艺术手法(分析、理解、借鉴、运用)等。

(二)基本技能

1

听、说(具体内容略)

2

读(含鉴赏)、写(具体内容略)

以上三方面是学好语文的要津,平时的学习、高考的复习,都要遵循这三条,总起来一句话——在实践中学好语文。再补充一点说明,语文课堂学习本身是一种学习实践,在课堂上大家一定要主动参与、深入思考、积极讨论,既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实践的阵地,把自己变成学习实践的主体。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是一个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表现——主体意识、共享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等的表现。

下面摘录几条古人治学的教诲,以与大家共勉:

博学之,审问智,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

强学力行。——韩愈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

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袁枚

(注:此文发表在《新求知报·希望专刊》2004.11期)

从透彻了解语言文字入手

培养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

新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问题。这是一个早就存在的“新”问题,特别是,在加强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尤其显得有讨论的必要。

高一册散文单元知识中就这个问题,引录了叶圣陶先生的三段文章。其中指出:“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所以,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①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开口生活,闭口意识形态,却不讲语言。这种文艺批评是片面的。我们的文艺批评家是这样讲了,我们学校的老师也就跟着这样讲……很少讲语言。那样讲文学,我认为是片面的,讲不好的。”②

两位先生的论述,为我们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明确地指出了起点。那么究竟讲语言的什么,如何“从透彻了解语言文字”这个最基本的地方入手,切实培养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笔者体会,这首先要从了解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入手。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就是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认识文学语言所必须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文学创造是美的创造。文学语言也必然是美的语言。我们知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作家的创造过程,说到底是作家视、听、情感、思维等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家要使自己的诸种本质力量得以实现和肯定,而这种实现和肯定,必须呈现为一种物化形态——被固定在一定的语言形式中,才能成为美的作品,成为审美鉴赏的对象。

叶老说:“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达他的旨趣。”③这里的“恰相贴合”、“真能表达”,就是指作家的本质力量在对象化过程中得到实现和肯定;这里的“旨趣”,就是对作家视、听、情感、思维诸本质力量的综合称谓;而“找到”的“一些语言文字”,正是把作家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和对象物的性质统一并固定下来的经过推敲锤炼的特殊的物质材料——带有审美的质的规定性的文学语言。而这种审美的质的规定性,相应于视、听、情、理四种本质力量,表现为形象特征、音乐特征、情感特征、意义特征四个方面。

因此,我们说,讲文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从揣摩语言文字的形象特征、音乐特征、情感特征、意义特征入手。调动和发展学生各自的个性化的视、听、情、理四种本质力量,与作家交流,与作品共鸣。

下面分别具体谈谈。

一、理解文学语言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感受文学形象的能力

“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形象。”④“审美活动是人们用观照的态度,直感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事物。”⑤作家的任务是在想象中通过对自己的表象⑥经验的分解组合,创造出新的,鲜明生动的既有确定性又有丰富性的形象。为读者提供观照和直感的对象。

为此,作家首先要注意视觉表象词语的运用。我们知道,构成语言的,词语,有概括性,是概念的符号;有指物性,是表象的符号,词语的这种指物性,可以激发鉴赏主体的视觉表象经验的活动。指物表象词语的运用,构成文学语言的形象特征,文学语言的形象特征,又是调动鉴赏者表象经验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文学语言中视觉表象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表象经验,从而“看”到作品中凝聚着作者视觉本质力量的对象物,使作者与学生的视觉本质力量同时得到肯定。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描写,“荷叶”是对象物,见到“叶子”一词,其信息相应载体的表象,如颜色,状态等,便会立即浮现在学生的眼前,当这个表象和下文高高的优美舞女的表象及其起舞时裙幅舒展的表象,相联系相融合的时候,完整的形象的和审美的快感便同时产生了。因为此时作者和学生的视觉本质力量同时得到了肯定。可见注意摄取并揣摩视觉表象词语是讲文学语言必须注意的首要环节。

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都是很好的视觉表象材料。

下面我们不妨多举几个例子:

人梯人海人流麦浪浪花云海车水马龙

启齿插嘴染指埋头张目饶舌腾云驾雾

雀跃鹤立龟缩蜂拥狐疑云集蚕食鲸吞

金贵油亮火热冰冷笔直壁立珠圆玉润

心醉心碎眼热眼熟齿冷手软面黄肌瘦

雪白乌黑墨绿酱紫米黄血红花红柳绿

然而,遇到难以表达的抽象事物,作家则要借助其他可视性表象来写。“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⑦有人把这种方法概括为“虚者实之”,极是精当。朱自清先生写荷塘上的月色,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说已是登峰造极了。“流水静泻”、“青雾浮起”、“叶花洗乳”、“轻纱”、“小睡”、“黑影”、“倩影”,这些可视性表象词语。状难写之月色,如在目前。引导学生综合这些可视性表象,去体味抽象的对象物,是讲文学语言必须注意的又一重要环节。

其次,作家为了使形象鲜明生动,准确恰当地使用表象性词语的同时,还往往配以各种修辞手段,来突出对象物的本质特征或其特征细节,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陌生为熟悉,尽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表象经验,使对象物活跃于读者的面前。如刘白羽《长江三日》中“这一天,我就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一句是写作者抽象的感受,为了化虚为实,就综合使用了几种修辞方法:“飞翔”的表象性很强,它使读者想象到雄鹰腾空而起,俯冲直下,翻飞盘旋的姿态,夸张地写出了感受中的江流翻腾起伏、曲折回旋,同时又含着比拟在内。惊险隽秀的长江三峡,恰如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曲,这是视听感觉的沟通。而整个航程,又象伴着乐曲的飞翔过程,这又是总体的比喻。这些修辞手法的结合,使所勾勒的雄伟壮阔的画面有声有色,把抽象的独特感受,具体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抓住并分析这些修辞手法,让学生“看”到作者勾勒的画面,才能领会作者感受的独特,同时获得审美的快感。

综上,理解文学语言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透过文字感受文学形象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步骤。

当然,学生的鉴赏活动不应仅停留在对作品正面肯定的一个方面,还应依据文学语言形象特征的要求,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恰当评价作品形象创造的优劣。

二、理解文学语言的音乐特征,培养学生感受无声音响的能力

文学语言的音乐特征,是作家听觉本质力量在对象化过程中物化的结果,同样须由读者的直感效果来肯定。它的构成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准确地运用可诱发声音表象的词语,二是靠语音的规律性运动。

下面先谈声音表象词语的运用:

(一)摹声(拟声)词的运用,其功能是传达生活本身的音响,使读者在想象中获得各种声音的直感,“听”到声音。如,呼呼的风声,哗哗的雨声,潺潺的水声,轰轰的雷声,啪啪的枪声,砰砰的敲门声,嗒嗒的马蹄声等等;又如,嘿嘿是憨厚或狡黠的笑,嘻嘻是喜悦或羞涩的笑,咯咯是女性爽朗的笑,哈哈是男性豪放的笑等等。

(二)靠声音表象的直接描述,使读者通过词语中介联想到声音。如。嚷、吼、喃喃、抽泣、长啸、怒号、悠扬、低婉、公鸭嗓、声嘶力竭,涛如雷鸣、远处缥缈的歌声等等都有诱发听觉表象的积极作用。从所举词语的性质看,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嚷、吼、喃喃、长啸一类,可称发声描述;二是悠扬、低婉、涛如雷鸣一类,可称状声描述。

(三)可利用视听移觉的作用,使读者在看到形象的同时,进而获得听觉感受。其一是“携声”词语的运用。如“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拢、捻、抹、挑,这些动词,本身携带着声音。又如,歌、雷、风、电、火车、飞机、坦克等等,虽是名词,本身(特别是投入使用时)也能携带声音。其二,文学作品中主要诉诸视觉的场面描写,如祥林嫂的再嫁场面,葛朗台抢梳妆匣的场面,市民们围攻卡西莫多的场面等等,都沟通着视听两个方面。应当在引导学生看到场面的同时,听到场面中所携带的声音。其三,是视听类通感修辞手段的运用。通感,又称移觉,即利用眼、耳、舌、鼻、身等各种官能领域本来在知觉上是相通的这种生理和心理现象而构成的一种修辞方式。视听类通感,可以由视写听,也可以由听写视,都能把声色两方面沟通起来。例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以听写视,让读者由提琴名曲的声音去想象不均匀的月色。又如,“‘亲人’两个字,流到我的耳朵里,把我的心都融化了”(冰心《每逢佳节》),则是由视写听,用水的流动写声音入耳的感觉。在生活中人们获得的视、听两种表象经验往往是相互补充的,作者正靠这一点来创造有声有色的形象,使读者能见色(形象)悟声,闻声悟色。这是讲文学语言的又一必须注意的重要步骤。

下面简单谈谈语音的规律性运动引起的听觉感受。语音的规律性运动,是对创造性音响的传达。这种创造出来的音乐美,与人体中呼吸、循环、发音等系统的有规律的流转节奏及人的心理上的情绪期待相符合,就会使读者获得“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⑧的美感。其规律表现在声调、韵律和节奏上。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其中“呜呼”、“突兀”、“吾”、“庐”、“独”、“足”六词八字均撮口发音,如高山巨石滚入深谷,其隆隆之声震人魂魄,这是学界早有定论的。

三、理解文学语言的情感特征,培养学生透视情感,产生共鸣的能力

“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日章,位言曰句”,“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情定而后辞畅”⑨,这正阐明了情理之内容与文辞之物质手段间的关系。作家的创作,就是自己的情感旨趣的物化过程。这种物化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运用修辞手段(包括积极、“消极”),诱发情感表象:

1

推敲选用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以诱发读者的情感表象,如苦痛、黯然、愤怒、惊奇、兴奋、鄙视、哀伤、激动、厌恶、冷漠等等。

2

运用表达强烈感情的叹词和语气词。

例:

①哼,我怕他不会见你吧。(《雷雨》)

②哼,她怕你的爸爸!(《雷雨》)

例①“哼”表示鄙视,例②“哼”表示得意。

③哦?您——您也在这儿。(《雷雨》)

④哦,你真会说话。(《雷雨》)

例③“哦”表示惊奇,例④“哦”表示赞叹。

叹词感情色彩强烈,且同一叹词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情感不同,应当注意揣摩。语气词哪、啊、呀、啦、喽、呕等等,配合标点使用感情色彩也很强烈,这里不再举例。

3

运用反语表达讥讽、愤怒或亲昵。例:

①好办法,美国出钱出枪,***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别了,司徒雷登》)

②我要你父亲见见他将来的好媳妇,然后你们再去。(《雷雨》)

③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荷花淀》)

例①正话反用,揭露、谴责表达愤怒。例②正话反用,表达怒恨和讽刺。例③反话正用,忸怩羞涩中饱含真情。

4

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区别。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辨析词语本身具有的褒贬色彩在语境中的变化,如“不耕耘而想得到丰收,这是梦想”,这里的“梦想”是贬义;“新超导体材料的实验成功了,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里的“梦想”,带褒义。二是据语境临时附加给词语的情感色彩,如“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加点的词语本身不带感情色彩,但在这个语境中,它们都获得了丰富的情感意蕴。

(二)在运用表象性词语的基础上,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寄托作者的感情。例如,《拿来主义》中批判几种错误态度时,便勾勒了几种人物的丑态: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是废物。

鲁迅先生的杂文,偏于记叙的自不必说,即使是偏于议论的其中也有着极生动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又往往是几笔勾勒而成的漫画式的形象。这些形象背后携带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这又是我们讲杂文这类文学作品往往忽略的方面。

(三)通过景物描写,创造意境来抒写感情。“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⑩客观景物,总与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常常成为艺术家和鉴赏者情感情绪的物化形态。

其途径主要有二:

1

借景移情,因情生景类:

景物是外形(载体),情志是内涵(灵魂),用通俗点的说法,可叫“借体还魂”法,如民间迷信说鬼魂附体的意思。其关键是“借”,“移”二字。客观景物本无所谓情,而谁又看到过主观世界的情志是什么体态的呢?。作家则把二者结合起来,借某种景物,把自己的情移注到景物中,使本无情的景物有了人情,使本无形的情感有了形体,从而完成了艺术构思。其手法主要是拟人、双关、象征,使语句表达之意,亦此亦彼,亦景亦情,构成双重视野。情与景水乳般交融,是情是景不可复辨。如《绿》、《海燕》、《礁石》等属此类。

2

依景抒情,触景生情类:

与前一种不同,前一种是情在前景在后,按情的需要去借景。这一种是景在前情在后,触景而生情,依顺景物抒发感情,可以叫“景物烘托”法。一般先写景后抒情,也可景、情交错写来。景之与情,如水之与油,无水则油难浮,无油则水乏味,景句与情句可辨而不离。如《荷塘月色》、《白杨礼赞》、《我的空中楼阁》等属此类。

抓住文学语言的情感特征,在表象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视形象或意境所蕴含的感情,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深层步骤。

四、理解文学语言的意义特征,完成文学鉴赏活动的理性升华

例如,“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一句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其中的表象性词语,使人物形象浮现于读者眼前。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这一反复描述中所寄托着的情。但这还不算完,还应结合语境抓住词语的概括性特征,加深对表象的理性思考:这样一个常常微笑、温和的女子,怎么会是“暴徒”,何至在执政府门前喋血呢?这就使当时一些报纸上的恶意宣传不攻自破。

文学的直接目的是审美,而审美的极终目的还是认识。“拟容取心”,正是对这一目的高度概括。“取心”,是人的理性思维这一本质力量要得到实际上肯定的需要。教学中,把握文学语言的意义特征,完成鉴赏活动的理性升华,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最终步骤。

当然,“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这就是说,文学语言的意义特征,不同于议论和说明,它的理性思考伴随着表象活动,在观照的态度下,通过直感来完成。例如:

“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锵锵,”阿q料不到他的名字会和“老”字联接起来,以为是一句别的话语,与己无干,只是唱。“得,锵,锵令锵,锵!”

“老q。”“悔不该……”“阿q!”秀才只得直呼其名了。阿q这才站住,歪着头问道,“什么?”

“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

“发财?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

这是段大家熟悉的对话,其中不准阿q姓赵的赵太爷,居然尊称阿q为“老q”,这反映地主阶级对革命的恐惧心理和狡猾性格,也说明革命初起时的威力。而阿q对这尊称却没有反应,可见他受压迫之深,愚昧麻木到失去自尊的地步。如果不引导学生作这样的理性升华,就失去了作品深刻的认识作用。

要之,文学语言的形象特征、音乐特征,是外在特征,是讲语言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培养学生感受力的问题;而情感特征,意义特征,是内在特征。把握这两个特征,以便在学生已有感受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鉴赏的透视力。

以上是笔者对叶、吕二位先生有关主张的粗浅探讨。阅历不深,错误难免,望同仁指正。

注:

①新统编高一册语文p241—242

②吕淑湘《在“语文研究新成果系列讲座”开幕式上的讲话》

③新统编高一册语文p241

④蒋孔阳《美和美的创造》

⑤王宜山《美因及其他》

⑥表象:“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最高级的感性映象。”赵璧如《想象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⑦刘熙载《艺概》

⑧刘彦和《文心雕龙·声律》

⑨刘彦和《文心雕龙·声律、情采》

⑩周振甫《诗词例话》引王夫之《姜斋诗话》

李泽厚《美与形式感》中意

钱钟书《艺概录》

(注:此文系全国中语会三届年会交流材料,获天津教育学会双成果二等奖。1990年收入天津《教研论文选集》时压缩为4000余字。此次成集,又作了适当补充。)

怎样“揣摩语言”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试验教材,把“揣摩语言”明确地提出来,豁然占据阅读教材中一个单元的位置,要求作集中专门的训练。揣摩语言,本是阅读中十分自然的事情,但在课文只是个“样子”的主张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阅读教学成了作文教学的附庸,成了应试的从属,揣摩语言教学便常被忽视。虽然揣摩语言的习惯和能力不是一个单元集中训练可就的,但这毕竟反映出我们阅读教学思想的深刻变化。

什么是揣摩语言呢?按照教材的说法,揣摩语言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真正内涵)、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辨析、品味和理解。分析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下列信息:

①揣摩语言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也就是说语义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弄清这些关系,否则,“揣摩”将无法进行。

②揣摩语言是指揣摩关键的词语句子。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弄清什么是关键的词语句子,并能准确地把它们筛选出来,否则,“揣摩”同样无法进行。

③揣摩语言的什么呢?即揣摩语言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理解其表达作用。这是讲揣摩语言的目的、要求,这一点不明确揣摩则失去方向。

④所谓“揣摩”即进行辨析、品味。这里想再多说几句。《现代汉语词典》上注:“揣摩”,即“反复思考推求”(“推求”,即“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来探索道理、意图等”);“辨析”,即“辨别分析,”;“品味”,即“仔细体会”。这样看来,“揣摩”的具体意思是“对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表达作用进行反复思考推求、辨别分析和仔细体会”。

基于上述认识,下面就“语境与语义的关系”、“怎样筛选关键的词语句子”和“语言揣摩的方法”三个向题作一点深入的讨论。

一、揣摩语言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环境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

现在通常的说法是把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两类。内部语境,指文章体裁、中心思想、上下文等;外部语境,则包括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

那么,语境与语义,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先说外部语境,外部语境限制着说写者的语言运用,约束着听读者的思维方向,因而,也就影响着语义理解。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烟囱》(大跃进民歌)

“你是一只铁手臂,高呼口号举上天;你是一支大毛笔,描绘祖国好青天。”

《难老泉》(摘句)

“这里(太原)矗立着多少厂矿的烟囱,浓烟弥漫,告诉人们新兴的工业是多么发达。”

这两个例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人对此提出异议,也都理解为对新兴工业的赞美。而现在再读这样的句子,便会多了这样一层理解:当时社会文明程度不够,环境保护的意识太差。如果眼下人用这样的语句赞美某个厂矿,读者便会理解为这是反语讽刺,是揭露,是告状。

这两个例子足以说明社会背景这个外部语境对语义的制约和影响了,它制约和影响着语义的本质。

文化背景也是这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就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民风民俗、不同的审美观点和价值观念等等。不同的文化背景既制约着说写者的创作,也制约着听读者的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与中国现代戏剧及西方戏剧的语言,就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三仙姑”这个人物的评价,我国学术界的观点与西方学术界的观点竟会截然相反。《荷花淀》中,“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敌人拼命。”“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不懂得汉民族伦理文化传统的人,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甚或认为这是一种自私的卑微的心理表现,是对妇女生命与人权的践踏。懂得了这一句,便能进一步理解到敌人曾对我们民族文化有过的侵犯和我们赶走野蛮敌人的决心。在西方某些国度的文化背景下,作品里根本写不出这样的对话。文化背景体现着民族特质,民族的思维、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特质。

“人际关系”,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两方面因素,指两方面带着古今中外、地域、民族等不同特点的文化诸因素,听者读者投入收听或阅读时与说写者所构成的一种关系。因为人们的立场、观点、品格、气质、才能、学识、兴趣、爱好、艺术修养、语言习惯、语感经验等存在着千差万别,所以一千人读《哈姆莱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人读《红楼梦》,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就是因这种“人际关系”形成的差别。西方的诗本不是写给我们看的,即使是名作,我们读起来也总觉得不那么像诗;而西方也对中国的诗有颇多微词。这是为什么呢?除去翻译的因素外,作者与读者间诸种关系因素是主要原因。说写者所以要因听读者对象不同采取相应的语言形式,就是因为受着这种“人际关系”的制约。因为只有采用适合这种关系的语言形式,才能有较好的表达效果。“人际关系”表现着个人差异。

下面说内部语境与语义的关系。内部语境包括文章体裁,中心思想、上下文(前言后语)。文章体裁,决定文章的语体色彩。中心思想是文章中各层级语言的统帅,它指引着读者的思考方向。上下文是文章中逻辑事理、情节情感等线索发展的最具体最直接的联系,是为语义揣摩提供已知条件和必要信息的最具体最直接的语境单位。它与语义存在着确定被确定、调整被调整、补充被补充等关系。下面让我们举例说明其中的道理: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思想”一词,处于静态的时候,具有名词、动词两种义项,但在上文语境中投入使用的时候,它的意思便被确定下来,不会产生歧解。前一个“思想”是名词,与“家”字组合使名词性得到了强化。后一个“思想”是动词“思考”的意思,后面跟着动态助词“了”使动词性得到确定。文中两个“睡着”,前一个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后一个前面加上了“永远地”修饰,给以调整,使“睡着”确切地临时获得了一个意思——“逝世”,从而也对前一个“睡着”的意思给予了补充。“停止思想了”、“永远地睡着了”两处都使用了“讳饰”的修辞方法,因而又被补充了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段文章无一字不包含着作者后悔、内疚、自责、惋惜、痛苦、赞美、崇敬悼念复杂而深厚的感情,字字值得推敲揣摩,即使像“还不到”这样的词语,其意义也已获得了极大的丰富。这就是语境对语言的影响。

总之,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的。它一经投入使用,便加进了说写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特定的内容、情味和色彩,甚至产生话中话、弦外音等隐含着的深刻意义。语义和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揣摩语言,必须从这种联系中去寻求解释。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所以说,揣摩语言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二、怎样筛选关键的语句

什么样的语句是关键的语句呢?有人说,揣摩的目的就是要读懂,读不懂的语句,就需要揣摩,就是关键语句。这种说法对,又不对。说它对,是因为揣摩的目的,确实是要读懂。说它不对,是因为它还不够准确。比如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第一段,有哪句话是我们读不懂的呢?同时又有哪句话不需要揣摩呢?懂不懂,是个模糊的概念,是从读者理解的角度说的,不能反映关键语句的本质特征,因此不能成为筛选关键语句的标准。

关键,本义是门闩,用以比喻事物的最关紧要的部分或对情况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由此推论,关键语句,应该是在表达过程中,于表情达意突现中心,于显示思路推动情节,于构造语言美学特征等方面最关紧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语句。

思想和语言辩证地统一在一起。不存在脱离了语言的思想;同样思想也总要物化为一定的语言形式才能为人理解。说写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采用的表达结构,要给表达赋予美的特征等这些想法和运筹,在表达的过程中就都变成了语句的组合。这种组合中必定有一些语句是最关紧要的或起决定作用的,由它们或主职负载中心意思,或主职显示思路轨迹,或主职构造文学语言的美质,那么,这些处于主职地位的语句,便是我们要仔细揣摩的关键语句。总之“紧要性”、“决定性”和“主职地位”是关键语句的本质特征。例如:

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这是《阿q正传》中第二章的第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共三句话,其关键句是哪一句呢?首先要注意该章的标题“优胜记略”,意思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简略记述”。那么,三句中处于主职地位的句子当是第三句。从突现中心上说,阿q在特定情境中,用特有的方式,说出的对求得心理平衡有特别意义话,自然是关键句。而这句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又是紧要的有决定作用的句子。

要能准确迅速地筛选出关键语句,应该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勤于思考,增强语言感悟力。这一点是个慢功夫,但对于高中生来说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底。二是要明了语境对语义的确定、调整和补充等种种作用。这一点前面我们已经作过论述。三是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技巧。善于抓住语言的外在特征并透过外在特征迅速确定关键语句。对此,李中立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说写者为了明晰地表达思想,总要安排语言的线索,绘划思想的轨迹,展现思维的方向和顺序……遵照语言的自身规律,利用各自的语言标志……制成‘解码’,来描画思维的路线和网络,使听读者可以沿着语言的‘路标’,寻觅语义变化的踪迹,窥探说写者内心的秘密。”(《论动态语言的分析》)抓住语言表达技巧的外在特征——“规律”、“标志”,筛选出“路标”和“解码”,也就筛选出了关键词语和句子。

表达技巧的规律和标志有哪些呢?笔者作了如下归纳,以供参考。

(1)反复出现的语句。

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特别作用和特别含义的句子,作者往往会反复甚至重复使用,以提醒读者的注意,那么这个语句便是关键语句。

例:《记念刘和珍君》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句,在文章第一小节中出现一次,在第二小节中出现两次。这个句子的三次出现,分别交代了作者写此文的三个目的,一是悼念烈士;二是激励猛士唤醒庸人;三是告诫人们记住烈士,从血案中汲取教训,及文章将对敌人给以揭露。这种反复使用的句子,在这篇文章中还有几处。

(2)对称照应的语句。

我们刚才说的反复出现的语句,那也是一种照应。除此之外如整齐对称的,前后对比的,题文照应的,首尾(篇或段)呼应的等都属这一类。作者在这类句子中或蕴含感情,或解释说明,或总起总收,都是我们理解文意的关键语句。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这就是个整齐对称的句子,联系下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一句,可知,这个对称句表明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镇压和欺骗人民严酷统治的深刻认识和极大愤慨。“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是仿推出来的对称句。又如“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第一个,是的,总有第一个吧。”“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于是,我看见无数个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挺立起来。”“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这些前前后后一路照应的句子恰恰显示着作者的思路。

(3)总括概述的语句。

这样的句子往往处于篇或段的首尾之处,有时还是前后照应的。这样的句子或是全文材料的总纲,或是全文线索的启、束,常常直关主题,成为关键。

例:“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琐忆》开篇的这句话,便成为全篇材料的总纲。“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里的两个“对于”,便决定了文章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4)称代特指的语句。

某些语句或称代上文或特指下文,如果不能淮确弄清它所指称的内容,便不能准确把握文意,这样的句子便是关键句。

例:“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有一定的指称内容,作者要强调马克思在伟大革命实践方面的贡献必须仔细揣摩。

(5)勾勒形象的语句。

文学作品中要描绘刻画形象,那些集中描绘刻画的语句,自然是关健语句。还有一种,如在议论文中,作者用一句一语,甚至一词一字,去勾勒一种形象,这样的语句一定要特别注意。

例:“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挂”两字生动形象,是特意选用的两个字。试想,到欧洲各国,何止千里,怎么能“捧着一路挂过去”呢?不揣摩则不能得其要。

(6)视野重叠的语句。

有些语句,作者要暗示他的言外之意,便凭借他的想像力在句子中嵌入调整或补充性的成分,使语句构成双重视野,获得象征意义。这样的语句必须揣摩。

例:孙犁先生《黄鹂》一文中:“我听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这个句子说,听到了“黄鹂的啼叫”这是一重视野;又说听到了“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声音,又构成一重视野。

(7)突破习惯的语句。

词语的使用,必须受习惯的约束,这是词语社会性本质的表现。当作者故意突破这种俗成的习惯时,必定是给词语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那么这个词语便成为揣摩的对象。

例:“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饲养”一词有它习惯的适用范围和搭配对象,这里用于“小姑娘”,便是对习惯的突破。

(8)“虚化”迁移的语句。

我国古代艺术家早就创造了“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表现手法。在托物言志写景抒情一类的作品里,作者借景、物,写情、志,必然要经过一个虚化实物付之精神的艺术处理过程,以便构成物中显志,景中有情,物、志、景、情难以复辨的境界。那么,负载这个过程的语句,便是关键语句。

例:“这种鸟儿,即使在动物园里,也不能从容地生活下去吧,它需要的天地太宽阔了。”(孙犁《黄鹂》)句中加点的部分便是虚化迁移的部分,“从容地生活天地”,是个内涵扩大了的概念,包含了人的生活及其一切活动在内。“由此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天高任鸟飞”的句子,进而想到的是“任”字,即使是公园那庞大的鸟笼,也无法“任鸟飞”,也无法发挥出鸟的“极致”。再联系上下文,我们便能揣摩出作者所追求的宽阔天地是指什么了。

(9)运用辞格的语句。

这一条好理解,一些关键的语句,作者往往借助修辞方法,使意思表达更准确、鲜明、生动。抓住修辞句,也就抓住了关键句。

例:“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弄清了比喻的意思,也就明白了作者对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态度了。

(10)包含典故的语句。

典故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嵌于句中往往能产生独有的表达效果,但若不熟悉典故的意思,便会形成理解上的障碍,这个句子便是关键。

例:“为了免于留个以敝帚画西施的笑柄”;“‘水击三千里,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在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惨淡经营了千万年的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等等,句中加点的地方都使用了典故,弄清典故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语义。

(11)涉及史实的语句。

某些史实不弄清楚,语义便难理解,所以这类语句也当列入揣摩之列。

例:“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句中“抛来”、“抛给”、“实例”都涉及史实,不弄懂具体所指,便无法弄懂语义。

(12)结构复杂的语句。

句子长,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语句,不能一看便把握住意思,当在揣摩之列。

例:“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事实为明证”,然后再揣摩枝叶成分把握住语义。

以上例子,基本反映了运用语言的规律和技巧,它们突现中心,指引思路,暗示言外之意,抓住这类语句也就抓住了作者思想的轨迹,抓住了语言的“解码”,然后“反复思考推求、辨别分析、仔细体味”,这就是对关键语句的揣摩。

三、揣摩语言的方法、步骤

联系语境揣摩,是揣摩语言的根本原则和总的方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具体方法。笔者根据教材所涉及到的情况和多年来教学实践之所得,初步归纳出下面若干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凭借往释法。

此法适用于揣摩涉及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陌生典故等因不知而造成理解障碍的词语句子。如: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

这个句子是个关键句,是主职承载作者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句子。父亲治病和去世,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亲历了世态炎凉,思想上发了巨大的变化,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这些内容我们都能据上下去揣摩明白。但“到n进k学堂”就必须借助注解才能明白,进而弄清为什么到这儿上学就被称作“异”,称作“别样”。

(2)替换比较法。

改换用字、变换句式、参看作者的修改稿、同题作品比较等都是用的这种方法。通过比较,辨析异同优劣,能帮助理解、把握词语、句子的意思和情味。如:

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诗中“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两句,初稿为“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结合全诗乃至全文比较“眼看”与“忍看”,“刀边”与“刀丛”,分析其优劣得失,揣摩作者推敲修改的思考过程,无疑是揣摩语言的好方法。如果我们把“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改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死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停止呼吸了”好不好呢?如果我们删掉“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行不行呢?这样的提问可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揣摩语言。

(3)指称筛选法。

代词和某些概括性词语都有指称作用。根据上下文,准确筛选出词语指称的内容,要揣摩的词语、句子的意思也就容易读懂了。如: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呐喊)自序》)

这里的“梦”,是有特定指称意义的,指称人的志向、理想。“回忆者”,是个表示称谓的“者”字短语。“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由“这”字领起,显然也有特定的指称对象。据上下文,筛选出它们指称的具体内容,就是在揣摩语言。这是近些年高考的命题点之一。

(4)分析综合法。

分析,即把一件事物、一种形象、一个概念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方法;综合,即把分析得来的各组成部分,各自的属性,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合成统一整体的方法。对总括概述的语句,可用分析法,顺藤摸瓜,推求出它所概括的详细具体的内容。对具体表述和带有列举性质的句子,可用综合法,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同样顺藤摸瓜,找到能概括它们共同属性的总括概述的语句,那么这些句子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综合与分析的方向正相反。是用分析法,还是综合法,要看总括概述的这个句子的位置而定。如“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人生的境界》)那么,我们怎样揣摩这句话的意思呢?只能用分析法,顺着作者思路这根藤去摸挂在这根藤上的一层层具体的瓜。下文可分两大层,一是说人生境界分四个层次,二是说四个层次的异同,指出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的人,是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哲学要在“人应该成为的人”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并把它作为自已的任务。又如这篇文的倒数第二段结尾处有两句话:“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高远的人生境界。”我们要揣摩这两句的意思,就须用综合法,把它前面分说的几层意思综合起来,也就弄懂了这两句的意思。

(5)逻辑推导法。

文章中的语句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有主有从,有前提有结论,有原因有结果,有提出有解说,有排列的顺序,有对应的关系等等。利用这种逻辑联系,推求词语、句子的含义或排列语句顺序的方法就叫逻辑推导法。例如要揣摩“文学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漫谈说理文》)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推导而知,它实际是“实用性的文章也要求能产生美感”这一结论的类比条件和三段论前提。其中包含的推理过程如下:

大前提:文学的媒介是语言

实用文媒介也是语言类比

小前提:语言的功能是交际

交际就是要把话说得好,要美

结论:文学是交际就要把话说得好,要美

实用文也是交际也要把话说得好,要美类比

(6)语法分析法。

有些句子长,结构复杂,内容丰富,很难一下子把握句子的意思,可先做些语法分析,再揣摩其中关键的词语,最终把握全句意思。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第三段: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显然,这是由一个复句构成的段落,我们可以通过语法分析的方法揣摩。首先划分第一层,在分号处划开,是因果关系,是说人们首先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才能从事精神生活活动;所以,一定经济发展阶段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它相应阶段的上层建筑。第一层的前面还包含第二第三两个层次的解说关系的复句,不难理解,第二层解说“规律”,第三层解说“事实”。第一层的后面也包含两个层次,第二层在“因而”前面划开是因果关系,是说因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相应经济基础上的,所以,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第三层是顺承关系,在“便构成基础”后面划开,是说有了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一定的上层建筑。

通过这样的语法分析,句子的意思就十分清楚了,它包含三层意思:①马克思像达尔文发现了有肌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发现了人类历史的这样一条发展规律。②这条规律是,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阶段的上层建筑。③一定阶段的上层建筑必须由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来解释。

(7)修辞品味法。

修辞方法本身不仅含有一定的表达作用,而且往往能给句子附加上某种情味。因此,对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句,应该根据语境和修辞方法本身的特点及作用去揣摩、品味。中学课本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含通感)、比拟、夸张、讳饰、排比、对偶、反复、互文、反语、仿词、揣拟、双关、呼告、拈联、移就等等。这里不再举出具体例子。

(8)形象鉴赏法。

人物、事物、景物在作者笔下,都可成为文章中的形象。形象的背后便是情思的抒写和道理的阐发。形象的塑造可以是整段、整篇的描绘,也可以是三言两语乃至一词一字的勾勒。抓住形象特征,联系上下文,透过语言文字展开联想想象,揭示形象背后的情思和道理,是揣摩语言的常用方法之一。无论鉴赏哪种文学作品(散文的景物形象,诗歌的意境形象,小说与剧本的人物形象等),都要用这种揣摩的方法。比如下面这个句子,就可用这种方法揣摩:“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蓬头”、“赤脚”写外貌,“一边扣”、“一边冲下来”写动作写速度,外貌说明不及梳洗穿戴,动作的迅速超出了一般的快,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噢,是“懒虫”。这种称呼,与人们看到的形象构成矛盾,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包含在这种矛盾的表达中。

(9)顺理补余法。

有些句子言虽尽而意未穷,根据语境和作者的意图,顺理补出未穷之意,句子也就理解了。如“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表现了他对资产阶级及其各国政府的极大蔑视和大无畏的斗争气魄)括号内的话是顺理补出的要说未说之意。

(10)矛盾破解法。

有些句子看似自相矛盾,成分间搭配“悖理”,或其词语使用不合习惯等情况,我们可根据文中照应之处,破解这种“矛盾悖理”,从而透彻理解语义,这就是矛盾破解法。如下列句子就可用这种方法揣摩;“为了忘却的记念”;“‘懒虫’从楼上冲下来”;“红砖‘罐头’的盖子”;“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在的悠久古老”等等。

(11)反说正解法。

有时作者要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却去否定与之相对立的意思,我们只要把这个否定的语句做一个正面的解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明白了。如“我不相信文艺创作丝毫不须讲理,不用抽象思维”这句话,等于说“我很相信文艺创作也须讲理,也要用抽象思维”。反之,如“我很相信说理文如果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情感,要用一点形象思维”,这句话等于说“我不相信要写好说理文,可以不动一点情感,不用一点形象思维”。从修辞角度上说,这种反说正解的方法,实质上是通过变换句式来帮助理解语义的。

(12)风格旁通法。

风格,与时代、民族、地域、作家、文体等多种因素有关。同一作家、同一风格的作品在语言习惯、取材范围、表达方式等方面往往有共同之处。故这篇文章里的某个语句,触类旁通,可能在那篇文章里得到答案。前人提出的“以杜解杜法”就类似这种方法。如《拿来主义》中“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这句话,就可与《琐忆》中“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一句参照理解。

另外,反复诵读体会语气,重要标点符号的辨析等,也都是揣摩的常用方法,这里就不再详述。

方法,实际上也应属知识范畴。它不是智慧,但,是通向智慧的桥梁,因此,我们不应轻视方法的运用和掌握。恰当运用上述方法,必能提高我们揣摩语言的能力。

最后谈谈揣摩语言的操作步骤:

(1)第一个步骤是理清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初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由篇到段,筛选出直关文意理解的具有前面的某种语用特征的语句——关键句。

(3)在关键句中筛选出关键词语。

(4)理解词语、句子的字面意思。

(5)联系语境,运用恰当的方法,揣摩语言的深层意思、感情色彩、表达作用。

(6)把揣摩结果整理成简练的文字。

初始阶段,这几个步骤不可有所偏废,应严格地一步步落实,不可操之过急,待习惯已成,熟便能生巧了。

(注:此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17—18期)

《短文三则》教学小议

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选人了三则文言短文:唐代韩愈的《马说》、明代刘基的《说虎》、清代彭端淑的《为学》。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把这样三篇问世年代相隔久远,或写马、或写虎、或写僧,看似风马牛的文章编到一起且作为一课,初见委实不解,细想不禁为编者的如伯乐之慧眼而拍案叫绝。

一、三则短文,一篇“宏论”

韩愈,中唐时期人,三岁而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二十五岁中进士,他的成才可谓不易。为官期间,因上书请宽民徭,批评朝政,又因谏迎佛骨,曾两度遭贬,第二次还差点被杀。韩愈是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古文创作的杰出实践家,这使他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的议论文,立论鲜明,论证周密,气势磅礴,感情充沛。他的“杂文”,针砭时弊,闪烁着民主性的光芒。《杂说四·马说篇》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终被埋没的事例,比喻贤臣难遇明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现实,其激愤不平之情,溢于言表。《马说》同他第二次遭贬所写的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其情其境,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这首诗是对他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且遭贬斥的“离骚”之语;而《马说》则是为天下人才发出的不平的呼喊。

刘基,元末明初人,曾辅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他的《郁离子》一书,共有杂文一百九十五则,分为十八篇。有个叫郁离子的人物贯穿全书,作为故事的当事人或评论者。这些故事主要是批评元末的暴*和表达对统治者歧视和排斥汉族人才的不满。如其中的《千里马篇》:“郁离子之马,孳(zǐ,生)得駃騠(juē tí,良马)焉。人曰:‘是千里马也。必致诸内厩(jiù,马房)。’郁离子悦从之。至京师,天子使太仆阅方贡(查看记载各地特产以为贡品的书),曰:‘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置之于外牧(放在宫外喂养)。”这个故事抨击的正是——即使被承认是“千里马”,也可以因地域偏见而被轻视、甚至被抛弃(暗指歧视汉族人才)的现实。应该说其思想内容比《马说》要更进一步了。因此,在《说虎》中作者评论说:“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暗比元统治者),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这比韩愈慨叹缺少伯乐而埋没人才的斗争性要强了许多,简直恨不能食压制人才的“恶虎”之肉,寝其皮而后快了。他终于与宋濂等共辅朱元璋而推翻了元的暴*。

彭端淑,清·雍正年间进士。雍正即位后,排挤旧臣,网罗新人,彭端淑便是其中较幸运的一个。他曾任吏部郎中、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等职。他的这些职务与选拔和任用人才有直接关系。因此,他较为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针对某些汉族士人因受歧视而消沉和某些贵族子弟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的现象,写了《为学》一篇,成为他《白鹤堂诗文集》中最为传诵的作品。课文节选的部分,以蜀鄙贫、富二僧的故事作喻,说明只要志向坚定,能够吃苦,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取得成功;否则条件再好,也会一事无成。告诫人们,决定事物的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客观条件。

综上所述,三则短文,虽相隔年代久远,但内容都与人才有关,或从成才的角度劝勉,或从识才的角度讽谏,或从用才的角度告诫。三则短文,恰可构成一篇“人才论”。编者慧眼独具,把它们编为一课,可谓得之矣。

二、意图明确,位置恰当

为什么要把“短文三则”编排在第四册第二单元呢?这是由教学目的决定的。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的《说明》里写道:“初中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学重点和编排方式各不相同。……第二阶段(第二、三、四学期),联系生活,着重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能力,三种表达方式依次分作三个学期的训练重点,课文按照表达方式编排。”据此可知,第四册正该是以议论为教学重点的。

我们知道,这三种表达方式中,记叙是基础。作者把自己观察感觉到的事物,通过记录描写和叙述再现出来,使读者有所见,这便是记叙文。作者理解了观察感觉到的事物,为了让别人也能明白知道,便把自己的理解,用介绍性语言诉说出来,使读者有所知,这就是说明文。随着观察感觉的积累,作者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联系的认识和理解也逐渐深刻起来,于是产生了某种看法和主张(这是一个飞跃),按自己的看法去评说议论,对自己的主张做阐述论证,说明哪是对的哪是错的,使读者有所信,这便是议论文。由此可见,三种表达方式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说明是对记叙的发展,议论又是对说明的发展。记叙、说明、议论,往往水乳交融、丝丝入扣地统一在一篇文章之中。

为了帮助学生从记叙向说明向议论的顺利过渡,要注意把第三册说明同第二册记叙的衔接,把第四册议论同第三册说明的衔接。那么,把内容有着内在联系,既兼用记叙、说明、议论,又各有侧重的两篇“杂文”和一则寓言,编排在第四册第二单元,以承担一部分过渡衔接的任务,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教学工作同样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短文三则教学,必须贯彻编者的上述意图,决不可仅仅做一点语言文字疏通工作便罢休。

三、抓住关键,深入浅出

怎样组织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教材规定的任务,充分发挥本课的作用呢?根据初中二年级的特点,笔者认为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三篇短文中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配合运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既要明明白白地界定清楚这里使用的是哪种表达方式,又要理解表达方式间的联系。这对初二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因此必须结合单元课文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领悟。笔者姑作如下分析,以与同仁们商榷。

《马说》:

第一段,说明。

作者目睹大批人才被摧残、埋没的现实,加上自己可能“收骨瘴江边”的切身体验,经过思考终于理解了人才被摧残埋没的原因。于是以千里马设喻,用一个三句话的因果句群,说明这种原因,告诉读者本来就存在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从而提出了本文的论点。夏丐尊、叶圣陶两位先生认为:“说明文表示作者的理解。所谓理解,乃是说天地间本来有这么些道理,给作者悟了出来,明白地懂得了。”这第一段,不正是表示了作者的一种理解吗?理解了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原因。因此,这是一段说明文字,用的是说明这个表达方式。

第二段,叙述。

这段也是三句话,紧承首段而来。第一句说千里马食量很大,有时一顿能吃一石。第二句说饲马者不识它是千里马,也不按喂养千里马的标准来喂养它。第三句说千里马连普通马都不如了。三句话高度概括地叙述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这一段显然是叙述,是作者对观察感觉到的社会现实的艺术的再现。也正是第一段作者所悟出的道理的事实根据。

第三段,议论。

夏丐尊、叶圣陶两位先生说:“言论文却表示作者的主张。所谓主张,乃是说某一些事情必须这样干才行,某一些道理必须这样理解才不错,如果那样干、那样理解就不对了。”根据两位先生的这段话来看《马说》的第三段,其表达方式便一目了然了。作者以识马喻识才,批评统治者对待人才的做法和认识上的错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策之”、“食之”、“鸣之”三句是说这样干错了;“临之,曰”一句是说这样理解错了。这不显然在议论吗?“呜呼”以下两句,呼应首段得出结论:难道是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识千里马吧。

综上所述,第一段说明道理,提出论点,统摄全篇;第二段叙述事实,证明论点,铺垫下文;第三段分析事实,辨明是非,得出结论。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短小精悍,针砭时弊,抒写感情,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杂文”。“说”的表达方式灵活,往往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而兼用其他。如《捕蛇者说》以叙述为主,兼用说明、议论;《师说》以议论为主,兼用说明、叙述。同时,不论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又都包含着一种愤世嫉俗的感情,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马说》所以脍炙人口,正因为它在不足二百字的篇幅之内,恰当地综合运用了记叙、说明、议论和抒情这四种表达方式,显示了作者高度的表达技巧。同时,托千里马辱于奴隶骈死槽枥之事,而寓识别和珍惜人才之意,字里行间洋溢着因大批人才被摧残、遭埋没而产生的愤慨之情,显示着作者为国惜才的高度责任感。

作为三则短文中的讲读课文,教师应该运用心理学、结合认识论;从观察生活,领悟道理,发表观点这一过程入手,深入浅出地突破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界限与联系这一难点,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并为第五、六学期诸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简单谈谈《说虎》、《为学》两篇。

《说虎》,课文题目是编者所加。为严谨起见,编者未定名为“虎说”。这主要是因为“虎”的概念引申义,在我国的文化积淀中,不像“千里马”常用来喻人才那么明确。如韩愈的《马说》、刘基的《千里马》都是谈人才问题。但关于虎的则不然,别人的不说,单是《郁离子》中就还有《象虎》、《道士救虎》、《蒙人叱虎》等等故事,然其所寓之意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说“说说千里马的事”,其含义我们能揣测出一二,若说“说说虎的事”,其含义恐就难以揣度了。且若以“说”的标准去衡量《说虎》,亦似觉稍逊,不宜以“说”名之。虽仅课文加题的一个细节,也足见编者的审慎和负责精神的。

《说虎》中的“说”,不是文体名,而是动词,是说明谈论的意思。

第一、二段,摆现象,说道理,主要使用说明的方法。现象是什么呢?虎力强而人力弱,虎有爪牙而人无;然而虎吃人的事虽有却不常见,而人伤虎的事却常见。道理是什么呢?虎只懂用力而人懂用智,虎只懂靠自己而人懂借助外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三段是议论,分辨是非,表明观点。前两段由虎落笔,这一段由人落笔,由写虎到写人,角度的变化已暗示寓意。

人之于虎,无非是两种情况:不是被虎吃掉,就是把虎打死。若人像虎一样(虎之类也)只“用力”、只“自用”地以“虎”敌虎,结果必然被虎吃掉(无怪矣);若“用智”、“用物”,以百敌一,以“人”敌虎,就可以把虎打死而寝处其皮(虎虽猛必败)。因此,这段在先以一句承上之后,便鲜明地做出结论:“是故天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这是个暗喻句,无情地讽刺了元统治者重“武功”轻“文治”和排斥汉族人才的极端愚蠢。最后用反问句,预言了统治者必将被“剥下皮来”,给人们做铺垫用的结局。

《为学》是近些年来的保留课文,原在初中第一册第八单元。教学要求是学习几个虚词、实词,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和设喻的写法。义务教育教材把它同上两篇合为一课,放在第四册第二单元,做了编排上的较大调整。教师切不可因习惯而按旧要求等闲处理。同样要配合前两篇短文,从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法的角度,指导学生自读,加深理解。

这篇短文,首段用设问,说明道理,提出论点。中间记叙,运用对话。具体生动,寓言的特征突出。末段议论,点明寓意,告诫青年立志成才。

四、疏通文字,商榷疑难

除上述教学要点外,教师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掌握好常识教学:

(1)根据教材体系的特点,抓住文章与生活的关系这个纲,让学生初步了解韩愈、刘基、彭端淑和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及历代有识之士对人才的重视。

(2)了解“说”和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

2

掌握好古汉语知识的教学尺度。

可以结合已学过的课文,温故知新,适当对几个常用虚词、实词和常见的文言句式作一点归纳,不必要求学生记住术语,只要结合语言环境,能读懂会解释翻译大意即可。

(1)虚词:于、以、之、其、顾

(2)实词:常、食、见、策、啻、恒、敌、鄙、越、奴隶

(3)短语:千里、爪牙、买舟

(4)句式: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

人之食于虎也。(被动句)

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用者也。(被动、定语后置、判断句)

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判断句格式——暗喻)

3

《马说》中的两点商榷:

(1)“策”、“食”、“鸣”三个词句的理解:

《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第12期,某先生的意见认为,三个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并解释说:“策之”,即“(食马者要)使千里马乐于接受自己的驾驭(或鞭策)”;“食之”,即“(食马者要)使千里马乐于接受自己的饲养”;“鸣之”,即(食马者要)使千里马嘶鸣(不已)”。

《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1982年11月版)中,对这三个词都没按使动处理,翻译为:“驾驭它,不按照它的特性;饲养它,不能充分满足它(施展)才能的需要;吆喝它,却又不懂得它的心意。”(《语文知识》)1989年第1期中,某同志提出“鸣之”绝不能讲成“吆喝它”理由有二,其一是“人吆喝马是有目的,难道吆喝者不明白自己吆喝马的意思吗?”其二是“策之”(鞭打它)已经包括“吆喝它”的意思,再释“鸣之”为“吆喝它”意思重复。

《中学语文教学》1989年第9期中,某先生认为“呜之”就是“吆喝它”。认为吆喝马的人正是连自己吆喝马的意思都不明白,否则,那些自命为伯乐的食马者就不会发出“天下无马”的感叹了。

九年义务教材第四册《马说》下面的注释为:食(sì),通“饲”,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读sì。策之,驱使它。策,竹制的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驱使。鸣之,它叫。之,无意义。

笔者认为,策之、食之,以义务教材的注释为好;鸣之,还是讲为使动,使之鸣为好。人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有道理。要弄清不足二百字的短文的一词一句,更不应离开全篇主旨。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的那样,作者托物寓意,在最后的议论部分,一定要分清是非,点明寓意,我们理解词句也不应离开全篇的寓意。笔者认为,策之、食之、鸣之三句话,正是从三个角度来比喻君(统治者,即所谓“食者”)与臣(人才,即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批评有“执策”之权的君王的错误。现分述如下:

策之不以其道,是说君对待臣,不能依照君臣关系的准则,即作者在《原道》中所说的“君君臣臣”的准则。臣固然是供君驱使的,但若君失去为君之道而为昏君,即使他所面对的是良臣(千里马),他也看不出来。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即俸禄,俸禄由所任品级而定,“食之”,喂养它,也就是任用“他”。正因策之不以其道,又怎么能任之而使尽其才呢?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让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历代君王,都置谏官,以表明自己广开言路,鼓励大臣敢于说话,这就是“鸣之”的意思。但是让臣子们说,却又不明白敢于犯颜直谏的良臣之心,却往往使良臣蒙冤含恨。韩愈不就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吗?

这三层意思,用排比句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感情激烈。虽然,君王还每每拿出权威(执策而临),大言“天下无马”。作者也只好“呜呼”一声以“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的呼喊来结束全文了。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附会之论聊窥作者之心。

(2)《马说》第三段所包含的逻辑推理:

这个问题,意见也不一致,笔者认为连永龙先生的意见较好,现介绍如下:

这一段所包含的逻辑推理应该是:

唯伯乐能识千里马也;

今食马者非伯乐;

故其真不知马也。

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来源于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小前提为第三段的第一层内容,结论为第二层内容。由于前两段已经充分论证了中心论点,所以第三段承前省去了大前提。

为编者的匠心安排所感,发表了上面这些议论,不妥之处望同仁们批评指正。

(注:此文发表于《教与学》1995年1-2期,人教社报刊社)

说明文教学管锥

教研室的领导叫我把说明文的一些问题说说清楚。实际上世界的好多事情,往往说得越清楚结果就越糊涂,说得模糊些大家倒觉得清楚。所以现在新产生的一门尖端学科叫“模糊数学”,语言学里就产生了“模糊修辞学”,据说这两门学问加起来就可以解决人机对话问题。电脑为什么还不能与人对话?因为它现在还在追求精确,还不懂模糊。要想与人对话实现清楚的交流沟通,就必须模糊起来,模糊是高智能的表现。可是今天要讲说明文,“说明”嘛,就要说明白说清楚,在这种矛盾两难之中能不能完成任务,心中还真没底。好在中国有句提前遮羞的话叫“抛砖引玉”,我自然还没有脱俗,只好也借用这句话以期待美玉,这倒是真心的。闲话休絮,书归正传。

一、说明文教学应有自己的路径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所以我想先从几个方面把记叙文(甲)、议论文(乙)和说明文(丙)三者比较一下,以便从根本上弄清三种文体教学的不同路径。

1

从要素上看:甲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乙是论点、论据、论证;丙是说明对象的概念、一般特征(内在、外在)、区别联系、利害趋势。

2

从表达方式上看:甲以记叙为主,记录、叙述、描写,联想想象,用典型化手法,有塑造性和夸张性,允许虚构,兼用简短议论、抒情;乙以议论为主,分析、综合、评议、说理、论证、反驳,诠释概念,严格推理,得出结论,摆事实讲道理不得虚构,兼用概括叙述和抒情;丙以说明为主,明确概念、准确判断,定义、分类、比较,推论展望,兼用分析、评议、描写。

3

从表达动机上看:甲要再现生活,作者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是隐含在所反映的生活现象中的,需要读者透过所描绘的生活现象去参悟,甲的表达是间接的;乙要干预生活,赞成和反对什么旗帜鲜明,态度、情感、价值观毫无掩饰,乙的表达是直接的;丙要介绍生活,要尽量排除个人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去作客观反映,但在选择说明对象时又不可能不受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支配,所以丙的表达介乎于直接与间接之间,但更靠近直接表达。

4

从语言的特点上看:甲要求生动形象。描绘细节,含蓄蕴籍,富有情感,贴近口语,多用短句和比喻、拟人、夸张、呼告、移就、通感、巧错、借代、讳饰、拈联等辞格,效果符合形象逻辑;乙要求生动活泼,准确严密,高度概括,富有感情,简练得体,多用长句和比喻、对照、警策、排批、反复、反语、反问等辞格,效果要合抽象逻辑;丙要求在平实本色中求生动活泼,准确严密,多用术语,简明得体,长短合用,除知识小品文外一般不用辞格,效果要合客观事物原貌。

5

从美学效果上看:甲用形象说话,让读者透过形象去观照生活,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悟、情有所动;乙用逻辑力量说话,让读者亲其人、感其情、好其理、乐其义,心有所信、身有所行;丙用科学知识新鲜信息说话,让读者有所知、有所会、有所思、有所升华。

抓住了这五个方面的区别,就容易确定教学路径了。现在一些教师用讲记叙文、议论文的方式讲说明文,尤其不重视说明文的美学效果,这样不能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也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说明文的定义与分类

说明文的定义:

由吕叔湘、朱德熙、张志公三位先生审定的北师大版《写作基础知识》中,给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下的定义是:

用言简义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等,解说清楚;或者把人物的经历、特征等,表述明白,这就是说明。

这个定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它的语言特点——言简义明。二是它的适用范围——表述、解说人或事物。

据此我们可以给说明文下个定义: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言简义明地表述、解说人或事物的文章叫说明文。

有一点应该向学生说清楚,表述人的说明文,如鉴定、自荐书、政审材料等属应用文;复杂一点的属哲学、考古等文化学术著作,这些目前我们教材里没选,但不等于没有,不能一提说明文就认为是教材里的那几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选些浅易的学术文章给学生见见。

说明文的种类:

世界有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事物。那么说明这些事物的文章自然也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其种类必然是难以划归清楚的,很难说这篇文章绝对属于这一类而不属于那一类,而且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为了加强针对性,我们把教材里的文章从说明的目的、内容和语言上做一个粗略的归纳,以供大家参考,可分为两大类:

(一)说明客观事物的一般性说明文

1

物体说明文

说明存在物的形状、结构、特征、性质、功用等为主。

(1)自然物,例如:

《宇宙里有什么》《蜘蛛》《春蚕到死思方尽》《石油的用途》《神奇的极光》《南州六月荔枝丹》等。

(2)人造物,例如: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机器人》等。

2

物理说明文

说明客观事物的成因、关系、发展、规律等为主。例如:

《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食物从何处来》等。

(二)科学说明文

1

自然科学说明文

(1)学术说明文

说明自然界的联系、规律、研究成果、学术观点、理论体系等为主。例如:

《人类的起源》《空间和时间旅行》《宇宙的未来》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教材也属这一类。

(2)应用技术说明文

说明某项技术的发明、产生、制取、原理、性能、运用等为主。例如:《统筹方法》《激光》《遥感》《纳米》《冷挤压》等,高考试卷上出现过的如,“肠脑”、“转基因作物”、“生物降解”、“酒精纸浆”、“中微子通讯”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一部分文章中,有一种以科普为目的的“知识小品文”,语言上有文艺性、趣味性,如,《蜘蛛》《春蚕到死四方尽》《南州六月荔枝丹》《蝉》等,特此说明一句。

2

社会科学说明文

说明人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联系、规律、成果、观点、理论体系等为主。例如:

《人生的境界》《孔孟》《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千篇一律与千变成化》《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等。

三、说明的基本方法及其运用

我们前面讲过,说明文的要素是四个:说明对象的概念、说明对象的一般特征、同其他事物的区别与联系、它的利害与趋势。关于说明文的要素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这样提比较准确。因为说明文要回答下面①是什么,②是哪些,③是怎样,④会怎样,⑤要怎样五个问题。而①②是概念问题,③④是一般特征、区别联系问题,④⑤是区别联系、利害趋势问题,即使一篇文章不一定回答全部五个问题,作为共性的“四要素”还是客观存在的。“四要素”决定了说明文的四种基本说明方法。

(一)定义法

逻辑学里“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说明文理的定义法就是回答“是什么”的说明事物本质属性和一般特征的说明方法,逻辑学里的“定义”不得用否定形式,不得用比喻,不得循环等有种种规矩,说明文的定义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

科学定义法

科学定义法如同逻辑学里的“定义”,是说明事物体质属性的方法。本质属性是一事物足以区别其他事物的特性。例如:

①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②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分析两个例子的语法结构,①“食物”是主语,“是”是谓语,后面是宾语,“物质”是宾语中心语,“一种……能量”是宾语的定语。例②结构相同。句中的“主语”叫“被定义项”(即“种概念”);“是”字叫“系词”;整个宾语部分叫“定义项”,宾语“中心语”叫“属概念”、“定语”叫“种差”,也就是说“定义项”由“种差”和“属概念”组成。其公式是:

定义=种概念被定义项+是系词+(数量、范围)+种差+相邻属概念定义项

这个公式同逻辑学的定义公式是完全相同的。这个公式要让学生记熟,高考已经考过几次。题型是“据所提供的下列信息给××下定义”。

2

描述(解释)定义法

在我们对事物的体质属性认识还不够清楚的时候,我们说明的可能只是事物的某个一般特征,这时我们可以用描述定义法。主要形式有:

(1)发生定义法:描述、解释事物发生、形成过程的定义方法。例如:

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地冲蚀掏挖,山体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李缄、张卫国《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2)功能定义法:解释事物功能、作用、意义的定义方法。例如:

仿生学是在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它的任务是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原理,去改善现有的或创造新型的机械系统、仪器设备、建筑结构和工艺过程。(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3)比较定义法:同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比较来解释说明对象某个特征的定义方法。例如:

“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我仔细地端详着她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语的说。(位梦华《旅鼠之谜》)

这里就包含着一个比较定义。

(4)比喻定义法:用打比方来解释事物某个特征的定义方法。

例如: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动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看云识天气》)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向沙漠进军》)

逻辑学里定义是不准用比喻的,但在说明文里,只要能回答“是什么”、能说明事物某个特征的句子或语短,我们都可以说它使用了定义的说明方法,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提一提,那就是用否定形式(逻辑学理不允许)的“排他定义法”,例如,说“社会主义不是贫穷,社会主义不是落后,社会主义不是软弱……”那么社会主义是什么呢?没能做出回答,但它的意思是明确的,那就是富裕、先进、强大,排除了“不是的”就是“是的”。

说明文中定义法的本质特征就是能告诉读者“是什么”,下面的例子都是下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并利用自然的高级动物。

②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

③人是两腿直立行走有感情、有语言、会思考的高级动物。

④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在于人做谋事时,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⑤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被判了死刑,但是都有一个不定期的缓刑期;我们都有一个短暂的期间,然后我们所呆的这块地方就不再会有我们了。(雨果转引自赵鑫珊《人是什么》)

⑥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回忆、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赵鑫珊《人是什么》)

以上六例都是解释“人”是什么的,但回答的角度不同,揭示的人的特征的性质也不同,让学生揣摩比较,会对定义法有个更好的理解。基中①②属科学定义法,③④⑤⑥属描述定义法。

(二)分类法:

“分类”在逻辑学里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所谓“外延”即适合于概念一定内涵的事物的种类范围。定义告我们“是什么”之后,分类告诉我们“是哪些”。为了便于理解,先请大家看下面这段文字:

探索人和动物眼睛奥秘的仿生学研究工作,称为视觉仿生。它跟听觉仿生、嗅觉仿生、触觉仿生和味学仿生一起。统称为感觉仿生。感觉仿生已经成为目前仿生学的发展重点。(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这段话告诉我们,“仿生”(属概念),可分为感觉仿生、行为仿生、结构仿生(种概念)等等,感觉仿生(属概念),可分为视觉仿生、听觉仿生、嗅觉仿生、触觉仿生、味觉仿生(种概念)五种感觉器官的仿生。我们可以此类推,视觉仿生,还可以分为单眼仿生、复眼仿生等;单眼仿生,还可分为蛙眼仿生、鹰眼仿生等等;……。当我们明确了“仿生”是什么之后,就可以这样一级级划分下去,从而明确“仿生”是哪些,这就叫分类。说明文“分类说明”与逻辑学里的分类其规则是基本一致的:

使用分类法的原则:

1

一般,一次分类只能采用一个标准的原则。

比如,分为单眼仿生、复眼仿生,分类标准是眼睛的结构。分为蛙眼仿生、鹰眼仿生,分类标准是仿生研究的动物对象。如果我们说,“视觉仿生”分为人眼仿生、复眼仿生、鹰眼仿生等,这就违背了这条原则。

2

一次分类母项、子项不得越级的原则。

比如,“感觉仿生”这个被划分的属概念,投入划分时称作“母项”;划分出的几个种概念“视觉仿生”、“听觉仿生”……叫做“子项”。下一级划分,如划分“视觉仿生”,“视觉仿生”又称作“母项”,划分出的结果又叫做“子项”。以此类推。如果我们说,“感觉仿生”可以分为人眼仿生、蛙眼仿生、鹰眼仿生……,这就叫越级。

3

一次分类”子项“要分尽的原则。

这是理论上的要求,在实践中是很难完全做到的。

比如“感觉仿生”的分类,因为动物一般只有五种感觉器官,我们可以把子项都划分出来,但要划分“单眼仿生”,单眼的动物就不仅仅五种了,要分尽就不那么容易,一般用“等等”或省略号代替。

这里补充说明两个问题:

(1)概念的“内涵”与概念的“外延”(包括的范围)间的反比关系问题——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反之亦然。比如,“中学生”这个概念,它的外延是全世界的中学生:内涵增加一项(一个定语),“中国中学生”,显然其外延小了许多;内涵继续增加,“在历届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奖的中国中学生”,其外延也继续相应变小。反过来,内涵减少,则外延增加。

(2)从外延的角度看,概念间存在着六种关系,应该让学生掌握。

①从属关系,如,“水果”和“苹果”,苹果的外延全部包含在水果属概念的外延中。(图1)

②并列关系,如,水果中的“苹果”和“香蕉”,二者的外延并行存在于属概念外延中,二者外延相加小于属概念外延,中间无过渡概念。(图2)

③交叉关系,如,“女运动员”和“跳水运动员”,二者的外延有一部分交叉,即“女跳水运动员”。(图3)

④同一关系,如“北京市”和“中国首都”,二者外延重合(完全相等)。(图4)

⑤对立关系,如,“黑色”和“白色”,二者外延并行存在,中间还有过渡概念。(图5)

⑥矛盾关系,如,战争中的“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二者外延相加,等于属概念的外延。(图6)

附图:

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概念间的六种关系),都是高考的重点,在病句题、语用(短句改长句)题、特别是在科技说明文阅读题(选项内涵的扩大、缩小、转移等等)中,是屡屡出现的。

(三)举例法

逻辑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一日晚饭后,老师把两个学生甲和乙叫来,说:“这里有两簸箩花生,你们各端一簸箩回去剥开看看是否每个花生豆上都包着一层红皮,看谁得出的结论快而准。”甲与乙答应一声各端着一簸箩回去。甲回去就立即动手快速剥起来。直干了一个通宿,才全部剥完,迅速跑到老师那里,看乙不在,兴奋地报告说:“我把所有的花生都剥开了,概无例外,确实每个花生豆上都包一层红皮。”老师表扬了他的认真和勤奋,肯定了他的结论,并告诉他乙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得出了和他同样的结论。甲大吃一惊,老师告诉了他乙的做法。原来乙发现花生分一个豆、两个豆、三个豆的三种类型,于是他各选了一个剥开,见都有红皮包着,当天晚上便回去报告给了老师。

甲用的是“完全归纳法”,乙用的是“科学归纳法”。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固然可靠,但往往不实用,科学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同样可靠并且实用。科学归纳法的要素,就是选取典型实例考察。在说明文里,举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实例分析说明的方法,就叫举例说明法。

“举例”的关键,是例子要典型,典型就是能反映一类事物共性的个性,因为这个个性有代表性、普遍性。例子无典型意义,就容易犯在个别性的前提下得出普遍性结论的“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运用举例法有三种情况,举例、设例和列举,举例、列举好懂,设例,如《统筹方法》一文,通篇设例,即根据客观规律假设出典型实例加以说明,使说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四)比较法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哲学上叫做“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法是把有联系(内部的或外部的)的事物,放在一起通过比较来突出其中某事物特征和趋势的说明方法。例如,为了说明“智能机器人”的特征,把它同“工业机器人”在构造、效能方面进行比较,就能使智能机器人的特征凸现出来。把客观现实的需要同智能机器人的功能比较,就能预见这种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运用比较法,其前提是事物之间有联系,为了说明月亮的特征,你拿课桌来比较,比较是无法进行的。所以比较法本质上是“联系法”。下面我们来谈谈联系。

我们知道,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而这种普遍联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就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由此推论,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是不能反映事物的规律的。例如:

智能机器人同工业机器人、同现实的特别是未来科学发展的需要之间的联系;风沙为害的“游击战”同“阵地战”之间的联系等:是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规律性联系。而“蚕丝”与“圆蛛丝”之间联系,是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非规律的联系。总之,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是反映着事物间“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三大关系,而最终表现为发展趋势的联系。

举例和比较说明,经常是配合使用的,它们合起来回答“是怎样”(客观存在)、“会怎样”(自然趋势)、“要怎样”(人类意志)三个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八种辅助说明的方法,现“列举”于下,不再详细介绍。它们是:比喻说明、引用说明、数字说明、算式(公式)说明、列表说明、插图说明、记叙说明、描写说明等。记叙、描写两法,主要用在知识(科学)小品文中。

四、抓住事物特征说明

这个问题涉及读写两个方面,所以是个要说清楚的重要问题。教材上有这样一段话:

说明事物往往需要解说某一事物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关系、功用等等,最要紧的是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说明事物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上,还必须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才能使人得到比较深刻的认识。

分析这段话,有两点必须弄清一是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本质”,二是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比如说,“人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两腿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的“特征”呢?当然是,称作“表征”、“非本质特征”、“一般特征”,或如同教材中所讲称作“表面现象”。表面现象可不可写呢,当然可写,但不能“只”写;必须写的是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特征,为了明确起见在这里我们把它称作“本质特征”,一般情况下,凡不加修饰语单称“特征”时,即指“本质特征”。

(一)阅读中怎样筛选作者所说的事物特征

1

在定义中筛选

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概念的内涵要揭示出事物的特征,即足以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志。所以从定义中筛选出事物的特征是最直接最便利的方法。在科学定义中,事物的特征就是“种差”。如,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那么,“食物”的特征,就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在描述性定义中,可用筛选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如,前面说到的“泥石流”的特点,可以抓住“粘稠浆体”、“急速下泻”两点概括。

2

在中心语句中筛选

有的文章没有使用定义法说明事物,但总要采用总分并列、进层的说明结构,那么,在“总说”的部分,必定能找到集中说明事物特征的中心语句;或者在并列分说、进层分说部分,必定能找到各层的中心语句。然后筛选出关键词语概括。比如《宇宙里有什么》,我们筛选出“物质的”、“运动的”、“无穷的”三个“的”短语,也就概括出了宇宙的特征。

3

理出说明线索筛选

有的说明文,以事物的特征为线索逐层说明,那么,理清了线索就容易筛选出事物特征。比如《蜘蛛》作者把蜘蛛“织网捕食”这一特征作为说明线索,先说“如何捕食”——织网(突出“丝”):再说如何织网(说明各种腺体);最后说到人对蜘蛛的认识和利用。

4

注意区别“表征”和“特征”

表征和特征的区别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比如《死海不死》,“死”、“不死”,是表征,水的“咸度高”才是特征。《奇特的极光》,“威力之奇”是表征,下文才讲它的三大特征。

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对事物特征的筛选练习,不仅是学生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严密性、深刻性的思维训练,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二)写作中选取事物特征的角度

前面已经说过,虽然“说明”要尽量客观,但它不可能不受作者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限制,选取事物特点角度的确定,就更取决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对事物认识所达到的水平。因此,这里从教材中归纳出的几个角度,仅供指导学生作文时参考。

1

历史发展的角度

包括产生、发展、传统、流变、继承、创新等方面。如,《中国石拱桥》《人类的出现》《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等。

2

艺术审美角度

包括优美、和谐、古朴、典雅、清新、雄伟、壮丽等方面。

如,《苏州园林》《人民大会堂》《威尼斯》等。

3

生命形态角度

包括繁殖、发育、生存、死亡、机体、本能等方面。

如,《蜘蛛》《蝉》《南州六月荔枝丹》《旅鼠之谜》等。

4

实体结构角度

包括形态、质地、声色、气味、繁简、疏密、拙巧等方面。

如,《景泰蓝的制作》《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石拱桥》等。

5

原理功能角度

包括政理、哲理、事理、情理、物理、生理等方面。

如,《神奇的极光》《时间旅行》《眼睛与仿生学》等。

6

本质联系角度

包括对立、依存、制约、转换、直接、间接、主要、次要等方面。

如,《向沙漠进军》《食物从何处来》《敬畏自然》《看云识天气》等。

上面说的这些角度,实际由说明对象本身的特征以及作者的说明目的决定的,而且,虽然一篇文章往往以某个角度为主,又往往从几个方面综合说明,切不可做死板的理解。

五、说明文的结构与说明顺序

(一)说明文的结构

1

结构的实质

简单的讲,名词意义的“结构”,即文章外部的组织、构造;动词意义的“结构”,即构建文章,又叫“布局”、“谋篇”。深入一点说,结构实质上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和相互联系,进行思索和加工过程及其结果在文章中的反映。因此,安排文章结构,就不单纯是写作技巧问题。本质上是作者的思想认识在写作方法上的反映和思路的体现。

2

结构的内容

(1)层次:是文章内容的表达次序,是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实质是事物客观发展的阶段性或侧面,人的认识和思维进程在表达过程中的反映。说明事物时的思维进程一般是“是什么——是那些——是怎样——会怎样——要怎样”。

(2)段落:是构成文章的意义集成块。具有换行的明显标志。是表达过程中,由于思想内容发生转折、需要强调、间歇等造成的文字停顿。

层次与段落关系密切。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着眼于文字表达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层次大于段落(也有时等于段落)

(3)过渡照应:过渡,指段落层次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指题文、首尾前后内容的观照呼应。

(4)开头结尾:无论什么文章的开头,都应该是文章最自然、最恰当的序幕。任务是疏通材料头绪,理清事物发展的内在脉络,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定准全文的色彩格调。结尾,是文章顺乎情理的收束:或揭示主旨或抒发情怀、或感召读者引人深思,或简短明了、或造语含蓄。但无论如何都要呼应开头,升华主旨。说明文的开头,一般起于“是什么”,结尾一般收于“会怎样”或“要怎样”。

(二)说明顺序

前面说了,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层次,层次是内容的表达次序。次序就是顺序,它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事物发展的客观阶段性和侧面,一是作进的认识和思维的主观过程,因此,说明顺序也只能有客观顺序和主观顺序两类。

1

客观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阶段组织材料、安排层次的说明顺序。

①说明事物历史演化的文章。如,《人类的出现》《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②说明生态变化的文章。如,《蝉》《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③说明过程的文章。如,《月球上的足迹》《景泰蓝的制作》

(2)空间(方位)顺序

即按事物构成的不同侧面组织材料、安排层次的说明顺序。

可分为整体局部、外表内含、上部底层、前脸后背、环行方位等五种。一般说明地理、建筑等一类文章采用。

事实上,时间、空间顺序常常配合使用。

2

主观顺序(认识顺序、逻辑顺序)

即按人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材料、安排层次的说明顺序。人的认识总要遵循着“感性——理性——感性”这样一条规律,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由必要到可能、由必然到自由、由熟悉到陌生、由已知到未知,以上都属由感性到理性的相应认识阶段;由特征到功用、由性能到用途,这两条属由理性到感性的相应认识阶段。例子很多,这里从略。

以上是我们这次讲座的全部内容,我不过多花了些时间对教材作了点归纳工作,希望能节省大家些时间,或许还能对大家平时的教学有所帮助,果如此,余心足矣。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中国古代小说的八大特点

在中学语文教学要加强文学教育的呼声中、人们的目光大多集中到了中外现、当代小说的身上,面对中国古代小说则关注不够。我想这恐怕同小说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常常处于被排挤的地位不无关系。为了更好地落实教材上古代小说单元的教学任务,教研室安排这个系列讲座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按照事前的计划,今天以四大名著为主,例说“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以便从宏观上了解古今小说内在的艺术联系和区别,从而使课堂视野更开阔、内容更丰富,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长篇巨著成书大都有一个在民间长期流传孕育的过程:

小说不过是民间的琐屑之言,说一些浅识小道,正所谓“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这固然是古代文人贬斥小说的话,但也恰好说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小说产生于民间,是百姓思想愿望、生活实际的反映。《三国演义》其中一条重要的思想,就是百姓对明君贤相、统一安定生活的渴望;《水浒传》的一条主题是百姓在无诉的情况下,对英雄侠义人物的盼望;《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实际上是百姓探索愿望的一个英雄化身。这三部著作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早就在民间说书人的口头流传。《西游记》之前已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具上中下三卷十七章的规模,其中有个猴行者,是个白衣秀才,神通广大智勇双全,与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历尽艰险胜利而归。《大宋宣和遗事》共四集(或前后两集),其中杨志卖刀、晁盖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三十六人聚义梁山泺等情节,已具《水浒》雏形。《三国志平话》分上中下三卷,情节起于司马仲相阴间断狱,终于诸葛亮病亡,已具《三国演义》主要情节。但文字简率,并保存着较多的民间传说色彩。总之,由优秀文人向民间学习、参与和加工民间的作品创作,最终成为长篇艺术精品,而非一人一时之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第一大特点。《红楼梦》的情况有所不同,从写一个家庭及其社会网络的兴衰变化、一个性格矛盾的女性(李瓶儿)毁灭的《金瓶梅》,中间有《林兰香》(林润瓶、燕孟卿、任香儿、春满)的过渡以及《金云翘传》在结构上、《平山冷燕》(山黛的尖刻,冷绛雪的厚道)在人物性格上的影响和借鉴,《红楼梦》终于达到了世情小说的顶峰,虽有高鹗续书之说,但它实属一人之作。

2

长篇巨著多取“章回”体例:

“章回”,本来是说书人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阶段划分的讲说回次。经文人整理后的小说保留了这样的结构方式,在保证情节相对完整的基础上,于情节转折的地方换回,称某回、或某章。这样既使情节衔接紧密又使层次一目了然。其特点,一是每回都有个对偶句的标题,如《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一般上联是对这一回前一部分内容的概括,下联概括后一部分内容。二是一章结尾处,存留着说书人的口吻,往往有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话,以便造成悬念。到下一回开头,要说,“上一回书说到……”,以便引起回忆,使衔接自然紧密。

3

往往给故事的产生涂上一层神秘浪漫的色彩,使故事的发展获得一种先天依据:

如,《水浒传》洪太尉误走的妖魔包括36员天罡星、72员地煞星,这就是后来梁山泊聚义的108将。孙行者自不必说,贾宝玉、林黛玉聚散也是先天定好的,绛珠仙草为还神瑛侍者的水债,二人于是共到人间经历一遭;十二金钗,个个都有先天的命运。即使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要加上一种“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不可抗力为依据。

4

语言吸收民间口语,同时继承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

这种吸收和继承,形成了古代小说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寥寥数字便能生动鲜明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我们先举几个散文中的例子,如,子路的“率尔而对”,梁惠王的“笑而不言”,庖丁的“善刀而立,踌躇满志”;先轸的“不顾而唾”,邹忌的“窥镜而问”,毛遂的“箕踞以骂”,樊哙的“目眦尽裂”,项羽的“按剑而跽”,相如的“持璧睨柱”,廉颇的“肉坦负荆”等等举不胜举,寥寥数字,人物跃然。还有从人物语言中同一意思的用字变化上表现人物性格的,如,《鸿门宴》张良入见,把项伯所言告诉了刘邦,刘邦采纳张良意见,利用项伯给项羽捎话,对张良说,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紧接下文写,张良出“要”项伯。这里“呼”“要”两字相对,“呼”,是“叫”、“喊”的意思“要”通“邀”,是“邀请”的意思。况且,“得”读“děi”,是必须的意思,在不得已的政治权变情况下,只要不当面,他都不肯用一“请”字呀。从用字的变化中可看出刘邦的为人。这就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成为我国古代文人用笔的准则之一。

下面我们再举些小说里的例子,如,《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回答王夫人问话后有一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人物心态全出。林冲发配沧州,指着脸上印记说,“我因恶了高太尉……”,林冲当时的心思,全在这一个“恶(wù)”字上表现出来。蒋干渡江,“昂然”登岸,“愕然”闭口,“惊愕”变色,“面如土灰”三词一语,人物活于纸上。黛玉进贾府,三姊妹上场“敛声屏气”,王熙凤则“招摇放诞”,在对照中显意;黛玉见宝玉“一惊”,宝玉见黛玉“一笑”,“惊”存于中,“笑”现于外,各合身分性格。

仅从上面举的例子两相对照,就能看出二者之间的继承关系。这正是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借鉴的地方。

5

注重故事完整,讲求情节曲折,是我国古代小说独特的艺术传统。表现在五个方面:

(1)故事有始有终,结局大都分明,是悲是喜,都要使读者的心落到实处。这既决定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促成了民族的审美传统。不再举例。

(2)无论短篇还是巨制,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情节发展,富于戏剧性、巧合性,“不巧不成书”正是对这一特点的高度概括。

如《蒋干中计》中,酒后周瑜、蒋干抵足而眠一节,毛伦评曰:

周瑜诈睡是骗蒋干,蒋干诈睡又骗周瑜;周瑜假呼蒋干,是明知其诈睡,蒋干不应周瑜,是不知其诈呼;周瑜之诈醉却是醒,蒋干真醒却是梦。……周瑜假做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步步是呆。写来真是好看。

这段点评,把作者布局构思的严谨巧妙分析得十分到位了。

“巧合”是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作者有意安排的,蒋兴哥若不巧遇珍珠衫,情节便无法发展。陈红先生(南开大学教授)在评论中国古代小说注重情节上的“因缘巧合”时说:

“作者要写鲁达之粗豪疏狂,便设计了五台山一段,而要鲁达上五台山,还需要一个契机,于是写了一个赵员外。赵与鲁有关联,与五台山亦有关联,于是鲁达走投无路之时,写一赵员外,‘因缘’凑合,便实现了鲁达上山的情节。”(《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论发微》)

这里叙述的是施耐庵构思这一“巧合”的思维过程,巧合创造戏剧性,推动情节发展。

(3)顺叙、倒叙、补叙、插叙、平叙,各种记叙方法参差错落,使情节发展波澜起伏,曲折有致,显得摇曳多姿。比如“智取”生辰纲一节,先写“智送”后写“智取”,送与取在黄泥冈衔接;既要解除“智送”者的警惕,又要适时下药于酒,迷倒对方达到“智取”的目的,整个计划的实施都要面对面操作,难度之大可知,当读者读到作者补叙揭开下药的谜底时,无不产生惊喜、赞许和钦佩的感觉。至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平叙法,使情节转换大开大合,让读者期待的心情,在巧合中满足,正是对说书艺术的继承。

(4)善于驾驭“千头万绪”。长篇作品头绪很多,但作者讲究取舍,搭配详略,结合虚实,叙述有条不紊,使千头万绪各得其所。如,《黛玉进贾府》众多人物登台亮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从我国四大名著的全貌看,无不如此。

(5)叙述中插入简短议论。比如《香菱学诗》写香菱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下文议论说“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作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八字包含着作者对人物的赞叹之情。在课本所选的章节中,我们能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

以上五点,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小说在处理情节方面的特点。

6

人文环境铺垫用墨如泼,自然环境渲染惜墨如金:

同我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人文哲学一样,我国古代小说除附会人物命运的先天依据外,还主要用人文环境为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提供依据。比如《红楼梦》用前四回的篇幅交代贾府情况和社会背景,可谓用墨如泼。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迎外孙贾母惜孤女”,用整回文字交代决定黛玉命运的全部人际关系,而其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却少之又少。当自然环境与情节发展有密切关系不得不写的时候,也惜墨如金。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直关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没有风雪,林冲不去打酒,不去打酒就必定被烧死、砸死或获罪而死,死了就没有了下面的情节。如此重要的自然环境,也只用“那雪正下得紧”六字完成,实质写雪的也只“紧”一字。那么这个“紧”字自然一字千钧了。

7

人物描写的特点:

(1)我国古代小说特别注重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来表现。比如,王熙凤见黛玉一节,作者这样写她的语言:“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话贾母听了会有多么高兴呀!再看写她的动作行为,出场就与众不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见到黛玉先“携”其手“端详”,然后就是“夸赞”(语言如上),夸赞未完就“拭”泪,才拭泪又“转喜”,转喜之后就“自责”,动作表情言谈瞬时几变,都能恰到好处,可见她的聪明机敏和圆滑:这些都是细致入微的言行描写。

在不同语境中,人物言行前后有意的细微变化,最能反映人物的心态。对这种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古代小说从史传散文中继承下来的显著特点。如《黛玉进贾府》黛玉回答“念何书”这个问题的前后变化。第一次是回答贾母的问话,黛玉谦虚地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贾母说众姊妹——“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之后,黛玉意识到自己回答得还不够谦虚,不合贾母关于女子读书的观点。于是,第二次当宝玉问同一问题时,黛玉改口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这种在前后呼应中表现出来的细节变化,是多么的耐人寻味啊,其“力足以举千钧”了。这样的例子课文中还有。古代小说主要通过言行细节写入物心理,基本不作大段的心理概述,有时用内心独自——“内中忖道”、“心下又转道”——也极为简短,再加上人物命运的先天注定,便造成我国古代小说的一个弱点——人物内心潜意识挖掘不足,性格往往一生不变。

(2)人物形象描写的传奇化手法。所谓传奇化手法,指英雄传奇一类作品中的人物类型化手法,意思是说人物相貌、性格、身分等已经形成“意象化”的类型。如,孔明与吴用,张翼德与鲁智深,赵云与花荣等等,这种类型,归纳起来可分为佳人类、才子类、尖刻类、忠厚类、暴猛类、神勇类、奸诈类、智慧类等等,即使《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也离不了这些类型。类型化,不等于人物没有个性,李卓吾评点《水浒传》有一段话说得好:

刻画鲁智深,千古若活,真是传神写照妙手。且《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急性子的,渠(他)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无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读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

“同而不同”,“同”即共性,“不同”即个性。

高考命题,有时在这方面做文章,如,同属佳人类,《红楼梦》“十二钗”,其相貌妆束、举止声气多有“同”处,要求考生据“不同”处辨其名号。这是需要留意的。

8

于章节首尾或叙述过程中佐以诗词来承上启下,议论抒情,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独到之处:

(1)见于全书之首,交代作者本人写作的因由及对故事的态度,也有的暗示全书的主题。如,《三国演义》开篇是一首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就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首从隐者的角度写的词,上阕感慨世事人生,下阕抒写渔樵隐居生活的平静和自在。作者虽承认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但不羡慕这样的业绩。英雄也禁不起时间浪花的冲洗,是非成败转眼成为过去,青山永驻,而人能有几度夕阳红呢。

《水浒传》开篇是一词一诗,词的意思和《三国演义》这一词差不多,但贬斥名利纷争的意味更鲜明,词中说:“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又说“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词的结尾主张“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生曲度”。

(2)起交代背景引出故事或收束全书的作用。如刚才说到的《水浒传》开篇诗: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首联是说宋统一了天下,下面三联说,太平日久,天下富足,因而渐生奢靡之风,而人们沉睡不醒,那么,祸端就要产生了,于是第一回就写“误走魔”。下面是《水浒传》收束全书的两首诗: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当日也堪怜。

一心征腊摧锋日,百战擒辽破敌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馋臣贼相尚依然。

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泛钓船。

生当庙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啸暮云稠。

不须出外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第一首,歌颂英雄业绩,批评朝廷昏庸;第二首,奉劝壮志于庙食封侯的人,记取梁山英雄的教训,勿忘玄猿断肠的悲惨。两首诗又都蕴含着作者愤懑不平之情和劝人放弃功名而追求自在的意念。

(3)在叙述过程中,遇有非着力描写的景物不可时,以诗的形式写景,用夸张的笔调,铺陈渲染。例如《西游记》第一回写水帘瀑: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这一特点是继承古代诗歌写景抒情传统而形成的,以诗写景,不仅节省笔墨,而且便于夸张渲染,使景物更鲜明突出。

(4)在人物出场或情节跌宕、转换之处,用诗歌的形式重复、补充或代替人物和情节的描写,达到强调突出或承上启下的目的。《黛玉进贾府》中概括贾宝玉性格特征的两首《西江月》是大家所熟悉的,现在再举一首写人的例子: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空鹤氅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这是对白骨精第三次变化成的老公公形象的描写,这一派仙风道骨,怎能不惹得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呢?一表现了白骨精修为之高,为人狡猾;二表现了唐僧的善根佛心,容易上当。同时都有力地衬托了孙悟空的修为、智慧和忠诚。下面举一个补充情节和承上启下的例子:

因此,林冲得李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勤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不在话下。有诗为证:

才离寂寞神堂路,又守萧条草料场。

李二夫妻能爱客,供茶送酒意偏长。

这是林冲发配沧州,巧遇他曾救助过的李小二后,情节由看守天王堂改为看守草料场这一转换叙述中插入的一首歌诗,大家看一下前后情节,便可知道这首诗的作用了。

古人说书,不仅说还要唱,小说中的这些诗正是这种边说边唱的民间艺术的保留。这种散、韵结合的行文方式。不仅显得行文活泼,而且可以调节读者的情绪,提高阅读的兴趣。

以上是结合教材归纳出的中国古代小说的八大特点,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教学过程中,以教材文本为范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上升到某种理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了解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注:本文是天津市教研室组织的单元教学讲座的一部分)

谈谈诵读

读,有出声不出声之分,出声地读就叫诵。然而我们有个“熟读成诵”的说法,可见诵还不是一般出声地读,而是“熟读”,读到准确、连贯、顺畅、清晰、响亮,恰当表达作品情感的程度,才能“成诵”,这种已成的“诵”,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诵读”。诵读分表演性的叫朗诵,非表演性的叫朗读;表演与非表演,是就读的目的而言的,就读的本质而言没有根本的区别。

诵读的本质是什么呢?诵读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具体讲,这种能力包括分析理解、联想想象、创造性地传达作品思想感情并感染他人的综合性能力。由此看来,诵读能力的提高,也是人的一种综合性提高,我们可万万轻视不得呀!

要诵读好一篇作品,它的基础是什么呢?除了人的生理条件外,首先是要读懂原著,深入分析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好作品的基调。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说:“艺术构思对于当前的和过去的生活经验是一种创造性的再现,而这一切再现对于艺术构思中的感受和情感都是一种表现。”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相贴合,使他的作品真能表达他的旨趣。”这里所说的“再现”、“表现”和“旨趣”,是需要读者去认真领会的。当你凭借作品的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的语言,去理解、透视这一“再现”,去揣摩作者的“旨趣”——主观感受和情感的时候,如果你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积极的理性思维状态和高度的情感兴奋状态,那么我们说你读懂了原著,你便具备了诵读的基本条件。但这还不够,你还必须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把作品的“再现”,作者的“旨趣”与你的经验积累相沟通、相融合,透过语言文字,看到形象、听到声音、闻到气味、感到冷暖……你平静的心灵激起了浪花,搅起了波澜,甚至涌起了巨浪。这时,你已经通过作品——艺术媒介,和作者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于是你便具备了在诵读中感动别人的基础。

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口到、眼到、心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就是说眼要看到,口要读对,还要心领神会,而心领神会最要紧。只有正确理解了作品主题,进入作品描写的情境中云,你才会自然地展开联想与想象,即苏轼说的“深思”。所读、所想、所闻、所见,浑然成为一体,便会达到预期的境界。

诵读者是作者的踏实代表,所以必须准确自然地读出原作的精神;诵读又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所以必须读出诵读者个人的体会和欣赏所得。“准确”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语音的规范要求,读准普通话标准音;一是意思的正确传达,不得增减一个字的意思。当然,这里包含着诵读者严肃谨慎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自然”是指语气、语调、语流、语速、语势,要自然和谐,琅琅上口,连贯顺畅,徐疾恰当,因势而下,一气呵成;不隔断,不生硬,不突起突落,不拿腔作调,不故做姿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作家写完作品,只是完成了创作的一半,而另一半由鉴赏者完成。诵读者首先是鉴赏者,肩负着另一半创作的任务,并且要把作者的和自己的全部创造传达出去,感染他人,这才是深层次的诵读。

上面谈的是对诵读的认识问题,下面着重谈谈诵读的某些技巧问题:

1

关于语气的分类及表达手段

语气,是句子具有的轻重快慢、高低升降的音调,对表情达意有着重要作用。语气大致可分为表意语气、表情语气和表态语气三类。(依郑頣寿、林承璋主编《新编修辞学》说法)表意语气,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某种意愿,如告诉、询问、慨叹、请求、命令、催促、建议、商量等。表情语气,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某种情感,如赞美、惊奇、不满、愤恨、兴奋、悲哀、讥刺、斥责、鄙视等。表态语气,用来表达说话者对所说内容的某种态度,如肯定、否定、半信半疑、委婉、避讳、强调、缓和、让步等。

表达复杂多样的语气,主要手段是:语调、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词、叹词和副词等。

2

注意语调

语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调指句子中的停顿、重音、升降等;

狭义的语调只指贯穿全句的高低升降的音调,也称句调。我们这里说说狭义的语调。

(1)根据句子表达的目的,语调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升调和降调。

疑问句中的是非问、选择问和反问,用升调,句尾的音调往上升。特指问,有时用升调,有时用降调。例如:你几号去广州?这是谁给你写的信?我的钥匙呢?这三个特指问,用升调或降调,感情色彩不同。用升调,宜于表达急切、焦躁的情绪,疑的意味较重;用降调,宜于表达亲切、谦和的感情,疑的意味较轻。

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用降调。

(2)不同句子在带有不同感情色彩时,具有不同的语调大致可分为四种。

①高升调:全句语调逐渐升高,表示兴奋、激动、急切、愤怒等感情色彩。例如: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激动)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兴奋)

你是个老党员,难道这点党性都没有?(愤怒)

②降抑调:全句语调从高逐渐到低,表示赞美、祝愿、坚决、厌恶、悲伤等色彩。例如:

这几个字写得多漂亮!(赞美)

祝您新春快乐!(祝愿)

金碧辉煌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烧成了一片废墟。(悲伤)

你听,那家伙又在胡说八道了。(厌恶)

③降升调:全句语调先降后升,曲折变化,表示惊讶、疑惑、嘲讽、鄙视等色彩。例如:

什么?你妹妹已经从美国回到西安了?(惊讶)

你真行!刚学会abc,就翻译起长篇小说来了!(嘲讽)

④平直调:全句语调平直缓慢,高低变化不大,表示冷漠、庄严、肃穆、骄傲等色彩。例如:

你们要我的性命,可以;要我出卖自己的战友,办不到!(冷漠)

没有奖金也要干,条件再差也要干,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员。(庄严)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要同我比,早着呢!(骄傲)

3

停顿要恰当

停顿,即语句之间的间歇,可分为两类:一是语法停顿,为了让人听清楚;一是强调停顿(逻辑停顿、情感停顿),为了强调某个语意或突出某种感情。

语法停顿是句子之间、分句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状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补语之间、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停顿。停顿最长的是单句句子间,其次是复句内分句间,(以上二者有标点符号配合)再次是单句内成分间(不一定有标点符号)。

前一段时间电视广告中有个“国氏全营养素”的广告,播音员读成“国氏全‖营养素”,这就不对了,应该读成“国氏‖全营养素”,这就是因为没处理好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语法停顿,影响了广告质量。

同样一个句子,停顿不同,意思往往会截然相反,例如:

万达队战败了申花队‖获得了冠军。(万达获得冠军)

万达队战败了‖申花队获得了冠军。(申花获得冠军)

停顿不同,造成了主谓关系的变化。

“强调停”,是为了强调某个语意或表达某种特定感情而在词语、句子成分或句子之后所作的较大停顿。它的间歇时间要比相应语法停顿长,以便引起听者的悬念、思考和共鸣,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表较大停顿)

后来到那屋里,我就看见旁边坐着一个女的,挺瘦的,‖那个就是我妹妹。我妹妹站起来,哭呀,‖大家告诉我,你妹妹已经哭了半天……(庞惠兰口述《三十六载喜相逢,党恩胜过骨肉情》)

两处较大停顿,促使听者思考;瘦得如何,哭得如何激动,加上其它几处停顿和标点停顿,或引起悬念,或强调突出,或促使想象,激动兴奋的感情得到充分表达,富有感染力。

4

重音要定准读准

有意加大某些词语的音强和音长的现象,叫重音。重音可以分成两类,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逻辑重音、情感重音)。

为了使语意明白,便于听者接受和理解,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有意将某些句子成分重读(加大音强或音长),叫语法重音。例如:

妈妈,你来呀!(谓语)

这辆夏利车非常轻巧。(状语)

他是一个难得的好人。(定语)

今天的作业写完了吗?(补语)

谁在敲门?(主语)

那是一只猫。(主语)

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清楚。(宾语、补语)

这些重读,使表意更加清楚明白。但这种重读只是与其它成分比较而言,不是特别的强调。

强调重音(逻辑重音、情感重音),指根据不同语境,说话目的或情感表达需要,而将句子中的某些词语的音强或音长特别地加大。重读的位置不同,表达的语意也不同。例如:

他明天去北京。(是他不是别人)

他明天去北京。(是明天不是今天或后天)

他明天去北京。(是去,不是来,不是离开)

他明天去北京。(是北京,不是别处)

重读的位置不同,还会引起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

周萍……她知道我活着就是为着她,我是真爱她!(意在表达诚挚的感情)

鲁大海:哦,你是真爱她!那你为什么不对你董事长爸爸说说呢?(讽刺挖苦,否定)

某些对比性词语、比喻性词语、夸张性词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语、表语气的副词等一般应强调重读。而当这些词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时,它所强调的对象也随之变化,重音也随之变化。例如(高考题):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强调给我)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强调在家)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强调上午)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强调打了)

如此看来,重音是诵读者必须仔细推敲的问题。

5

注意语速

语速,即语流的速度。语速不能太快,太快易使语意含糊不清;也不能太慢,太慢枯燥乏味。据专家们研究,每分钟读出二百个音节可为中速。语速的快慢与语气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说来,感情平和,情绪冷静,宜用中速;情绪激动,感情充沛,兴奋、惊讶、赞叹、愤怒等,如辩论、批评、热情叙述,宜用高速(每分钟二百个音节以上);回忆深思,婉言表态,慰问追悼,感情深沉、情绪悲伤、委婉谦和,宜用低速(每分钟低于二百个音节)。当然,高、低、中三速,不是死板地绝对地划分,应根据作品、诵读者、诵读环境等情况,相对地、灵活地考虑。

6

语气词不可忽视

要把握好语气,还要特别注意语气词。

表意语气词,在句子词语意思之外可以增添不同的语意,如陈述、疑问、感叹、请求、催促、应允、提醒等等。例如:

他来了的。(只是你不知道)

他来了嘛。(何必还埋怨呢?)

他来了吧。(我们可以再找找问问看)

语气词不同,添加的语意不同。

表情语气词可以增添句子的赞叹、惊讶、兴奋、埋怨、讽刺、冷漠、悲伤等感情色彩。例如:

“红鱼,绿闸草,多么好看哪!”(赞叹)

“你这么大的人,还不如小妞子呢!”(埋怨)

“咱们这儿原本是蓝旗营房啊!”(惊讶)

表态语气词,帮助表示肯定、否定、半信半疑、探究、夸张、显而易见、委婉等。例如:

“可说的是呢!”(肯定)

“没有人吧?”(半信)

“怎么着?家里还揭不开锅呢!”(夸张)

7

注意读准叹词和副词

叹词独立成句,可以给句子增加表意语气和表情语气。表意语气有肯定、明白、知道、招呼、应诺等;表情语气有惊奇、赞叹、兴奋、痛苦、讽刺、得意、鄙视、怨恨等。

还有很多副词也可以加强语气。大概、也许、可能,加强揣测、委婉的语气;究竟、难道、到底,加强责问、不满的语气;多、多么、到底,加强感叹、怨恨、责备、惊喜等语气;竟、竟然、竟至、竟能、竟会、居然等,加强“出乎意料”一类语气。

总之,诵读要说服人、打动人、感染人,要紧紧扣住听者的心弦。表演(表现)性、非表演(表现)性的都是如此),除了深入分析正确理解原著的思想感情,除把握原著的基调以外,还必须依靠由语调、停顿、重音、语速和语气词、叹词、副词等手段交织而成的多种多样的语气及由此而形成的抑扬顿挫、起伏回环的艺术效果。这样,才能完成诵读者的再创造——文学语音的创造!

(注:此文系为天津《语文实践教材》撰写的单元短文,教材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

替张珙说几句话

——《长亭送别》矛盾冲突别解

今之论者多以为这折戏的矛盾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你看,老夫人说:“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张生答道:“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于是便得出结论:“张生原来就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子,由于邂逅莺莺才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得,上京应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可以说,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教参》188页)这就是说这折戏的冲突是由老夫人和同一立场的张生,围绕求取功名一事,与对立面莺莺构成的。这样的分析,貌似在理,实则悖谬。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王实甫的笔下,张珙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见到莺莺便忘记了取应,甚至为了莺莺一病不起,足见他是个视爱情重于功名的人。他回老夫人的话中有一句:“视官如拾芥耳。”这话的言外之意是,你把功名看得那么重,在我眼里不过草芥而已;你想用功名来刁难我,殊不知凭我胸中之才考个官儿就如弯腰拾根小草,又有何难。这些意思,老于世故的法本是全听出来了,因此赶紧出来打圆场,“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应该说张珙此时的心情与莺莺是完全一致的,他既要“合法”地对抗老夫人,又要为莺莺争气、为自己争取幸福,他的心里实在是承受着太大的压力,毕竟科举应试不是件能轻易把握的事呀!……

那么他与莺莺有没有冲突呢?有,他同时承受着来自莺莺的巨大压力。他对莺莺说:“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白夺”,是说因为遇到你,我已经放弃了对功名的追求,既然非夺不可,那就去白白夺他一个。“白夺”两字足以表现张生的洒脱与自信。“誓不归”的话是表示必得之心以宽慰莺莺。然而,在那个视女子为随时可以丢弃的附庸,视“始乱终弃”为“善补过”之举的年代,莺莺对张生的离别本已存着一份忧虑,张生的“誓言”又加重了她的这份忧虑。因此她先口占一绝相告,然后又反反复复叮嘱,“‘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听了莺莺的赠诗,张生心中不悦,“同是被逼迫,何意出此言”呢?所以批评说,“小姐之意差矣!”但随后又极为理解地再三宽慰,先续一绝以“剖”寸心(要特别注意作者用的这个“剖”字),然后宽慰说:还有哪个女子能比得了小姐呢!我决不会再生异心了。张珙在别宴上所说的话,所作的保证,后来都得到了验证。

这折戏,虽莺莺主唱,张珙话少,但矛盾的焦点却集中在张珙身上。他一方面要和老夫人抗争,一方面要化解莺莺的忧虑,同时还要承受着与莺莺相同的离别之苦及进京取应的压力,多么不易的一介书生啊,说他与老夫人有什么一致岂不冤哉!

送别一节集中到张珙身上的这些矛盾冲突,恰恰折射出了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的纯真爱情、特别是对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摧残,给他们心灵上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矛盾的性质决定了这折戏的社会悲剧性,是崔张二人为了追求爱情婚烟,同社会旧势力顽强斗争中的又一次波折。

如能引导学生对此展开课堂讨论,一定是一节生动活泼的课。

附:

对莺莺口占“一绝”的理解

《长亭送别》中莺莺口占一绝为张生送行:

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这首诗是元稹《莺莺传》中的最后一诗,是莺莺谢绝张生而作。意思是:“当时那么亲热,现在为什么会抛弃了呢?你还是用原来爱我的心,去爱你眼前的人吧!”(王季思等《元杂剧选注》上册第241页,北京出版社),表示的是被抛弃后的怨恨。诗中的“眼前人”是指张生的新欢。

王实甫善于点化前人名句以为我用,而这首诗却是全文引用,这就产生了怎样理解的问题。如果把“弃恨”的意思硬搬到“惜别”的情境中来,必定有失情理。根据语境能够限制、调整、补充语义的功能,试对崔、张赠和二诗今译如下,以供指正。

今天抛下我啊你将远离,

不知重逢于何时何地,

征途中你要关顾好自己。

还有句话提醒你

不要背弃我们往日情意,

时刻把我记在心里,

切不可事过境迁情随人移

附译张生和诗:

人生身不由己常常别离,

孤单单谁关切素不相识?

不是幸遇你这平生知己,

谁又肯怜惜我天涯孤旅?

(注:此文发表于《新求知报·希望》专刊)

也说秦穆公

——《殽之战》教学所及

在中学课本里秦穆公这个人物,出现了两次:一次在高一册,出自蔺相如之口:“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一次是高五册《殽之战》中直接记载了他的事迹。秦穆公似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太好的印象。

蔺相如指责秦国君主不守信约,把穆公包括在内,恐怕其主要根据便是袭郑之事。晋文公时,穆公应文公之请共同伐郑,进军汜南。但当听了烛之武的劝说后,便不通知晋文公,与郑讲和,并留下杞子等助郑守城,这一次是失信于晋。在晋文公刚死后,他又听信杞子的建议派军袭郑。如此“不守信约”,终授相如以话柄。

反对他袭郑的是蹇叔,当蹇叔哭谏出师时,穆公却派人骂他。“中寿,尔墓之木拱矣”,骂得够狠的——你要活中寿的年龄就死,你坟上的树都可以合抱了,你这个老不死的。

但若据此便说穆公是个反复无常、无情无义的人,笔者认为未免过于简单。

先说骂蹇叔之事吧,接到杞子的密报,他首先兴致勃勃地去征求蹇叔的意见,他没想到蹇叔会反对;而蹇叔反对的理由也没能说服他,因而婉转地拒绝了蹇叔的意见。大军出发在即蹇叔大哭,这才惹恼了穆公。此后,蹇叔对儿子说出“不见师之入”的原因在晋,非在郑。这一点恰恰没对穆公说明。在“秦晋之好”的气氛下,穆公不会想到晋会伏击他的军队。蹇叔话未说透,又在出师之时说出那种不吉祥的话,穆公一时气恼,派人骂他,恐也不为大错。

再说与晋文公伐郑之事,做为岳父的穆公,抹不开翁婿之情,文公有请便从;当听得烛之武“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这些话,便顿觉有理,立即退兵而去,实在是头脑简单。抹不开情面,便忘记了道理;明白了道理,又忘记了情面。顾此失彼,落得个里外不是,且被后人指责,实在是咎由自取。但这毕竟不同于两面三刀、善搞阴谋的反复无常。从另一角度说,知错就改还应说是好事。《殽之战》的结尾,穆公不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痛悔不听蹇叔的话吗?

秦全军覆没,其主要责任者当然是秦穆公。然造成他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用原轸的话说是:“以贪勤民。”这个“贪”的内容是什么呢?亡郑不能扩大秦的地盘,这个道理烛之武早已使他明白。他的“贪”是要继晋文之后称霸中原。这种贪心未尝不是雄心,有雄心不能算错。齐恒、晋文往往被人称颂,“宋襄之仁”往往被人讥笑,为什么秦穆公欲称霸偏偏是“利令智昏”呢?教材上的说法未免有失公允。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如上讨论,对学生知识的融会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是大有裨益的。

(注:此文发表于《新求知报·希望》专刊)

“两位”诸葛亮

两位诸葛亮,一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是陈寿《三国志》中的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我们大家所熟悉。提起诸葛亮,我们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身坐四轮推车,从容安详,千军万马指挥若定的神仙般的长者形象。他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言必中的,料事如神,早已被人们奉为智慧化身。至于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拜坛祭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抚琴、木牛流马等故事,更是脍灸人口。在这个艺术化了的诸葛亮身上,寄托着人民的某种期盼,他的名字家喻户晓,这都是罗贯中的功劳。

《三国志》中所载诸葛亮,是与诸葛亮同时代的人陈寿为我们如实描述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郡(今山东省沂水县南)人。生于一千八百多年前。他早年丧父,由叔父抚养成人。曾随叔父依归袁术,后投刘表。叔父死后他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种地为生。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行动所感动,答应出山,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被任命为丞相。刘备死后,他接受托孤之重任,日夜操劳,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过问。对外继续实行联合东吴的外交政策;对内制订法律制度,发展生产,重视教育,训练军队,平定南方。他有善必赏,有恶必惩,没有徇私枉法的事。各级官吏都以他为榜样,朝廷上下人人把振兴汉室作为奋斗目标。不几年,便形成了“道不拾遗,强不侵弱”的良好社会风气。

历史人物诸葛亮的一生所以感人,主要是因为他勤于国事、鞠躬尽瘁的精神和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品质,而不是演义中的那些神机妙算。

陈寿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是说他虽治军有方,但谋略不足;他的政治和经济才能要高于他为将用兵的才能。这一点诸葛亮也是自知的,再加上当时的对手,也都是英雄人物,北伐难以成功他是知道的。但为报知遇之恩,完成刘备复兴汉室的遗愿,他“知其不可而为之”,殚精竭虑,献出了自己所有的才能和智慧,积劳成疾,死于北征军营中,实践了他在《出师表》中许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历史记载,首次北征,因马谡失街亭,赵云败箕谷而受挫。他主动承担责任,要求贬官三级。后主不肯,他便以先辈的范例来说服,后主只得按他的要求,把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要求诸将,自今以后,要从忠于国家的高度出发,随时指出甚至指责他的疏漏和过失。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多么可贵啊!他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严格要求他的子女,告诫孩子们“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刻苦学习,不可虚度光阴。他患病之后给后主的奏折中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他死后,人们检点他的财产,果如其言。这样廉洁的丞相怎不受人爱戴呢?

如果说小说里的诸葛亮已成智慧的化身,甚至有“妖化”之嫌。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竭虑,内无余帛,外无存款的精神,早应成为历代为官者的楷模。暑假我到四川,瞻仰了成都武侯祠,切身感受到四川人民对诸葛亮的特有感情。诸葛亮是山东人、湖北人、四川人,诸葛亮是中国人,堪称中华民族古代精英之一。讲《出师表》要以历史上的诸葛亮为准,不可混淆“两个诸葛亮”的差别。

(注:此文发表于《新求知报·希望》专刊)

这是一颗恒星

课文标题主要分两种,一是标示主题的,二是标示中心材料的。《这不是一颗流星》这一标题显然属于前一种。“这不是一颗流星”,是个否定判断句,判断“这”所指代的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因此,弄清“这”指代什么,便成为理解这个标题的关键。那么,“这”究竟指代什么呢?我们依据课文去追寻一番。

课文结尾处说:“我原以为,孩子天真纯朴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流星,而是一颗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由此我们似乎找到了“这”所指代的对象——“念头”,然而,“念头”的内容是什么呢?从上文可知,“念头”即指孩子的“阿婆,等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一副熊皮手套”的许诺,目的是不让阿婆因生冻疮而痛苦。这天真的许诺,完全出自孩子对阿婆的一颗爱心。这爱心真诚得可以把梦当真,纯洁得可以咒那熊“演员”死去,这爱心不会转瞬即逝,这爱心不是一颗流星。至此,我们又似乎可以确凿地说标题里的“这”便是孩子对阿婆的爱。

但是,我们不妨再深入追寻一步,孩子的爱,正来自阿婆的爱。阿婆不惜烫伤自己而保护了孩子,她在弥留之际,三天来发出的第一个声音便是孩子的名字,那中断的思维因孩子的呼唤而重新接连,这是爱的力量,爱的奇迹。阿婆一生做奶妈和保姆,给别人看养了19个孩子,她把自己的爱全部奉献给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博大的爱。也正因为这样,当“我”听到孩子提起阿婆的时候,尽管眼前有精彩的“戏熊”表演,“我”的眼泪仍然涌进了被孩子打开的记忆闸门。“我”为阿婆而伤情,“我”因孩子而感动,“我”同样地爱着“她”和“他”。

文章开头部分,写听到孩子咒熊的话,周围观众投过来诧异的目光和“我”对孩子“没教养”的责备,反映的也是一种爱的感情,并且把它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教养的高度。

作者让阿婆的爱、“我”的爱、观众的爱,成为孩子爱心的有力支撑,步步铺垫,点明“这”所指代的是“爱”这个永恒的主题。是啊,无私博大的爱充满人间,从家庭到社会,它正如一颗光焰无际的恒星,不断地把温暖献给人们,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这的确不是一颗流星。

教此文,应当培养学生在平凡中发现伟大美的能力。

(注:此文发表于《新求知报·希望》专刊)

一首豪迈壮美的歌

——谈《梅岭三章》的意境美

简单地说,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及抒情散文)所描绘的生活情况或自然景物,同作者强烈而真挚的思想感情相融合所创造出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而两方面的这种融合,如果是一致的,就会创造出或悲或喜的阴柔优美的意境;如果是对立的,就会创造出悲壮雄奇的阳刚壮美的意境。《梅岭三章》的意境便属这后一种。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请看诗前小序(序是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序中说:“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草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这段序可分三层意思。其一交代了时间:一九三六年寒冷冬季的二十天中。地点:梅山丛莽间。事件:作者伤病被围,虑不得脱。寥寥数语,却如舞台布景一般,描绘得清清楚楚:寒风飕飕,丛莽沙沙,山岩险恶,伤病难为,还有搜山敌人的搜索喊叫,无不如见如闻于读者的眼前耳畔。不难想象,二十余日中,真可谓“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想到能活着突围呢?“虑不得脱”一语,铿锵斩截,表明作者已抱定一死的决心。留下衣底三诗,实在可作“遗书”读也。

生离死别,悲切依依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本是人之常情,各朝迁客骚人,就此创作了多少牵人心魄的诗篇,只要顺手拿一本唐诗、宋词、元曲,一翻便见。然而,不论其艺术成就多高,所抒的毕竟是常人之情,所创的也还是常人之境。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诗人的陈毅元帅,面对死亡的威胁——“断头今日”又“意如何”呢?诗中首先回忆了南国十年,创业百战的经历;其次表示了取义成仁,头悬国门的意志;然后幻想出“泉台”招旧部,旌旗斩“闫罗”的战斗场面;最后推想到捷报飞来,自由花开的胜利。三首诗中没有一丝悲切凄惨、无可奈何的影子,充满了战斗的豪情,报国的忠诚,死而不已的斗志,坚信胜利的乐观。这是“特殊材料”构成的人所特有的豪迈情怀和壮美操守。

至此,序中的境与诗的情,对立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阳刚壮美的意境。如果说诗是要谱曲而歌唱,那么《梅岭三章》便是一首准备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豪迈壮美的歌。这支歌必将激励无数有志青年,在党的旗帜下,为中华民族的新腾飞而努力拼搏。

(注:此文发表于《新求知报·希望》专刊)

工夫在文外

一、作文与生活

(一)作文源于生活

张志公先生说:“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的条件是具有正确的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其中“丰富的生活经验”、“见闻”,都是重要的“先决”的条件。人的认识、思维也与这两个条件密切相关。

对此,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早有过精辟的论述:“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反对党八股》)“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和作品是作者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认识。很难想象,一个对某一客观事物没有接触,没有认识,对某一社会生活不熟悉不了解的人,却能发表点真切的意见,或写文章,或创作成作品。

这里我们不妨再讲个故事。从前有位长于画猫的画家,据说把他的《猫图》挂在家里可防鼠患。他的一位诗人朋友为装饰客厅,便请他画一幅《虎啸图》。但这位画家没画过虎,也没见过虎。怎么办呢?他想虎不是跟猫差不多吗?咱就“照猫画虎”吧!后来诗人把画挂在厅里,不料,人们看后笑道:“这哪里像《虎啸图》啊?简直是《猫叫图》!”诗人仔细看看,确乎似猫不似虎。便写了首诗送给画家:“愧君画坛称奇才,如何画虎像猫哉!要入虎穴方识虎,岂可裹足远巉岩?”画家很惭愧,第二天便进山寻觅虎踪,“结绳”悬于树林之中,坐卧静观老虎出没之姿。后来终于画出了形神兼备的《虎啸图》送给诗人。诗人看后十分欣喜,又写一诗相赠:“感君发愤走深山,万苦千劳总心甘;绘出虎威彪彪在,丹青还仗寸心丹。”这个故事,生动、深刻的说明,古人已非常重视生活与文艺创造的关系。因此,我国古代便有“壮游长才”的说法。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汩没,浮沉),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的这段话,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指出只读前人的书,还“不足以激发其志气”,还必须从书中走出来,去亲身经历一番“天下的奇闻壮观”,去扩大知识,见闻,去丰富生活经验。

当然,“行万里路”的不一定都能成为作家,但有出息的作家大多曾“行万里路”。司马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从二十岁开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也是二十岁始;杜甫“长啸下荆门”,同样是二十岁开始。苏辙出川远游,也只比他们小一岁。青年人气盛体壮,适于远游,所以叫“壮游”。

碧野不到天山,如何写出《天山景物记》?翦伯赞不去内蒙考察,如何写好《内蒙访古》?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古人的“壮游”,虽与我们今天提倡的深入生活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其目的却同为“丰富生活经验、知识见闻”。因此,中学生趁年轻,注意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文章例话〉序》)

(二)热爱生活,感受生活

“美是到处存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这种发现美的眼睛,只有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会具备。我们谁都没离开生活,但为什么很多人一到写作文,便觉得没什么可写呢?这就叫“人在生活中,不见有生活”。虽然每天都活着,但缺少热爱生活的激情、留心生活的习惯、审视生活的高度。因此,虽身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既无钦敬赞和之情,又无不平仗义之欲,当然总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高尔基说,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也都是一部作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了解,去打开那一部历史、那一部作品,并把它融入人类的、时代的历史长河,融入社会这部巨大的作品中。在这个过程中去认识自己,开发自己,同时认识生活,开掘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的激情,不断提高自己的审视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生活尤其留心生活细节的习惯,筛选整理那些值得保存的材料,一人一事,只言片语都可以,这样积年累月,生活经验就会丰富起来。因此,我们说只有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

热爱生活的人,探究的问题多。我们的祖先,热爱生活为了弄清时间是怎么回事,于是创造了“夸父逐日”的故事;为了表达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创造了“羿射十日”、“女娲天”、“精卫填海”的故事……四川射洪县太和中学张敏同学的《我们这个年龄》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什么我们要去绿荫剪裁的幽径久久地徘徊?为什么轻柔的叹气时常遗落在草地里、微风中、湖水旁?为什么各自都怯怯地想去寻找另一个自己?为什么一个眼神就会引起无数个猜想?为什么要痴迷地欣赏席慕容,将感情之竹剖开再细细地抽成一丝丝一缕缕,在那丝丝缕缕中感受苦甜甜的我们自己?为什么要为琼瑶的小说倾注那么多的泪水和欢笑。又为什么常常躲进无人的角落任凝重的泪水无故地掉落?……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只有感受到生活的人,才会发现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发扬屈原“天问”的精神去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吧。

二、观察与积累

要留心生活,留心生活的细节,筛选整理那些值得保存的材料,一人一事,只言片语。只要积年累月地做这些工作,就是观察与积累了。

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观察可以使人获得亲身的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材料,为日后写作提供大量素材;还可使人获得创作的灵感,触发写作的动因。观察可以把学生引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感到可写的东西原来是那么多,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观察是展开联想和想象力的基础。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说:

无论记载实有,描写假设,都须预先有了这如实摄取情态的功夫,然后下笔,说实有的,须先亲临观察;是假设既是建设实有在想象中的,也须先将此想象得也亲临观察一般。(《作文法精义》)

由此可知,观察含有两个要素:一是感官知觉的要素,一般以视觉、听觉为主;一是思维要素,即由观察触发联想与想象,把某个注意到的事物与触发联想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观察深入一步。例如,你看到一个人迅速地骑着自行车,不顾规矩地左晃右窜,超过他前面一个个同样骑着车的人;这位超车人或是个学生,或是位工人,或是位民警……。这是你看到的现象,是你的知觉要素在起作用;“观察”还要求思维要素参加进来,你应该根据超车人的身分,有所联想、想象和推断,如,学生或是赶考场,工人或是去看病危工友,民警或是急追作案人等等;这时你的观察则深入一步了。通过观察与积累起来的这些表象、体验和想法,必将成为后来写作中的内容。

观察还是准确生动表达的前提,要准确生动地表达,就必须准确生动地认识所要表达的对象。而观察正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人脑通过感觉器官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自然或社会现象。这其中既有感性认识,使现象活在人的头脑中,又有理性认识,使人准确把握事物的实然性(已经存在)、或然性(可能存在)或者必然性(必将存在)。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无论感性还是理性认识,无论你头脑中是形成了一个概念还是一个判断,它都表现为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句子。你看到了李家的白马、王家黑马、刘家红马……这是具体的感性的,你进一步概括,说你看到了“马”,“马”就是理性的认识。其实,你没看到“马”,你只看到了某家的某匹具体的马。我国古代有“白马非马”这一著名的逻辑命题,讲的就是具体的个别的与概括的、抽象的人的认识上的区别与准确表达的关系。近看你可以确定地说“这是一只狼”,远看你只能说“那可能是一只狼”,你根据被咬杀的家畜和踪迹说,“这里肯定有狼出没”。可见观察确实是准确表达的前提。

(一)怎样观察

观察分为计划观察和机遇观察两种,但不管哪种观察,从观察对象上看,可采用分解观察,即分部分、分层次地观察,如分形状、大小、姿态、色彩、声响、气味、结构、用途,表情、言谈、举止、喜怒、哀乐、环境等;从观察者一方看,可定点观察、移步观察、鸟瞰观察、内向观察、采访调查等。当然,还要注意采用恰当的观察程序。可以按时间、空间的推移转换,也可以把时空结合起来,还可以按事物的逻辑联系等来安排观察程序。

其实,观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从小就开始的,它是人的一种需要,而不是人的一种负担。根据人们观察的实践分析归纳,可得出下面几点,是观察者所应特别注意的:

1

观察,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

对“观察”这个概念,不是把它仅仅理解为用眼睛观看的范畴,观察时必须“五官开放”,充分运用视、听、味、嗅、触等各种感官的功能。用眼睛看世界万物的形态(静态、动态),用耳朵听其声响,用鼻子嗅其气味,用舌头尝其滋味,用手摸其软硬凉热,以及各官能协调感受的种种“感觉”(压觉、痛觉、痒觉、畅觉、振动觉、平衡觉等等)。“五官开放”也就是细细留心,五官各有所属,又相沟通,充分发挥通感(移觉)的作用。

2

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计划观察自不必说,机遇观察也应立即把它变成“计划观察”,把它纳入自己的观察序列。目的性是观察的基点。为丰富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的观察不是随便看看所能奏效的,有目的的观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曾提出“观察始于问题”的观点,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在一次演讲中,以所有的听众为对象,当众做了一次心理实验。在讲演过程中,他突然对听众说:“女士们、先生们,请观察!”他的表情很严肃,两只手也没有暗示。听众为之愕然,不知所措。他们莫名其妙地发问:“先生,您要我们观察什么呀?”这个故事说明,观察要有目的地进行,有时要有个计划,明确观察对象、范围,制订方法、程序等。

3

观察,要反复地进行

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新旧事物的交替,变化,层出不穷。因此,观察不可能一劳永逸,不能把一时一地的观察所得,机械地看做永恒不变的全部。对生活的深刻的认识和独得感受是以长期的、反复的观察为基础的,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观察基础上积累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的量,认识才会发生理性升华,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基本准确的材料。

4

每次观察,都必须集中注意力

阿·托尔斯泰讲过一个故事。一次,高尔基、安德烈耶夫和蒲宁三个人坐在饭馆里比赛观察人物:

只要看见一个人进来,就各给三分钟的时问对这个人进行观察和分析。高尔基观察后说道:他是一个脸色苍白的人,身上穿着灰色西服,他还有一双细长的发红的手。这就是他所看到的一切。安德烈耶夫也观察了三分钟,可是他却胡诌了一通,他连西服的颜色都没有看清楚。然而,蒲宁却有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他在三分钟的观察中把这个人物的一切都给抓住了,他甚至把西服上的一些细小的东西都给看出来了,他说这个人结的是一条满是小点子的领带,小指头的指甲长得有些不寻常,他连这个人身上的一个小瘊子也看出来了。他详细地把他所看到的这一切描绘了出来。最后他还说到,这个人是个国际骗子。他们当即向饭馆的堂倌儿打听这个人是谁。堂馆儿说,他不知道这个人是从哪来的,但他经常出现在那不勒斯的街头。这是个什么人——他不知道,可是他的名声很糟糕。这就是说,蒲宁讲的完全正确。(阿·托尔斯泰《论文学》)

高尔基等三人的观察力都超出一般人,但因他们对这个比赛的态度不同,投入的注意力不同。因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与其说蒲宁有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不如说他当真地参加了一次“比赛”,投入了较多的注意力。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力、思考力、联想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等是构成写作基本能力的诸智力要素,这些要素综合起来便构成写作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上去了,学生的作文才能思路开阔,才能具有独到的见解,作文才有后劲,写作才有自由度。

观察力,是指通过有目的、有分析的观察活动找出对象的总体属性以及各属性间的联系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

1

养成仔细认真观察的习惯

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看。例如,当我们浏览一本画报时,我们一般不抱着寻找什么东西的念头,只管一张一张分别看下去。但当我们拿起一张20年前的集体照片看它是否有现场的某个人时,我们就会仔细地按照对象的特征认真去“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看与观察的区别。寻找——带有选择性的观察——在于“发现”事物之间联系与区别,而发现的前提正是仔细认真地寻找、选择、比较、研究。

法国作家福楼拜教他的学生莫泊桑仔细地观察事物,要他以牛车为题材,写出不同的七篇散文来。莫泊桑为难地说:“写出两篇不同的散文,就够困难了,哪里写得出七篇?”福楼拜说:“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比较。例如:从时间说,早上的牛车和晚上的牛车都有不同情景。从赶车人说,他没有吃饭时和喝醉酒后,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再从牛来说,牛饿着肚子上坡和饱着肚子走平路,也有明显的不同。你如果对这些都做了认真观察,比较研究,写七篇有何难哉?”

因此,养成仔细认真观察的习惯,养成寻找、选择、比较、研究以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联系的习惯,是提高观察力的首要环节。

2

养成随时解释观察所得的习惯

看到的东西你不一定理解它,但理解了的东西你能更容易地看清它。所以,养成解释观察对象,加深对它的理解,是提高观察力的又一重要环节。

解释是把新观察到的事物与过去观察到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说明作出判断的过程。例如,一个婴幼儿看到一幅男人的画像,就说是“爸爸”。这就是他把以前的观察所得与眼前所见联系起来,解释了这幅图画。虽然他只懂得了“男人”和“爸爸”之间的联系,还不懂得二者的区别,但这种解释必将促使他对二者间区别的观察。一个生物学家看到一幅蝴蝶的图画时,说“这是凤蝶”。这是他运用过去观察到的经验对眼前所见给予的解释。如果他就说“这是蝴蝶”,又有谁能说他说错了呢?然而说“凤蝶”不说“蝴蝶”,不正是他高度观察力的反映吗!那个孩子和这位学者解释上的差别是他们观察力差别的反映。笔者一次到德州开会,会间与几位老同事到一些画店走走,有一幅“牧马图”,大写意,一群奔马,马的首、颈、身、尾都已展平,四蹄奋起各异,风驰电掣的感觉,众人看后无不叫好。余独不以为然,众人不解,我说:请看其中一匹马背上的姑娘,端坐于马背上,神情闲静,头巾的角垂在胸前,这还是在奔马背上么?众人叹服。这就是因为我经常要求学生养成解释观察所得的习惯,自己也便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所以能观察到大家所观察不到的地方。

由于观察经验的限制,我们的解释往往会出现错误,但这种错误并不可怕,不但不可怕,它还往往成为新的更深层次观察的开始。这正如做拼图的游戏一样。你并不知道这个图是什么样子,你必须从个别的图案开始,观察他的颜色和形状,做出初步的判断。然后你开始挑选分组,把颜色相同的个别图案放在一起,把有直边的可能是图画边缘的放在一起,先组合成小的单位,这是你的进一步判断。你的这一次判断可能对初步判断的结果给以纠正或补充,这样逐步进行,直至把图案完全拼合正确。如果你只观察不解释判断,你就无法进入步骤,就无法对已有的观察经验给以纠正或补充。观察力就是在这样的观察——解释——纠正——补充——观察的往复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

另外,按照观察的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观察、调查、采访,对观察、调查、采访所得有筛选地整理归纳,是提高效率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不再详述。

(三)怎样积累素材

我们不但要善于获取材料,而且要善于积累材料。

1

积累材料的种类

(1)一般性积累

指为写作做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对材料的经常性的随时积累。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指把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体验,感受到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材料记录下来;二指对日常阅读中的材料搜集。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尤其要重视,最好不要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地阅读。

(2)专题积累

指在明确了写作方向或题目之后,围绕题目所涉及的范围进行的生活观察和资料搜集。目前很多教师搞探究性学习实验,其中就有“专题”写作一种,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搜集资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改革实践。

2

积累材料的形式

(1)写观察日记或生活札记

茅盾先生说:“平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要观察得深一些,细一些,特别是在接触各种人物后,要把他们的言谈举止记下来,积累起来,久而久之,素材就多了。“要写札记,像个用功的学生那样勤于写札记。”李贺是中唐诗坛的佼佼者,有人说他天赋极高,有“鬼才”之称。我们不否认天赋的才能,但更主要的还是后天的积累,李贺也不例外。他也应算位苦吟诗人,少年时即终日骑驴郊外,寻章觅句,遇有所得,便记下来放在随身携带的口袋中。李贺为我们积累素材树立了个好傍样。

(2)写笔记和摘记

笔记指把阅读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摘记指把读到的新的观点、好的见解,原样不动地摘录下来。

(3)写心得札记

在阅读过程中,把心得体会、看法意见、批评质疑等,或生活观察中的体验、感受等尽量详细地记录下来。

以上这些形式,都应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去做,可采取先用卡片记录,然后整理成册的方法进行。有电脑的同学应当尽量发挥电脑在这方面的作用。不管用哪种形式,都要注意:收集要完整,记载要分类(单元化)。体式要规范,要随记随议。

三、思考与发现

(一)要积极广泛地捕捉信息

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就是接受方尚未知的消息,它具有知识的秉性。信息论的创立者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同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和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高放《新兴科学百科知识》)

如此看来,凡搜集捕捉者所未知的能丰富其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的内容都可称为信息,这样的信息就是我们所说的素材。为什么不用“素材”而用“信息”这个概念呢?目的在于强调材料的时代性,强调材料的积累工作要特别注意人们在认识、适应客观世界并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那些最新鲜的最有信息价值的材料(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用我们过去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大量地、详细地占有材料。

大量地、详细地占有材料,首先是要求全面地占有材料:

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从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甚至连儿戏也不如。(《列宁全集》第23卷278页)

大量地、详细地占有材料,还要求历史地占有材料:

最可靠、最必须、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它现在是怎样的。(《列宁全集》第29卷430页)

大量地、详细地占有材料,既要占有正面的材料,又要占有反面的材料。有了正、反面的对比,是非才分明;有辩论,文章才有思想性和战斗性。

大量地、详细地占有材料,还要求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

***为了研究和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曾经用了21个月的时间,深入英国工人群众,进行实际的调查和观察,从而占有了大量的从文献中无法获得的感性知识的实际材料。

(二)要精辟地分析材料(信息)

***同志说:“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改造我们的学习》)这里所说的“引出”正确结论,就是说要开动思想机器,对材料进行精辟的分析——发想,以便获得正确结论,即最优化的主题。

1

发散思考与聚合思考

发散思考:“一种思维过程,对问题作出多种可能的假设,涉及问题的许多方面。与求同思维形成对比。其目的并非求得一个‘正确’的答案或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安排。”(《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这种发散思考常有自发性和独创性。自发性是一种直感的可能性,它决定于人的内在品质和经验,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根据已有的经验对新材料给予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发散思考,以拓宽思路,最后产生带有独创性的符合某些要求的意念。“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单一的事物中发现上百种属性,因此进行创新的可能性也就大得很了。”(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

但是仅仅停留在发散的这一阶段还远远不够。这只是对材料的各方面所做的尽量详尽的分析,对其蕴含的本质的一种多方面的把握。因此,还需要做一番集中整理的工作,这可称之为聚合思考,聚合思考后再作出判断,以抓住最理想的、独创性的、具有优势的蕴含。

发散思考和聚合思考,在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专题写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2

对体验的评价

要精辟地分析材料,实际是材料占有者对自己新旧体验结合起来所做的一种评价。思考方法主要有两种:

(1)回想

回想是人们对以往经历过的情景的一种追寻。例如一种物件、一种声音、一个背景、一个动作,乃至一种气氛都可触发人们对往事的回想。生活给每个人的内心都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意象和感觉,这种记忆中的思维原发性的意向和感觉,我们可称之为遗觉表象,这种表象有的是十分清晰的,而大多数是朦胧,含混的。当一个新的材料再次唤起这些表象时,回想评价(比较思考)便产生了,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种种意象、感觉的复活,很可能不是原来的情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因为它受着回想心境的控制,或者会融合进新的认识和更为复杂的情感因素。比如现在的某个同学,引起了你对儿时、小学的或邻居的某个玩伴的回忆,这就是一种意象或感觉的复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融进新的认识和更复杂的情感因素。那么,这种新、旧体验的融合而形成的再现,便成为最初始的创作因素。

当然,评价是在理性的控制下进行的。对回想的内容,我们必须联系现实做出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是一种审美的升华。它既带有鲜明的个性,又带有普遍意义。

(2)变形

在新、旧体验的结合中对材料实现理想性变形,是分析材料时所必须的提炼、加工和改造。其方法主要有:

①夸大和缩小

由于对审美理想的追求,使我们笔下的人物或景物,几乎无不涂上理想的色彩。这实际上就是在起初基础上的夸大的修饰,或缩小的限制。在夸大或缩小的过程中,借助衬托来实现理想性变形。比如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实际是变形后的荷塘了,所以有的同学去了荷塘回来说,没有那么美呀。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本来就是理想中的楼阁。

②正反结合思考

实现理想性变形,有时需正反思考。客观的矛盾着的事物,总是呈对立状态存在着,诸如真假、美丑、善恶、是非等等。而事物间的比较、对照、类比又都是以事物间的联系为前提的。我们只能在事物间的联系中探求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力求把握事物的本质,使之典型化。比如鲁迅先生的许多小说,就是这种思考的典范。以《药》为例,理想的结果应该是夏瑜的死能够唤醒民众,而现实是怎样的呢?康大叔一类,用他的血骗钱;阿义一类还要敲诈他;花白胡一类统骂他疯了;华老栓这样的贫民还要吃他的血治病;连母亲尚且因有这样的儿子而羞愧;其他民众则如许多鸭充当看客。读者一路读来,无不产生一种压抑的感觉,然而,结尾处夏瑜玟上的花圈与上文形成对比,这一笔,力量千钧,实现了理想性变形,读者读到这里,心里才会产生一丝慰藉。

③联想与想象

联想与想象是创造性思维所不可忽视的。

艺术家常常有着差不多就像做梦者那样的想象力,或者有着像精神分裂症那样“恣意的同一”的能力。但他能通过意料不到的综合把这些形象变成为艺术作品。比如维克多·雨果在他的诗里把星星比做钻石、宝石、金色的云彩、金色的水晶、小羔羊、发光的神殿、永恒的夏天之花、银色的百合、夜空的眼睛、薄暮中朦胧的眼睛、空中的残火、巨大的天花板上的洞、空中飞舞的蜜蜂、亚当流出的血滴,甚至孔雀尾巴上的彩色斑点。在平常人看来这些比拟是不可思议的。这种运用隐喻的才能显示了诗人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蕴藏无限的内在心灵以及在诗歌创作中的无穷幻想。(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

这种在语言参与和调解下进行的想象,以联想记忆中的意象为基础,并丰富和发展原始意象,使它更饱满、更深刻、更具艺术价值。中学的语文课文里,能表现出像雨果一样,具有想象力的材料很多,这里不再举例。

3

对材料的鉴别

占有了大量写作材料之后,还要做大量的鉴别工作,没有鉴别就谈不上选择。所谓鉴别就是要认清材料的性质,判断材料的意义、估价材料的作用等等,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1)鉴别真、伪

真实,是古今文章作品的共同要求。王充主张“嫉虚妄”,刘勰主张“信而不诞”,班固则强调“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话虽如此,但真正做到真实,并非易事。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去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刘知几《通史·直书》)

可见坚持真实性,涉及一个人的凶吉祸福的问题。文章可以杀人,也可以致祸,故对人对己,要实事求是,力求准确,遇有疑点一定要核实清楚,发现虚伪不实之处,则坚决不用。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最好是直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

②材料要有根据、有出处。

③对二手材料要核对。

④对有疑问的材料要调查审核。

⑤既要整体的真实又要局部的细节的真实。

⑥不主观臆测,不夹杂个人偏见、曲解。

(2)鉴别奇、平

奇,即奇人奇事,异人异事;平,即平常人,平常事,天下总是奇少,平多。所以自古以来有见地的作家都反对“猎奇”。

人谓:“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尽,穷微极隐,纤芥无遗。非好奇也,求为平而不可得也。”予曰:“不然。世间奇事无多,常事为多;物理易尽,人情难尽……性之所发,愈出愈奇,尽有前人未作之事,留之以待后人。后人猛发之心,较之胜于先辈者……即前已见之事,尽有摹写未尽之情,描画不全之态。若能设身处地,伐隐攻微,彼泉下之人,自能效灵于我,授以生花之笔,假以蕴绣之肠,制为杂剧,使人但赏极新极艳之词,而竟忘其为极腐极陈之事者。(李渔《闲情窝寄·戒荒唐》)

这里讲的就是“化腐朽(平常)为神奇”的道理,而那些“禹生启石”、“尧有八眉”之类的材料则应剔除。当然,我们反对的是“猎奇”之风,并不是反对新奇的事实材料。

(3)鉴别鲜、腐

我们既主张剔除荒唐无稽的材料,又主张保留新鲜活泼的材料。

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袁枚《随园诗话》)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遇有新奇真实的材料,既要加工处理,又不可留有雕琢痕迹,保其鲜味,存其真趣。万不可把鲜活自然的材料变得陈腐不堪。

(4)鉴别粗、精

材料的精粗繁简,历来为人们重视。刘勰的原则是“综学在博,取事贵约”;姜夔也说:“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意思是说,占有了大量的材料,要有所选择,“约以用之”,不可堆砌,以简胜繁,才是善于使用材料的表现。

粗与精的含义还有另外一层,如方苞所喻:“如煎金锡,粗矿去,然后。黑浊之气竭而光润生。”这就如同我们常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其不合理的糟粕,吸取其合理合情的精华。例如原统编高中教材中有一篇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写抢救六十一位食物中毒的筑路工人的事。中毒事件最能说明的道理是当时工地的卫生条件太差;再深一点,说明工地领导层只顾赶工程进度,不关心职工生活;再深入一层,一种平常的解毒药“二巯基丙醇”,平陆县没有,三门峡市没有,运城没有,临汾没有,附近各地都没有,最后只能由空军从北京空运,这说明上世纪六十年代时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多么落后等等。这些方面都可立意作文,但作者却选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样一个感人的主题。这里就有一个去粗取精的选择过程。

就中学生来说,在粗精繁简的问题上,选择开始时不宜过于拘泥。可以从繁丰入手,慢慢进入简约,否则会造成越写手越涩而难以流畅活泼的情况。

(三)要善于选用材料(信息)

鉴别的目的正是选择使用。

选材的原则是:

1

选择真实、准确、可靠的材料。

2

选择能支撑主题的材料。

3

选择符合文体要求的材料。

4

选择有魅力的材料:

(1)新鲜的、未闻的、出人意料的材料。

(2)旧的但被发现了新价值的材料。

(3)具体翔实而不空洞乏味的材料。

(4)幽默高雅饶有兴味的材料。

(5)有血有肉,富于生活气息、乡土气息的材料。

(6)独创的有逻辑力量和引人入胜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直关文章的质量。如今高考作文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方面的要求,从选材角度说,以上前三条原则,是基础等级的达标要求,第(4)条是发展等级的达标要求。没有第(4)条,作文很难达到50分以上。

使用材料简单地说,可分两条:

1

剪裁得法

夫山木为良匠所度,经书为文士所择;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笔。(刘勰《文心雕龙·事类》)

意思是说,山上的树被好的木匠度量使用,经书被文人选择引用,木料的美好决定于木匠的砍削,材料的美好决定了作者的选择与剪裁。

故事得其要,虽小成绩,譬寸辖制轮,尺枢运关也。或微言美事,置于闲散,是缀金翠于足胫,靓粉黛于胸臆也。(刘勰《文心雕龙·事类》)

以上是说引用材料要抓要点,抓准,则小事也有好效果,就像寸辖(辖,插在车轴上管住车轮,避免车轮脱轴的销子)能管住车轮,尺枢能转动大门。如果安排不当,就像把金宝翡翠戴在脚脖子上,把香粉翠黛用在胸脯上。

从生平耳目所见闻,身所经历,莫不有其所以然之理,虽市侩优倡大猾逆贼之情状,灶婢丐夫米盐凌杂鄙亵之故,必皆深思而谨识之,酝酿蓄积,沉浸而不轻发。及其有故临夕,则大小浅深,各以类触,沛乎若决陂池之不可御。辟之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贮,初不必有所用之。而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清·魏叔子《宗子发文集序》)

刘勰所说,指经、史材料的使用,而魏叔子所说是生活中材料的运用,即使是竹头木屑粪土之类,只要剪裁恰当,则功同“金玉”。苏轼“但寻牛矢(矢、通“屎”)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的诗句,正是这种见解的佐证。

2

须有根基

所谓根基,即作者的思想认识的水平,生活体验的深浅,文学文化的功底,语言驾驭能力的大小等等。有了这些根基,作者心中自有了“炉锤”(用作动词,熔铸锻造的意思),有了“炉锤”,便“无一意一事不可入诗”。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无一意一事不可入诗者,唐则子美,宋则苏、黄。要其胸中自有炉锤,不是金银铜铁强令混合也。”

对黄庭坚,人有不同看法,我们这里不作讨论。杜甫“穷年忧黎元”,苏轼“悲歌为黎元”其胸襟确实是多有相同的。所以松涛、流泉、春花、啼鸟,能和子美一道伤世;大江的惊涛,小岛的风雨,小路的碎石,以至荔枝、山茶、竹笋,可与子瞻一同悲歌。他们二人虽时代不同,经历各异,但因爱国忧民的思想和文学功底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所以诗歌造诣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现在根基不足,我们就不必写作文了,须知根基就是在多读多写多思多总结的过程中逐步扎实积累的。

以上谈的是作文与生活的话题,下面谈谈作文与阅读。

二、作文与阅读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在生活与写作的关系中,特别强调了观察与积累,而从认识生活的角度来看,阅读则是间接的不受时空局限的观察,是积累大量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之一。阅读还可以借鉴前人行文的方法,触发灵感的火花。阅读与写作有着天然的联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此言得之。

怎样读书,才能更有效地为写作打基础呢?在这个问题上,前人有很多论述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苏轼主张“八面受敌”读书法。袁枚指出读书作文的两个基本方法,一是“破万卷”,二是“破卷取神”。

破万卷,重在一个“万”字,博古通今,厚积薄发,才能左右逢源。扬雄说“读千赋而后能赋”;清人提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杜甫自称是“读书破万卷”;韩愈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前后二十余年;柳宗元是“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也是二十来年;欧阳修家贫,买不起书,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以至昼夜忘寝食”,他在《读书》诗中说:“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苏轼也说:“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间,尽读其所未见之书。”韩、柳、欧、苏都是文章高手,他们的话应是不欺人的。可见读书首先要“博”。

我们有些人,总悔自己读书太少。这也不要紧,只要从现在起读起来就可。苏洵总结自己的教训时曾说,他二十五岁才知道用功读书。他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文章不错,傲视于同辈学友;但举试屡不中,于是愤而烧毁了自己的数百篇文章,决心从头开始悉心攻读,七八年后才觉“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终于成为文章家,还培养两个儿子,也成为文章家。苏洵的例子告诉我们“胸中书太少”是可以补救的,只要下决心,假以时日,持之以恒,待胸中“豁然以明”其于写作必已大益矣。

破卷取神,关键在“破”字。有人书读得不少,但不能“破”,不能消化。袁枚说,读书上万卷,若不能“破其卷,取其神”,不能像蚕吃桑吐丝,蜂采花酿蜜,人吃饭长精神那样,而是吃桑吐桑,采花酿花,吃饭不消化,那么只能成为“两脚书橱”,无益反而受其累。取神,就是取其“精髓”。取人家文中精髓来滋补自己,使自己长精神,长才智胆识。

但怎么取,取什么却是人各不同的,这和阅读的目的、读者的性情有关。比如韩、柳学习六艺之文,两人都说“好其道焉尔”,但他们终究不是哲学家,而是文学家、文章家。韩愈读《春秋》,得其“严谨”,即不能增减一字;读《左传》,得其“浮夸”,即叙事夸张;读《诗》得其“正而葩”,即思想纯而文字优美;读《易》得其“奇而法”,即变化的方法。柳宗元呢,读《书》,得其“质”,即朴实;读《诗》,得其“恒”,即感染力;读《礼》得其“宜”,即合理;读《春秋》,得其“断”,即判断;读《易》,得其“动”,即变化。可知韩、柳两大家都随性之所近,对各家著作都只取一点,融会贯通、才自成一家言。

“八面受敌”原是谈兵之法。讲的是如果八面受敌,切不可八面迎击,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击其一点。此法用于读书,就是“每次作一意求之”,即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书钻研,或求辞章,或求义理,或求兴亡治乱之理,或求典章文物之盛,一次一个目的,不可贪多,可称之为“一读一得”法。

今陆继春先生“一课一得”的主张,即由此而来的。

(二)阅读技巧

这里的阅读技巧,指与写作有关的几种阅读思路。

1

提要钩玄

韩愈说,读书,凡“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就是说,对记叙性文章,一定要抓住其中最主要、最精彩的地方;对议论性文章,必须抓住最能反映作者见解的词句。

提要钩玄,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摘抄,一是提要。把重点,精彩的部分,有资料价值的部分摘录下来,既能积累知识、储存资料,又能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摘抄的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获得新的启示,产生新见解。摘抄,文字一定要准,一字、一点都不能改动,并要注明作者、出处。提要,是用简明扼要的话概括读物的主要内容。可以写成提纲式,也可以写成概要式,一般用自己的话。摘抄或提要,最好写在卡片或活页纸上,以便分类保存和查阅,有电脑可输入电脑分类保存。

2

判断是非

读物是作者观察与思考的物化结果,作者观察得是否合乎实际,思考得是否合乎逻辑,这都是读者所应分析判断的。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篇不足百字的小文,对“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进行了反驳,指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见解独到,深刻服人。又如,我们常听说“水至清则无鱼”,那么,当我们读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时候,就可思辨一番。判断出是非曲直。如果把思辨的过程和判断的结果记录下来,不就是写作吗?

3

评价优劣

是与非,是对读物的最基本的思辨。在“是”的前提下,作品的思想还有高下之分,表达还有优劣之别,对这种高下优劣的评判,则是更进一步的思辨,这就是评价。

评点法是对文章进行品评褒贬的传统形式,眉批、旁批、夹批,可以一语道破说出见解或感受;也可融会贯通,作较长的评语。话不多,可写在书面的天头地脚、字侧行间;字较长,可在书页中附夹纸条,或用其他形式。脂砚斋评点《红楼梦》,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见边读边评,确是提高阅读和评价能力的好办法。

4

比较异同

拿不同的读物比较着阅读,或求其同,或求其异,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求同,是对读物中包含的共性的思考;求异,是思考读物间的差异以发现其个性。比较,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也可是同一观点的不同作品,也可以是不同作家的同类作品。比较,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发现优劣,可以博采众长。无论是发现了规律、特点,还是问题,都可以作为话题去作文了。我们不妨比较一下《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文,体会一下比较阅读的好处。我国古典诗歌中同题的作品很多,也是比较阅的好材料。

5

展开想象

阅读文学作品时,联想、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联想想象可以透过文字看到形象,听到声音,可以悟出言外之意,可以体会作品的意境,这就构成了阅读中美的享受,如果把这种享受写出来,就会成为有价值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读《海燕》,要领会这首诗,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而且展开这对翅膀,跟着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洋洋地飞掠着”。这时,就仿佛看见了聚集的乌云,耀眼的闪电,以及汹涌的波浪,就仿佛听到震耳的雷声,怒号的海啸……

读一文之后,短的扩写一下,想象一下人物欲说的话,事情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假设出某种情况;或按不同体裁改写一下,都是借助联想、想象把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的有效办法。

6

引发感想

在阅读中,常常会有所顿悟,得到某种启示,而这些领悟和启示对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种问题有帮助,我们就可以把它写出来,这就是“读后感”。

比如读《庄子·养生主》中一段“庖丁解牛”的故事,原文的意思是游刃缝隙,回避矛盾,以求养生。但有人读后却悟出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掌握规律的道理。朱熹读后想到了读书的规律:“学者初看文字,只见个浑沦物事,久久看作两三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如庖丁解牛,目视无全牛是也。”一个指挥员,会由此悟出利用敌人漏洞穿插分化以获胜的战术问题;而美学工作者,可则由此悟出艺术依赖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道理。

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从宏观上说,读与写是自然联系。读的多了,知识经验丰富了,认识深刻了,思想发展了,情感凝聚了,不让他写,他也要写。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发展。从微观上说,读与写有人为的联系,带着某种目的去读,去模仿,去借鉴,勤于练习,熟中生巧,达到创作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有一段精彩论述:

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授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最切要。(《略谈学习图文》)

三、作文与思想

(一)作文与做人

叶圣陶先生说:“去掉粗疏的弊病,迸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的缺陷;吃亏的不只是个人,同时也影响到社会。”(《语言教育论文选·略谈学习国文》开明出版社1995年第1版)那么古人又是怎样说的呢?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唐朝皎然《诗式》中说:“夫文章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两位古人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了文章的性质,功用和影响,可见古人就已认识到写文章不是小事,不是私事,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它要求文为公而作,认真去写。一个认真的人,才能写出负责的文,因此,学作文要先学做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文章天下之公器”,首先是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马克思十分强调革命理论宣传的重大作用,他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说:“你会看到每一个字的作用,看到文章怎样真正像榴弹一样地打击敌人,看到打出去的炮弹怎样爆炸。”(《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列宁说:(文章)“这个鼓风机能够使阶级斗争和人民义愤的每一点星星之火,燃成熊熊大火。”(《怎么办》)***指出:写文章做演说,是“专为影响人的”,“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反对党八股》)又说:“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斗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导师们的论述告诉我们,青少年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下个世纪的主力军,必须站在革命的立场上,明确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好文章——榴弹、鼓风机这个有力武器。

“文章天下之公器”,还表现为它是现代建设所不可少的特殊工具。张志公先生说:“学生毕业出来,应用文写不了,医案、广告、产品说明、新闻报道写不了,设计说明写不了,实验报告写不了,企业盈亏情况写不了,市场需求的调查报告写不了,合作经营的协议书写不了,请示写不了,合同写不了,如此等等,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吗?”(《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这就要求我们站在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认认真真地学好知识,高度负责地练好写作的基本功。

总之,我们反对那种为作文而作文,只把精力放在谋篇技巧上的做法。我们主张,教作文先要教做人,要学生懂得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个负责的作文态度。

(二)加强时代意识教育

现在的青年学生,将面对下个世纪的市场经济竞争时代,这样的时代要求人具有怎样的素质呢?张承先先生对此曾有过一个讲话,根据张先生的讲话,归纳出下面几条:

1

这种人有创业精神,勇于进取,吃苦耐劳,自主自强,奋力开拓,有遵守竞争规范的民主作风。

2

这种人有自觉意识,能自觉地接受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制约。敢于胜利,承认失败,经得起奖,也经得起罚。

3

这种人有敬业精神,懂得自己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懂得先经过努力取得社会承认,然后去享受自己应得的那一份权利。

4

这种人有法律观念,讲规范,讲信用,守契约,懂得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捍卫自己的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教师在教学和作文训练中,应该有意识地把这些思想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明确时代对自己人格的要求。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文风教育

对“文风”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这里说的文风,是指思想作风在运用语言文字方面的具体表现。那么中学阶段的文风教育,应提出哪些具体要求呢?

1

要言之有物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里所摹写的事物、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情感等等都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作者头脑中,经过加工,为着一定目的,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来的。因此,文章一定要言之有物,切忌套语空话,无病呻吟,堆砌词藻。应该提倡:戒长戒空,求短求实的文风。

吕叔湘先生的《文风问题之一》中选了四段中学生获奖作文。吕先生分析说:“(1)(2)的作者说的全是自己的话,(3)(4)的作者就有不少地方套用现成的话,也就是所谓辞藻……多用套语不是写文章的正经路子,相反,很容易把写作人引到邪路上去。”吕叔湘先生的提醒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目前高考实行“话题”作文,意在减少束缚,给考生以创新想象的更大空间。这是好意。但应注意,创新不等于胡思乱想,想象把女人的记忆移给男人,男人便记起生孩子的痛苦,实在无聊;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行文无体将遗患无穷。这也是文风问题。

2

要旗帜鲜明

我们写文章是为了宣传真理,而真理是旗帜鲜明的。学生作文,要有鲜明的立场,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是非爱僧要分明,不取模棱两可的态度。“有伟大的恨,才能有伟大的爱”,只讲每人给一点爱明天将更美好是不妥的,它将消磨我们民族的斗志,使青年失去英气。无论写什么文体,文中都应该有个鲜明的自我。

3

要实事求是

学生作文,必须从现在起就养成老老实实说话的习惯。成绩、缺点、好处、坏处,有几分说几分,不夸大不缩小。引用材料则力求准确。由于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由于政治和言论氛围的限制,由于教育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的压力,加上学生知识经验的局限和人类的天性使然,学生作文普遍存着写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的现象,这是违背实事求是这一光辉的社会原则的,这关系到中华文化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必须下力量纠正。天津考试院陈畅先生说得好:“我们的考生不缺真理,真理是早准备好了的;缺的是真实,是真情实感”,因此,我们要提倡写有真情实感,有个性的作文。同时,应该避免以偏激为个性的错误倾向,那种“满纸荒唐言,一把牢骚泪”,或“无病呻吟,为写新文强说愁。”的文风,也是应该坚决纠正的。

4

要有的放矢

无论谁写文章都是要给人看的,那么,写文章的时候就应替看的人着想:能认得清吗,能读得懂吗?会不会有兴趣?看完了是不是能得到一点益处?常见这样的情况,学生在低年级写的东西还通俗明白,年级高了反而晦涩难解起来,个别的还写一种半通不通的文言文,有的则模仿鲁迅的语言,就是忘了写文章要有的放矢的要求,忘了要替读文章的人着想的好作风。

5

要讲求辞章

“可以说,凡是写作(作诗和作文)中的语言运用问题,无论是关乎语法修辞的,关乎语音声律的,还是关乎体裁风格的,都属于辞章之学。”(张志公《汉语辞章学》)辞章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应向着准确、严密、鲜明、生动的目标前进。目前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评分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有文采”的标准,是完全正确的。

6

还要培养好的“话风”和“字风”

长期以来,一提到语文课,就常常想到“读、写”,而忽视“听、说”,或者只想到小学低年级要进行说的训练,往后就是作文章的问题了。

有一种错觉,以为说话很容易,孩子从小就会说话嘛!殊不知,小孩子的咿呀学语同大人的侃侃而谈之间有天壤之别,从低到高需要一个不断培养提高的过程。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的增强,人们说话的能力会不断地提高的。比如由会说一两个单词,到会说简单的一句话,复杂的句子;由会说一两句话到能说连贯的一段话;由说得清楚明白到能够敏捷地说得生动、有趣、得体。这整个过程不能简单地靠自然习得,而必须加以培养、引导。(张志公《汉语辞章学·语言的应用》)

张先生的这两段话,阐明了“说”的能力的重要性。除了具备说的能力外,还应有个好的说话的作风——“话风”。

我们上文讲的文风要求,都适合于“话风”。除此之外,还应提倡诚恳朴实,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正确态度,而不要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信口开河的不负责任或哗众取宠的态度,这实际上也是个做人的问题。某些人说话,总要先看风向,看脸色,先听听再表态;揣“圣人”心思,代“圣人”立言。伊朗诗人萨迪说,寡言固然是一种礼仪,但有时也应该畅所欲言,只有两种情况是不明事理:一是信口开河,一是言不由衷。(《蔷薇园》)我们反对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反对无稽之谈。话风和文风,都反映人的思想作风,都制约于人的思想作风。

再说说“字风”。有些人写字太不负责任,不管看的人是否认识,随意挥划,只图自己“多、快、好、省”,可是看的人却只好“少、慢、差、费”了。这种字风必须坚决纠正。字的最低要求是能让人认得,我们应当提倡写规范字,写楷书字,写行书字。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文风、话风、字风,教师都应以身作则。

既然文章是天下之公器,那么,文风就不是个人的私事,因此,必须从中小学时代抓起。

四、做好方法论的教育工作。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就是世界观,而拿这种观点和看法作指导去研究和解决世界观上的问题,就是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既没有离开世界观的单独方法论,也没有不是方法论的单独的世界观。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人类认识史上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惟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一切进步力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物质与精神,实践与理论,对立与统一,主流与支流。内因与外因,螺旋与往复,起伏与前进,否定之否定,量变与质变,历史与现实,批判与继承,相对与绝对等等关系都应让学生了解和试用。

另外,各门具体学科还有自身的方法,例如,目前被人们普遍使用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些新的方法论,也可让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有个粗略的了解。下面从名家的论述中分别摘录,作点简单介绍:

系统论:

整个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过程,大多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任何系统都与有关环境组成一个特殊的综合体,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一个要素。任何一个系统的要素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为了探讨系统的行为和功能的变化及发展,其出发点正是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系统性原则要点是:整体性,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相关性,相互关系的普遍性导致系统的广泛性;有序性,有序的多样性导致系统的多样性;动态性,必须十分重视系统的“自运动”原理和“自组织”功能;最佳化,就是系统的整体联系达到最适宜的有序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王兴成)

黑箱原理与灰色系统:

1953年美国控制论学者艾什比,提出了“黑箱原理”,一个内部结构特性全部未知的系统称“黑箱”。黑箱原理就是从对象的因果关系、输出输入关系来研究系统。以后有人把内部部分已确定的系统叫“灰箱”。

灰色系统就是在灰箱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内部结构和特性完全确知的系统叫白色系统。……内部结构和特性完全未知的系统叫黑色系统。内部结构和特性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系统叫灰色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黄顺、林基岳)

控制论:

控制论在本质上是研究系统的功能和动态的,特别是对复杂系统的研究更有效。

控制论是从信息与控制这个侧面来研究控制论系统。一个自控系统,常是闭环的反馈系统。反馈是实现自控的一种手段,它把施控系统与受控系统耦合起来,使输出的信息返回输入终端,以便达到控制的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童天湘)

信息论:

美国科学家申农指出“信息是消息,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维纳创立的信息论指出“信息就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同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和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具有可识别、可转换、可存贮、可处理、可传递、可再生,有效无效性,提高人类大脑功能等特征。

信息科学以前被称为信息论和控制论。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下列三个因素有关:信息的持续而又迅速的增长;科学的发展和知识重要性的增强;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巨大的经济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秦麟征)

行为科学

分广义、狭义,狭义行为科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及其与社会环境相关的种种因素。

行为科学是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人类学基础上形成的。它依据心理学探讨个人行为,如人的动机、情绪、需要等。借用社会科学研究群体行为,如环境、社会制度、关系等……内容包括政治、社会行为,个人行为,集体行为,消费行为等。

一个语文教师,三年(一届)的作文教学,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每个学生又各自成为一个系统;学生的作文行为,是教师研究一个学生并把这个“黑箱”变成“灰箱”、“白箱”的依据;学生要作文,要接受每次作文的要求,就要观察和阅读,这是输入信息,写作文是信息输出过程,教师的评判、学生间的交流又是个反馈过程,在这样的过程往返中,教师实现控制与指导,学生也会实现自控与提高。

五、正确对待“灵感”

学生写不好作文,往往怨自己没有“灵感”,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根本不是写东西的材料,这是不对的。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它是思维活动中的一种质的飞跃。它像桥一样,把阻绝了的思路忽然沟通起来,引向以至开辟一个新的境界。诗人、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有“神来”之笔;哲学家、科学家在构思的过程中,也常有“顿悟”之时。但无论是“神来”或“顿悟”,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柏拉图所说的什么“神灵凭附”,而是平时的苦心经营,功夫到处,自然水到渠成;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熟能生巧,所必然会产生的触类旁通。物质的运动可以从量的变化转到质的飞跃,为什么精神的活动就不能够同样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突破呢?因此,灵感并不神秘,它只是思维中所出现的一种看似不合规律,但实际上合乎规律的现象。(《文学理论争鸣辑要》上卷,蒋孔阳《灵感小议》)

蒋先生的这段话很有道理。就拿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来说吧,他可能比别的庖师要聪明些,“灵”些。但他开始解牛时仍然所见无非牛者,几年之后未尝见全牛。而到解起牛来如奏乐,如起舞,达到“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灵感时,又不知要多少年啊!因此,我们并不否定灵感这一思维现象的存在,我们希望某些学生达到“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境界,但我们反对过分地宣传和提倡某种“忽如一夜”的灵感论。宣传灵感有害无益;提倡灵感更会把创作引入歧途。我们应当致力于辛勤的劳动,不断的努力,这实际上也是思想教育的一项内容。

古人说,工夫在诗外;同样,工夫在文外。

主要参考资料:

徐立、陈新编著《古人谈文章写作》广东人民出版社

刘锡庆、朱金顺等编《写作论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李景隆主编《基础写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注:此文为天津师大教育学院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第七章,此次入集,又作了部分补充)

芳草无情人自迷

——在旅游中学语文

温庭筠“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两句,不仅是写景抒情,而且包含着诗人的一种认识——自然景物对人本无所谓情,然有着一定语文修养的人,一旦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便会因联想、想象而产生各种情思和感受,即“人自迷”了。恰值假期来临,有的中学生朋友可能正在商量着各种旅游计划,因此想和朋友们谈谈在领略自然,游览名胜之中学习语文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修养的几点建议。

第一叫“实地印证”,即在旅游地印证平时课内外学过的文章某方面内容。为此,出发前不仅要做好物质准备,还应据旅游的去处把曾经学过的诗文再复习一下,记住内容和写法,以便到实地考察。例如去北京,就可读一下《故宫博物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北京立交桥》等。当脑子里带着别人加工过的材料与实体相印证时,你也许想:“要让我写简直不知如何下笔”,于是你更体会到作者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的妙处;你也许想:“这个地方如果换一种写法似乎更好”,于是你有了新的感受,新的发现。用好这种方法,温故往往能知新。

当然,不可能凡我们要去的地方,便有曾读过的诗文以供印证,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异地体察”。例如登黄山,仍可体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意境;登峨嵋山,仍可体察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登盘山,仍可体察李健吾登泰山时写到的“人朝上走,水朝下流”的哲理。观海,不必非到碣石山不可,仍可得到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感受;观瀑,不必非到庐山不可,仍可感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物性事理相通,祖国山河俱美:“唯见长江天际流”、“黄河之水天上来”何等相似,“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二百重”同样雄奇,“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均属博大。所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正是异地体察的依据。故察今可以知古,察近以知远,察所见而知所不见,正是有一定语文修养的朋友们在旅游中不可不用的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探奇描述”是第三种方法。它从目的上看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如苏轼,因对郦道元、李渤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解释存有疑问,而同长子苏迈“乘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探之,终于找到了他认为正确的答案,并记录其事,遂有《石钟山记》流传于世。二是如王安石,探人之所未探,发人之所未发,以一种寻根究底的精神“观于天地山川”。登山要到顶,钻洞要探底,力求有所收获。不能仅以“到此一游”为目的,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漫不经心,旋即“悔其随”。探奇尽兴之后,要大略地描述见闻,记录心得(有照相机自然可以配合使用),以备日后整理。应该注意的是,行此法切忌盲目冒险,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行事。

第四种是“感受思辨”。这种方法用于前人已表述过的抽象的人生感悟、经验之谈等。要求旅游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辨其曲直、明其是非。如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郦道元的“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或讲时令,或述地括,或论事理,我们都可以在切身体验中思之。有古人说“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又有人说“鸢飞历天者,望峰息心”。谁是谁非,我们自可在亲自感受后辨之。

总之,荀子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劝学》)又如骆宾王所说:“情蓄于中,事符则感;形潜于内,迹应斯通。”(《上廉使启》注:事符,情和事相符;迹应,形和迹相应;斯,则)希望青年朋友们先蓄情于中,潜形于内,再踏上旅途,去领略“天高”、“地厚”,“人自迷”。

旅游的机会不可多得,因而有心人是不会放过这种学习语文的机会的,因为它既对学习有益,又使旅游生活更加充实、有趣。

预祝旅途愉快!

(注:此文发表于《中学生语数外》杂志)

旅游与文化杂谈

李健吾先生的著名散文《雨中登泰山》开头这样写道:“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李先生的这种“欠债”感,正来自他对文化传统的深厚体验,也说明旅游与文化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诗经》的描绘,我国古代就有在传统节日里聚游的风俗,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到风景地区游玩,二是到集市上观光。如郑国每年的三月初三要到溱水、洧水的边上迎春聚游,祈祷幸福,来自不同村邑的青年男女可以互赠礼物,表示爱慕(《郑风·溱洧》),呈现出一派太平向上的景象。这类习俗,历代不衰,便形成一种文化传统,延及至今。

“游”古代不仅有游玩、历览的意思,而且有在旅行中考察、交往、求学的意思,古人称之为“漫游”。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大多有过漫游的经历。细分析,这种漫游大致可分两类。

一类以历览考察、搜集资料为目的。如司马迁,他20岁南游江、淮,探察禹藏书的地方,登上九疑山访察舜的墓地,乘船历湘江、沅水,凭吊屈原、贾谊;然后北上山东,至临淄、曲阜,观察孔子的遗风,到邹县学习饮酒、射箭的礼仪;接着去了孟尝君的封地薛城(今滕县),项羽的都城彭城(今徐州);又到曹参、周勃、樊刽、萧何、刘邦等人的故乡察访;最后去了陈胜起义的地方考察。每到一处,他详加采访,了解历史事件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了解民间对历史人物的传说和评价……所得材料,后来写进了他的伟大著作《史记》中。又如徐弘祖,是我国明朝的地理学家。他不愿为官,酷好旅行,足迹所到,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探察访问,逐日记录,备极艰辛,终为我们留下了极富地理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这两本伟大著作中都包含着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另一类以领略名胜、交往名人为目的,我国历史上的众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如李白和杜甫都曾有十余年的漫游经历,两人相识是在李白辞官东游至山东,杜甫进京北上至山东的路途中。一心向上的青年杜甫,乘兴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而不肯“摧眉折腰”的李白,伤感于官场的黑暗,写了《蜀道难》而归山林,与杜甫当时的心情正好形成对比,这正反映了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特有的现象。苏辙在给人的一封信中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自广”,“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可以说,旅游对一代代文化名人的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一代代名人,又使旅游本身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向上的积极追求,或一种不满现实的反抗。至此我们对李健吾先生因不能登泰山而产生的“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感概,便完全理解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现在的旅游,不必像杜甫那样“长啸下荆门”,“骑驴十三载”了。“旅游”的内涵,与“漫游”多少也有了些不同,但古人给旅游注人的文化内涵,却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因此,出游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读书,根据要去的地方来读书(或者根据所读的书确定去的地方)。否则,出去不知看什么、听什么、问什么,无目的地“盲游”是不会有大收获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读书放在前面,是极有道理的。

今年是国际旅游年,正好是青年们旅游的好时机,也是体验文化传统的好时机。最后还是用李健吾先生雨中登泰山时说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杂谈吧:“人朝上走,水往下流。”

(注:此文发表于《中学生语数外》杂志)

用心·动情

——旅游与作文

我爱旅游,而且很用心,用心观察、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回来便写些心得,如旅游与语文学习、与文化领略等等。不料有的被《语数外》的编辑们看中,以为切近于中学生,便登载了出来。时下又值暑期旅游临近之际,编辑们约稿让谈谈旅游与作文这个话题,这倒恰恰触动了我的一点心事。几年前的一个暑假,我到四川九寨沟旅游,对那位川西旅行社的司机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敬意。几年了,总像有点话要说,有种情感要抒发,就如很多有经验的作家说的那样,不写出来,总像是欠了一笔什么债似的。

九寨沟位于雪山脚下岷江源头,从成都去九寨沟,要沿岷江而上。汽车呼呼地奔跑了约两个小时的光景,山越来越高了,江越来越急了,路越来越窄了,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开始进入大山的腹地。雄奇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竞相高耸到天上去,正是“连峰去天不盈尺,”;山谷变得陡狭,落差加大,汹涌的江涛翻卷着直撞过来,正是“砰崖转石万壑雷”。这时想到李白“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诗句,竟丝毫没有了夸张的感觉。

能乘50多人的大轿车,在连绵的大山中显得那么渺小;汽车发动机的声音,被江涛的轰鸣声压得无声无息。公路,在山与水的逼迫下也变得起伏不定,盘曲多变起来。最能使人又惊又喜的是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的一次次转弯。深渊、峭壁、高峰,俯冲、仰刺、急转,汽车在白云山峰间出没盘旋。我坐在驾驶台旁,紧张地注视着前方,不时地提醒着司机:减速,鸣笛,注意——硬弯儿!司机总是笑笑,礼貌地点点头,却很少照我说的去做。

汽车刚刚转过一个弯道,一个如雷公嘴似的山崖便扑到了眼前,公路便在崖边上转弯。我下意识地喊了声“注意”。司机鸣了笛,但并未减速。眼看到了转弯处,对面也传来了汽车喇叭声,车是看不见的,但听声音知道对方也到了转弯处。只见司机舵轮外摆,随即向内猛旋,汽车呼地窜到崖边,又迅速掉头向内拐去。说时迟那时快,两车错毂,擦身而过。对面的车再向里一寸便撞上山壁,我们这辆车向外半分就会坠下深渊。由于急转弯的离心作用,乘客们的身体齐刷刷地向外斜去,同时发出一声惊呼。满车的人一起埋怨起司机来,只有几位青年男女发出了满意的笑声。司机解释说:“这时刹车是极危险的,惯性可以把我们直推下几十丈高的山崖掉到岷江里。这样的情况,在这条路上经常碰到,只是这次地段更险些,来得更突然些,没能及时提醒大家。再说,只有保持这个速度,我们才可能赶在天黑前走出这崇山峻岭的包围,才更安全。”车里静了下来,雄浑的江涛声又顺着崖壁滚上来。过了一会儿,司机低声对我说:“老先生不是说要来冒险吗,我的做法正可满足您的冒险心理哩。可话又说回来,只要地形熟悉,技术过硬,判断准确,操作果敢,险也不险了。”

这位司机的高超技术和他深刻的话语,使我对他顿生一种特别的敬意。因为他使我联想到人生的征途。不是吗,人生之路不也恰如这多变的山道吗,也会遇到许多险阻或转折,但正因如此,它才显得绚丽多姿,才能够扣人心弦。只要你相信自己,临机用心,发挥优势,果敢操作,转折之后必会是柳暗花明的。

事隔几年了,一直想写一篇《蜀道行》来表达我的敬意,抒发我的感受。现在借这个机会把它写出来,一是为了了却这桩心愿,二是为了从一个方面告诉同学们——我对旅游与作文关系的认识。只要在旅游中用心观察,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必能捕捉到动了真情的感受,把这样的感受如实地写出来,就是作文了。“走马观花”的旅游,不会产生好文章。记住:一要用心,二要动情。

(注:此文发表于《中学生语数外》杂志)

学会描写声音

我们总是用“有声有色”来评价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描写。“色”即形象,属于视觉范畴,容易被观察者生动地记录下来;声,属于听觉范畴,看不见摸不着,而且转瞬即逝,因此写起来困难就大些。然而鲁彦先生的《听潮》恰恰是在“听”字上做文章,对中学生学习描写声音大有借鉴作用。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潮声的呢?

首先是准确使用直接描写声音的词语,例如汩汩、咆哮、呐喊、叫号、啼哭、怒吼等。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声音,是人们所熟悉的,读到这些词语,耳边便能响起相应的声音。

其次用人们所熟悉的其他事物的声音来比喻海潮的声音,例如铃子、铙钹、钟鼓、金锣、马蹄、车轮、机翼、响雷等。通过这一系列比喻,潮声便犹在耳边了。

这两组词语的运用——由汩汩到怒吼,由铃子到响雷,已能把海潮距离由远及近,声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传达出来,但这还不能充分表现声音形象。

古人说“闻声悟色,见色悟声”,意思是说人听到一种声音,就能联想到发出这种声音的事物;看到一种事物,便能联想到它所发出的声音。比如,听到火车经过的声音,便能联想到火车奔驰的状态,甚至能分出是客车还是货车;同样,远远地看到一列火车奔驰,就能联想到它发出的轰隆隆的声音。这是人们视觉经验和听觉经验经常重叠沟通的结果。因此,高明的作者写声音时,不会仅用些写声的词语和简单的比喻,而且要借写色以达声。

鲁彦先生写潮声正是如此,作者一开始便把大海拟为一位威力无比的巨人。你看那“巨人”被远寺的钟声惊醒(实是自己醒来,却要怪他人),于是“恼怒”地“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又因为行动受到阻碍,由恼怒而“狠狠”起来,手推、脚踢、牙咬,但仍不解气,终于“愤怒”起来,发着响雷般的吼声吞没了一切……作者笔下的这位巨人情绪越来越坏,动作越来越大,而其情绪、其动作,无不传达着某种声音,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变得形象起来,这正是“以色达声”的效果。

巨人的形象恰如特写的镜头,两组词语,正是为镜头配上的音乐。以声配色,以色达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就是《听潮》为我们提供的写作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注:此文发表于《中学生语数外》杂志)

引用诗文的技巧

作文中善于引用前人诗文中的名句(或段、篇)以为我用——丰富句子的意蕴,增强文章的力量,显示作者的文采,是表达的一种技巧。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

成长还是一种心境的变迁。蒋捷的一首词中写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矣(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作者抒写一生的心情历程,发感悟于其间,恰是一种心境的变迁。我们不能说“鬓已星星”的老人就不再成长,只要内心依然年轻,即便落红满目,也难掩风流。你的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

这是2000年天津市高三语文会考一篇考场作文(《成长》)中的一段。文中引用了宋末元初爱国志士蒋捷的一首词《虞美人·听雨》,读来使人顿觉小作者博览多学,文采飞扬,对“成长”领悟深刻。由此可见引用的作用之大。

引用,作为表达的技巧,一般说有四种:明引、暗引、化引、仿引。

明引。又称直接引,它须与原文一丝不差,并注明出处。引文一般都要加上引号;如果引文较长或为突出引文使之单独成段,则可不加引号。上面所举例子即为明引。

暗引。又称间接引,不拘原文原句,但原意不能变,大多不注出处,引号视具体情况而用。上文所举例子中“落红满目”一句就暗引了古人“落叶满阶红不扫”“落红不是无情物”等名句的意思。又如峻青《雄关赋》中两句:“这固若金汤的雄关!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其中加点的部分都是暗引,一不加引号,一加引号。

化引。“化”即点化,道家用法术点物而使之变化。我们借用一下,指把古人原句变动一两个字使获新意来为我所用的引用方法。如下棋有两句话:“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棋无悔大丈夫。”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把它化为“观棋不语非君子,举棋有悔大丈夫”。观棋要语,寓互相帮助之意;举棋有悔,寓知错必纠之意。可谓妙趣横生。

仿引。它与化引的区别在于:化引偏于内容的变化,而仿引偏于形式的仿造。例如,王勃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于是常被人仿引:“碧草与灯光辉映,白水共明镜一色。”“春潮与松涛齐鸣,湖水共长天一色。”“碧草”句,是《人民日报》载《卢浮宫的扩建与贝聿铭》一文中仿引的句子;“春涛”句,是叶晓山《雨中太湖》中仿引的句子。仿引的句子能为文增色,耐人寻味。

总之,准确而灵活活地引用名人诗文,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技巧,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然而,要做到得心应手地引用,博览与背诵是必要的前提。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位小作者在文中说,从4岁读第一首唐诗开始,唐诗、宋词就已经成为自己成长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厚积而薄发”是无数前人总结的真理。

(注:此文发表于《中学生语数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