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问鼎之路 §猪多肥多,肥多粮多

那时候提高粮食亩产量,我也没有其他更多诀窍,主要就是通过多养猪,把有机肥料回馈给庄稼。当时的口号叫“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现在已经没人这样讲了,在农村也看不到养猪的了,但这确实是一条简单、有用的经验。

——许末兴

在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年代,许末兴当生产队长时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亩产量其实并没有多少诀窍,走的主要是一条用发展养猪来带动农业的循环经济之路,简单而实用。

要知道,这个道理虽然明摆着,可在当时政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的大背景下,要想摒弃浮夸、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从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长篇通讯《大寨之路》,3月28日***第一次赞扬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人民公社大寨生产大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事迹后,全国农村便掀起一股“学大寨”热潮。

虽然***从来没有说过“农业学大寨”这句话[1],但这丝毫不影响“最高指示”的巨大号召力。1968年2月22日至29日,无锡县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贯彻省里的精神。1975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号召“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于是学大寨运动就这样普及到全国每一个生产队;1976年12月,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更是提出不仅农业要学大寨,教育、卫生、司法、财贸等行业和部门也通通都要学大寨。

毫无疑问,这些所谓“学大寨”最终能否学有所成,完全取决于各地“学什么”和“怎么学”。江南一些平原农村在参观大寨后觉得那里的梯田很壮观,于是也一味模仿,这样的教条主义就显然是学歪了。

许末兴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从来不唯上、只唯实,从来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自从他1974年正式担任生产队长后,在当时掀起的这场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唯一奉行又紧紧抓住的只是养猪。在他看来,学大寨的途径有千条万条,但多养一些猪总不会有错。

于是,他发动社员在龙西生产队的桑树田里种菜、种瓜。瓜菜既能卖钱,增加队里的副业收入,又能人吃,还可以喂猪;猪养大了又能去卖钱,而猪粪则可以用来浇灌田地,使得土地更加肥沃,庄稼和瓜菜长得更好,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以种小麦为例。富有经验的许末兴知道,小麦要想产量高,就必须在冬天就发育好,俗称“冬发”;与此同时,施肥也十分重要,底肥一定要打足,尤其是有机肥料要施足。为此,他还专门安排劳动力一担一担地把猪粪挑到田里,均匀地施撒、翻盖好。

为了提高小麦产量,许末兴还专门从华庄新村大队(现滨湖区华庄街道华新社区)引进优良麦种。当时华庄新村大队西塘生产队队长唐南大是有名的种麦高手,该队小麦亩产超过250公斤。于是,许末兴就经常去那里学习、观摩,琢磨着怎样才能赶上并超过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想到,许末兴的一熟小麦种下来亩产竟然高达345公斤,超出前者近40%。这让唐南大觉得很惊讶,甚至认为不可信。为此,他还曾经过来亲眼“监收”过。而当他看到那一颗颗异常饱满的麦粒、司磅员精确无误的数字后,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甘拜下风。

唐南大的不服是有原因的,当时浮夸风盛行,弄虚作假的太多了。

在无锡县,1958年红旗人民公社就提出了“农业上要求三麦亩产达到3500斤、力争4000斤,水稻亩产1万斤、力争1.5万斤;工业上要在1958年产值76万元的基础上,1959年达到6000万元、超过农业产值,1960年实现1亿元”的“放卫星”口号。而实际业绩是,从1958年到1962年,该社的三麦亩产从375公斤下降到219公斤,水稻亩产从465公斤下降到330公斤,工业产值从76万元到基本偃旗息鼓,农村经济总收入从344.18万元增长到370.23万元,社员人均分配年收入从51.2元增加到60.4元[2]。

而且这种浮夸风是全国性的,一直吹到最高层。

当时“***到湖北省,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实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摇头说:我不相信。外国朋友问***,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一笑置之,说: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3]。

当时,在浮夸风劲吹背景下,红旗人民公社决定要在全社树立一个实打实的先进典型。所以,公社党委副书记肖志康听到这一消息后,亲自率领各大队长和农业技术员前来考察。在最终确认这一切并无弄虚作假后,开始在新华生产大队全面推广许末兴的“龙西小麦样板田”。这件事在当时曾经轰动一时,传为美谈。

关于龙西生产队小麦亩产345公斤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还可以从当时当地的另一组数据对比中看出来。

据《江苏省无锡县近30年来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对该县11个自然村的调查资料,无锡县1929年至1936年间水稻、小麦的亩产量只增长了10%,1936年至1948年间几乎没有增长,1948年稻麦两熟亩产合计也仅仅只有280公斤[4]。到了1971年,全县三麦平均亩产为160.2公斤[5],1976年超过200公斤[6]。这就是说,当时唐南大的小麦亩产超过全县平均水平25%,而许末兴的小麦亩产则要超过平均水平70%!

凭什么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呢?许末兴总结说,关键是两点:一是良种,二是施肥。而在施肥上,又主要是靠多养猪积累起了足够的有机肥,然后靠冬发铆足了劲。这与人要长高是一样的道理:一靠基因,二靠发育期营养要跟上,就这么简单。

许末兴在当生产队长的这8年中,年年受到公社表扬;当时新华大队的所有队长中,年龄最大的超过60岁,他是最年轻的一个。

1 武宝生:《关于毛体字“农业学大寨”》,载《中老年时报》,2013年5月7日。

2 无锡县红旗公社办公室:《农副工主要资料简编》。转引自徐元明、钱其昌:《太湖明珠——华庄镇》,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12月,p12、13。

3 许全兴:《***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p138。

4 《锡山市志(1986-2000)》下册,p5。

5 同上,p47。

6 同上,p48。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