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骑合一,马镫问世。”
骑马陶俑出土于一个墓葬中,该墓一共出土29件陶俑,其中23件为仪仗俑。魏晋之际是世家大族势力的鼎盛时期,其出行必然是车马喧哗、仪仗威严。仪仗人员的多少是官员身份高低的标志。这件陶俑为我们展现了豪门贵族仪仗骑士的风采。骑俑的面部及冠服雕刻细腻传神,马体矮小,额饰当卢,有辔无缰,头顶上弯曲的长角,供骑者扶手。马颈前佩有“挡牌”,尾下垂。背上设有马鞍,鞍左前缘上系有三角形马镫,供上马踏足之用。此器为研究西晋衣冠和马饰的精品。
此俑马鞍的两端已从平坦转为高翘,表明西晋时期已出现了鞍桥。鞍桥的使用限制了骑手身体前后滑动,为骑手提供了纵向的稳定。
中国古代在很长时间里并无马镫,骑乘者上马费力,骑乘时要双腿夹紧马腹。此墓中出土的骑马陶俑中,有的马匹一侧有三角形马镫,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马镫模型。
至公元4世纪,单侧马镫逐渐发展为双侧马镫。马镫的出现,为骑乘技术的发展和组建重装骑兵奠定了基础。
文物档案
名称:骑马陶俑
年代:西晋
材质:陶瓷
规格:通高22~24厘米
出土地:湖南长沙
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