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右江烟云:白色卷 歌王

歌王

在当代广西文艺界,黄勇刹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名字和符号。

黄勇刹原名黄玉琛,1929年生于田阳。

“黄勇刹”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十分奇特的。上初中时,他考取了一所不用交学费的学校——百色师范学校,但伙食需要自理。黄勇刹交不起伙食费,无法进入食堂开饭,于是在校内自己砌了一个火灶,一日三餐熬粥吃。学校三令五申取消这个有碍观瞻的行为,但黄勇刹拒绝执行。校方十分恼怒,加上发现他阅读进步书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流》等,学校开除了黄勇刹。但黄勇刹求学心切,又想报考省立百色高中,却因没有初中文凭无法报考。于是,他就向本村一个叫黄勇利的学生借了一本初中文凭,在“利”字上面加了一画,变成了“刹”,并考上了百色高中。“黄勇刹”这三个字后来就成为广西乃至中国文坛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黄勇刹著作甚丰,尤其在山歌创作、民间文艺理论研究上更是独树一帜。这得益于他自小受到民歌艺术的熏陶。他母亲在当时就是一个当地有名的歌手,耳濡目染,使他爱上了民歌。那时,村中还有一个盲人歌手,远近闻名。黄勇刹虚心好学,在放牧的空隙,就跟盲人歌手学习。除了学唱歌,他还背诵壮族各式长歌短谣,长时间下来,他已将各种山歌背得滚瓜烂熟。此后,他每逢去参加各类大大小小的壮族歌圩比赛,常常夺魁,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歌王。此时的山歌,在黄勇刹的心里,已经不是一种消遣和爱好,而是生活的内容,是生命的一部分了。

但黄勇刹并不因此而止步,他没有因为获得歌手的一切声誉而感到满足,他还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并且要争得一席立足之地。黄勇刹之所以有这样强烈的想法,是缘于小时后的一次经历:那时,他常常和父亲一起上山砍柴烧炭。炭窑对面的山中隐居着一位身世不明而知识渊博的老人,黄勇刹在与他玩耍中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一天,父亲表情肃穆地提着一包东西回到炭窑,告诉黄勇刹,老人已经被老虎吃了,这是他的骨骸。黄勇刹一时惊得无言,各种滋味涌上心头。就在那一刻,他就产生了要离开山里,到外面闯荡的念头。

而要实现这个愿望或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正因有了这样的认识,才出现了校内煮粥、借文凭改名的传奇。那时候,尽管刚刚上中学,但黄勇刹已经显示出了文学才华,不断在《中央日报》《广西日报》《南宁商报》等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得到的稿费,正好接济读书的费用。

新中国成立后,黄勇刹先是在柳州的政法部门工作。后因文艺创作才能突出,被领导发现,调至柳州彩调剧团。从那时起,黄勇刹就开始了彩调剧《刘三姐》的创作。几易其稿,剧本于1959年发表;1960年,《刘三姐》剧团赴京演出,轰动京城。后来饮誉全国的电影《刘三姐》之剧情,基本是按照彩调剧《刘三姐》拍的。

黄勇刹是个壮族歌手,所以他没有忘记歌唱。他翻译整理了壮族英雄史诗《莫一大王》、壮族经典爱情故事长歌《马骨胡之歌》、集壮族歌谣之大成的抒情长歌嘹歌中最精彩部分《唱离乱》,因此获得了广西作品最高奖——铜鼓奖。

黄勇刹也是个思想者。他的三部理论著作《歌海漫记》《采风的脚印》《壮族歌谣概论》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与创作理论,充实了民歌理论的宝库,有系统有深度地全面阐述了民歌(尤其是壮族民歌)的起源、发展、内涵、形式及收集整理方法与创作法则等,成为民间文学的必修课。黄勇刹可以说是集歌者、思想者于一身的真正的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