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蔡文姬——名琰,左中郎将蔡邕之女,没入南匈奴十二年,为左贤王妃。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由曹操遣使赎回。初归汉时估计年三十一岁。
胡儿——蔡文姬之子,初出场时估计年八岁,后归汉时年十六岁。回汉是出于我的安排。史籍中未著其名,剧中以伊屠知牙师名之。伊屠知牙师乃王昭君之子,曾为左贤王。左贤王在匈奴中位置仅次于单于,单于死即由左贤王继承。以伊屠知牙师名胡儿足以显示蔡文姬对王昭君之思慕。
胡女——年半岁,尚在襁褓中,文姬呼之为昭姬;后亦归汉,时年九岁。
赵四娘——文姬之姨母。此人出于假托。文姬之母相传为赵五娘,此作为赵五娘之姐,与文姬同时没于匈奴,相依为命。文姬归汉,其子女即由她留胡照料。有此足以促成文姬归汉的决心。此人作为死于匈奴中,在胡儿、胡女归汉时已去世。
左贤王——假定年四十岁左右。剧中把他作为匈奴的民族主义者,故以汉初最杰出的匈奴单于冒顿之名名之。冒顿单于曾打败汉高祖刘邦,并侮谩吕后。此左贤王名以冒顿,以表示其强项。
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假定年五十岁左右。此人于建安二十一年朝汉,被曹操留置于邺,遣右贤王去卑回匈奴,分其众为五部,各立其贵人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故在曹操手中,南匈奴等于归化。北匈奴早已西迁,其旧地为鲜卑族所占据。
右贤王去卑——假定年三十岁以往。此人乃亲汉派,为曹操所信任。匈奴统治者地位以单于、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等为次,故右贤王位在第四。
董祀——曾为屯田都尉,与文姬同为陈留人,文姬归汉后重嫁于他。为处理方便,剧中以此人为曹操派赴匈奴的正使,后升任长安典农中郎将。初使匈奴时假定年三十一岁,与文姬同年,但月份较小,并假定他曾师事蔡邕,是蔡文姬的表弟,其母为赵三娘。
周近——假定年四十岁左右。史有此人。曹丕《蔡伯喈女赋》已失传,其序的残文云“家公与蔡伯喈有管鲍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金璧于匈奴赎其女还,以嫁屯田都尉董祀”云云。为方便计,以此人作为派遣匈奴的副使,并任屯田司马,为董祀下属;但在意识上颇与董祀对立,几至陷害董祀。
曹操——赎回蔡文姬时年五十四岁,其年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当年七月始为丞相,但剧中为方便计已称之为丞相。建安二十一年时六十二岁,晋封魏王。
卞后——小曹操四岁,为曹丕、曹彰、曹植之生母。本出娼家,史称其节俭勤谨,宽厚待人,菜食粟饭,不用鱼肉。曹操甚爱之,称其“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曹丕——建安十三年时年二十二岁,其时官职不明。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剧中为方便起见,初出场即称为五官中郎将。
侍琴、侍书——曹丞相的家婢,被派遣随董祀入南匈奴,以便归途服侍蔡文姬。
胡兵、胡婢、胡乐队、胡舞队等各若干人。
曹丞相府侍者、铜雀台歌伎等各若干人。
时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至二十一年(公元208年至216年)。
地点
第一、二幕在南匈奴;
第三幕在长安郊外;
第四、五幕在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