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昭二年,兴元府。
苏府小辈都在老夫人房间里,陪着老夫人说话逗趣。
可惜今天老夫人始终有些心不在焉,应付着说了两句便对身边伺候多年的嬷嬷吩咐道,
“差人去外面瞧瞧,凝儿怎么还没到?”
嬷嬷脸上挂着喜悦,“老夫人别急,已经差人去城门口等着了,一看到马车就回来报信。”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咯咯笑着道,“大姐姐虽然没有从小长在苏府,但还是最得祖母疼爱。”
“你这小醋坛子,还吃上你姐姐的醋了,祖母对你们都是一样的。”
老夫人对小姑娘语气慈爱地说着,之后又有些感叹,
“唉,凝儿三岁就被送去了庵堂,我也日日念着,就怕我这半截入土的,这辈子都见不到她一面了。”
一位装扮华贵的夫人安慰道,“娘说得哪里话,凝儿这不就回来了,娘您身子骨好着呢,定然可以长命百岁的。”
“老三家的,你也别安慰我了,凝儿是你的亲女儿,这么多年你肯定比我念得紧。”
那夫人噎了一下,然后才笑着应是。
这时终于有个丫鬟来回禀,说是小厮看到三老爷的马车进城了。
一时间房间里有些嘈杂起来,众人都忍不住议论了起来。
虽然兴元府的苏家只有苏家三房一家,但人也不少,夫人姨娘、嫡子庶女,全部都被聚集到了这里,只因老夫人听说长孙女要回来了心里高兴。
在这样一个极重孝道的古代,也没有哪个小辈敢忤逆老夫人。
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嗒嗒作响,一双如凝脂白玉般的手挑开车窗的帘子,露出一条缝隙向外望着。
“我还是头一次到兴元府来,确实和京城不同。”女子有些感慨地说着,声音仿若深山清泉般澄澈。
“兴元到底是边境,比不得京城繁华。”马车上的中年男子回答道,正是刚刚众人议论的苏家三老爷。
女子并没有接话,苏家也是京城的,还是出身宣宁侯府,不过是外放做官才在来了兴元府,人家是陈述事实而不是自谦,所以她也没必要说什么。
“对了,再和我说说苏家人吧,免得认错了。”
“是,娘娘……”
“爹爹还是叫我凝儿吧。”
“是,……及笄礼已经在准备了,是在一个月后。”
三老爷把苏家人员说了一遍,连京城的宣宁侯府也提了提,顿了顿三老爷接着道,
“及笄后若是娘……你有什么安排,苏家一定准备妥当。”
“有劳爹爹了,亲事我自有打算,并不着急。”沈晴柔声道谢,之后马车又安静下来。
毕竟沈晴是宫里出来的妃子,苏三老爷和她同处一个马车都有些不自在,更不知该说些什么。
沈晴倒是没有觉得气氛尴尬,而是在心里算着账。
她十四岁被指给五皇子做侧妃,十五岁时五皇子登基她成了宸妃,之后在后宫里待了两年。
现在她十六岁,其实还有两个月就十七了。
可如今换了身份,成了苏家的大姑娘苏凝心,十五岁的及笄礼还是在三天后,等于她又年轻了两岁。
从十四岁到十五岁,用一年时间,从恩平伯府的庶女到宣宁侯府的嫡长女,怎么算也是血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