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大唐挽歌 大唐挽歌 第22章 党项人的野心

大家听他一说,都略感失落。崔安全连忙安慰他道:”罗先生不必如此,有见面,肯定就有离别,能在一块,这也是缘分,或许今后还有相见的一呢。既然今天来了,大家都好好的畅饮一痛,也算相识一场。”

郭琪大声的说道:”大人说的甚是,老罗就不要儿女情长了,其实我知道你是觉又少了几个酒友了嘛!那没关系,毕竟我和王兄弟也还在成都不是,想喝酒了,可以来找我们啊。”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气氛为之一变,宴席间宾主相谈甚欢。

罗士豪和杨无病相顾而坐,谈得十分火热 。 罗士豪提出自己打算开辟一条去河朔的商路,希望小杨能把这条商路的代理权给他。小杨表示欢迎,只是自己这几天就要去长安,确实没有时间商谈,详细情况叫他找王有才。

崔安全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家,还未来的及作坐下,仆人们就抬上一个木箱汇报:”这是罗先生在大人走时送你的礼物。”

老崔命人打开一看,竟然满满一箱黄金,黄金上还有一封书信。信上也没有说别的,只是说了对他离川不舍之情,以及自己略表心意什么什么什么的,也没有提啥要求。崔安全拿到这封信诚,愣了半天,笑道:”这罗士豪也是个妙人啊。且看他今后到底会有什么要求吧!”

回家后,小杨把这件事告诉了王有才,王友才皱了皱眉想了半天才说道:”河朔往西北一带,就是灵州,现在都是我二伯在长安那边总体转运。我感到奇怪的是,其他州郡对我们的货物都很是欢迎,也没有刁难,但是灵州那个地方始终进不去。前两天我二伯来信说了一下那边的情况,他手下人发现灵州有一个很是庞大的组织,就连当地的官府都不敢轻易招惹。我们的货物进不了灵州,也是他们在从中做梗。如今罗士豪明知道我们在长安统一发往那边,却在这时候插一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来这件事前两天我就该向你汇报的,但还没最终确定,所以……”

杨无病思索了半天说道:”这罗士豪听说不是本地土著,而且看面像也不像唐人。他本是一个庄园主,以农业为生,从来没有经过商,为什么突然对这个这么感兴趣呢?而且西北一带,尤其灵州夏州党项人的势力极为猖獗。王兄,你马上派人去调查一下他的底细,他到底是何方人氏。他如果来和你谈,你就和他谈,一定要注意他每次在你这里采购的是什么东西,你应该记得上次西南夷在我们那里买了些什么东西吧?”

王有才听他这么一说,沉思半天突然惊恐道:”我们卖的东西都是农具啊,用来提高粮食产量的。而粮食不管我唐人还是南诏土蕃,甚至党项来说,都是战略物质。粮食充沛,那么就可以招更多的兵员,难道……”杨无病点了点头,沉重的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王有才道:”那我马上派人前去调查。”

送走王有才后,杨无病回到书房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将陪同崔大人前去长安,以及自己去长安的打算,并且详细说了有关孟昭图,李万昌的情况,希望父亲能够重用孟昭图。

又百无聊赖的等了几天,崔大人终于和陈敬瑄把交接工作做完了。就在要走的头一晚上,王友才找上门来,原来昨天晚上罗世豪带着几个北西口音的汉子去花船喝酒。

因为王友才的命令,花船老板就特别留意地偷听他们的谈话。原来他们来自灵州,是党项人。他赶忙连夜向王友才汇报了这个情况,王友才原本打算今天就过来向杨无病汇报,那几个党项人就找上门来买东西。他们要的货物数量特别巨大,特别是农具,包括水车之类,甚至还要求雇几个工匠过去。

他们对王友才伯父的漫天要价并不还价,只是要求要尽快拿货。由于这件事情太诡异,王有才就推口货己不多,请他们稍候几天,稳住那几个人后,就匆匆忙忙过来向杨无病汇报。

杨无病想了一会儿就问王有才他有什么看法。王有才道:”党项人远在西北,那地方苦寒之地,水源奇缺,生产力落后,农业并不发达。如果罗世豪真的是党项人几年前就派到西川来的探子的话,只能说明党项首领野心太大了。东西只要他给的起价,可以卖给他,雇用工匠一定能不同意。”

杨无病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还要补充两点,第一我担心罗士豪这里是党项人联系土蕃和南诏的一个据点。但对于他们进展到什么情况,我也没法判断。第二就是今后要加强对罗士豪的监视,如果人力不够就从你哥哥那里抽调一批人过来,特别是大庙山的那些道家弟子,干这一行应该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王友才也深以为然。

第二天一早杨无病和孟昭图以及崔安全,李万昌及各自家人两百多号人在北门告别王有才及郭琪罗士豪等人,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由于老弱居多,天气酷热,他们七八天才抵达涪城。

杨父与王有德早就得到讯息,为大家准备好了一切。涪城郡守王大人在越王楼为老领导崔安潜,孟昭图接风。

在闲谈中得知,由于赵大人搭上田令孜的线,已经高升。数月前就携家小前往长安了。小杨心想:”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希望别在长安碰到就行。 ”

宴会己毕,王大人邀请崔安潜去衙门歇息,看来两人打算秉烛长谈了。

杨无病也和众人来到自已在涪城的别院安歇。他给双方做了引荐,大家乘着醉意坦诚相见,谈得甚是融洽。

杨父对孟昭图和李万昌的才能很是欣赏,把自己家在绵阳的这处别院送给他们暂且居住,并请他们把家小安顿好之后共同前去梓潼,二人也甚是爽快地答应了。

众人安歇之后,杨父又把杨无病叫到书房,父子数月未见甚是亲热。

杨父首先把现在梓潼的情况详细地向自己的儿子详细说了一下:”今年的棉花已快到采摘季节,看样子应该是个丰收年。纺织坊又招了一千多号妇女,正在培训。染色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个老匠人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棉布脱色这个难题。颗粒火药制造工艺已比较成熟,由于张真人的大力支持,大概制造了五万斤火药。其它方面的发展也很令人满意。唯一停滞不前的就是火枪的膛压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的解决,用定装火药,如加量射程远,但容易炸嘡,但减少用药却射程不远。没办法,雍十一只好加厚膛厚,但一来沉重不方便携操作,二是用铁量上升,成本太贵了。还有就是枪上板机弹簧。,现在也没找到合适的方法,弹簧太脆了,而且容易断,弹性也不够。没办法之后改用板簧片,但灵敏度不够,不容易击发而且使用起来很是吃力。”

杨无病思索了一阵,知道这是生产工艺还不过关,弹簧的含碳量太高,所以韧性不够。于是他提供了一个除碳的土法子,采用吹氧法把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以达到降碳的目的。并在纸上详细的写了生产工艺,或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带给雍十一去试验。

关于另一个炸膛的问题。他考虑了一下:先集中精力解决材料含碳量高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其他的几个就可以迎刃而解,所以他建议制枪暂停,先集中精力解决材料的韧性和硬度。

杨无病还建议父亲,于武器的制造上面现在先以研发工艺为主,但不要大规模生产一来降低费用,二来以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关于孟昭图和李万昌的任用,他又重申了自己上一次给父亲的建议,父亲深以为然,就是到时候请孟昭图全面协助自己。

由于王父病重,王有德希望回涪城,一来就近照顾父亲,二来杨忠没办法独挡一面,还得有人来撑控这边的制造和商业,所以孟昭图重点放在家丁的训练上,以他的本事应该比王有德更能胜任。李万昌则发挥他的长处,去后勤管理。快到凌晨,两父子才各自安歇。

由于王大人的极力挽留,崔安全打算在涪域盘恒几日。

孟昭图安顿好家小之后闲得发慌,就跑来找杨无病询问问涪城哪里有打猎的地方。小杨自己也不知道,于是扯上王友得叫他带路。

三人就骑马前往郊外而去。孟昭图见杨无病心不在焉的样子,笑道:”贤弟,你是不是觉得为兄喜欢打猎是游手好闲的事情?”小杨连忙否认。

孟昭图也没有在意,只是娓娓不绝的讲道:”我五年前曾经追随高骈将军远征南诏,在他手里学了许多训练兵的技巧,其中围猎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围猎不但能加强士兵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提高对上司命令的执行与反应速度,而且对他们的奔跑,攀爬速度和射击精准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高将军在南诏时经常指挥大家围猎。”

小杨没想到在古代打仗,还有这么多的道道。然后孟昭图又滔滔不绝的讲了如何行军布阵,以及如何引诱敌人,以及在不同地形的不同埋伏方式。

杨无病觉得这些方式虽然厉害,如果一旦采用热兵器都将会很大的改变这种作战方式。他不知道的是在古代这些指挥技巧只能父子兄弟师徒相传,决不外泄,至少这表明了孟昭图的心迹。王友德听得津津有味,因为他知道这些是给钱都买不到的。

三人一边交谈,一边骑着马西缓缓的向前面的一片竹林走去。只听孟昭图突然长啸一声,惊起林中的飞鸟哗啦啦的飞向了空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反手抽出四枝长箭,搭在弦上如流星般射出,一声弦响,四只竹鸡如石头一般从空中坠了下来。

如此射法神乎其技,看得两人目瞪口呆。王友才忙跳下马跑上去拎过来这四只竹鸡仔细观察,四枝箭都射在颈脖同一位置上,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 小杨不由地夸道:”孟兄之神箭,虽养由基之流不过如此啊。”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