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父子,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呢!直说无妨!”龙兴皇上笑看着自己这个唯一的希望,他想看看,这个上天安排的接班人,到底有何本事能够振兴岌岌可危的大周朝。
秦浩然当即就毫不客气的开讲了,“父皇,儿臣觉得,当前我大周朝的症结主要有四个,第一,吏治不清,文恬武嬉,贪腐成风,长此以往下去不用等别人来进攻,这天底下的老百姓就会第一个起来造反,古语说的好,得人心者,得天下,谁一心为天下苍生着想,老百姓就会一心一意的拥护谁,谁要是敢骑在老百姓的头上拉屎撒尿,老百姓就会把谁打倒!现在的官员贪腐成风,欺压良善,老百姓早就哀声怨道了,都希望皇上乾纲重振,拨乱反正,重新振兴大周朝!所以,不下大力气整饬官吏是不行了!”
说到这里秦浩然停了下来,龙兴皇上面沉如水看不出心中的想法,他默默地点了点头示意秦浩然继续说下去。
秦浩然继续说道“第二,就是税制,历朝历代之所以最后会被老百姓给推翻,就是因为苛捐杂税太多,以至于民不聊生,而这些税赋,又有很大一部分都装进了贪腐官吏的私人腰包里,老百姓但凡是有口饭吃,谁又愿意提着脑袋造反呢?看看历史上的一些有名的盛世之治,无不是重视民生,无不是解决温饱,正是所谓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只要老百姓有饭吃,就会遵纪守法,有饭吃,就会想着皇上和朝廷的好,反之,朝廷的官员无度索求,超出了百姓们的承受能力,践踏了民众的生死底线,人民就会造反,而这所有的一切黑锅就全都扣到了当政者的头上!”
秦浩然又停下来看着龙兴皇上,见龙兴皇上并没有任何的不高兴他就继续说道“第三,就是田制,绝大部分的良田都集中在少数的地主官吏手中,他们把土地租给没有地的百姓耕种,结果呢,他们收的地租非常之高,老百姓往往一年辛苦劳作下来,至少有七成交了地租,还要上缴国库一部分,这样一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供食用,再加上那些杂七杂八的地方税赋,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聚众造反,而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付出的太多,却没有任何的收获所引起的。”
“第四,就是兵役,现在我们大周朝的武将们只知享乐,根本就忘记了他们的职责,武将们不在靠战功晋升,全都是靠拉关系走后门,花钱贿赂一路上升,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全都是克扣下面士兵的军饷得来的,而士兵们呢?全都是抓壮丁抓来的,再不然就是走投无路为了混口饭吃才来从军,还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就不存在,都被那些武官们给吃了空饷,而军中更是充斥着抢劫老百姓、赌博、走私、抽大烟这些事情,试问,这样的军队还能打胜仗吗?”
“太祖他老人家说得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队就是我们的枪杆子,现在我们的枪杆子生锈了,烂了,不可靠了!所以必须得改!”
秦浩然一口气说了老半天,只把龙兴皇上说的是目瞪口呆,他也知道当今的大周朝弊端太多,可是从来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的多,有这样的紧迫。
他看着身边越说越有精神的秦浩然问道“儿呀!你说得那句什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真是太祖他老人家说的吗?我怎么不知道呢?”
秦浩然一愣神,知道自己激愤之下一不小心就说出溜嘴了,他连忙狡辩的说道“是…是太祖他老人家在梦里指点儿臣的时候对儿臣说的,父皇当然没有听说过。”这一句话就把龙兴皇上给糊弄过去了,龙兴皇上不但没有起疑,反而更加觉得大周朝振兴有望了。
父子二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话题,龙兴皇上一脸宽慰的问道“儿呀!要是让你来治理这些弊端,你会用多长时间来完成?”
秦浩然凝眉想了想这才掷地有声的说道“两年可初见成效!”
“两年!?”龙兴皇上有些欣慰的说道“两年!好呀!别说是两年,就算是二十年,只要能振兴大周朝,朕就做你的坚强后盾!不知你要从何下手?要知道,咱们大周可等不起啊!”龙兴皇上说完就急迫的等着他的回答。
秦浩然毫不迟疑的说道“父皇,要是儿臣来做,必定会先从兵役做起,改革兵役,编练新军,只有掌握了一支强有力的,能征善战的,绝对忠诚的军队,我们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拥有了强大军队的支持,我们才能把那些腐蚀我大周朝的蛀虫们一扫而光!”
“好!我儿有气魄!”龙兴皇上一拍桌子高兴的站起身来拍着秦浩然的肩头,哈哈大笑的说道“为了大周,我就把这兵役改制的重担交予你来完成,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但愿你不要令朕失望才好!”
秦浩然胸中的那团烈火被撩拨起来了,他猛然的站起身来,第一次恭敬的,真心实意的说道“父皇!请父皇放心,儿臣必定不会令父皇失望的!儿臣这就动手编写兵役改制的策略,到时候承与父皇指点。”
龙兴皇上一扫来时的满脸阴霾,心情极好的离开了武王府,可是一走出武王府的大门,他的脸再一次罩上了一脸的寒霜。
两天后,军机大臣郑伦友捧着一道圣旨兴高采烈的离开了京城,五天前早朝的时候,龙兴皇上下了一道圣旨,任命他前往倭国交涉倭寇犯边的事宜。
经过海路上的长途跋涉,十天以后,郑伦友终于登上了倭国的土地,他刚一下船就连吐不止,几天来他晕船晕得厉害,每天只吃很少的一点东西,还不等消化就又全都吐了出来,还好他的苦胆长的结实牢固,不然也会吐出来,此时的郑伦友是一脸的苍白无力,面容消瘦了不少,目测至少瘦了十斤。向倭寇的关防递交了公文,他就被人安排乘坐舒服的官轿前往了倭寇的都城东京。
日本,东京可以算得上是全日本最为繁华的城市了,可这只是日本人自己的看法,郑伦友坐着官轿听着外面不时传来的叫喊声,他有些好奇的挑开了布帘子,向外看去,只见道路两边有着一些稀稀拉拉的贩夫走卒,人们穿着宽大的和服,男人的头上还扎着一根猪尾巴一样的朝天发髻,女人穿着的和服后面还背着一个小枕头,低着头迈着小碎步在赶路。
这一幕落在他的眼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繁华可言,就连大周朝平时农村乡社的集市都赶不上,他戏谑的笑了笑就放下了布帘子,小声的嘟囔道“屁的繁华!这群小矮子们还真是够夜郎自大的!呸!”就在他闭目养神的时候,东京皇宫又是另一番景象。
大德天皇正跪坐在朝堂之上,一班文武大臣分坐两边,大德天皇开口问道“山田君!此次周国来使,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一个梳着朝天发髻,生的面目清秀,身材消瘦的中年人点了点头,他就是大德天皇的得力助手——山田三郎,据说此人足智多谋,整个日本无出其右者,他在日本的官职是幕名(这是瞎编的,不要对号入座),相当于周朝的宰相首辅。
山田三郎朝着天皇一点头恭敬地说道“陛下!此次周国来人,无非就是为我们的武士和浪人们在周国沿海的事情而来,在我看来大可不必慌乱,这反而是一个契机!”
大德天皇十分好奇的问道“哦?是吗!不知道山田君所说的契机是指的什么?山田君又有何高见?”
山田三郎自傲的一抬头说道“陛下!周朝虽然比我日本要大上许多,但是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其国内生产已经严重落后,一直都是一个落后的农耕国家,是一个十足的农业国家,近数十年来更是每况愈下,去年他们和英人之间的那一战,更是暴露了他们的孱弱!”
“区区两千英军,硬是把十几万周军精锐打的是毫无招架之力,虽然周朝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可是他们的败势已现。”
“而我们身处岛国,资源极度的贫乏,这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出去,能满足我们日后万世需要的只有周国,自天皇陛下登基以来,我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但国力是之前的数倍,我们更是拥有一支二十万人,装备精良的常备军,更有无数愿意为天皇陛下勇于献身的武士和浪人。”
“我们要真正地强大起来,将整个世界全都至于天照大神的光芒之下,要想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必须先要征服亚洲,要征服亚洲,必须先要征服周国,要想征服周国,必须先要征服东北,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先要扰乱周国的社会生产!”
“周国虽弱,但毕竟是一个大国,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周国打败,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要从海上封锁他们的出海口,掌握他们的海上经济命脉,不断的从海上登陆骚扰,使他们的沿海地区无法正常进行农业生产,各种势力慢慢渗透,伺机而动制造民变,为我们最终占领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到这里,山田三郎看了众人一眼说道“此次出使我国的使者名叫郑伦友,这个人我是知道的,此人生性贪婪,爱财如命,贪生怕死,我们可以在他的身上下些功夫,通过他,慢慢的腐蚀拉拢那些周国官员,为我们最终占领周国后的统治,提前做好铺垫!”
众人听了他的一番高谈阔论,纷纷感觉很有道理,全都响应山田三郎的意见,大德天皇更是赞许了他的这个提议,当即就命令召见周国使臣。
来到东京等了两天依然不能见到倭寇的首领——大德天皇。这可把眼高于顶的郑伦友给气坏了,这不,一大早的他就在院子里骂开了“他妈的!这帮未开化的倭人!个子不高架子倒不小!想我郑伦友乃是堂堂天朝上国的使者,他们竟敢把我晾在这里?这真是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