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大殿口,下面不停的传来各处通道众人到来的消息,山上山下的弟子忙的是不亦乐乎。
少林幻空禅师率少林弟子前来恭贺蜀山高人渡劫成功!!!
武当廖风道长率武当弟子前来恭贺蜀山高人渡劫成功!!!
峨眉千叶师太率峨眉弟子前来恭贺蜀山高人渡劫成功!!!
五毒门惠丰掌门率五毒门弟子前来恭贺蜀山高人渡劫成功!!!
唐门凤阳前辈率风门弟子前来恭贺蜀山高人渡劫成功!!!
八卦门掌门觉佻率八卦门弟子前来恭贺蜀山高人渡劫成功!!!
来的人络绎不绝的可忙坏了蜀山上负责接待的弟子,后来来的门派还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等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个门派。
来的人多虽然忙坏了负责接待的蜀山弟子可是也乐坏了蜀山的清雅道长,蜀山派近百十年来可没有这么大的场面了,各个修真门派也确实卖蜀山面子啊,竟然来了这么多人,这可大大的出乎了清雅道长的意料了,不过想想也在清理之中,龙觞不到十岁就修道成仙,将来定然是不可限量的,何况蜀山名门大派现在又多出了一位得到的高人,那蜀山的位置当然在众多门派中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了。
可千万不要觉得龙觞不到十岁就能修成正果,那修真就是很简单的,修真最起码要从后天练气开始,初步的强化肉体,也就是练武然后先天体内开始产生先天真气,寿命逐渐延长(一般在百年以上)开始排除体内杂质,这个境界可经由灵丹直接完成接着修成辟谷,体内充满先天真气,进食已经可有可无。体内先天真气继续积累并逐渐液化固化但肉体的强化却不是很显著,但比后天境界快了不少再接着就是融合先天真气转化成真元力,真元力继续积累并逐渐液化,同时真元力对肉体作第一次大规模的强化,这才仅仅是开始而已。做到这一步以后产生金丹,真元力固化产生的结晶体,经过修真者修炼可作为灵魂载体,然后是元婴金丹修炼到一定阶段而破丹成婴,可在体内帮助修真者修炼,修炼恢复等速度变快,到元婴后期的速度是前期的多倍,再来才是出窍很好理解,灵魂可以附在元婴里出来逛街了,到了这里修陈才算是达到了中级阶段,后面的修行更是辛苦,分神元婴分化成数个,一般是3个称为三尸元神,是身外化身的基础。不过练成这个境界的万中无一,都是直接跳过修合体的,小说中所谓的分神期高手都是出窍加强版。然后是合体元婴和肉体合为一体,修炼恢复等速度变的更快,到了这里就剩下最后一项了,就是渡劫期了。
到了渡劫期后期以后就要面对龙觞挺过来的天劫,也就是被九天神雷劈一顿,一般来说神雷分成3重——天仙。6重——罗天上仙。9重——大罗金仙。而龙觞整整挺过了三十六重,严格上来讲已经说不清楚他应该飞升成什么仙了,由此可知龙觞渡劫的时候是多么危险的。
昆仑山玉矶前辈驾到!!!,山下传来了及其洪亮的声音,呵呵,正主来了,清崖掌门一笑,昆仑和蜀山一直都是修真界的两大顶天门派,虽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过小摩擦一直就没有间断,而昆仑也一直在想着要压蜀山一头,不过这次龙觞八岁成仙可是重重的给想要压蜀山一头的昆仑派一个重重巴掌,八岁年纪啊,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昆仑自然要找回面子了,而这位玉矶子道长是昆仑现任掌门化暨掌门的师叔,也就是说要比清崖掌门还要大一个辈分,现在明显是来者不善,不过就算是他来者不善也不代表蜀山就会怕了他
“哈哈哈,玉矶道长驾到贫道有失远迎,见谅见谅啊。”清崖道长大笑上前向玉玑前辈行礼。“无妨,无妨,蜀山人才济济,听闻有八岁弟子得道渡劫成功,贫道惊讶不已特此前来拜会。”玉玑道长道“可否让贫道一度八岁仙人面貌。”
听到玉玑道长这么说,清扬道长在龙觞身后轻推了他一下。矛盾虽然有可是前辈和后辈之间的辈分关系是不能乱的。
龙觞向前一步“拜见玉玑道长,在下龙觞。”说完略一行礼,定定的看了龙觞一会,玉玑前辈连说了三声好。
“小友果然人中龙凤,不知小友可否与老道攀谈一会?”玉玑前辈向龙觞发出了邀请,清崖掌门和清扬道长都是一愣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龙觞也是一头雾水,这才是第一次见面有什么好说的?
“无妨,既然玉玑前辈有兴趣,便请移驾后面。”清崖掌门替龙觞作出了回答
蜀山后花园,清崖掌门把玉玑前辈领到这里便出去主持大会了,只剩下龙觞和玉玑前辈。
“前辈请坐。”龙觞指着石桌向玉玑前辈说道,玉玑前辈点点头,两人坐定。
“不知前辈唤龙觞前来有何指教。”龙觞问道,玉玑前辈看着龙觞半晌才开口讲话。
“小友八岁得道,不知参悟何道?”玉玑前辈开口
“晚辈参悟上善若水。”龙觞回答。玉玑略一点头,“敢问小友何为道?”龙觞略一沉吟答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但却是产生天地万物,主宰天地万物的总能源。万物生为道,万物无为道,有我为道,无我为道,有心为道,无心亦为道,我非我,心非心,心如尘,尘非一物。此为道。”
听到龙觞的回答玉玑眼前一亮紧接问道“何为上善若水?”
龙觞又是一愣这老头这是要干什么?怎么问自己这个?不过还是乖乖开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上善若水”,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说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尽力去为。水的这种特性,可谓之“上善”。
“不错,此乃仁者智者之路。只是此道并不适合小友。”听完龙觞的话玉玑前辈开口说道:“并不适合我?道长此话怎讲?”
玉玑前辈微微一笑自小友渡劫之时贫道便用先天演卦为小友推算过。“小友乃人之龙凤前世更是修为惊天,而且,小友要走的道,也早已注定。”
“早已注定?是什么道?”龙觞真的迷惑了,“杀伐之道!”玉玑前辈的眼睛里骤然射出精光。
“杀伐之道?晚辈不解,还请道长明示。”
玉玑道长微微一笑,自己的道要自己用心体会。“老子言“失道以后德,失德以后仁”,〔1〕细解此语,我们可以悟得道与仁的内在逻辑关系。这要求我们不可对此语做简单的文本解读,而要从形而上学的高度分析其内在的逻辑与内涵,要从老子作为一个宇宙终极追求者的角度来体察其言词中的深刻内涵,要得意而忘言。“失”为离、为散,道为终极存在,道——德——仁,这是一个人离开本然、质朴之道而走向人为——即“伪”——的过程,也是一个道体本身由最高存在走向人伦日用的过程,是一个“朴散为器”的过程。道是终极存在的绝对要求,德则人对道的主动承接。“德者,得也”,人作为万物之灵,主动体认道的述求,遵从道的要求,即为“得道”,体现出人之德,人之有德即为仁,仁就是大道流行的产物,是天道对人的要求,也是人对天道的体认。仁已离开本然之道,由“朴”向“器”转化,但仁之“器”是具有超越性的灵性存在——人,虽已由最高的形上存在向具体的(人)类存在转化,但必竟离道不远,还具有极高的“朴”的性质,并没有转化为形而下的、功利性的、属于物性的规律,故仁仍是具有超越性的形而上的存在。道作为最高的存在,化育人与自然万物,人只是道体流行的一部分,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只是天道这张无所不在的网上的一个结点,以此一点无法知晓整张网的真实,部分无法把握整体。但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总是不满足于作为一个有限的点而存在,总是希望突破这种局限,达到对本然之道的体认,故老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人的体道、达道提供一种指引。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是对道的彻底言说,只是“强为之名”,故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正因为仁的难以达到,所以孔子进一步把仁具体化为人们视听言动的行为准则,即礼的要求,以使人更明确地知道如何做才能达到仁,故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礼就是仁在人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行为准则,这已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总之,道是万物共有的,仁则是人所独有的,道与仁不是分离的,仁是道对人的言说,仁是道在人的体现,也是人对道的体认。人立于道即为仁,但不是道的全部;道蕴含仁,但不只是仁。道与仁只是共同的哲学思想在不同思维领域与不同关注点上的不同表达,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老子所言之道体现在其自身之中,表现于其行为中仍然是一仁,而孔子所言之仁客观上亦是对天道的遵循,其内在的本质亦是道,支撑仁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力量仍然是天道的流行。老子与孔子分别注重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故成道家与儒家之分,并形成不同的体道、达道之路
“痴子,好好体味这些话,十年之后你自会明白。”正待龙觞要问个清楚转头看去,玉玑前辈却早已不见了人影,只留下了一头雾水的龙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