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共和中的帝制 总理可以请辞,总统不能罢免

同样一种把戏,对同一群人玩,而且老是玩,西洋镜就穿了。当年袁世凯玩这个,本钱大,准备足,尚且让原本很顺当的投票,变得不顺当起来,议员们心不甘情不愿,折腾了三次,才让袁世凯坐上了正式大总统的宝座。这回段祺瑞的属下玩这个连式样都不换的老把戏,本钱小,花钱少,雇来的人乱七八糟,当场就被记者问漏了底。这样的玩法,不仅议案通不过,段祺瑞自己也下不来台。议员们群情激愤,有人要冲过去打段祺瑞。事闹大了,把外国记者也招来了,还伤到了一个日本记者,由于害怕引起外交纠纷,最后段祺瑞只好亲自出面让警察总监吴炳湘派警察强行驱散公民团。

督军团和公民团最终断掉了参战案协商通过的路,议案被议会搁置,国内舆论由此大哗,报上骂声一片。黎元洪在国会和舆论的支持下,胆气愈壮。当有记者问强藩干政如何应付时,黎元洪吐出“不违法,不盖印,不怕死”九个字,[11]为媒体誉为“九字总统”。反过来,段内阁的阁员们,受不了舆论的压力,纷纷辞职。剩下段祺瑞一个光杆总理,还在督军团的支持下,坚持不退,把“一人内阁”[12]的游戏玩下去。一般来说,内阁到了这个地步,总理是早该辞职了。即使再恋栈,也不至于内阁都空了,自己还赖着不走。以往府院风波,稍有不适,段祺瑞就要辞职,有时甚至还动身去天津,可是这回,却一反常态,赖着不走了。段祺瑞这个人,才具不如袁世凯,玩权术也不大擅长,可韧劲却远过之,他认准的事,天塌下来也得做,一挺到底。1920年,直皖大战,皖系战败,他也是硬挺,就是不离开北京。据说曾国藩写过一本《挺经》,其实子虚乌有,是李鸿章杜撰出来的。但李鸿章在甲午之后,身体力行,就是挺。在举国一致的骂声中,死活都不自己退场。袁世凯受人之托,前去劝退,还吃了一鼻子灰。此时的段祺瑞,就是在施展挺的功夫。然而这一挺,却惹恼了原本懦弱的黎元洪。督军团和公民团这两团登场,闹这步田地,黎元洪已经有些怒不可遏了,但中国人的政治,面子总是得给。因此,内阁所有成员辞职,他都照准,专等段祺瑞辞职。一等,段不动,二等,段如故。从5月11日等到5月23日,实在没有耐心了。再等下去,估计他都要崩溃了。于是,破天荒地,总统发布命令,免去了段祺瑞总理的职务。

到底当年的总统有没有权力免去总理的职务?这又是一笔制度的糊涂账。严格地说,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47条规定,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大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复议一次。[13]当时,段祺瑞虽说成天挨骂,但国会并没有弹劾他,总统怎么就把他免职了呢?况且,临时约法规定,总统令需要有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当时国务院只有总理一个国务员,免了总理,怎么让总理副署?所以,免总理此举,至少在程序上是有问题的。无论当时的中国,算是议会内阁制,还是半总统制,这样的事情操办起来,似乎在制度和程序上都有点问题。从这点看,就像我在第一章说的那样,府院双方,对于当时的政体,认识上就有很大的偏差。在毅然免去段祺瑞职务那一刻,黎元洪和他身边的人,是把自己当成***和袁世凯时代的总统了。不仅总统自身认识有问题,他们身处其中的制度,更是粗陋到糊里糊涂,让里面的人,每到关键时刻,就陷入违法的困境。

中国政治,是讲面子的,即使是君臣之间,只要没到万不得已,皇帝也得给大臣一点儿面子。民国之后,过去的君臣态势不存在了,君臣之间的伦理压力也消失了。袁世凯做总统的时候,发现跟内阁阁员打交道的时候,撕破脸皮,板着脸说话都很难了。最高国务会议,与会者前天夜里通宵赌博,开会迟到,他既不能责备,也不好查办,只好密令警察总监吴炳湘密查大员中有谁赌博。吴炳湘也不敢得罪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14]一般来说,总统和内阁成员之间,无论闹到怎样不堪的地步,位居上者,大概也只能设法让其知难而退,很少会径直免职的。强势的袁世凯都不敢做的事,弱势的黎元洪却做了,不仅做了,而且对北洋系的首领下手。这一下,的确非同小可。有种猜测是,在免段之前,黎元洪得到了美国公使芮恩施的支持,芮恩施“允为后盾”。[15]但芮恩施自己的说法却是,由于督军团的督军们忽然离开了北京,从观察者的角度,感觉黎元洪已经占了上风。在下手之前,黎元洪也心情愉快地告诉他,自己要免段祺瑞的职,组织一个新内阁。[16]即便如此,当时的国务院秘书长张国淦去见黎元洪,感觉气氛依然剑拔弩张,黎元洪的幕僚金永炎,居然对他拔枪相向。[17]可见,撕破脸皮,对于当时的政治情形,是件多么令人紧张的大事。

当时的美国,已经认可日本在华的优势地位,否则不会有《蓝辛石井协定》。没有美国国务院的授权,一个公使胆子再大,也很难擅自表态给一个没有实力的中国总统做后盾,参与府院之争。所以,黎元洪能下这样的决心,在很大程度上,跟公民团事件之后,几乎举国一致的义愤有关,这样的义愤增加了自己坚持不参战态度的正当性和道义感。而张勋以及冯国璋对此态度的暧昧,也间接地鼓励了他。芮恩施的观察也许有道理,原来气壮如牛的督军们忽然悄然离开北京,也的确令黎元洪错判了形势。[18]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