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小斗笠戏江湖 第十九章 东瀛太刀

沙落,天清。

窗外的街冷了。

沙暴日期临近,街边的砂石木屑也变得不安。

刀剑清脆的嘶鸣近在耳畔,旁众不为所动。

冷兵入肉的闷响远在天边,却是令人窒息。

入肉的是一柄太刀。

持刀人穿着破烂,却不是丐帮。

而是东瀛浪人。

并不是没人小瞧东瀛浪人,觉得他们兵器单一,刀法简陋的人大有人在。

比如地上躺着的三具死尸曾经就这么想。如果兵器能思考,地上的三把断剑也曾这么想。

东瀛武士刀本以唐刀之形融合剑法之正气,却成就了江湖少有的毒辣。

就在无人敢前之际。

忽得一人影飞身而至。

“让我来会会你”

说话之人,正是泉州雷鸣手宋千山。双手白刃不侵,掌如雷动。

泉州之人对倭寇恨之入骨。今日沙漠上竟能相见,这是一种缘,见之必死的缘。

“很好。”

东瀛浪人双手举刀于身前,透出一种与衣冠不相称的优雅和庄重,仿佛厮杀是无比神圣之事。

“很好是多好?”

宋千山笑问,却目光如刀。

“值得一杀。”

东瀛浪人会得字不多,但每个字都有用。

宋千山冷笑一声。眼神一凛,双掌齐出!

第一招以双峰贯耳之势,左右锁死那个浪人。

浪人出刀直刺空门。

宋千山双掌一揉,侧身一闪。竟化去空门。反制其手。

宋千山若要抓住一柄剑,也许尚不能像李沉沙一样转瞬间将之摧断。

但若让他抓住一只用剑的手,那他今生不会再用剑。

武士刀,在东瀛人心中是刀亦是剑。

他抓住浪人握刀之手,用力一扭,却发现他根本使不上劲,随即被震开数步。

因为浪人的太刀早切碎了宋千山的锁骨。就算那是诱敌之招,又如何?只要一剑足够快,他就不需要思考这么多,后面接踵而至的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

第二剑。太刀长刺,就是剑。

没有多余的动作,也没有多余的想法。

无论多少招过去,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再次出剑,没有休止。

只有血才是停止得讯号。

他的剑停住了。

好像随着风沙一起停住了。

因为血。

只不过是自己的血。

浪人的剑虽快。却快不过雷鸣之音。

宋千山身法虽慢,却慢不过死人的剑。

宋千山崔尽全力的一掌悬在空中,本和浪人的头有一段距离。

而这确实他的本意。一掌动风雷。掌风五寸之内的,腑脏尽摧。

浪人翻出了红色的眼球。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呸”

宋千山啐了他一口。

虽是险胜,但也未松口恶气。

忍住疼痛骂道,“倭贼竟打大漠的主意,真是在泉州没杀够你们。”

街上观战的人群,掌声雷动。

有人要给他送金疮药,替他包扎。

在人群之中露脸的宋千山,却挥手示意这并没什么要紧。

东瀛人有自己的语言。

更多的东瀛人不会说大名官话。

不会说官话,就不说话。

或者,用剑说话。

一名衣冠整洁的东瀛武士,向战死的浪人鞠躬,然后信步而来。

向宋千山礼貌性得点了一下头。

宋千山不敢大意。

张开架势,气势更胜刚才。

沙石草木未动,冷风好像再次吹了起来。

那是流动的杀意。

什么都没有发生。

然后。

那个东瀛武士就已收刀。

没错,他只有收刀的动作。

小斗笠瞪大了眼睛,她甚至也很难捕捉这一招拔刀。

地上鲜血,滴答不停,积水成渊一般。随后宋千山的一只手,掉落在地。他来不及惊愕,来不及疼痛,更来不及愤怒。

东瀛武士第二次收刀。

接下来。

还是没有出刀的动作。

宋千山第二只手也掉落在地。

他已来得及愤怒,但已没有愤怒的资本。

这时,东瀛武士第三次收刀。

小斗笠看清了。她看清了那把刀在空中留下残影。以及他切开的空气。

宋千山已经没有手。

但他还有命。

所以第三刀之后,他死了。

死得很难看。

没有人叫好,也没有人复仇。

因为在鼓起勇气之前,他们更希望弄懂这个东瀛人究竟是如何出刀的。

小斗笠看到了他身上,还有一柄肋差,那是有身份的武士才有的短刀。

若中原群侠哪位看不出此人是收刀流海音寺枫,那他一定不曾和倭寇交手过。

他参加大小战役无数,杀人无算,闽南一带,海音寺之名犹如恶鬼,小儿闻之夜不敢啼。

但也曾被神机营督军打成流寇,流亡至今。

本是拔刀术。

他的流派就只有三个字,“收刀流”。

当你念到这个三个字时总觉得前面还有字,那并不是你得错觉,这正是收刀流的含义所在,因为你看不见出刀,却已出刀。这也是为招式命名的最高境界。

此刻的他无言,只因话已让自己的刀说尽。

他不再看着胆小的中原人,他只是看着太阳,平伸着刀。任阳光在刀锋之间静静流淌。

目中无人,横刀问天。

此时此刻,有谁听不懂他无声的语言?

太阳不可久视。

可他却瞳孔收缩,双目瞪得越来越紧。他看到了太阳上的一个黑点。那并不是远久之前所记载的太阳黑气。

而是一个人,轻功极高的剑者。

就像海音寺的拔刀,你只看的见他的收刀。这个人你看见他的时候,他已经在你头顶几丈之高。

此功正是江湖罕有的绝世轻功:八步登天

从天而降的剑者,乃华山七剑排行第四,“踏云落剑”裴文乐。

收刀流出刀。

只能出刀。

然而这一次所有人都看清了他的刀刃。

因为刀已停滞。

裴文乐天外斜飞而来,白衣长飘,足不落地,剑姿如仙,以剑尖对剑尖。

刹那间,二人逼近时所压出风圈,横着推向四周,十人七倒,七胆五丧,甚是狼狈。

剑尖相抗,本就已经是武功至绝的剑客交手才会发生之事。

海音寺更发现,自己的剑竟怎么也抽不开。

他的脚在慢慢下沉。

而裴文乐还在空中停滞,全身灌于剑尖一点。

海音寺枫在绝境之时,运转一股诡异运刀劲力。

那正是收刀流奥义,纳神决!

脚下地面下沉到某一刻,旋即停止。

裴文乐汇太阳罡正烈气于一点。

海音寺利用大地的阴柔劲力,似以太极借力于地之法,倒吸剑气,卸于地下。

裴文乐并非用自己之真力,故源源不绝。

二人僵持如斯。

忽问一声细微的脆响,裴文乐的剑开始出现裂痕。

小斗笠虽早已听闻东瀛浪人武功奇诡,太刀无不精铁百炼打造,家传数代,削铁如泥。

盛唐之后,此种技艺中原早已没落。家传,百炼,已经是奢望,江湖人人佩戴此等宝刀更是遥不可及。因此福建倭寇之乱以来,与之交手,中原武林处处败下阵。早已是千百年来奇耻大辱。时至今日,难道华山派竟也不敌?

早在多年前,华山派就在武林众派门当中脱颖而出。声势一度超越魔教。武功更是深不可测。

要说,华山的武功还要从三大秘籍的故事说起。

传说百年前已故华山掌门西岳老人,以自身经历谱写十年传奇,因缘际会,共得三卷天书。

每一卷都足可以轰动天下。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非但学会了三卷天书的武功,还将三卷天书融会贯通,化为一部剑法。共创了三百三十九剑招,名曰“登峰渺天下”。

为了江湖不再为争夺秘籍流血,他烧毁了三卷天书,承诺愿意讲他必胜所学传授任何一个投靠华山的弟子。

此故事更是传为江湖美谈。

当年白龙对小斗笠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却是另一番解释:

“西岳老人所说皆是谎言,三卷天书早已失传,他不过借此威名,为他自创剑法造势。然后烧掉伪书。”

小斗笠心中已经定见,有些不服气的问:

“师父怎么知道他是骗人的?”

白龙道:“因为有一卷天书在我这里。”

小斗笠愣住,却也不觉意外,只因此人是白龙。

白龙又道:“他只知道书名,却从来就没见过。”

“原来这老头也是招摇撞骗,没什么本事。”小斗笠失望道。

“你错了,这老头的剑法,比这所谓的天书妙得多。”白龙道。

小斗笠嘴长得老大:“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说谎?”

白龙道:“世人只认秘籍,因为世人都想投机取巧。宁愿都相信传说,也不认为活着的人能创出什么好剑法,是因为他们没法承认有些同样活在这世上的人确实比他们努力。”

小斗笠听得不解,道:“师父说的太复杂啦。”

白龙道:“总而言之,他们借此光耀门派已有百年。再揭穿这个谎言也为时已晚。”

无论是在白龙讲的故事里,还是江湖盛传的美谈中。

华山派都是不可小觑的派门。他们不仅声势浩大,还确有真才实学。好像武林各派们之间天生就没有任何公平可言。

东瀛武士可以和他们分庭抗礼,甚至小有得胜之势。让小斗笠着实惊诧。

忽然一声清脆的碎铁之声,震得十方寂静。裴文乐之宝剑横空断裂。

裴文乐凌空转身撤回半截剑,踉跄落地。

几个华山派弟子将他扶起。

“师兄,你没事吧。”

裴文乐伸手示意,却说不出话。

而海音寺枫,众人依旧只能看得到他收刀的动作,收得是那么文雅,那么得缓慢。

刀入鞘,却以拿不稳。他平淡的笑了笑。然后垂下了头去,再也不会抬起。

“砰!”

一声闷响,心脉内爆的声音没人会想听第二次。

空气中空留太刀落地的余音。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