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少女的自我修养233
共111本书 | 2699人收藏
就是一个伪文艺少女的书单 因为我对什么都感一点兴趣,所以书比较杂

电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电》是“爱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为良友文学丛书第十七种。故事接续《雾》、《雨》,讲述了李佩珠和她的朋友们组成了一个革命团体,吴仁民也来到这里,此时他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他与李佩珠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很快,革命事业遭到沉重打击,不断有成员被捕被杀。此时佩珠的父亲在上海失踪,她委托吴仁民回上海寻找,自己留下来继续朋友未完成的事业。
2.10万人气 | 44.45%读者留存

雨
本书主人公是革命志士吴仁民,他满怀革命热情,而在周围人看来,他是鲁莽、轻浮。得不到众人理解,他感到无比寂寞,只好求助于女性,于是便沉溺于爱情之中。最终,女性的自我牺牲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身革命。书中还讲述了高志元、方亚丹、李佩珠、周如水、张小川等知识分子各不相同的革命态度和行为。有的沉迷于爱情,有的满足于说教,有的忘我于革命。
2.07万人气 | 48.84%读者留存

悟空传
《悟空传》是今何在著作的奇幻小说。西游是一个很悲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当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五百年,很漫长吗?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不如忘记吧。五百年后,戴上了金箍、忘记了 自己是谁的孙悟空,按照诸天神佛的意愿,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为了证悟自身信念的金蝉子,重坠轮回,去做个平常人,西行苦修,在凡生中寻找自己要的东西。不肯忘记前世的天蓬,顶着一具猪妖的身体,对着月光流泪,宁可痛苦,也要清醒地活着。一心要做回卷帘大将的沙僧,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收集琉璃盏的碎片上。然而西游只是一个骗局……
2.30万人气 | 51.37%读者留存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2.12万人气 | 44.65%读者留存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是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是余秋雨先生的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2000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公里行程中的经历。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华夏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
2.00万人气 | 54.59%读者留存

行者无疆
本书是余秋雨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行者无疆》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在书中他感叹道:“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目光悠长,山河无恙。但这些年,却因过度的自满、自享而自闭,对世界对自己有不少时空错觉。”
2.13万人气 | 40.12%读者留存

雾
"巴金“爱情三部曲”之一。此次根据良友版进行再版。小说的主人公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周如水。他怀着“土还主义”的乡村建设理想,在海斌旅馆巧遇从前仰慕过的美丽温柔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张若兰,他们双方互有好感。周如水却没有勇气表白。他在家乡有个没有爱情的丑妻,是他十七岁时父母为他娶的,为此他拒绝了几次可能的幸福。周的好友,一个走出家庭过着苦行般生活的陈真,告诉张若兰真相,鼓励她主动向周表白并帮助他摆脱家庭束缚。周如水此时接到父亲来信,要求他回去当官,软弱的周如水最终拒绝了张若兰的爱情,但也没有勇气回家。一年后,周如水又回到这个旅馆,此时他才接到家信得知家中妻子早于两年前病死,但张若兰早已离去,只剩下他在海边独自悔恨。 小说《雾》通过对几位年轻人的性格的描画,揭示出当时的年轻人的理想与选择的迷惘。"
2.08万人气 | 47.52%读者留存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2.17万人气 | 52.01%读者留存

憩园
《憩园》写战时回到故乡枣成都一作家,寓居友人的新置馆邸枣《憩园》写作。在那里他发现《憩园》主人夫妇有内忧,新婚的女主人,受前妻留下独生子小虎的困扰,前妻娘家是巨富,他们有意无意利用小虎折磨续弦的后母。随后他又发现憩园旧主人的悲剧,他因一桩婚外爱情,被长子和爱妻逐离家庭流落破庙中,可是爱他的小儿子则与他保持神秘的往来,并且常到憩园折花安慰他父亲。
2.20万人气 | 42.93%读者留存

回到过去变成猫
楚华大学东家属区大院门口,门卫大叔接了个电话之后,拉开窗子朝不远处的小树林中气十足一声吼:“黑炭,你妈叫你回家吃饭!” 嗖—— 一只黑猫从小树林那边茂密的草丛里冲射而出,朝某栋楼跑去,眨眼间便消失在楼道口。 在它之后,一个个猫头接连从草丛那边冒出来。饭点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 有人说,猫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整个种族都是神经病的动物,元芳你怎么看?
2.10万人气 | 45.28%读者留存

琅琊榜
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 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复仇故事。从阳刚的侧面反映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情义千秋,吟诵了一曲热血男儿的蜕变之歌。
2.06万人气 | 40.26%读者留存

长恨歌
在王安忆的笔下,上海的弄堂也是有灵魂的,这灵魂也是一个少女的形象——王琦瑶。王琦瑶闭月羞花,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单看这些,王琦瑶与经典恋爱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别忘了,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的心是上海弄堂的心。如果读者希望在王琦瑶身上,或者在《长恨歌》里看到纯粹的美,纯粹的爱,那他免不了会失望的。《长恨歌》里的一切都是现实的,而一切现实都是免不了要让人失望的。
2.06万人气 | 50.92%读者留存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爱情故事,有念念不忘的美好,有爱而不得的疼痛,有生离死别的遗憾,有一再错过的宿命,也有喧嚣之后的回归和温暖.总有那么一些瞬间,你会在张嘉佳的故事里看到自己,也总有那么一些瞬间,你会因为这些故事,而想到某个人,某段爱情.《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注定会成为你今年读过的最温暖的书,因为这本书,是关于你的故事.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作者张嘉佳,被称为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他幽默大胆的叙述方式和充满共鸣的情感故事,在网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完整收入本书的睡前故事系列,自发布以来,迅速达到1,500,000 次转发,超4亿次阅读.几乎每1分钟,都有人在张嘉佳的故事里找到自己.除了这些引起疯狂转发的睡前故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还收录了张嘉佳的最新作品,值得期待! 懂事之前读《小时代》,情动以后读张嘉佳,最让人共鸣的情感故事 .
2.08万人气 | 52.86%读者留存

季羡林散文精选
《季羡林散文精选》包括人生、再谈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内容。
2.09万人气 | 49.33%读者留存

丰子恺散文精选
本书收录了丰子恺的多部散文,从这里你可以更多的了解到丰子恺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为今时读书人提供了一本更具普适性的经典读本。其中包括:渐;东京某晚的事;华瞻的日记;给我的孩子们;大账簿;忆儿时;儿女;秋;伯豪之死;我的苦学经验;陋巷;两个“?”;作父亲;随感十三则;学画回忆;吃瓜子……
2.08万人气 | 58.83%读者留存

浮躁
本书是作者商周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并获美国文学大奖.小说里的主人公金狗,历经了务农、参军、复员回乡、州报记者、辞职跑河上运输几个人生的大起落,小一号商州的芸芸具象便随着他的生活际遇而渐次展开.那是上个世纪最后10多年间一幅真实的社会画卷.当时改革作为一个关键词,无时不在牵动着中国政治高层和普通百姓的思维与心态.各种探索正处在起步期,各种机遇正在给人们带来希望.如同大河响起了冰凌碎裂的声音,人们敏感到新生活的浪潮已扑面而来.从金狗最初出发点的那个小村仙游川,到两岔乡,到白石寨县,乃至整个商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打破封闭后的亢奋与躁动.
2.10万人气 | 45.43%读者留存

顾城作品精选
《顾城作品精选》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诗歌、诗论和文摘。顾城的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作品《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中,他认为哲学使人自在,并不使人存在。“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美是顾城的终身信仰,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道路中。顾城曾将自己的诗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74)作者以《生命幻想曲》为代表作;文化的我(1977:1982)作者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代表作;反文化的我(1982:1986)作者以《布林的档案》为代表作;无我(1986:1993)作者以《颂歌世界》《水银》为代表作。
2.01万人气 | 46.13%读者留存

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史铁生写道:"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祥.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是史铁生四年来的第一部新作.他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
2.19万人气 | 54.53%读者留存

一花一世界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2.12万人气 | 40.05%读者留存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2.08万人气 | 42.67%读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