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逍遥天师传 第七章 天龙相公(2)

上回说到,考古学队阴差阳错之下进入了神秘的主墓室。并且发现了其中诡异的布置。

俗话说得好:好奇猫害死人。在当今这个无神论的社会上,那些所谓的忌讳哪还有人遵从啊。

当他们将那些黄符撕掉之后,便把棺椁给一层一层的打开。棺材盖子一开,顿时一股腥臭的味道扑面而来,众人凑上去一看,只见棺材里全是黑气,棺盖上水雾缭绕,湿气腾腾。

幸好众人此时都戴着专业的防毒面具,要不然的话,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当黑气散发之后,众人才看清棺主的真面目。

这具古尸目测身高高达一米九,身穿一件古朴的战袍,五官已经凹陷进去,整体看着先一具干尸。

“这竟然是个‘活见鬼’!”

活见鬼,用现代词典解释:喻意事情离奇古怪,不可理解。在中国盗墓史上,这类“活见鬼”现象很多,至今仍传得神乎神乎的。

首推的“活见鬼”是汉高祖刘邦的长陵被赤眉军(把眉毛抹成红色作为标记,得名)掘开后,同陵异穴里的皇后吕雉娇丽如生,结果遭兵士侮辱。

有人怀疑此事不合常理,尸体经历百年仍“栩栩如生”,不可理解;吕雉是刘邦发迹之前的原配妻子,死于公元前180年,比刘邦迟死15年。

赤眉军于王莽在位的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周围为根据地,与篡位的王莽政权对抗。

后迅速壮大,号称有10万之众,遂西进关中,攻下长安。

赤眉军杀死西汉末帝刘玄那一年是公元25年,以此时间来推算,到掘陵时跨度长达205年,历如此长的时间尸体没有腐烂?

再说,吕雉生于公元前241年,到她死时已是61岁,应该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了。

史载,当年吕雉三、四十岁时已吸引不了刘邦,而让戚夫人受到专宠。

生前已无魅力,是个丑女人,死后还能咋样迷人?无稽之谈。如果有士兵对这样的老女人尸体感兴趣才真是“活见鬼”呢!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这吕雉生前难以受宠,死后又经受两百多年的空虚寂寞。

所以,这好不容易来了个人怎么可能放过那,所以啊,这干柴烈火的,就小小的施了点幻术,之后就有了这么件奇闻。

其实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其中就有这么一件广为流传的事。

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在以“军事演习”为名下,陵区严密封锁,开始了震惊国内外的炸陵盗宝。并在最后还将安葬不久的满清太后慈溪给xxoo了。

......

“从这装扮上看,这个墓主人应该是一个战国时期的将军!”

“咦!这块儿有文字,看着好像是老苗文。王老,你来看看这写的到底是什么,有没有研究价值。”

“这上面的字确实是老苗文,不过这些字看起来更加古老,可能是商前时期的文字。看来这位将军的身份不简单啊!”

“这上面写着:天龙相公。天龙相公!”

“天龙相公!”

“难道这个墓主竟是那位苗族的传奇人物---天龙相公!”

在东部苗族地区流传一个家喻户晓的《天龙相公射皇帝》的故事,传说这个人是松桃和凤凰交界处的人,有人指出是凤凰落潮井的鸡公寨人。

有人说叫“龙美努”,在东部方言区“美”是一个昵称,经常用“美”加一个名字来对某个人表示亲昵的称呼,例如:meit blab(美五)用来称呼名字叫“x五”或者在家里处于老幺的人、meit send(美生)用了称呼名字叫“x生”的人。

还有的老人唱的《四月八起源》这个首苗歌时说叫“亚宜”和“亚努”,“亚宜”“亚努”是同一个人不同的名字。

故意梗概是:天龙相公美努要射死盘剥苗族人民的皇帝,他要自己来当苗族人的苗王。

他准备好了神弓神箭,准备好了神马,在六月六那天,只等公鸡一叫,天亮皇帝上朝,就要一箭射死皇帝。

天还没亮,美努的母亲就起来为其准备早饭,早早起来用簸箕簸米,结果金鸡山(在松桃大兴镇尖坡,如今还有一个公鸡状的石头,经常有苗民去拜祭)的金鸡听到簸米声以为天亮了,早早就打鸣。

公鸡一打鸣,美努就跨上战马拉满弓装上神箭,搜一箭射出去,神箭射在皇帝的龙椅上。

皇帝才刚刚步入朝堂,还没坐到龙椅上,看见一只银箭射在龙椅上,大惊失色,派人侦查,知道是从苗疆射来的箭,于是派大兵去追剿天龙相公美努。

美努大军压境不得不带着军队离开凤凰松桃地界,他们来到凯里的黄平,在这里美努(亚努)与敌人进行了一场场决战,终不敌官军,再次带兵退到贵阳,退到安顺,最后在四月八日这天战死,被葬在贵阳市内。

以上是关于松桃凤凰等地“六月**月八”纪念“天龙相公”“龙美努”(有的叫 亚宜、亚努)的故事。

在苗族西部方言流传的“亚鲁王”的故事,故事里提到“麻阳”,大家知道“麻阳”是凤凰的邻县,是一个有26万苗族人口的苗族自治县,麻阳--凤凰--松桃---花垣--秀山等苗族大县都是连成一片的。

西部方言流传的《亚鲁王》在地域上和东部苗族传说的《天龙相公射皇帝》故事地点上是相符的。

西部苗族流传的《亚鲁王》故事里,有一个环节说天龙相公射死怪兽,得到一颗神奇无比的“龙心”,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东部苗族为什么把“亚努”叫“天龙相公”了,他得了龙心,变成了一条天龙一样威力无比的人。这点东西部苗族传说得到了呼应。

西部买哦在传说《亚鲁王》也有射敌方大王的部分,和东部方言“天龙相公”射皇帝是相符的。

“亚努”在现实历史里肯定是有原型的,根据东部方言传说和西部方言传说大致可以理出一条线索:

亚努在东部苗区率领苗民起义反抗封建王朝的压迫,结果起义失败,带领部分族众经凯里贵阳安顺最后到了贵州西部,他的族众形成了现在的西部方言苗族。

亚努,有的音译为“杨鲁”“亚鲁”,应该和东部方言说的“亚宜”“亚努”“美努”“天龙相公”是同一人。

在东部方言区,西部方言传说的《亚鲁王》前面人类起源迁徙部分,是另外的,不包含在“亚努”的故事里,

但是内容是差不多的,这可能是西部方言苗族把东部的“开天辟地,部族迁徙”的部分融入到了《亚鲁王》的故事里。

在东部方言区,《亚努射皇帝》的故事没有西部的《亚鲁王》那么详细,

这可能是在亚努之后东部苗区有太多的英雄人物了的缘故,东部苗区被称为“30年一小反,60年一大反”,每一次反抗都会有一大批英雄人物,

于是导致比较久远的“亚努射皇帝”的故事被淡化了。现在比较详细的是“龙西波”“吴八月”“石柳邓”等人的故事。

《天龙相公(亚努)射皇帝》、《四月八根源歌》、《亚鲁王》是紧密相连的,其实是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

希望东部方言、中部方言和西部方言的朋友们进行一次跨方言的研究,也许可以搞清楚各方言之间的族源关系。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