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EQ情商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1、诚实和正直,人生的立足之本

诚实和正直是一种美德。做父母者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这种美德。作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几乎是刚会说话就开始撒谎,有时可能更早些。比如母亲到另一个房间接电话时,两岁半的拉拉弄翻了粥碗。母亲回来后十分生气,“拉拉,是你干的吗?”尽管当时没有别人在场,拉拉还是一个劲地摇头否认。

有时候撒的谎很容易识破,父母们总是忍不住要笑。一天早晨7点钟,马克的父亲发现用巧克力做的复活节玩偶的脑袋不见了,便问3岁的马克。马克尽管满脸都沾上了巧克力,却还是说不知道是谁吃的。

拉拉和马克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害怕父母生气,却不知道撒谎也是不对的。孩子在2-3岁时,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育都不成熟,还不能看出自己的言行之间的直接关系。对他们来说,行为远比语言重要得多,而语言都是模糊的,有多重含义的。

一般来说,4岁起孩子们开始明白,故意说谎而误导别人是不对的。事实上,这时候或稍大一点的孩子对事实几乎达到狂热的程度,如果发现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说谎骗自己,会非常愤怒。一句特别的话,其真实与否远比说话者的意图要重要得多。下面是5岁的迈克和父亲杰夫的例子:

杰夫:啊,好象下雨了,我们没法去看球赛了。

迈克:你说过今天要去的!

杰夫:是的,我说过。但天下雨了,球赛会取消的。

迈克:(眼中已经含满泪水)但是,你说过,我们要去的。

你说过的!如果我们不去,你就说谎了。

杰夫:不,这不是说谎。如果比赛取消了,我有什么办法。我也想去,但没有比赛,我们去干什么?

迈克:(开始哭了)这就是撒谎。你说过我们会去的,我们不去,你就是说谎!

通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孩子的情商也相应提高,而诚实却不然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搞过一次实验,专门测试孩子对说谎看法的改变过程。5岁时92%的孩子认为说谎永远不对,75%的人说自己从未说过谎。到11岁时,只有28%的人认为说谎永远不对,没有人宣称自己从未说过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开始区分谎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是最坏的,比如“我丢了手表,所以上午没法不迟到”等等。为了不伤害某人的感情而说谎就不那么坏,比如“我喜欢你的新眼镜,它使你看上去更聪明”等。而为了帮助别人而说的利他主义的谎言,已经被看作是可以原谅的、高尚的,比如“托米把身上弄脏了,是我的责任。是我让他走那条很泥泞的小道的,我以为那是条捷径。”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波尔・艾克曼讲,孩子不诚实有多种原因,有的可以理解,有的不可以。

小一点的孩子说谎一般是为了免受惩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让同伴羡慕。少年说谎更多是为了保护隐私(“我刚才出去了,没看见任何人”)、考验权威(“这学期历史课没有期末考试,不信你可以打电话问纳撒逊先生”)、避免受窘(“他们取消了万圣节舞会,所以不需要舞伴”)。

虽然说谎在人成长过程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孩子习惯性地说谎或对关系重大的事情也不说实话,那么就成问题了。正如艾克曼所描写:“对重要问题撒谎,使父母处理起来更困难,撒谎作为一个问题就更严重。撒谎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滋长了不信任,损坏了互相信任的关系。说谎意味着不尊重被骗对象。使得与经常撒谎的一人在一起生活几乎变得不可能。”

哈佛教育专家从对长期说谎的孩子所做的研究发现,这些孩子也经常有些其它的反社会行为,如偷盗、诈骗和横行霸道等等。部分原因在于,不讲真话的孩子一般与不诚实的孩子为伍,形成一个小圈子,进而认为在圈外说谎也是可以接受的。艾克曼还指出,这些孩子往往成为“棱角效应”(相对于家庭中的“光环效应”)的牺牲品。当我们发现孩子说谎时,便不自觉地认为这就是他的性格,因而总觉得他会干出其他反社会的行为。许多时候,大人的这些不自觉的想法,成了孩子自我实现的预告,孩子便按照大人的这些坏“期望”长大。

□父母要如何让孩子明白诚实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经常说谎的孩子往往出自父母经常说谎的家庭。另外,管教不多甚至厌弃子女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也容易变得不诚实。

尽管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承认自己说过谎,但你应该意识到直接或间接的说谎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当然,对孩子撒谎永远不会有正当理由。这并不是说你应该把所有事情都告诉孩子们,有许多事情是他们不必知道的,比如你的隐私或远远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的事情。即便如此,如果孩子偏要问你也应该照直对他们说,完全没必要编瞎话。

应该在家里不断地谈论诚实的重要性。为了保证使诚实成为孩子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可以读一些强调其重要性的书籍,如威廉・伯纳特的《美德》,或由美国图书馆协会所编的《适合儿童的最佳读物》中推荐的读本。有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第,也是很有益的。

□教孩子学会建立信任感

父母一般认为孩子10岁前对“信任”的话题不会有什么兴趣,但是和他们谈论这个问题的时间却是越早越好。70年代的人性心理学运动中,信任行动非常盛行,现在仍是组成团队、治疗过程、自助团体的热身内容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帮孩子建立信任感的游戏:

●帮助盲人: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建立信任的方式,至今仍在许多咨询公司、体育团队和经营管理训练中用来培养成员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把孩子的眼睛蒙上,然后领着他在屋子里走。在绕过家具、躲开孩子们认为的障碍时,孩子便越来越依赖你身体上的指导。刚开始,孩子们也许会排斥那种无助和依赖他人的感觉,但慢慢地会接受,并且觉得很有趣。而真正的乐趣是在你们交换角色之后。你被孩子牵着手满屋走,根本不知道要去哪里。该游戏和技能训练游戏一样,有一点是重要的,那就是:游戏进行前后,都要对互相之间的信任和依赖进行充分讨论。

●后翻游戏:站在孩子身后,扶住他腋下。指导他后翻,然后互换角色。孩子一般太小,没法在你后翻时扶住你。但是,如果夫妻之间身材差别不大,那么完全可以当着孩子的面玩这个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看到父母之间互相信任,且能从中受益。

●“秘密”游戏:该游戏非常有趣,能鼓励坦率,在感情上也富于挑战性。首先要求家庭每个成员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一个秘密,叠起来并在外边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入碗内。然后每人挑写有别人名字的纸条。在房间里绕一圈,说一件过去信任某人而向其透露秘密的事,再绕一圈,说一件透露秘密后被出卖的事。只要说出来,每次加一分,但也可以要求弃权。最后,每人问手中纸条的主人。是否宣读里面的内容,如果回答是“不”,便把纸条还给对方,如果回答“可以”,就宣读条上的内容,纸条的主人便得一分□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哈佛大学的儿童问题学者玛丽・安・马森・艾克曼认为,父母必须教育孩子尊重自己的隐私,同时父母也必须尊重孩子的隐私。她曾经这么写道:“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大的矛盾在于,孩子越来越渴望独立,办事越来越遮遮掩掩。而父母却越来越想保护、控制和指导他们。”

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列一张表,哪些真正是他们“需要知道的”,哪些是“不必知道的”孩子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动。你也可以在孩子8-9岁时,双方关系紧张之前,向他们推荐,同时借机提出话题,讨论孩子隐私与父母保护引导他们的责任的关系问题。每年年初或孩子生日前后,对表中内容进行修改。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会越来越互相信任,坦率真诚,孩子也就越来越没必要骗你。

要想培养有责任心、关心爱护他人、以正直诚实的品质面对生活挑战的孩子,下面两点父母需要记住:

●从小就要教育他们诚实,并且做到始终如一地要求他们。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对诚实的理解会有所改变,但你的标准不应该有任何改变。

●孩子很小时,你就可以和他共同欣赏某些图书和电视节目,玩建立信任的游戏,了解孩子隐私内容的变化,并不失时机地与他们讨论诚实和伦理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