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大简介
1.学校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为主的著名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1937年在延安创建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先后担任校长,现任校长为纪宝成教授,现任党委书记为程天权教授。
"实事求是"是学校的校训。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包括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格局和体系,学科类别较为齐全,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学校设有14个学院和研究生院,13个系,12个校级研究所,数十个系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设有学士学位专业4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7个,硕士学位学科点89个,博士学位学科点54个,其中14个为国家重点学科,约占全国文科重点学科总数的1/5;学校设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工商管理学等7个博士后流动站;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等5个学科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在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拥有全国领先水平;同时,学校努力发展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新兴学科,加强文理渗透,力争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
2.校领导简介
(1)历任校长
吴玉章(1950~1966)
成仿吾(1978~1983,1983~1984任名誉校长)
郭影秋(1983~1985任名誉校长)
袁宝华(1985~1991)
黄 达(1991~1994)
李文海(1994~2000)
(2)现任领导
校长:纪宝成
副校长:袁卫,牛维麟,林岗,冯惠玲,冯俊,马俊杰
党委书记:程天权
党委副书记:沈云锁,石亚军,张建明
纪委书记:周建明
(3)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简况
纪宝成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44年11月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1966年于北京商学院本科毕业,1981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5年以来,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商业部教育司副司长,商业部、国内贸易部教育司司长,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司长、计划建设司司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兼任北京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教授。
纪宝成教授是中国商业经济学界知名学者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从事市场与商品流通、商业经济、市场营销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系国内最早从事市场营销研究和现代商科教育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而且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奖。出版《商业活动论》等专著和主编、参编著作15本,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30多种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累计360万字。其中,主编的《市场营销学教程》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领衔合著的《商品流通论》于1995年获国内贸易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上述著作以及《农产品收购的地区差价与农业级差地租》、《"买方市场"质疑》、《市场机制与经济改革》、《市场疲软与经济体制》、《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几个理论问题》、《商品流通渠道分析》等学术论文,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先后为国家培养出10位硕士、6位博士,现仍指导7位博士研究生。
纪宝成教授长期在高校和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在教育改革、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尤其是近几年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提出的若干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的影响。1997年,他应邀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题为《在改革中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演讲,该文不仅在国内报刊发表,澳大利亚《澳洲日报》也全文连载。
纪宝成教授担任多种社会兼职,包括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市场营销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等,曾荣获"国内贸易部部级专家"称号,并曾被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二、人大院系设置
1.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88年,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黄达教授首任院长,1997年进行改组。目前,由经济学系(成立于1956年)、国际经济系(成立于1988年)、经济学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组成,下辖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发展经济学教研室、西方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教研室、经济史教研室、国际经济教研室、国际贸易教研室、宏观经济研究室、微观经济研究室及院办公室、总支办公室、培训部、教务科、学生科、资料室等科室。现有教工87人,学生715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全国一流经济学院中享有盛誉,拥有众多第一:是全国第一家建立经济学教研室、世界经济教研室的单位;在全国第一个成立经济学系;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是全国首批建立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单位;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学博士点、硕士点建立单位。
(电话:62511102)
2.财政金融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urc)是在原财政金融系和投资经济系的基础上于1997年5月正式成立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下辖财政系、金融系。投资经济系和电子应用中心。科研机构有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学院还有资料室、实验室两个教辅部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汇集了我国金融学、财政学和投资经济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中既有黄达、王传纶、陈共等国内外名知的老一代财政金融学家,又有以高培勇、吴晓求为代表的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的中青年学者。该院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长期以来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该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为我国的财政金融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院陆续为国家书输送了大量财政金融与投资方面的专门人才。截止2001年,共计培养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162人。在时代变迁、世纪交替之际,学院将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鲜明的教学研究特色,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挥重要的作用。
(院长:安体富 电话:62511128)
3.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早在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诞生之日就建立了法律系;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又决定建立法学研究所;1988年,以法律系和法学研究所为基础成立法学院;至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为具有管理实体性质的学院,著名法学家曾宪义教授任院长。
(院长:曾宪义 电话:62511265)
4.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6年12月25日。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合并而成,1997年8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为基地相关单位之一。
学院共有教学科研人员3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讲师3人。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成果丰富。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已纳入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项目。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紧密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联系当代社会思潮及时代提出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着重培养跨世纪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级人才。
5.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2000年3月在对全校国际问题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力量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组建。学院具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一流的师资力量,是全国闻名的政治学和国际问题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国际问题教学与研究的大学之一。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之初就设立了外交系,并下设国际法、外交通史、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政策等教研室。同时建立的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则侧重对前苏联。东欧国家政治经济的教学研究。1954年成立的政治学系对校内政治学科和国际问题的教学研究进行了首次整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得到了很大发展。1964年5月,根据***总理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国际问题研究的决定》,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政治学系改建为国际政治系,这是全国最早开展国际关系教学研究的院系之一。
6.对外语言文化学院
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专门从事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和交流的机构,是由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和原语言文字研究所于1996年11月合并成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是中国最早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之一,有30余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历史;语言文字研究所则是中国有名的语言文字研究机构,有40年的历史。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教授曾任名誉院长,金戈教授曾任院长,现任院长是李泉教授,现任副院长为武惠华、罗青松、李禄兴,院长助理为王仙亮。学院现有教师、职员、技术人员45人,形成了一支以20余名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专任教师队伍。本届任期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学院,成为国家十大"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学院下设院务会和学术委员会,院务会主任为李泉,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刘广和。
(院长:李泉 电话:62511573)
7.外国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是一个具有较长历史,又朝气蓬勃、比较年轻活跃的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在1950年创建初期即成立外语系。根据当时社会需求,以培养俄语人才为主。1955年,部分高校院系调整,该校外语系除保留部分师资外,其余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
目前,该院除为全校学生开设英、日、俄、德、法5个语种的大学外语、研究生外语、博士生外语课程外,还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经贸德语专业(本科)和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日本语言文学硕士点、俄罗斯语言文学硕士点以及为全校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开设外语强化班。
(电话:62511049)
8.新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4月。1988年6月,在新闻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新闻学院。现任院长:何梓华教授,副院长:涂光晋、倪宁、郭庆光副教授。
新闻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教师33人,包括14位教授、12位副教授、6位讲师和1位助教;教辅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16人。
(院长:何梓华 电话:62511009)
9.徐悲鸿艺术学院
徐悲鸿(1895~1953)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1917年去日本留学,1919年去法国,在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27年回国后潜心于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建立了一整套适合于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为全日制综合性艺术学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240亩,有园林式的校园和良好的教学设施。学院以"振兴中华艺术,弘扬悲鸿精神"为宗旨,为国家培养新世纪优秀的高级艺术人才。
(院长:徐庆平 电话:82595358)
10.信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为目标,在国内最早建立的信息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20多年来,它以现代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为目标,在计算机科学技术、运筹学、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中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我国信息化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具有特色的教学与科研中心。
(院长:王珊 电话:62511256)
11.环境学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变革,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专业正在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2001年6月26日,学校召开全校中层干部会,通报院系调整工作。在商品学系、农业经济系环境经济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环境学院,内设商品学系(环境科学系)、环境经济与管理系。
12.商学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变革,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专业正在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根据学校的调整方案,原工商管理学院与原会计系合并组建为商学院,内设贸易经济系、企业管理系、会计学系。徐二明院长说,全院一定要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力争在5年内把商学院办成国内顶尖的学院、世界一流的学院。
13.公共管理学院
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变革,使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专业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根据学校的调整方案,国民经济管理系与行政管理学系合并组建公共管理学院,内设国民经济管理系、行政管理学系和土地资源管理系。
(电话:62511027)
14.研究生院
中国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科学为主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的综合性大学,是全国最主要的重点大学之一。
经国家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中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3种专业学位,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学科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其中,反映学科设置的特点和办学传统,中国人民大学拥有全国最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位授权点;1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现有本科总数54个,硕士总数89个。54个博士点中,经国家批准和投资建设的重点学科点14个,占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点总数的近20%。在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工商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9个学科可以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经国家批准,在哲学、法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工商管理等7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5.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于1999年9月,是人民大学为开展网络高等教育而专门设立的学院。
现任院长:林岗;副院长:顾宗连。
网络教育学院依靠人民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授课教师多为来自各个院系的博士生导师和教授;同时,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其他大学的知名教授担任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参加过学院网络教学各环节的教学和辅导工作的教师和专家学者已达200余人。学院职工80%是来自教育和网络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员。专家学者和专业化的员工队伍为学院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了充分保证。
16.哲学系(宗教学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师资和学术力量雄厚,现有教研室10个,在编教师62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6人。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评议组成员2人(罗国杰教授、刘大椿教授),博士导师25人;科研成果丰富,学术水平一流,教学成就突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系主任:焦国成 电话:62511273)
17.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前身是1939年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校合并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的文艺学院。我国文艺界的许多领导人和文学艺术家都曾在此执教,如文学界艾青、梁斌。光未然、陈企霞、李何林,戏剧界的赵寻、张庚、吴雪、阿甲,电影界的陈荒煤、崔鬼、舒强,音乐界的吕骥、李焕之、周巍峙,美术界的江丰、罗工柳,舞蹈界的吴晓邦、戴爱莲等。
(电话:62511015)
18.历史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是教育部正式批准的首批全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造就未来历史学家的摇篮。其前身是1942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培养了大量著名的专家、学者、国家高级行政工作人员,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以及祖国的繁荣昌盛做了大量的工作。
(系主任:李世安 电话:62511354)
19.统计学系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设立于1950年,1952年成立统计学系,是我国经济学科类中最早设立的统计系学系及专业。50年来,它已经走过了一段坚实而光辉的道路。在中国乃至世界统计电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又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在新世纪里,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将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国际知名的应用统计教学科研中心。
(电话:62511318)
20.农业经济系
农业经济专业建立于1950年,系成立于1954年。农业经济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农业经济、农业企业管理、技术经济、环境经济、农业技术学等5个教研室;办公室、资料室和实验室等行政教辅单位。
(主任:唐忠 电话:62511061)
21.体育部
体育部主任:房加楼;副主任:宋建武,杜金萍。
目前在职人员共45名,40名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4人,讲师12人,助教11人。
体育部下设办公室、资料室、基础课、选项课。训练课3个教研室。
体育教学课的开课层次为:本科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
一年级开设以田径项目、球类、体操,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身体素质为主的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男于健美、武术、女子健美操、体育舞蹈、养生保健。散打等专项课;三年级开设了乒乓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旱冰等选修课。
(主任:房加楼 电话:62511047)
€€三、人大报考方法
2002年招生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科学为主,兼有信息、环境科学的窀生研究型大学。
据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汪永红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今年调整了招生计划,不再招收高职生,将继续大幅度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计划招收本科生23……人,其中含艺术类考生200人,与去年相比,扩招了将近30%,最近几年来扩招幅度最大的一年。而且,在一些生源质量较好的省份还重点加大了招生计划的投放量,比如北京、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山东、浙江以及东北三省;在30%以上的省份招生计划增幅达50%以上,比如天津、辽宁、江西、海南、重庆、新疆等,其余省份的扩招幅度也在20%-40%不等。
汪永红主任说,中国人民大学加大了对信息、法律、金融、新闻、劳动人事等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投放计划的力度。今年有一半左右的专业招生计划的增幅在30%以上,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外交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英语、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等专业,其余各专业的扩招幅度也在20%以上。4个新设专业今年首次招生。
据介绍,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了4个专业:法语、工程管理、环境科学、保险,这4个专业结合人大的学科优势,把培养目标设定在使学生成为熟知专门技术又掌握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
法语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法语基础,娴熟的法语应用能力,初步的语言学理论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面向政府涉外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
环境科学专业为各级环保局、技术监督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各级环境检测中心、环境管理体系与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以及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培养专业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为各级政府启地产部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顾问公司、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教学、科研单位培养从事房地产开发、投资咨询、房地产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保险专业培养能从事保险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为保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银行及证券部门及其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咨询服务部门等。
热门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的很多专业不仅在学科领域内数一数二,而且也是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也就是说,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设置是把特色和热门结合在了一起。像新闻学院就是全国惟一的新闻学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基地。法学院汇集了一大批著名的法学家,国务院批准在此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劳动人事学院是我国培养劳动人事管理及社会保障等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全国惟一的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点。此外,会计系、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也是考生报考的热点。
汪永红主任提醒考生,报考时不要只盯着热门专业、短线专业,要多考虑专业的学科实力。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些基础学科、长线专业学科实力很强,学生就业时也很抢手。
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招生时一直文理兼收,2002年他们还将继续加大各专业文理兼收的力度,48个招生专业中,文理兼收的有35个;只招收理科和的专业有7个: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商品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科学;只招收文科生的专业有6个: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广告学、国际政治、外交学。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文理兼收不是指文、理科考生可以任意选报兼收的专业,而是必须根据各省区市招办公布的计划,分别按专业的文、理科计划填报。
毕业生社会需求充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不错。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一直是社会需求的热点。
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层次普遍较高。从地区流向看,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例如2000届本科毕业生中,留在北京的有58%,去上海、深圳、广州3个城市的共有20%,从行业上看,主要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及所属部门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部门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绝不让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方面人民大学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个体系包括:奖学金,在奖优的同时兼顾助贫、解困;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每年可为千余名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活动岗位;助学金,现有校外机构捐赠的助学金8项,每年可支配金额约80万元,资助对象达400余人;减免学费,每年都对部分灾区学生和特困生采取减收学费或免收学费的措施;缓交学费;发放困难补助等。此外,考入人民大学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除了各院系设立的专项奖、助学金外,人民大学设有校级奖、助学金40余项,2000年共向学生发放奖金230万元,获奖学生超过全校参评学生总数的57%。
考生在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中国人民大学在历年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为100%,也就是说考生如果第二志愿报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的可能很小。其次,因北京地区近3年填报的时间各不相同,导致高考录取的分数线上下波动很大,考生在参考录取分数线的时候,不要仅盯去年或此前某一年的分数,应当分析学校的1997、1998年等前几年在不同分数录取学生的情况,了解本人的实力在所报考学校历年录取学生中的位子,决定是否报或报考哪些专业。切忌仅以2000年的录取分数来衡量自己录取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