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精英云集--IT 第1章 中国ISP:生存还是死亡

说到网络,就不能不提isp(即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它可以说是网民与internet的中介。中国的isp从无到有已经有6年历史。它是现状如何,网民是否能够支付更加低廉的网费而得到更加完善的服务呢?

@@internet火爆isp功不可没

isp是互联网服务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网格商家,网客用户通过他们的服务,使自己的电脑与internet连接,即isp为个人电脑分享internet上的信息提供了通道。从1995年internet进入中国,它便如影随形,在短短的一年里就涌现出大量的isp。这些isp主要是做接入服务的民营企业,它们对这块代表了高新技术和未来趋势的新兴市场充满了信心。至今,中国己经有上百家的isp,较有实力的如瀛海威、中网、世纪互联、首都在线、和讯、网易、吉通等。根据中国互联网格信息中心的报告。1995年我国有1万网民,到1998年底,己有网民210万。3年间,网民增加了210倍。中国的internet这所以这么火爆,isp们功不可没。网民们面对高昂的风费,对这一行是不是存在暴利也曾生疑,因为按道理,市场的倍增应当使效益倍增,但是情况却不是这样。

@@中国电信"门槛"太高民营isp"钱"途难量

从isp们诞生以来,一直是投入多产出少。以"瀛海威"为例,在过去的6年里,上亿元的投资的"网络五国"1998年底已经拥有6万网络用户。但据其工作人员透露,即便拥有6万用户,在1998年里还是亏损了2000多万元。由于电信部门高额的通信资费,只做接入很难有利润可言。在残酷的市场中,许多小型的isp由于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纷纷改弦易帜甚至关门大吉。

@@电信资费下调isp腹背受敌

1999年3月以来,互联网资费下调,非但没有使isp这一产业群体的善有所改善,反面使那些主要从事互联网接入服务的isp面临更加紧迫的战略抉择。因为互联网资费(即网洛用户实际所交的网费),包括isp提供接入服务的服务费和isp本身专线资费,其中后一部分费用直接由isp的成本费。网费大幅度下降,从每小时10元降为2元,有所80%的降价幅度,而其中交给电信部门的专线资费的降价幅度是微乎其微的。所以,网费下调的大部分费用是isp应得的服务费。在资费下调后,网络用户每月支付的网费下降,因此,isp的收入降一大截。而收入下降的幅度却远高于isp本身专线资费下降的幅度,因此利润比资费下调之前还有所减少,获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另辟蹊径绝处逢生

面对资费调整后的阵痛,许多isp开始试探着另辟蹊径。瀛海成威公司在1999年4月6日与北京电信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启了中国电信总局与瀛海威等5家isp的合作项目。合作的内容是由电信提供网洛平台和线路资源,isp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网胳和后台信息资源的建设上。于是就上演了瀛海威将自己的用户迁移到了163网上的一幕。

另有isp在网络内容上作文章,即逐步将自己转变为icp即互联网内容服务商。1998年开始,一些icp发展势头迅猛,如搜狐、新浪网、网易等。一些isp本身有良好的基础,又看到了这一点,于是转向内容建设,期望扩大网上广告的收入以弥补做接入服务的亏损,如北京"迈志科"把网络的部分空间租给他人,可以在此填充丰富的内容和广告。北京彩虹隆博广告公司就是租用了"迈志科"的部分空间,建置了北京房地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