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男人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自以为有眼力的人往往上当

"你知道故意给人留下很坏的第一印象却取得了成功的例子吗?"

在到处挂满大红灯笼的季节,朋友貌似得意地问我。

"比如刑警'科隆博'。如果他像詹姆斯·邦德一样也是一位美男子,别人一看到他就会觉得他是个有手腕的人物,那样,对方一开始就会对他怀有戒心,也就不会露出马脚来了。"

我觉得他的话言之有理,禁不住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可以称作是日本的科隆博的朋友。

第一印象很重要,这是一般性的常识,特别是在对对方了解不充分的初次见面的场合,更起着决定性作用。像相亲、求职面试就是如此。

以面试为例,可以说,能否通过有八成取决于最初的几秒钟。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亲身体验,也是从众多公司的人事负责人口中听到的实情。

面试主考官,只要时间允许,就会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但是很少有根据这些问题而否定第一印象的事例。第一印象不单单指应试者的表情和装束,还包括整体的氛围。既然第一印象的内涵如此丰富,如果不能根据第一印象准确无误地把握对方,那当然也就不能胜任面试主考官之职。

然而,这里存在一个陷阱。所谓第一印象,对于想要凭借它来深入了解对方的人来说,宛如一把双面利刃,过分相信它是很危险的。各位必须深知这一点。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有眼力的人,他们陷入这一陷阱的危险更大。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评价一个人时,如果初次见面的对方具备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那些素质,或者估计对方似乎具备这些素质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过高地评价对方。相反,如若对方缺乏那些素质,我们又会觉得"这家伙不行",从而在头脑中轻视他。

"笑容灿烂的人中不存在恶人"。

"以强烈的视线直视对方的男人必成大器"。

有人喜欢根据这些偏激的观点来提高或降低对他人的评价。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

"笑容灿烂的人"和"直视对方的男人"或许确实能博得他人的好感,但那只不过是一般性的喜好,并不能以此为由来断言那些不苟言笑与不正面看对方的男人就没有能力。

第一印象多是"我们的个人爱好在他人身上的反映",首先明确这一事实,才是明智的做法。可以说,兼有具备根据第一印象尽可能地掌握准确信息的分析能力和不过于相信第一印象的谨慎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让我们设想一下与初次谋面的人一起进入冷饮店的场面吧。

在包厢刚刚坐下,服务员就会拿着单子走过来。

"欢迎二位,请问您需要什么饮料?"

根据这以后的对话,一般可以获取两种信息,即决断的速度和对待比自己处境差的人的态度。

大多数人在冷饮店要饮品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特别是为了洽谈商务来冷饮店的,除了有胃病的人,多数人都会选择咖啡。

但是有些人却并非如此。他们会一边用毛巾擦脸,一边略作沉思,然后才慢条斯理地来一句"……那么,来杯咖啡吧。"

我不太喜欢这种人,我想许多读者也一定与我有同感。

这是因为,不能马上点饮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其他决策时也会同样缓慢。这种例子并不少见。这种人大概也可称之为"不能决定意愿症候群"的一种吧。

然而,在判断别人的类型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这一类型的人中也可以发现那种不轻易决定任何事,以慎重为宗旨的人。借用英语学家太郎先生那富于幽默的话来说,就是"行动迟缓的人决不会落后于人"。以这句话为座右铭,万事不着急,凡事必深思熟虑的人,现实生活中虽然不多见,但也确实存在。

"喂,来杯咖啡。"

甩出这句话的人未必都是伟人。这是同样道理。

对人说话不礼貌的人,其实多数情况下都是那些平素双耳就充斥着这些话语的人们。越是地位低,没有发言权的人,就越容易对比自己处境更糟的人怀有报复心理。

可以说,单纯地根据"瞬间"印象来判断他人是不可取的。

"他可是个十分懂礼的青年。"

我以前的一位同事曾这样夸奖这位总是比约定时间提前10分钟到的印刷厂的业务员,因为其他公司的业务员总是迟到,因此,他对这个年轻的人颇有好感。

的确,比约定时间稍微早点造访无疑是商业性的常识。这指的是要准时到达对方的公司,不要迟到。而提前5分钟以上就出现在约定地点,反而会显得失礼了。

我曾委婉地提醒过这位同事,他当时却大咧咧地笑着说:"凡事还是早早行动的好。我决定今后就在他们公司订货了。"

但是后来他开始面露难色,向我抱怨那个业务员,那是3个月之后的事了。

"真是越来越让人讨厌了。每次都提前15分钟来,笑嘻嘻地站在那儿,我还有我自己的事呀。"

当时我正和他在大排档里吃五香菜串儿,听了这话,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我这个人做事散漫,老爱迟到,所以就把所有的表都拨快了5分钟。"在我组织的空手道练功班的入门发言上,有位青年说了这番话。我觉得这的确是位值得称赞的年轻人,内心感到格外高兴,曾到处夸奖过他。迟到不是好事,但能付诸行动,努力地自觉改正这一坏习惯,也是令人钦佩的。我想他在技艺方面一定也会很快取得进步。

可是,这名青年却是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承认的那种性格。每次他都充分地表现出有落后恶习的样子。即使到场了,多数时候他也都是在练功场的一角发呆,根本谈不上技艺的长进。过不多久,大概是寻欢作乐去了吧,逐渐就看不到他的人影了。

"您大加赞赏的那位有前途的苗子怎么样了?"

从那以后,每次听到朋友对此事的冷嘲热讽,我都会感到羞愧难当。

缺点少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即使存在缺点,也不要无所顾忌地四处宣扬,应该学会自重自爱。否则,它只会使你越发地感到无地自容。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