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韩国总统合传(上) §六代单传的老来子

生在福中的李承晚——六代单传的老来子 李承晚的家庭,五代以来都是单传独子,像一缕细线延续了李氏家族的生命。李夫人40岁那年已有两个女儿,她的生育年龄即将过去。据说,一天晚上,她梦到一条大龙从天而降,飞入她的怀里,醒来惊喜交集,将始末告诉她的丈夫和女儿。龙是一种祥瑞的征兆,孕妇们相信佛的缘分果报和不可思议的故事,这一次的预兆是灵验的,1875年3月25日一个健硕的婴儿呱呱坠地了。李承晚初名李承龙,因为他是母亲梦龙受孕而生,这新生的婴儿取了一个这么隆重的名号,因为他是“六代独子”。他受到家人的宠爱,视同李家之宝,哺育抚养,自然是无微不至了。韩国的婴孩所受的爱护较其他国家的婴孩多,几乎就是娇生惯养。他们常常伏在父亲、母亲、奶妈或是哥哥姐姐的背上,两腿叉开,用一块布缚住,几乎就是背着长大的。由于身体的接触,婴孩一直有安全与温暖之感,当孩子啼哭时,母亲只要松开布带,就可以将婴孩转到胸前来喂乳。即使刚出生不久的婴孩,也常被大人们背到街上去应酬,背到田野间去玩,所以他们从不会感到孤寂。作为第六代独子的李承晚,幼小时随时有人陪他玩,逗他笑,受到额外的照顾和爱护,他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美满的。

李氏的正式家谱,在过去已有十七代,但自李承晚出世以后,家谱已无法再续。因为他的父亲既没有兄弟姐妹,他的母亲也没有什么亲戚,家族的绵延,在过去六代都是勉强依靠每一代独子,传到李承晚的情形也是一样,李承晚曾有一个儿子,但不幸在童年便夭折了,于是,李氏家族的血缘相传到这里,便告终断。

李敬善,是他父亲的名字,一个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人,生长于富裕之家,受的是不治生产的教育,虽然他们的家道早已衰落。李敬善一直穿着读书人的长袍,留着长发,一举一动都保持着庄严自尊,始终怡然自得地过着他的学者生活。所以邻居们时常说:“李圣人从头到脚,都是一派书生作风。”他有一副英俊的相貌,一颗仁慈的心,慷慨好客,仗义疏财。由于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为人不苟言笑,所以他在家庭中,孩子们很少和他亲近。直到李承晚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父子才有一段短暂的亲密无间。李敬善的性格和气质,是属于韩国老一辈的古板气派,在这方面,他和孩子们之间似乎有一道无形的鸿沟。

李承晚的母亲金氏,常对李承晚说:“你的父亲对于女色和赌博都不感兴趣,但他是个极端好客的人,招待朋友时,什么都舍得拿出来。”

那时的韩国人家,即使最穷苦的人家,也有为丈夫特备的客厅,用来招待他们的朋友,当宾客来时,家中女人是不出来的。李家的客厅很小,也许不超过10平方米的面积,按韩国人的习俗,客厅里没有什么陈设。客来时搬出黑漆小桌,一个人面前置一张,宾主盘膝而坐,慢慢地饮酒或喝茶聊天。这是李敬善日常生活里惟一的慰藉,当高朋满座的时候,他似乎觉得世上其他的事都不重要了。

李敬善真正的学问是研究族谱,这是他那个时代贵族知识分子的一般兴趣,他消磨许多时间去研读那个精致书架上的二十四大册族谱,对于李氏及韩国其他名门望族的业绩,可谓如数家珍。他时常将儿子叫到身边,讲述祖先的光荣史,但当发觉儿子并不感到兴趣时,他便面露愠色,无可奈何地叹口气,让他去玩了。

李敬善又常常朗诵些诗词古文给他的儿子听,并传授其中最有趣味的内容,间或也命儿子背诵一二段,李承晚有时不免忘记几句,父亲便不满意地摇摇头,然后给儿子提示。

李夫人虽然整日忙于家事,但总是忙里偷闲地教导她的孩子,她的思想是努力传授古老的美德,李承晚对于诗歌的第一次印象,即是幼年时母亲读给他听的一首诗,一直珍藏在他的脑海里,并启发了他的灵感。

许多年后,李承晚的出身对于他是一种障碍及困扰,他的祖先是皇子李让宁大君,即李家创天下的首任朝鲜国王李成桂的孙子,但这位王子放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让给弟弟接任。李家的宗谱在韩国的知识分子之间是人人皆知的,后来他的政敌就常常利用这一点,恶意地指骂李承晚,说他想做皇帝搞专制。

李承晚的曾祖父李晃,从他们在汉城的老屋迁移到黄海道的海州,那里是清津半岛的顶端,位于西海岸一座小山的中间。李承晚出世前不久,他的双亲因为收入减少,不得已又搬到平山县的一座小屋子里,李承晚就是在那里诞生的。当他三岁的时候,家境每况愈下,经济情形十分困难,迫使他们再度返回汉城。不久,又搬到汉城南郊的桃村,他在那山边的小屋里,一直住到1895年。所以,虽然他有贵族的血统,但他却是在韩国平民中长大的,和一般的贫苦大众有同样的思想和同样的感觉。

在李承晚的童年思想里,对群众生活遭遇的关心,由于他的境遇,已经深入他幼小的心灵。对于国家的经济低落、政府的紊乱无能、士大夫们的消磨时日,李承晚在童年时就感到憎恨,虽然他也是这个社会制度里的一分子,但他早就发现了它的缺点并深为不满。

从丰富的韩国谚语里,从母亲那里听来的许多民间故事里,从走江湖的说书人所说的通俗话本里,从八百年来民间流传的歌颂自然、忠爱、思念、奋斗的诗歌里,少年的李承晚从多方面陶冶了他坚忍乐观的性格,同时吸收了韩国人传统的刻苦精神,他对祖国的热爱成为他做人的一部分,因而在他的心腑里蕴藏着一股烈火般的热情。

他童年生活的另一特点,是因为爱好户外活动而锤炼了一副坚强的体魄。李承晚少年时代的家,只有一所小房子,除了吃饭、读书及睡觉之外,并没有给予他许多留在室内活动的余地。

春秋佳日,汉城的气候真是太好了,至于酷热多雨的夏天,可以在河里尽情游泳。寒冷的冬天,也有机会作剧烈的户外运动,自造的溜冰鞋及雪橇,在寒冷的冬天是常用的。可以说,李承晚的童年生活和他的朋友们没有什么不一样,从他成年生活的爱好中,有充分证据可以推测他在青年时期一定消磨过许多时间作户外的运动。这些游戏多半是合作玩耍的,如捉迷藏、造房子、角力、赛跑等等,他们从集体生活中学习与人相处之道,启发自己的智慧。街边的小贩卖给孩子们种类繁多但不太甜的糖果,所以孩子们生活得倒很愉快。由于韩国的山川交错,家人或青年朋友的集体旅行或野餐也是很普遍的,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出游或踏青,因此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却也并不单调。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