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洁白的牙齿与退化的时尚
时尚之风劲吹,都会的大街小巷中潜伏着一洗为快的女性们,她们渴望的是对自己日渐污秽的肠子进行一番庄严的清洗,而现在,他们渴望的则是对自己愈益发黄的牙齿进行一次神圣的擦洗。
由此,我们城市那些对时尚有着高度敏感的女性们正逐一地躺在本城各大医院牙科的病床上,经过牙科医生的一阵宠爱之后,她们的牙齿正从微黄变得本白,继而从本白变得雪白。
我们也可一眼就能将她们分辨而出,她们几乎都归属于一个新兴的阶层:白领。
我们有必要对"洗牙"这种时尚致以敬意,既然它使都市中头脑最为灵敏的白领们也乐此不疲。但同时,我们也感到十分的扫兴,因为时尚的本意正被白领们尽情糟蹋。
通过对许多白领的调查,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一副洗白的牙齿不过是为了老板(而不是他者)赏心悦目;或者,是为了坚定未来客户们对她们所代表的公司的信心。引用她们中的一个话,"当你有了一副坚固并且雪白的真牙,你就可以期望一百乃至一千副假牙的利润。"
话说得极其坦白,但于此同时,我们永远不应对城市白领人和她们的精明丧失信心。
审美在这里并不存在,这里指的是较为纯粹的审美。在不断擦洗牙齿这种所谓的时尚中,我们会发现,人们追求的绝不是人性意义上的完美,而是怎么活得更好的生存技巧。从这一点上说,洗牙白领们的时尚感受甚至低于某些无知、盲目的女性们。
某些无知、盲目的女性们一度背着150元一只的"路易·威登"或200元一个的"帕拉达"而招摇在上海的大街上,她们的僭越曾让我们感到非常地可笑,然而,又有谁会去否定她们从内心深处流露而出的对奢华的赞美之情呢?她们有着较为纯正的审美情感。而在各大医院中拼命洗牙,并且将这种行为乔装成时尚的白领们,有的则是赤裸裸的功利和他们不会去欣赏自己白玉一般牙齿在某个清晨所闪烁的微光,他们关心的是这副牙齿会反射老板的何种微笑,他们将抹布一样的生活当成了膜拜对象。但愿洗牙的白领丽人会在日后有所觉悟,但愿她们能诗意地享受时尚而不是功利地利用时尚。
€€2.优雅的酷与“匪徒”般的美
现代女性在我们的视野中时带上了几分"酷"。这种"酷"的感觉主要来自于他们脸庞上所戴的那副眼镜:它在左右角度上与传统依然保持着一致的步调,但在上下向度却以超常的扁狭显示着足够的叛逆。此外,这个扁狭的镜框中还有着同样扁狭的蓝色镜片,这镜片遮蔽了后面或许是纸醉金迷或许是空无一物的眼睛,但在心理上,你自会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上海的情调主义者因此戴着这副蓝色扁框眼镜而出没于各个空间,扁框眼镜的不同世家(或古茨或瓦萨区或乔治·阿马尼),正对他们的情调作着或昂贵或奢侈或精细的不同注释。这是2000年早春季节出演的一幕城市时尚生活情景剧,城市男女凭借着这副扁框眼镜作了一个心领神会的暗号,对我们来说,有趣的是昔日被"城市匪徒"崇尚的美在今天却转换成了城市雅皮士推崇的"酷"。
在城市的迪高城,空气中混和着浓郁的烟草味以及其他一些气味,那些社会面貌含糊不清的人们正斜倚在厕所边,他们的脸色在节能灯的银白色灯光中显得格外的惨白,而一双阴郁的眼睛则在一副扁狭镜框的眼镜中鼓突而出。正是扁框眼镜。差别在于这副眼镜中没有蓝色的镜片,所以他们的白多黑少的眼睛在扁镜框中就显得分外的凶险和狰狞。他们非常得意自己这种扮相,因为它表达着一种城市匪气,而他们是这种"匪徒美"的推崇者。
变化在今天到来。道具基本依旧,角色却着着实实地有了逆转。昔日的"城市匪徒"或许还呆在迪高城的厕所一边,登场亮相的城市雅皮却拣拾起"城市匪徒"扔在一边的道具,为它配上优雅的蓝色镜片,并将含情脉脉的眼光从镜片后射出。当然,他们不会回到"城市匪徒"盘踞的所在,与他们脸庞上优雅的乔治·阿马尼匹配的是巴黎春天的大堂,要不就是让梧桐树遮蔽的衡山路一条街。从"匪徒美"玩到雅皮土的"酷",城市生活上演的就是这样一幕幕喜剧,这至少部分说明了今日白领文化领导着整个城市文化的倾向,也说明白领们脖子上那根漂亮的领带正系在这座城市粗大的喉管上。
€€3.要“骨感”,不要“肉感”
丰腴或丰满一度曾满足着男权世界对女人的想象。
对此,我们硝烟弥漫同时风花雪月的古老历史作了它的证明:从非常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延续到伟大的唐王朝,被永远地写入历史中的四大美人就曾以她们各自饱满的身体让后来的人们为之战栗和神往,那四人中的杨贵妃,更是以她的丰乳肥臀将美的模式作了一次超时空的固定。
一直到了不久以前。
传统的审美模式依然坚不可摧,一部影响甚为广泛的小说,以它的书名《丰乳肥臀》道出了男人,尤其是北方男人对女人的身体和身体中透现出的美的基本想法。在众多媒体上,那些领口下垂、乳房像珠穆朗玛峰那般鼓突的女人,或者,身着超短裙、臀部如同青藏高原那么隆起的女人占据了最主要的仕置,同时也占据了这个社会的主要视野。有一个词语最正确不过地说明不久以前人们对女人身体的欲求,那就是"肉感"。无论是北京胡同中某个神经过敏的文化人士还是上海街头某个卖半生不熟梨的粗俗汉子,他们内心中渴望占有的都是"一身膘的好女"。
纤细、消瘦乃至弱不禁风的女人无法占据社会的主流位置,她们也无法真正地打动其时的社会。她们只能以林黛玉般的病态方式掠过人们的眼前,只能被极少数的男女暗暗赞赏,而这部分男女无法以自己的话语使社会对女人的审美天平产生倾斜。
然而,变化开始了。一些审美力特别敏锐的人们开始怦然心动于发生在西方的对"肥美"的反动,泛滥于东西方的"减肥"运动则使人们的怦然心动变成了真正的心向神往。叫作"骨感"的这个古怪的词语,现在以特别的意味进入了他们的言谈中,丰满的身体中所包含的丰韵已不能使他们感动,倒是它潜伏着的累赘、臃肿、肥大以及松松垮垮令他们不屑甚至厌恶。现在,对"肉感",他们开始反感,这种反感促使他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刁钻的词语:腐朽。是肥美的腐朽,甚至是肥美的腐烂。这种美感是穷途末路的,是行将就木的,在这样的美感中他们闻到的只是坟墓般的气色。
似乎人们因其心理历程的转化而产生了从"肉感"到"骨感"的转变。先前,那丰满的杨贵妃的那份"肉感"令许多人如痴如醉,夜不能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女人的感觉发生了变化,也许真正的感受到一种骨瘦如柴的美感,只要她们有一双轻舞飞扬的美腿,只要她们有一种近似于"黄金分割"的比例。
"瘦美"真的是一种格调,"骨感"真的是一种品味,而无任何赘肉的那两条长腿,真的是一首无比优美的现代诗歌,我们不能不为之感叹。
€€4.用“盐水袋”来美丽人生
现今,我们可见许多的"她们"在夜大街上"高耸入云",这自然是一个比拟的说法。
她们上半身的"高耸入云"关涉到一个对人类的一半极其重要而对另一半却没有任何意义的物品,它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盐水袋"。
相信时尚男女都会明白"盐水袋"在今日时代中的非凡作用。事实也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通过一系列不太复杂也不太简单的手术,这个物品被充满期望地安装在某些对体态有着特殊要求的女人的身体里,更具体来说,它就安装在某些女人的上半身,使得这些女人的身体因为它满腔深情地介入,而由平面变得立体,由平坦变得高耸,由平庸变得奇诡。
现在,必须指出"盐水袋"与另外一个比较专业的美容名词"隆胸"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我们不得不回溯到更早一点的时候。那时,上海的某些女人突然觉悟到作为一个女人应有何种完整性,同时,一座日益脑满肠肥的城市也意识到她对女人应有何种标准和要求。换言之,在男权至上的文化中,某个女人乳房的高低直接地影响了她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指数。
"隆胸"就此成为很多都市女人的时尚嗜好,而硅胶这种物品先是在众多美容院继而在众多女人的上半身中粉墨登场。一度,它是如此地美轮美奂,以致仿佛成了一首镶嵌在女人身体中的普希金诗歌。随后,有关硅胶可能导致恶性病变的种种负责或不负责的说法使得上海女人远离了这个化学工业的宠儿;现在,她们中那些对自己上半身的革命变化如果继续一往情深,她们选择的往往是没有污染、不会病变当然更产生不出任何恶性事件的"盐水袋"。
那些在k房、摩房或者其他什么房中神出鬼没的"小姐"显然不是"盐水袋"的崇拜者。原因非常简单,她们中许多人或许大脑常常缺氧但肢体却始终完美无缺,可以靠拢"坎贝尔"、"凯特·莫斯"的身体条件使得"小姐们"无需借助某个人工物品来提高她们在男权世界中的地位进而提高她们本身的含金量。被这个社会不怀好意地称作"蓝领"的女性显然也不在此列。这些始终被"下岗"这把达摩克利斯剑所威胁的女人,她们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保住并不好端的饭碗上,没有任何心思、时间来感受这个世界对她们胸部的奇思异想。
白领,这个在上海正极其"粗壮"成长的阶层,他们中的许多女子对"盐水袋"保持着格外的兴趣。不敢说某个常驻株式会社的日本鬼子是以胸部的隆起与否来决定雇员的薪水上下,但那些胸部平整得仿佛东北平原的白领们,她们正争先恐后地走进上海林林总总的美容院,在手术台上接受植入"盐水袋"的手术,从而鼓凸起自己的生命欲望和浪子野心。
这没有什么不好更没有什么不对,如果某个上海女人或者杭州女人特别地钟情"盐水袋",因为从人性的角度上说,每个女人都有权完美自己的身体进而完美自己的生命。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高耸入云",它们都表达了人性能的呼喊,哪怕是哭泣的呼喊。
€€5.现代小资女性认同的爱情
一部研究社会阶层的书中写到:每一个阶层对爱情都有一套自己的要求和说法,下层人们泛滥于爱情之中,上层人们不屑于谈爱情(他们不相信爱情的存在)而小资阶层上呢,他们需要爱情却不依赖于爱情。他们对爱情有一系列颇"中庸"的要求。
这里,一个人在爱情中的表现和举止也就正好表现出他的人生品味。并且谁领悟了这种爱情的实质,谁就掌握生活品位的第一把钥匙。
现代小资女性要求的爱情是:
(1)坦率而不鲁莽
在爱情生活中,坦率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但使你显得有品位,也始终赢得他的信赖及爱慕,使自己爱得舒心、爱得踏实。
从品位的特征看,坦率应是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没有坦率就不会有真诚,就不可能彼此心心相印。作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女人,不坦率直爽,似乎就意味你难于使人相信。现代女性总是说,如果想在爱情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能够博得他人的爱情,必须坦率地对待自己的恋人。
有些女性青年把坦率误解为就是大胆、莽撞、不拘小节。有的人甚至对于自己的爱情生活中的种种鲁莽行为毫不介意,这显然是错误的。坦率不等于鲁莽。讲求对爱情应当坦率也不意味着无所顾忌。坦率是有限度的,超越恋人能够接受的界线,这时的坦率就与鲁莽同日而语了。而在一个人的品位中,人们最容易讥笑的,就是鲁莽了。它甚至是没有品位的代名词。
(2)细腻而不絮烦
细腻对于促进双方了解,加深爱的体验,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小资女性年轻人来说,细腻是有助于增强魅力的关键因素。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恋人接人待物、言谈举止不太细腻,既不善于观察,也不懂得体贴,或许就会对要不要投入自己的情感表示怀疑。
事实证明,爱情生活是细腻的情感生活,凡是粗俗而缺少人情味的爱情,都易使爱情之舟搁浅。
细腻本身也是品位。重视细腻,必然会处事周到、得体、合理,更不会忽略爱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有人认为,能成大事者都不会计较小节,也不太细腻。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因为细腻本身还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既包含做人处事有审慎的科学态度,又包含与人相处不粗心不马虎,善于观察对方的心理,能避免各种不慎重的言行。有些年轻人把细腻当作是"秀才相"、"书生人格",这是对细腻情感的曲解。按照这种逻辑可以断言,永远不会有安宁而美满的爱情生活。
而絮烦被排在阶层品位之外,絮烦是指一个人做事过于繁琐,讲话非常口罗嗦,甚至常常小题大作,弄巧成拙。生活中,提到絮烦的人,谁都会皱起眉头,谁都怕与其接触,因为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把事情干糟。如果哪位女士找到的恋人不是细腻的而是絮叨的,他们免不了要经常会为此感到烦恼。
(3)活跃而不轻浮
当她们带着微笑,充满朝气地与恋人相伴时,她们的恋人一定会为之感到欣悦。
在现代女性青年的择偶目标中,恐怕都会把性情开朗、处事达观、活泼可爱者作为主要的选择对象。
现代女性青年中很多一见钟情的恋人,大凡是起码一方属于活泼类型。活泼是一种扭力,它会给人带来一种清新和愉悦之感。
但是活泼并不是无限度的。活泼过分就难免轻浮。甚至会使人感到是游戏人生。在小资阶层人群中,青年男女在恋爱时活泼有余和相互间显得过分随意,甚至是互相不负责任,互相戏弄的现象,都是时有所闻的。这也恰恰是强凋品位时所应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忽视这个问题,就有可能在步入爱情生活时,失之于偏颇。
(4)热恋而不迷乱
现代女性青年喜欢说,热恋是爱情生活的浪花。如果说没有爱的生活是枯燥的生活的话,那么,缺少热恋的爱情,也必定是于疮白的、苦涩的。
热恋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同样需要加以调整和控制。如果按照阶层品位的特征看,热恋中不迷乱才是合理和恰当的热恋。
在现代女性人流中,只想到热恋,而不顾其他,最终使自己神魂颠倒、迷迷糊糊的事例,是常有的。但是,这种类型的热恋既不会长久,还有可能闹出笑话或造成终生遗憾。有品位特征的热恋,能够提醒人们不会在儿女情长中丧失理智,能够及时防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情绪情感出现无控制倾向,能够有利于双方保持头脑的清醒,始终确保心理上的稳定。
(5)决断而不彷徨
品位在爱情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它能帮助人对自己的择偶对象进行正确的抉择,而不是犹豫不决,彷徨不定。当一对恋人经过相互了解,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后,及早地确定择偶对象,明确地向对方倾诉心声都是不容忽视的。越是及早地表现态度,就越能增强自己的品位,有助于赢得对方的信赖和爱慕,同时,也能促使对方形成相应的态度反映。
现代女性成功的婚姻,都曾经历过双方对各自偶像的抉择过程。无论是双方还是单方,在条件成熟时,不失时机地明确自己的态度,表示情感意向和下一步的设想,都是极为必要的。
有些年轻人却不大注重这些,恋爱了好几年,却终以告吹为结束,分析这其中的原因,除去之中有不良的品德因素外,毫无理由地无限拖延明确态度的时间,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不是令对方感到两个人的交往无聊而勉强,就是引起对方的极大反感,丑化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使对方一改从前的心境,而变得不满和怨恨。
(6)相依而不黏糊
相依是现代女性都渴盼的。在恋人心目中,相依就是不分离,朝朝暮暮在一起。可是相依并非都是合理的。当恋人不顾一切朝夕相依相恋时,就很容易荒废时光,误了正事。
相互之间的爱恋之情并不与相依的时间成正比例的。有些感情十分深厚的恋人,每月甚至是每年相依的时间并不太久,可他们的情感却是牢不可破的。而有些年轻恋人,别看他们除了希望两人要相依为伴之外别无所求,但他们的感情未必是牢固的。
如果按照现代女性的要求,上述情况就能够得到避免。具体来说,就是采取相依而不黏糊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恋人。毋庸置疑,恋人通常会接受这种方式的行为。
特别是对小资阶层中的女性来说,她们并不真正喜欢整日围着她们转的人,即使是最亲密的恋人,她们也同样会希望他腾出时间来,去做些有益的事情。如果她们发现自己的垂青和注目的恋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整日跪倒在石榴裙下,也会渐渐感到厌烦,甚至不惜离去。
(7)自信而不自负
坚定地确信自己的恋人喜爱自己,这是现代女性时常引为自豪的。可遗憾的是这种坚信如果不加思考,自以为是,就有可能用自负的心态审视他人。
有人认为缺少分析的坚信,容易使人自负,目空一切,严重者还会妄自尊大。这种人格特征给人的感受不是有阶层品位,而是自欺欺人的消极品格。很明显,以这种人格与恋人相处,终归难成着属。
既坚信又不自负不仅是现代女性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实际的操作要求,它要求必须对自己有科学的认识和对恋人心态有正确的分析。当这两方面的认识和分析得出了符合实际的结果后,在恋人面前,就会更显出阶层品位的魅力。而一旦如此,双方的爱情生活就将步人新的阶段。
(8)真诚而不做作
真诚就被现代女性用来评价人是否可以信任、能够交往的准则。真诚也成了品位的特征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构成阶层品位表现的最主要的因素。
现代女性认为:爱情生活更需要有真诚。真诚是相爱的凝聚剂和溶解剂。有了真诚,爱就显得有魅力,爱就不再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思绪,就会实实在在地摆在你面前。即使双方间有某些差距,但有了真诚,这差距就会相互理解和缩短;即使双方有分歧,但真诚一出现,分歧就会转化为默契。
真诚是自然的,靠学和模仿是真诚不起来的。真诚发自于内心,表现为坦荡,来不得半点虚伪和做作。真诚作为一种魅力表现,是爱情生活不可缺少的。假如你想赢得恋人深厚而持久的爱,就应当用真诚去敲开他(她)的心扉。
真诚与做作是截然不同的。但对有些女性来说有时却混为一体。也就是说,这些人所表现的真诚之举,其中有许多的做作成分,并非发自内心。这些人往往会靠掩饰言不由衷的心态,佯装出一副施真心、行实意的言行举止。这种虚情假意的真诚,尽管有时能蒙蔽一些天真无知的人,但面皮迟早会被戳穿。
真诚而不做作还表现为待人接物应当以真为本,以诚为纲。但不必过于拘谨、慎微。因为这样一来,真诚就失去本来的意义,会变得貌似真诚,实则伪善,令人作呕。
现代女性把真诚而不做作喻为爱情之路的基石,这种比喻并不过分。无数爱情的范例,都证明了只有把真心实意拱手献给自己的恋人,才可能沐浴到爱情的雨露。
(9)忠诚而不封闭
忠诚与真诚是所有相爱者共同追求的。如果说真诚可以打动人心的话,忠诚则可以令人宽慰、纾怀。
现代女性的眼中,忠诚是持久的品位魅力,永存的品位魅力。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无不深信,惟有忠诚,才可能筑起爱的长城,才可有永久的欢乐。
在爱的交往中,忠诚不等于封闭,但若对忠诚的理解片面,就会视封闭为忠诚。有些现代女性青年为了向自己的恋人表达忠诚之心,凡异性皆不往来,甚至是正常的和十分必要的同志、朋友间的往来,全部终止。仿佛不与异性来往,似乎就是忠诚。这实在是令人发笑的现象。为什么要人为地把自己封闭起来呢?难道这种封闭能够换来对方的信任,能够拥有"忠诚"的称谓吗?
驾驶爱的航船,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而当人们将自己的视野封闭起来,将正常的人际交流予以断绝,何能会有智慧,哪里去找搏击风浪的勇气?
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启示。比如说,何谓忠诚,新的社会时尚以及人际交流的新趋向是用开放的思维方式解释忠诚的。那种狭隘的对于忠诚的认识,已开始为人们,特别是为年轻人所反感。相反,越来越公认的观点是,忠诚是变迁中的稳定,是短暂中的永恒。
(10)华美而不奢侈
奢侈被现代女性认为是上层的作风。甘于做小资阶层群体的人们排斥奢侈。在爱情中更是如此。他们信奉华美。他们认为华美的爱情生活是人生最为艳丽和浪漫的篇章。爱情总是和美自然地摆在一起。因为有了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人类才有爱情的萌发。美是爱的点缀,爱的暗衬,更是爱的窗口。
纵观现代女性的爱情的历程,美应当称为是爱的起步,因为美赋予了爱的信息,美使爱河涌起浪花。没有美,爱情就少了关键的一笔。
美与爱情的特殊联系,使小资阶层人群都把拥有华美的形象作为迈向爱情之路的实力。于是,为获得爱而刻意打扮、悉心装饰的现象已经为他们司空见惯了。在渴求获得爱情甘果的小资阶层中,"华美"成为他们刻意塑造的形象。
为了追求华美,她们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和金财,竭力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这种现象,虽属正常,但若对华美的概念曲解的话,追求华美,就会归于偏颇了。许多年轻人一心只想以华美的外表来吸引恋人,但从不考虑"华美"一词有何内涵,讲究华美是否也要有限度。有些女性甚至把华美简单理解成为华丽的服装、俊俏的脸庞。也许正因为如此,她们虽期望能够给恋人以华美的魅力影响,但事实上却事与愿违。
众多的小资阶层人士认为,华美并非只是外表的俊秀与潇洒,华美是一个完整的称谓。它既有外在装饰又包括内在的气质。只重其中一面,必然会改变华美的真正含意。
(11)深沉而不怪癖
如果把人生喻为一部交响乐曲的话,那么深沉就是其中重要的低音区。深沉使品位更为诱人,深沉给予品位以强劲的感染力,令人不得不为之倾倒和折服。
深沉被现代女性喻为一种神秘的意境,能够令人遐想万千。深沉使人感到内在的力量,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在享受爱情生活甜美的年轻人中,深沉增添了其中的乐趣。深沉给恋人以深信,给恋人带来敬仰和崇拜。有人把深沉称之为是成熟的爱情生活的敲门砖,有人甚至不无夸张地说:你想赢得男子的垂青吗?你想用自己的魅力换来爱的寄托吗?那你就深沉一些吧。
深沉同样是有特定性质的。深沉不是永久的神秘莫测,不是令人捉摸不定。如果将深沉理解为是压抑自己的性格,掩饰内心活动,远离人群,孤芳自赏,就会将怪癖与深沉混为一谈。
怪癖是众多艺术家拥有的名词。小资阶层人群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与艺术家们的距离。他们把怪癖喻为是人际交往中令人讨厌和鄙视的变态性的社会心理。谁有怪癣谁就会受到冷落,为人所厌烦。少与人周旋,就能让人感到自己深沉,显得自己有品位。大多数人心中的怪癖就这个意思。
深沉而不怪癖,是现代女性爱情的成功真谛之一。因为爱情生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社会生活,只有借助深沉而不怪癖的品位的魅力力量。方能将爱情之舟驶向成功的彼岸。
€€6.透视小资女人的爱情
几个小资女人聚在一起,谈来谈去,终要落果到爱情。只要一涉及到这个话题,气氛马上就会变得期期艾艾的,幽长缠绵的叹息、哀怨无助的神情,一个个就像中了杨过的黯然销魂掌。
随便翻开一本时尚类的杂志,我们都会看到那些化名为梦呀、蝶呀的小资女人们的眼泪在字里行间纷飞,各类报纸的副刊上少不了小资女人们"很受伤的口述实录",mtv简直就是现场哭诉,一部接一部的都市言情剧更把"为情所困"的小资女人演绎得活色生香。
但是所有这些泛滥的爱情,带来的都不是快乐,那情形就像身陷孤岛,面对着汪洋大海,焦渴难耐,却一滴水也不能喝。我们禁不住要问一句:"男人们,你们到底干了些什么?把我们楚楚动人的小资女人变成了乱箭穿心的靶子?"
可恼的是,被指控的男人对此的反应几乎都是"烦不烦!"难道男人女人真像前一阵儿一本畅销书所说的那样来自不同的星球?还是今天的男人彻底丧失了怜香惜玉的能力?
男女平权已经摘了这么多年,女人的感情却变得越来越脆弱,爱情几乎成为了痛苦的代名词,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何必还要对爱情寄托那么多的指望?
但是似乎事实并不如此呢,问题不是出在爱情,而是出在小资女人的对爱情的态度上。
这让想起了《包法利夫人》。因为参加了一次子爵家里举办的舞会,那个纯朴可爱的姑娘爱玛消失了,福楼拜挥舞着手术刀,让我们目睹了一个女人如何被欲望和疯狂毁掉的整个过程。青春期,是最最强烈的春情剂,潜在的原始欲念刺激着情感的兴奋与期待。骑士小说中浪漫的爱情,完全征服了生活在修道院中的爱玛的少女春心,接下来的平庸无奇的生活虽然覆盖了这种虚幻爱情的形状,却无法黯淡它的色彩。子爵家中铺陈的巴黎情调,风月场上随意的调情,一下子就把没见过世面的爱玛变成了一只扑火的飞蛾。可是,从头至尾,爱玛都没有爱过一个男人,她爱的是爱情本身,让她着迷的也是自己在爱情中的姿态。
现代小资女人正在重复着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只不过下毒的不再是骑士小说,而是席娟、琼瑶之类。
小资女人都是受过教育的女人,而我们的教育又是如何地苍白和贻害无穷,打造了一批残缺、匮乏的心灵。伪善的禁欲主义漠视人性的后果就是扭曲了人性,需要奉献和付出的爱堕落成了自怜和虚荣。所以当我们自认为自己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时候,出发点竟和商业一样,原是为利益所趋动。我们把自己的好处给别人,是为了我们能够得到回报。
而让小资女人们耿耿于怀的,正是"我对你这么好,我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你竟然不被感动?"你是爱情的主体,但别人并没有一定要被感动的义务。这种爱情的源头早已不是心灵深处的激情,而是小资女人们在幻觉中制造出来的。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说过:"在那些热衷于制造爱情的女人的缺点中,制造爱情不过是她们最小的缺点。"
为什么小资女人如此热衷于制造爱情?因为只有利用爱情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超凡脱俗、与众不同,在这一点上,小资女人们完全背离了真正爱情的无私本质。她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想获得一种"我是惟一"的良好感觉。一旦成功,她们可以凭借这种"惟一"性傲视群芳,洋洋自得。即使没有人理会,她们也会在暗地里坚定自己的信念,自恋自怜,视自己为戈多,被一场冷艳凄美的等待感动得无以复加。萧伯纳说过一句很刻薄的话:"女人确实等待男人的追求,不过,这种等待就像蜘蛛等待苍蝇。"哀怨确实动人,但用多了只能让人讨厌。
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今天的女人要比从前勇敢得多。虽然"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毕竟寂寞也是着实难捱。既对自己有了如此高的期许,小资女人又怎能忍受终生被埋没的危险?因此,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疯狂的女人,凭着爱的名义,搅起一场又一场的腥风血雨,而亭亭玉立的小资女人们在亲手缔造的劫难面前,往往只是回眸一笑,带着一份貌似伤痛实则得意的心情飘然而去。
20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的遗孀娜杰日达。她活了81岁,却用了42年的时间守寡。亡夫的成就虽然举世公认,但并不包括他自己的祖国。娜杰日达不但过着一贫如洗的寡居生活,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每天都生活在被国家安全部门的调查人员以人民敌人的妻子的罪名抓走的恐惧之中。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虽然未能造成她的死亡,但也不过是死刑缓期执行罢了。几十年来,这个女人一直奔波在落后地区和边远小镇,她在所有地方的住所都是暂时的,没有社会地位逐渐成了她的第二特征。她靠日日夜夜背诵先夫的诗句重温丈夫的声音。她知道,她遵守了"同甘共苦"的誓言,尤其是誓言的后半部分。在她65岁的时候,这个以前与文字并不亲切的女人,写出了两卷回忆录,不仅是审判她那一时代的证词,更是在良知和文化修养的指引下产生的对历史的看法。她通过背诵丈夫的诗歌,使诗歌成为了自己的血肉,使自己和亡夫成为一体。在这样的爱情面前,小资女人们只剩下了可怜。
爱情永远不是贸易,当两者相爱时相互爱的不仅是令人激赏的东西,不仅是那所回赠的柔情蜜意,其他的甚至他的所有缺陷,他的遗弃和背离也是你爱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