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情绪人生 第一章 虚荣心极强者

一个人没有能力、没有幸福,就会为虚荣而奔忙,用虚假的装饰把自己包囊起来。这是一生痛苦愚蠢的人生悲剧,而决不能变成喜剧。不要忘了,万事不可急于求成,要孜孜不倦地努力,才能得到切实的进步。

一、虚荣心强的人的情绪特征

每一个人都渴望满足自尊,每一个人都希望获得荣誉,但这种获得必须经过辛勤的努力和踏实的劳动。虚荣则恰恰相反,它只要荣誉不要艰辛,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虚荣心总是那样的尴尬滑稽。一味地追求名利,这便是滋生虚荣的温床。

1.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而处处挑剔别人的错误

在各种场合,都有一些经常挑剔别人错误或抱怨周围环境的人。他们成天坐在那里裁判别人的言行,几乎把他人说的和做的一切,都说成是错误的或不适当的。如那些身体虚弱的人会谴责时常运动的人是在浪费时间;在工作上不如女同胞的男人,可能会说女人的责任就应该呆在家里等等。挑剔别人的错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满足,或者说是一种间接的自我吹嘘。他们通过贬低别人,通过扮演批评者的角色来卖弄自己极其平凡的见解,以便赢得自尊。爱挑别人错误的人越是私下议论别人的错误,就越显示自己没有这些错误。一个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听完音乐会后,可能会说:"真是糟糕极了。"一个没读过书的内容的人,可能会对别人说:"没什么新意。"一个这样的人被指定担任某种行政职务,他很可能会立刻着手改组这个部门,并改变它的工作方式。或许某些改革是合理的,但更大程度上他的"革新"仅仅是为了要批评原有的制度及相应的人。

经常挑剔别人错误的人,多半是一些一事无成的人。他们没有什么值得别人称道的建树,于是竭力想通过这种挑剔别人的方式,试图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掩饰自己的无能。批评当然比实际干要容易多了。对于他们来说,处处挑剔他人、他事的毛病,能够显示自己的鉴别力。当然,不切实际地过分赞扬某人或某事,也有类似的动机,都是虚荣心在作怪。通过对某人某事的过分赞扬,他就可以摆出一副满腹经纶的样子,或者显出自己鉴别力和判断力的高人一筹。于是对这些人来说,事情不是一无是处,就是完美无缺。对大多数人来说,对事物的批评或赞扬只是表明他们对事物的态度,但对这些具有虚荣心的人而言,他们上百次地赞扬某个事物或故意挑毛病,目的是要向你显示他们有与众不同的鉴赏能力。

2.谄上傲下

虚荣心重的人还喜欢与他人保持距离,这样做目的可能不仅仅是要给人以深刻印象,而且是避免被他人超过自己或避免他人发现自己的错误和弱点。因为他意识到,别人与他有了更深的交往时,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切缺点,他们害怕他人对自己仔细观察和了解。一个担任某种领导职务的人可能与别人,特别是下属保持距离,从而避免他们了解到他并不称职。同时这种人往往以貌取人,以名气取人,对比自己地位高、名气大的人卑躬屈膝;对自己觉得比自己地位低、名气小的人不屑一顾。

3.特别爱摆谱

虚荣的人是一些竭力想改造他人的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通过这样的活动表明他比那些他尽力影响的人要高一筹,是为了提高自我地位。规劝他人改过很容易提高自己的自重感,仅仅只是告诫他人改变行为常常就足以确立规劝者的优越地位,并使他能够以某种恩赐般的优越态度来看待别人。

他们和你有约会时,总是希望你能准时赴约,而他们却常常迟到。他们喜欢让别人等候他,以显示自己多么与众不同。因此经常迟到的人,往往是虚荣心比较重的人。他们不准时,是因为他们故意想显摆显摆。一个男人在赴约时迟到,可能是想给别人造成他是大忙人,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的印象;一个女人在出席一个宴会时迟到,是想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

4.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抱怨别人

虚荣的人喜欢对别人提出过高的不合理要求,苛求别人。他们不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是恰恰相反,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他们一天到晚,总是摆出一副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的样子。不是抱怨这不好,那不行,就是指责别人有这缺点,有那缺点。吃饭或买东西时,更是喋喋不休,抱怨服务态度不好或者价格太贵。总之,当他们有求于别人时,总希望别人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来为他服务,满足他的一切需要。如果有可能,他们还雇用一些并不需要的人,称之为仆人,以此作为一种赢得优越感的手段。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他们也经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个虚荣的丈夫总希望妻子把他当成客人,一个虚荣的妻子则希望时时受到奉承。5拨弄是非,传播谣言

虚荣的人往往不仅是对他人隐私有浓厚的兴趣的人,还是爱出风头的人。他们总是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以便占据舞台的中心,受到他人的注意,而谈论传播最多的就是有关他人私生活的流言蜚语。他们认为这样喋喋不休的饶舌是赢得听众的一个既快又稳的方法,因此如果不能用别的方法来引起众人的注意,他们就可能出卖信誉和诚实来这样做。很多流言蜚语主要是为了取悦听众,对于有些听众来说,最有趣的莫过于关于别人的流言蜚语,特别是关于那些生活得很舒适的人的流言蜚语。

6.冒不必要的风险

冒险,尤其是冒不必要的险,也是虚荣的人试图引起他人注意时常用的手段。如一个人以惊人的速度驾车,或招摇过市,大呼小叫,其目的就是通过尽力显示自己的技术和大无畏的精神,来引人注目。

而当这一愿望表现得极为强烈时,就会为此不惜冒生命危险。

7.装模作样,好为人师

虚荣的人往往自己欺骗自己,不想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们故意装作极富才气,摆出一副聪明睿智、城府很深的样子,并且希望别人也这样认为。他们喜欢自夸,爱好吹牛,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自卑。阿q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我们祖上,比你阔多了。"就是这类人的典型画像。他们靠着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的优越而沾沾自喜,就因为他从内心深处深知自己不如人,所以抓住一件小事来炫耀炫耀。苏格兰最杰出的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有这样的诗句:"无论怎样生活,人就是人。"华丽的服装是裁缝师傅缝制出来的,官阶和爵位是礼部衙门制定的。等级不过是货币的标志,而人是黄金。"而虚荣的人却恰恰注重外表的装饰,注重他人的评价,喜欢追逐时尚。他们对名车名店、高级娱乐场所、名流大腕的趣闻轶事知道得似乎非常多,对物美价廉的东西往往故意不屑一顾,以此充阔。

他们谈话的目的是要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因此他们在任何问题上都喜欢争论一番,仿佛自己知道"一切答案"。好为人师,对什么事都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什么事都要插一手,想以此获得别人对自己意见的肯定和尊重。但他们往往喜欢的是争吵,而不是辩论,故意标新立异的时候多而有创见的时候少。他们在对各种事情描述时,总是加进自己的见解,讲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他们还常常装模作样,以自己有见解而自豪,而对学习则无多大兴趣。常常自以为是,目光短浅。

8.高谈阔论,夸夸其谈

虚荣的人喜欢高谈阔论,夸夸其谈,以显示自己学识渊博。虚荣的人为了显示出自己有伟大的思想,喜欢用些庄重、正式的词汇。他们还常常使用华丽的、多音节的词,使用一些技术上的专门术语或行话来博取声誉,目的无非是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掩盖自己十分贫乏的见解。他们惯用的伎俩就是把简单的、明白的事实变成复杂的问题,有时还故意玩弄字眼,把本来没有区别的事物,说成有区别,不知以为知。这些竭力炫耀自己的知识的人,与别人谈话时往往迅速地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满口的时髦话,一嘴的新名词。正如法国思想家拉罗什福科所说:"当虚荣心不做声时,我们的话也很少。"言行不一,徒有其表,名不副实,正是他们的写照。

9.自我吹嘘,自我炫耀

杜牧《汴河阻冻》里曾说:"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意思是:人生就应该像冰层底下的水一样,日夜不停地向东流淌而过,人却不知道。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有了点成绩就非常想让人知道,为了引人注目,不惜把芝麻说成是西瓜。做了点好事,逢人就讲,有机会就提,惟恐别人不知道,恨不得花钱请人为自己树碑立传。他们强烈要求别人承认其价值,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又不能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这一愿望,或者凭自己的能力他们确实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干脆自我炫耀,自我表扬,甚至沉醉于自我炫耀之中而不能自拔,撒谎便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这就是说对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来说,在得不到肯定和赞美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这样一个"绝招":自我吹嘘。他们这样做,归根结底是因为虚荣的人太注重外在的东西。面对个人的素质和气质疏于培养。

10.处处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和羡慕

虚荣的人往往对现实采取回避的态度,知道事情真相,也不敢承认,而是有意欺骗自己。他们对待不如意,会表现得很敏感,想方设法抹去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不完美印象。过于强烈的虚荣心,使它们缺乏承认现实的宽广胸怀,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脆弱和无奈的一面。其实太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就不是你自己。你就是你,何必去掩饰,何必给人一副假面孔呢?靠这样得来的赞誉终有一天会被无情的岁月撕得粉碎。

虚荣的人,容易轻浮;轻浮的人,容易受骗;受骗的人,容易受伤;受伤的人,容易沉沦。许多沉沦者,始于虚荣。

许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最终因与杜建生合伙贪污挪用七千余万元公款走上刑场而告终。杜建生认为许杰是财会人员,就用香港大老板及爱情做诱饵,使许杰痴迷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许杰真以为他是个香港大老板,从而在许杰的心目中满是耀眼的光环。这光环足以让她在所有的人面前扬眉吐气,飘飘然,极度的虚荣心使她不愿或不可能想到去识破杜建生破绽百出的谎言。她大胆向国库伸出了黑手,一次次用巨款让杜建生继续扮演"香港大老板"的角色,也好一次又一次地满足自己有一个香港老板男朋友的虚荣心。

不只许杰一人,在许多女性主演的悲剧里实际上相当多的就是虚荣心在做导演。当这一幕幕悲剧落下帷幕时,人们不该认真反思一下么?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其所作所为必然会受到形形色色的褒奖与贬斥、激励与抑止,而每个人又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舆论之外而不受影响,虚荣心强的人只喜欢听别人的赞誉,即使这种赞誉并非发自内心,多为不实之词,也仍然乐此不疲,不惜忘却自己的真实而步入一个虚幻的境界。

二、"《项链》中的洛阿赛女士"

[事例]:

莫泊桑的《项链》就写了这样一个悲剧故事。天生丽质、出身贫穷的女子洛阿赛太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她梦想与王子联姻,却嫁给了一个小职员;她渴望身居王宫大厦,却住在一个普通公寓里。"她没有香水,没有珠宝,而这些正是她梦寐以求的东西。"她有个富贵的朋友,是她的同班同学,她从来不去看望这个朋友,因为她如果看到朋友的那些珠宝首饰,正是自己想得而得不到时,就会很痛苦。有一天晚上,她丈夫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告诉她:"我们接到一份请帖,可以参加公共教育部长和他夫人举行的晚会。"洛阿赛太太起初表现得很高兴,可是一会儿她又变得很沮丧:"可是我没有像样的衣服,"她说。于是丈夫给她买了一件衣服,可她还是不开心,"我没有首饰。"丈夫讨好地对她说:"为什么不到你的朋友福莱斯蒂太太那儿去借呢,她的首饰多的是。""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好办法呢!"她高兴地喊了起来。她到朋友的家里借来了一串美丽的钻石项链。

她穿着新衣服,戴着借来的项链,在晚会上,她成了所有女宾中最美丽动人的一个,极大满足了她的虚荣心。晚会结束了,她还久久陶醉在那愉快的气氛中。但当她兴致勃勃地回家后,对着镜子卸下晚装时,忽然发出一声惊呼:"项链,我把福莱斯蒂太太的项链弄丢了。"于是到处去找,可是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没有找到。"我们总得想办法赔呀!"她和丈夫一起从这家首饰店跑到那家,从那家又跑到另一家,一家一家地跑,终于找到了一条和弄丢的那条非常相象的了。可是店主告诉他们,这个要四万法郎,虽然可以减价,但最少也要三万六千。于是他们四处奔走,找遍了亲戚朋友、银行家、高利贷者、放债人,最后才凑足了三万六千法郎。

洛阿赛太太把项链还给了她的朋友,从此就开始为偿还债务而不停劳作。她含辛茹苦,终日洗刷忙碌,变得两手粗糙,容颜憔悴,健康受损。丈夫也跟她一起辛苦劳作,替商人们结算账目,为了五分钱一页的报酬抄写文件,常常通宵达旦。他们这样过了十年,才还清了全部债务。一个星期天,现在已经是苍老憔悴的洛阿赛太太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年轻、漂亮、动人的贵妇人从对面走来,原来是福莱斯蒂太太。洛阿赛太太招呼道:"珍妮,你早!"福莱斯蒂太太没认出她来,怔怔地望着她。"你不认得我了吗?珍妮,我是玛蒂尔德·洛阿赛。""啊,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这些年来,我的境况很不好--都是为了你。""为了我?怎么回事呀?""我把你借给我的项链弄丢了,后来买了一串跟它差不多的还给了你,这十年,我都在还这笔债呢。"福莱斯蒂太太激动地说:"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的那串项链是假钻石的呀,顶多只值五百法郎。"玛蒂尔德的悲剧,正是由虚荣造成的。为了一时的虚荣,而赔上一生的幸福。正是她的爱慕虚荣,才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点评]:

虚荣的人往往刻意注重打扮穿着,处处摆阔,希望借漂亮的服装修饰赢得别人的艳羡。有的人明明经济不宽裕,却把大量的开支花费在"行头"上,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打碎牙往肚里咽。他们倾慕名流与时尚,是时尚追随者和时髦的追逐者,是高档生活、高档消费的支持者,往往浑身上下都是名牌,被名牌和流行牵着鼻子走。

三、爱情命运:虚荣使人迷失自我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权力早已成为世人追求的目标,以致于新时代的青年男女都向往着f4们的虚幻生活,要什么有什么,勿需为任何事发愁。甚至有些人直说:"跟某人某人好就是为了钱!"多么虚荣的话语,在这个社会里,要面子,不要爱情的事时时都在发生着。我想真挚的情感依然演绎着人世间的悲壮场面,至于那些仍以虚幻而支撑起来的爱情,最终还是会走向没落。

四、婚姻命运:面子让她家破人亡

面子,是中国人心目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人的尊严、身份,甚至是名誉等等。在一些情况下,面子甚至比名利更加重要,有没有面子,常常是一个人考虑问题时的首要标准和尺度,也是一个人在进行各种判断和选择时的重要出发点和原则。人们活着,有时就是为了要一个面子;各种冲突和矛盾的出现,有时无非也是为了一个面子。为了一个面子,有时甚至可以抛弃自己的妻儿子女身家性命而不顾。总之,面子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各种交往过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如何保全自己的面子,在丢了面子之后,如何去挽救自己的面子,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技巧的问题。其实保全或挽救自己的面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亢不卑,真诚面对一切,用自己的诚心去打动对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对方。可是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却选择大肆吹嘘、炫耀自己,以至弄到最后无法收场的地步。

王毕业于哈尔滨某大学,在河北某大学任教。1983年,她与一位大学同学喜结连理,婚后第二年生下一个女孩,但随着时间流逝,两人感情逐渐恶化。1991年初离婚,王独自带着小女儿生活。她工作勤勉,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97年12月王又与姜某结婚,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婚姻。这次结合是街道上一个惯于给人做媒的老太太牵的线,当时媒人把姜某说得天花乱坠,什么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处级干部,如何有水平、有气质等。姜婚前更告诉王,自己八十年代初从黑龙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牡丹江一家畜禽公司,不久就当上了总经理。以前的妻子也是大学毕业生,小他几岁,人长得很漂亮,后来妻子自费去澳大利亚留学,结果一去不回,他们的夫妻关系早已断绝。这次他是自己跑出来"下海"的,什么也没拿,随身只带了两个皮箱和一个身份证。王看了他的身份证,确实是真的,这样便在做媒的老太太的极力撮合下,不声不响地和自己并不了解的这个男人结婚了。

王有着极强的虚荣心理,再加上第一次婚姻失败,使她深受打击,所以她说什么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她的第二次婚姻,生怕别人会笑话自己,看不起自己,会冷眼待她。婚后没多久,姜经常在梦中恶语谩骂别人的情形,引起了王对他的疑惑: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她试探着问姜的毕业证放在哪儿?他支吾其词,问他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有哪些教师,他说自己全忘了。

98年3月,这位新婚不足3月的第二任丈夫就暴露了本性。那天,王在家洗了一堆衣服,突然有个打扮时髦的女青年来家中找从事婚嫁工作的姜帮助证婚。女青年说自己19岁,毕业于河北某高校,"我也一直在这所学校任教,怎么没见过这人?"王顿生疑团。女青年走后,王对丈夫说:"19岁就来证婚,学历也不对头,当心这女青年是个骗子。"丈夫却因妻子的提醒大发雷霆,说尽污言秽语还不罢休,又说:"你是大学教师又怎么样?老子同样对你不客气。"说着抄起电话机砸在了王身上。这一砸,把盲目沉浸在"新婚幸福"中的王砸醒了。现在这一连串的疑问,使她开始深思姜这个人。可是还没等她做什么,一件更令她怒不可遏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傍晚,王进了家门,13岁的女儿一见她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对母亲哭诉了继父如何对她非礼的情节。王虽然快气炸了肺,但她对此事并没有深究,她痛切地感到,都怪自己轻率许身一个并不了解的人,结果才"引狼入室",埋下了今天的祸根。

98年7月,结婚只有半年光景的王就断然与姜分居了。99年7月两人达成了离婚协议。王认为从此与姜可以各走各的路了,想不到的是,在属于她和女儿的房中,姜硬赖着不走,并一直赖了一年半之久,直到血案发生的那一刻。在王与姜离婚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姜不但无视"离婚协议"中要求他立即离开王家的条款,而且变本加厉地欺凌、虐待他们母女。据王的女儿说,从姜踏进她们的家门,到案发之日,整整两年时间里,姜没有为这个家拿出过一分钱,一直是白吃白喝,特别是离婚以后,姜无数次地殴打王,使她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有一次,王仅说了一句:"这不是你的家,请你走吧。"他就将王打倒在地,并用一只脚踏在她胸脯上,让她连气都喘不上来。过后,女儿把母亲送到一家大医院的急诊室抢救,诊断结果为:头外伤,头皮血肿,颌下软组织挫伤,双手背软组织挫伤,胸壁挫伤,左乳腺外伤,暴力性挤伤。王的女儿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为了母亲和自己少受折磨,对姜一口一个"爸爸"地叫,但仍逃不脱姜的辱骂毒打。有一次,她看见姜在厨房用小铝锅砸妈妈的脑袋,就冲过去想把妈妈拉出来,被姜一拳打得鼻口流血,眼镜也被打碎。姜时常指着王的鼻子威胁:"你听着,我如今是个流浪汉,什么也没有了,你要是逼我离开,就是把我往死路上撵,我急了,会打死你们,会一把火把这房子烧了。"冬天,王在挨了姜一顿毒打后,带女儿逃出门,躲到一家旅馆住了五天,王觉得自己家里好像养了一头野兽,他们母女随时都有被他吞噬的危险。因为死爱面子,怕传出去影响自身形象,王一直没有向学校求助过。她咨询过律师,律师说:"你们是协议离婚,不存在法院强制执行的问题,要让他走,必须向法院提出起诉。"王深知,向法院提出起诉也许不难,难的是,法院传讯、审理到作出判决,怎么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何况即使判决了,也不一定能马上逐走姜,要把他告到法庭上,天知道他会不会干出更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更重要的是,如果闹到法庭,这件事就会人人皆知了,那时自己的面子该怎么撂呀,这是虚荣的王某所不敢想象的,于是,王只有一忍再忍,一直忍了18个月,这样就到了2001年的那个黑色日子。那天王某原本想请几个年轻力壮的大学生,帮她们孤儿寡母把长期非法盘踞在自己家的那头野兽驱逐出去,保护女儿和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想到,当天晚上,姜竟恶人先告状,叫来了110巡警,并两次撞开她的家门,于是只因为一时义愤难平,优秀女教师冲动中铸成了杀人大罪。2001年1月5日傍晚,她叫来了几个自己的学生,把姜按倒在地,王把盐酸强行灌入他的口中,姜因食道被严重烧伤死亡,王立即被公安机关收捕,几位涉嫌杀人的大学生也相继落入法网。

王因为虚荣、爱面子,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一群风华正茂的在校大学生,他们本来可以有无量的前途,现在却成了罪犯。这是一起本可以避免的血案,受害者却变成了犯罪者,一个优秀的教师,最终走不出以虚荣制造的怪圈,沦为杀人犯。这一悲剧昭示了虚荣心理那可怕的杀伤力。

五、事业命运:虚荣是人成功的阻力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赫耳墨斯的故事。赫耳墨斯是天神宙斯的儿子,是主管商业的神。他在天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间,很想知道他们心目中自己的地位如何。于是,有一次,他就来到凡世,来到老百姓中间,想知道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

他装扮成一位普通的顾客,来到一座雕像店。这座雕像店里天神们的雕像。他指着最高天神宙斯的雕像问:"老板,这座雕值多少钱?"老板说:"宙斯像值7赫拉钱。"他看看自己的雕像,想自己是商业之神,给老百姓带来实际利益,虽没有宙斯那样地位显赫,可5赫拉总是值的吧?于是他指着自己的雕像,问老板:"那个值多少钱?"老板看了看那尊雕像,不屑地说:"你真的想要?"赫耳墨斯说:"当然啦,怎么不想要!"老板就指指宙斯像说:"你如果要买那个,这个就白送啦。""白送?"赫耳墨斯像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赫耳墨斯多么想听听人间的老百姓对他的赞美呀。正是为了这个,他才来到大街上,装扮成顾客的,没想会落个这样的结果,正是始料未及。回去之后,他就大病了一场。

这个神话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人之生而为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天性。这种天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虚荣。

虚荣心有时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一个人在陌生人拥挤的火车上,突然受到某个陌生人的夸奖,一般会觉得没有什么,只是随便攀谈几句而已。而虚荣心强的人则会高兴非常,一时兴起可能会把对方当作知心朋友。一来二去把自己一路上带了多少钱,放在那儿都跟他说了。最后,这个陌生人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掏走了他的钱。原来他是个骗子。

有些骗子行骗,往往就是从这里入手的。

我们在古代的侠义小说(诸如《三侠五义》、《狄公传》)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黑漆漆的夜里,一个小偷用唾沫捅破窗户纸,拿出一支香,点燃,塞进窗户。炊烟袅袅,所到之处,把里面的人统统熏倒,然后,他就公然地登堂入室,把里面的东西席卷一空。

蓄意为之的赞美与夸奖,其实就是这种蒙汗药,能把人熏倒,让人犯糊涂,丧失警惕之心。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蒙汗药"就不一定能蒙人。可是,如果一个人虚荣心太强,那就难免会落入他手。

其实,这种"蒙汗药",就是专蒙虚荣心强的人的。

有一个县委书记,是退伍军人出身,在部队里当兵的时候,非常艰苦朴素,拾到1块钱也要上交。退伍以后,他从小职员做起,兢兢业业,受到表彰。后来,由于机会来临,他步步晋升,最后做到县委书记。

在刚做县委书记的时候,他还为官清廉。可是,后来,他就不行了。那些官僚们常做的坏事,他都做了:贪污受贿、奸淫妇女、卖官鬻爵,他无一漏掉。

被捕以后,他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忏悔说:"本来我是不会这样做的,可我那些部下们天天都在耳朵旁边灌输,说我如何如何地英明、智慧,说我如何如何地受人爱戴、受人崇拜,说我应该得到这些那些,我就给弄糊涂了。"

小官僚的这些溜须拍马的作为,让这个县委书记的虚荣心得到虚假满足,让他产生盲目的优越感,让他以为虚荣心的满足就是物质上的满足、肉体上的满足。

过分爱慕虚荣的人,会对让自己产生优越感的人丧失戒心。

那个县委书记是想让自己高高在上,让别人对他仰慕。服从他的命令。也有许多年轻人,就不一定有这种心态。他们的虚荣心,会仅限于深恐自己落后于人、落后于时代。

年轻人都有对时髦的追求,这种追求时髦,其实就是为了满足虚荣。他们会很担心自己赶不上时代而被人耻笑。为了这个缘故,只要有人能给他们这个时代的新事物或时髦东西,他们就会对这个人信任和依赖。

有人对近几年在中国社会竟然会流行"包二奶"深感不解。其实,这不难理解。年轻的女孩子,最容易为虚荣心所控制。如果她受教育程度不高,麻烦就更大。在贫富分化开始出现并且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出身贫穷或一般家庭的女孩子,往往会被富有家庭的同性们弄得抬不起头来。年轻姑娘喜欢攀比,这也是天性。当她们同别人一比,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虚荣心就会像隐藏心中的老虎,咆哮起来。别的女孩有名牌服装、金银首饰、日本产vcd唱盘、手提电脑、手提电话,我们没有,这多害羞呀!在她们失落的时候,我们这个时代的"先富起来者",就怀揣人民币和各式时髦衣服、时髦现代生活消费品,带着直挺挺的欲望,向她们发起了进攻。

在虚荣心过强的女孩们面前,"先富起来者"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结果,一批又幕一批的类似过去的妾的女孩出现在"先富起来者"们的别墅里、宾馆里。

涉世不深的女孩们,就这样被虚荣心带上了离经叛道的高速列车,向着自己不知道的方向疾驶而去。

不但女孩们会被虚荣心"带走",中老年的人也是如此。只是带走他们的工具不同罢了。

对中老年的男男女女来说,他们一般总会怀有一颗时时可以缩起来的心,照理说不太会被虚荣心所控制。可是,不幸的是,偏偏他们也如初涉人世的少女们一样,陷入泥淖。

有的推销员就很会利用中老年人的虚荣心。

有的推销员,在向他们推销产品的时候,会故意露出一句:"这种产品你都不知道?大家都在使用了呀!"这语气,好像那个中年人不懂行情似的。这一来,就激起了那个中年人的虚荣心。他会说:"谁说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这个时候推销员说:"不放心?像你这样有眼光的人,肯定不会看走眼,你挑一个,肯定管用。"这种夸奖真是来得恰到好处,那个中年人刚刚差点受损的虚荣心,立时得到了满足。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个推销员的假冒伪劣产品。

而事后,那个中年人发觉自己因为虚荣的缘故上当受骗,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上了当受了骗,所以,他还会说那个产品如何如何好,自己如何如何眼光准确,判断有力。

如此如此,爱慕虚荣的人们,就这样怀着一颗为了自我满足而导致自我羞愧、赶紧又自我安慰的心,沿着人生之路走了下去,也不管前面会出现什么,发生什么。

虚荣还有一个不好的表现,就是太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以至宁愿失去自我。当一个人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无论如何,他都会很高兴。即使有的时候他知道别人的赞美有拍马奉承的嫌疑,他仍愿意听一听。

无论如何,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享受。多好啊,得到赞美,得到尊敬,得到崇拜。

可是,如果说一个人一定会在一定的时候得到赞美和肯定,那么,也并非每个人都会在所有的时候得到赞美和肯定。

对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来说,在得不到肯定和赞美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他们往往会用这样一个"绝招":自我吹嘘。

有一个人,是个建筑工程师,可是他在单位里混了许多年,还是处于被人忽视的地位,他的设计几乎从来没有得到认可。他就这样,像大多数中国国营单位的坐办公室的人一样,每天一张报纸、一杯茶打发时光。

如果一直这样,其实也是正常的,因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就是这么过的。可是呢,偏偏他又是个虚荣心极强的人,于是,每天他就拿着一杯茶从一个办公室窜到另一个办公室,嘴里说个不停。

他在说什么呢?

他在自我吹嘘。

他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说自己的建筑设计是如何如何地高明,自己年轻时候曾获得什么什么奖,得到过什么什么人的接见。

其实,别人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包括也没有把他的平庸无能放在眼里。可是他就是要不停地吹牛。因为,别人没把他放在眼里,他却是把自己放在眼里。

他这样不断地吹嘘,也许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可却早被别人暗暗地耻笑了。

吹嘘出来的成绩或虚名,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实践,假真理就露出马脚来了。

但是自我吹嘘吹出来的虚荣,不但一触即破,它的范围也不大,一般只局限于一些偶然的场合。比如,在一个陌生人聚集的酒吧,因为那里的人不知你的底细,你可以吹吹;或是在车站候车室、吸烟室等地方,那儿的人也不知道你的底细,你尽可以胡吹以满足虚荣。如果是在自己的周围,在自己的朋友、同事、亲人之间,那么,吹起来就难了,因为他们知道你的底细。

刚才那个工程师,他倒是在自己周围的同事们中间吹的。可是,他吹的内容,却是早年的经历,同样是没有人知道其真实性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不熟悉的人那里进行自我吹嘘,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人家听你乱吹一番,然后就又散了,留下的只是一股烟味或酒味,你得到了什么呢?也许是更深的空虚吧。

当然也有收到暂时之功效的。那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之下:你周围的人不熟悉你,可是,他们早晚会熟悉你。因为,他们是你的新同事。这样的情况当然是有的,比如,你刚调到一个新单位,或者,他们刚刚分配到你的身边。

这个时候,你吹牛吹得你的新同事看重你,祝你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的虚荣心就真正地得到了满足。

可是,这样的日子会长久吗?

需知,他们很快就开始熟悉你了。他们以你刚开始自我吹嘘时的形象来看待你,衡量你,结果,你越来越让他们失望。

这样,一直到最后,你刚开始通过吹牛得到的收获,就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你的虚荣心,不但再也得不到满足,你的原有的尊严,都要被人家踩在脚下了。这多么可怕。

有些人的虚荣心,膨胀得像是喝了200瓶啤酒,不一下子发泄出来,他会疯掉的。这种人,一般的自我吹嘘是满足不了他的。

有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小官僚,他满足虚荣心的方法是让自己的家里挂满奖状、获奖证书、奖杯。

人人都知道,现在评奖这种东西是不大可靠的。获奖的很可能比不获奖的要糟糕得多。对于评奖单位来说,你想获奖吗?好,给点赞助费吧,赞助得多就给你个一等奖,赞助得少就给你个鼓励奖。

上面说的那个小官僚,他倒不是靠赞助,他自己的钱都是别人"赞助"给他的,他岂肯舍得又赞助给别人?他不用赞助,而是用权力。你们要评奖,是吗?得在我这儿盖个章,没有我这个章,你们虽然在别的地方已经盖了200多个章了,仍然不行,所以,求我吧。问我要什么?除了礼物之外,我要获奖!

这个小官僚,就是这样,让自己成了"先进工作者"、"学××标兵"、"×××积极分子",等等等等。

有这么多的奖获得,此官僚在单位里居然名声不错,后来竟又凭此升了官。这正是:虚荣也有虚荣术,修行全看你个人。

但这种好下场没能维持多久,因为你到底怎么样,是要看你的真本事的,靠种种搏来的地位,总有一天要跌倒的。

后来,在单位进行考核时,该小官僚出足了洋相。他既做不了自己位置上该做的工作,更让自己的"××标兵"之类的名声给弄得声败名裂。最后,只好夹起尾巴做人。

有一个作家,当然是作家协会的,虚荣心强得不得了。可是,他写了30多年的小说,除了捞到一个牢固的位置。分到了房子、捞到了公费医疗卡之外,什么名气都没有,反而只有臭名。

他知道做名人好,受人尊重,受人崇拜,说不定还有少女们上门,想想自己好歹也是个作家,何不也捞个名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一个"绝招"。

他拿出一篇10年前写的小说。这篇小说10年来屡遭退稿,根本没有刊物肯要。这会,他想利用这篇东西。他先把这篇小说打印出来,然后,就化名写了一篇很是恶毒的谩骂文章。之后,他先把文章给作协的一些同事看,同事们看了吃了一惊,于是到处传言,说某作家的一篇小说竟被如何如何地谩骂。一传二传,后来,传到了一些编辑的耳朵里,激起了编辑的好奇。一个编辑想,这位作家的平庸是出了名的,保守也是出了名的,怎么会有人肯下功夫写文章骂他?好奇心一上来,他就想看看那篇小说。作家趁机给他看那篇小说,同时说,看了小说之后,有人如何如何地被打动,如何如何地被激怒。编辑虽然看不出头绪,但也信了他的话,回去就给他发了出来。发出来之后,这位作家又到处暗中兜售他那篇用化名写的谩骂文章。后来,那篇文章也发表了出来。

这样一来二去,这位作家竟然变得小有名气了。

后来,当有人提出要告那篇谩骂文章的作者的时候,作协开始调查那篇文章的作者。结果,这位作家同样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以上例举的那些因虚荣而上当受骗、因虚荣而成为贪官污吏、因虚荣而做人家的小老婆、因虚荣而自我吹嘘、因虚荣而自我包装的例子,充分说明,不适当的虚荣心,会扭曲一个人的心态,使一个人偏离了人生之路,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六、诠释: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接受自我。真正的强者是那种能够战胜自己的人。世界上最强大、最顽固的敌人,就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已的人,是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抵挡住他的。

如果你觉得别人的轻蔑对你来说,是一种人格的损害,从而用虚荣来极力维护,这种行为是愚蠢的。在这种情况下,完善自身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化轻蔑为动力,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不要把世俗的名利看得太重。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来云往。"人生在世应该荣辱不惊,就像平静的海面,任凭风吹浪打,也是波澜不惊。得志时不会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失意时不会萎靡颓丧,一蹶不振。卡内基指出:"解决人类的虚荣问题,根本不在如何破坏它的问题,而是在如何改善它,诱导它走向有用的方面去的问题。过去的说教者,不明白这一层,所以总是失败。因为破坏虚荣,也许就等于破坏整个的人类呢!人类被破坏到即使只剩最后一个人,他或许也会为了他的独存而虚荣呀!我们只要这样对那些为了她的美丽而虚荣的人说:你的虚荣于己于人两无所得,岂不无聊之至;可是,你可以把你的美貌做工具,去感化犯罪的青年,那么便有意思了,虽然虚荣,人们也可宽恕你了。倘有人因为有钱而虚荣,只要告诉他,把他的钱拿出来经营一种使人类的生活上有多种安全保障的事业,那么便可以得到人们的原谅了。总而言之,虚荣只要用到对人类社会有利的路上去,它就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了。谁骂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大的人物是虚荣的呢,然而他们永远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人。"

事实上,自从有了人类文明,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不知有多少好为人师的人、政府官员或各类哲学家、教授等等,都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说法,来证明虚荣心是如何如何的不好,应该如何如何地去克服、消除。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虚荣心不但没有消除,反而茁壮成长。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科学家们,包括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包括人类学家,都已经指出,虚荣是人的必然。虚荣是人性的一部分。只不过荣誉是自己汗水的结晶;而虚荣则是自我标榜。高尚的人,会在孜孜以求的事业中追求不朽;浅薄的人,只是在虚荣的熏陶中贪图面子。既然虚荣是跟我们作对的巨大力量,那么,控制住虚荣,改善了虚荣,也就搬掉了一块绊脚石,剔除了一块"心病"。

所谓控制虚荣,化解虚荣是指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虚荣,合理地加以改造和利用,把不利的转化为有利的。控制了虚荣这种人性缺陷的人,是不会被表面上的赞美和奉承所蒙倒的,因而在生活中,他也不会轻易上当。他不会动辄接受贿赂,以至成为一个贪官污吏。他不会因为别人的赞美而失去自我。他不会因自我吹嘘、自我包装而招人耻笑。他会成为一个成功的、获得了真正荣誉的人。

1.正确认识你自己

只要你正确认识了自己,并严格对自己做出客观、实在的评价,就不会因别人的赞美、恭维而迷失了方向,而不知自己到底是谁了。事实上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定认识,并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一种自我评价,而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缺陷,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理性的克制和改正,却不是那么容易。虽说不容易,但一定要尽力做到对自身条件、自我性格有清醒认识。客观自然条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差异,我们面对既成事实,需要的是勇于接受现实,忍耐自然条件不足带来的不便和压力,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不必去钻牛角尖,要善于化腐朽为神奇,把自己的人生绘制成一幅绚丽的图画。

如果把几块长短不齐的木板箍成一只水桶,结果就会发现,木桶的储水量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如果要使这只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只有将最短的那块木板加长。做人也如此,既要善于发现自身的"短木板",又要勇于揭短,更要善于补短。如何补短,不仅需要勤奋学习,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如黑格尔所说的"知道限制自己";二是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海纳百川,是因为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海绵能吸水,是因为它已把自己挤得很干。如果想有效吸取到别人的长处,一定要低姿态,无所为而为;要想生活得快乐,就要无所求而求。一个谦虚的人必然能博采众长,用以充实自己,还会自觉地改过从善,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去害受益,得到别人的尊重。正如《文子·道原》中所说的:"大丈夫恬然无私,淡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行乎无路,游乎无怠,出乎无门。以天为盖则无所不覆也,以地为车则无所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所不使也,阴阳御之则无所不备也,是故极而不摇,远而不劳。"意思是说大丈夫在世间不求名利,没有私欲,把一切都看得很轻,无忧无虑,把天作为车盖,把地作为车子,以四季作为拉车的马,以万物作为驾车的驭手,行走无所谓路,漫游不知道懈怠,出去时也无须什么门径。以天作为车盖就能遮盖住一切,以地作为车子,就能装载下一切,以四季作为驾车的马,就无处不能到,以万物为驾车的驭手就没有什么技术不具备,因此车就可以飞快地行驶而不颠簸,走得很远也不劳累。

2.正确地接受自我

一个人认识自我固然不易,接受自我则常常更难。接受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乍看起来,似乎没有人不喜欢自己,其实不然。一些不能接受自我的人,由于对本身的某个方面不满意,而可能拒绝承认自己本来的面目,不能如实地表现自己,竭力想把自己装扮成另外一个形象,把真正的自我隐藏在伪装后面。这可能有时并非是完全有意识的,但却使自己不能自自然然地表现自己,而必然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比如有个人,她的牙齿长得不整齐,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就成天紧紧闭着嘴,说话和笑的时候,也努力地做到不露齿,试想这样的生活该有多么沉重。对于自己的短处,如果是可以改变的,就要随时发现它、改正它,如果是无法补救的,如相貌、身材、思维迟缓等等,就要鼓起勇气承认它、接受它,决不掩饰。不要因为虚荣心,造成对自己的过分关注,从而让它们成了自己的心理负担。马帝说的好:"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虚荣,很像是一个玫瑰色的美梦。当人们沉浸梦中的时候,仿佛拥有了许多,可当美梦醒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什么也没有。因此,与其去拥抱一个空空的梦,还不如去把握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强者是那种能够战胜自己的人。世界上最难克服的困难,就是自己的愿望;世界上最大、最顽固的敌人,也就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抵挡住他的,也是可以战胜一切的。还是以你真实的面孔去面对每一个人,那样得来的赞誉才能终身受益。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并不在于风景有多美丽,而在于给了别人多少值得回味的记忆。

3.正确认识你周围的人

爱慕虚荣的人往往为他人的意见而活着。特别是他周围的人,他自己一心想建立的形象,也要等别人确认了才算。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正如是金子即便被埋在土里,也总有发光的一天一样,只要一个人有真才实学,即使他不刻意表现自己,也总有一天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想来想去,他决定收起自己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确实是大材小用,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不是一般的程序输入员所能比的。这时他才亮出了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一个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具有独到见解并极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一般人不同,就向他询问,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于是老板觉得他的确有真才实学,就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实际上周围的人,来自天南地北,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生活习惯、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他们的判断标准不一定正确或准确。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清醒地认识周围的人,就不会为他们所认可的各种各样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所迷惑。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怕被周围的人看低,而怕的恰恰是被别人看高了。看低了,你可以寻找机会全面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对你刮目相看,你的形象会慢慢高大起来;可被人看高了,刚开始让人觉得你很了不起,对你寄予种种厚望,可你随后的表现让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结果会被人越来越看不起。

而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喜欢用一种轻蔑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有的人觉得如果容忍了这种诬蔑,对自己的自尊心是一种伤害,自己会很没面子。其实真正聪明的人,并不会为这种轻蔑所刺激,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这种轻蔑并不等于对自身的否定,并不是一种总结性的评价。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总会有机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的,正如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一样。如果你觉得别人的轻蔑对你来说,是一种人格的损害,是一种权力的侵犯,从而用虚荣来极力维护。这种行为是愚蠢的,得到的将是更大程度上的轻蔑,因为这样会使别人觉得你是一个肤浅和无知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完善自身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化轻蔑为动力,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人们在失意时,容易遭到讽刺打击,在进取时也常常会受到讥讽和嘲笑,要想生活过得充实、安稳、潇洒,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怕嘲笑讽刺,不怕挖苦打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当受到别人的嘲讽时,不要用虚荣来挽救自己的面子,而要客观地分析一下,别人的嘲讽是否有道理,还应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如果觉得自己没错,就坚持到底,用实际行动来感化和影响讽刺你的人。对于恶意的嘲讽,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屑一顾。在别人的嘲讽中发愤图强,在别人的嘲讽中活得有滋有味,这才是真正强者的人生。

4.认清时代的真相,不要拘泥于一时

人们往往迷失在时代中,认为他所处时代的标准,就是人类的永恒标准,其实不然。人类社会是时刻在发展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更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万千的万花筒般的景象。在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当你遇到逆境时,必须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人生得意时不要居功自傲,不能得意忘形,人类的感情无比复杂,人心的变化奥妙无穷。今天认为是美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认为是丑的,今天认为是可爱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认为是可恨的。人情反复,世路崎岖。历史飞速发展,经济大潮涌动,人生极其短暂,人重要的是在这五颜六色的世界中,保住自己的心境。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换,但是伟大的精神却可以永垂不朽。

作为社会中的人,我们的言行要受着社会力量的制约、左右,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信仰与行为,世界上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生活进行不同的选择,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但不管怎么活,都得脚踏实地。在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人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世上生不逢时的人很多,但由于处世态度不同,最终的选择、结局就会有很大不同。

5.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只有认清自己的正确位置,人们才不会为外界事物所迷惑。人生一世,谁都不甘平庸,谁都想成就一番大业,不虚此生。可是由于社会背景、机遇、智商、文化、修养等等的不同,一个人的理想或愿望,并不一定就能一一实现。在自己的目标没有达到时,要学会承认和接受现实,要自己寻找心理平衡。人们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它们而自豪,人都不愿受辱,但虚荣心重的人,往往对客观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都看得很重。其实,一个人一生的道路是很宽阔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一定要随时空的局限、个人的条件为依据,努力去追求它们,并抱着得到了,是自己的幸运;得不到,是自己运气不好的态度,这样才能活得轻松潇洒。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从而排除各种干扰,奔向大目标。这样才能在滚滚的商品大潮中,坚守住自我,不张狂不自满,也才能有所收益。

6.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在认清了自己、认清了别人、认清了环境、认清了时代真相之后,就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朝着既定的目标勇敢前进,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要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放弃。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真正认识到,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且要目标坚定,不为别事所动。在当今光怪陆离的商品社会中,坚持自己的节操,维持自己高贵的人品,甘于寂寞和宁静,不为锦衣玉食、高官厚禄所动,而是淡泊明志,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坚持自己的生存方式。

正如我国南朝齐、梁间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范缜的所作所为。齐朝时,他做了尚书殿中郎,并做了萧子良的宾客。萧子良相信佛教,但范续却不信。萧子良问他:"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贱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好比树上的花,同时开放,随风飘落,有的吹到厅堂座席上面,有的落到墙外粪坑中间。吹到座席上的就像你,吹到粪坑中的,就像我,贵贱虽不相同,其本质是一样的。因果又在哪里呢?"

范缜的《神灭论》出版后,朝野喧哗,于是萧子良召集一些高僧和文士,同他辩论,都不能取胜。就派王融去对他说:"《神灭论》的道理是错误的,你坚持这种说法,恐怕对你不利,像你这样的才能,还怕做不到中书郎那样的高官吗?你何必坚持,还是放弃这种说法吧。"范缜大笑说:"假如范缜卖论取官,早就做到尚书或左、右仆射了,岂止做一个中书郎呢?"

再如法国著名画家米勒,被称为"庄稼汉的但丁、乡巴佬的米开朗基罗",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很公正的,因为米勒是真正的农民画家。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表现的农民题材,因为他了解他们,对他们富有感情。一天黄昏,当时还年轻的米勒正无精打采地路过一个陈列橱窗,忽然听到正站在橱窗前观看橱窗里陈列的各种画作的两个青年的对话,一个说:"这幅画画得太糟糕了,叫人厌恶极了。"另一个说:"可不是,这个米勒除了会画裸体女人之外,什么也不会画。"米勒听了这些话,如同五雷轰顶,他感到头晕目眩,羞愧难抑。回家之后,他心情激动地对妻子说:"我决定以后不再画裸体画了,即使我们的生活会因此过得很苦,也必须坚持做到这一点。"因为当时的巴黎,画女人裸体画还可以赚一些钱维持生活,如果画其它的画是一幅也卖不出去的。米勒选择了宁肯挨饿,也不画裸体画的道路。不久,他又用商量的口气对妻子说:"我已经厌恶巴黎了,我想回到农村去,住到农民中间去。"妻子同意了,于是他们一家离开了巴黎,移居到巴比松定居下来。

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一个朋友去米勒家看他,只见米勒蜷缩在暖炉旁,原来他有两天没吃东西了,只有几个孩子在吃面包屑。那位朋友心酸地把自己身上的钱都留给了米勒,让他赶快去买面包。米勒一家在巴比松大森林一间风雨飘摇的小屋里一住就是27年,米勒一面在园子里种地,一面坚持画画,维持着最低的生活标准。他熟悉附近的农民,和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画中画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苦、农民生活的辛酸。多年来,米勒的作品一幅幅寄到巴黎去,却总是一次次被退回来,因为他的画根本不符合贵族们的胃口,上流社会对这个整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不屑一顾,他们嘲笑米勒是一个生活在森林中的野人。但米勒坚定地说:"我不会向他们屈服,我不会把巴黎的沙龙艺术强加在自己身上。我生来是个农民,到死也要做个农民。"他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揭示艰辛劳动与凄惨苦役中的生命之美。他在艰难贫困的生活中,创作出了一大批农民题材的作品,像《晚钟》、《扶锄的农妇》、《播种人》等等,表现了农民的美好心灵,揭露了社会给他们带来的贫困。他一生贫困潦倒,死后作品却越来越受欢迎和重视,他的艺术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人处逆境中时,往往会被别人看轻,无论是谈话还是办事,人们都不会重视你。不仅如此,有时甚至还会让你受尽侮辱。对于这种一时的不公,忍气吞声地不去计较,不是自轻自贱,而是在忍耐中求生存、求发展,是一种卧薪尝胆的表现。带着消极情绪与人交往,容易引起别人廉价"同情",这样别人就会给你各种各样的劝告,但实际上这些劝告可能是很糟糕的。我们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做人的尊严,不能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名誉,正如徐悲鸿所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选定了目标,就不要理会别人的冷嘲热讽。

7.有主动性地创造生活

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创造,只有自己创造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为了在别人面前挣面子,或者炫耀,而寻求各种机会来"制造"生活,那是毫无意义的。不要把自己的眼光集中在某些人的一时一事上,而要从较长的时间去看待人世的起伏。世态的沉浮及沧桑的变化。要用时间的观点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追求。时间的力量有时是非常大的,它可以摧毁一切经不起磨练的虚荣,可以证明事情的真假,也可以区分价值的高低。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什么名利是绝对不变的。

人处在贫贱地位时,眼中不看重权势、富贵,而是安于贫贱,自我修养到家,培养出高贵的品质,以后一旦时机成熟,必然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一个人光说不做或只会说而不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就会让人生厌。不要做夸夸其谈的人,少说大话,多做实事,给人以勤奋踏实的感觉,就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

我们会为工作的不舒心而苦闷徘徊,会为工资的高低、奖金的多少而与领导发生争执,会因为住房的事情而劳苦奔忙,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妻子怄气斗嘴,困难、死亡面前我们也曾恐惧退缩,但太多的痛苦之后,曾经悲痛的心会逐渐变得冷漠、坦然,心境反而变得平静了。再回到尘俗中间,面对金钱、权势、名利、地位时,心境就会波澜不兴了。有句话:只要心中有,便处处有;只要心中无,便处处无,名利、金钱、权势等诸多欲望和诱惑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