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电邮邀请函
夜已经很深了,我连连打着哈欠,正准备睡下,但又突然想起今天还没有打开过电子邮箱,万一有来信,我可不愿第二天才看到!想到这儿,我便强打着精神打开电脑,发现电子邮箱里面果然有一封电子邮件:一封邀请信映入我的眼帘。这下我又来了精神。发信方是自称“青年美国”(jsa)的中学社团。
本来我对这个活动一无所知。接到他们的邀请信,感到很突然,也很惊讶。
白地讲,信的设计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内容却让人怀疑。人们都说国内骗子多,可在美国各种花言巧语的信也已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上来先把我的名字拼错了,但他们竟知道我是哪个学校的,这令我好生奇怪,信中还说因为我在学校成绩优异,希望我能考虑他们的暑期项目等等,接下来是简单扼要的项目介绍。
在美国,暑假是最能变出花样儿的季节。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去做。不太爱学习的高中生到了暑假也会去打工;家里条件好点儿的会出去旅游;要求上进的还没开始就要四处寻找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了。不上暑期学校的也有像这般一样的参加暑期项目(summer program)。下面我就分别地说说这几大类活动。
美国高中生有很多上了高中就开车,而车是他们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不管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不好的,上了高中之后都基本会有份工作来确保一份收入。另外汽车是一大开销,保养车和汽油都是要钱的,所以他们要靠自己课余工作挣的钱来养车,或挣些零花钱。不打算上大学的学生,课余的工作就显得更重要了。课余工作对他们就像实习一样,高中毕业之后他们很有可能就要来他们现在打工的地方上班。读暑期学校的目的一般比较明确,就是在假期里拿学分。去社区大学和顶尖大学最后做的“功”基本是一致的,同样可以拿到自己高中认可的学分,而区别只在于社区大学的名气没有名牌大学响,有的学生为了能体验自己心仪大学的生活和环境,而选择花更多的钱到名牌大学读暑期学校。而暑假项目一般都是针对某一特殊的专业或领域开设的,像“青年美国”(jsa)就是专门为了对政治感兴趣的高中生举办的,在同一校园内还有一个暑期项目,是为对医科感兴趣的学生举办的。读暑期学校的孩子里面还有些是为了早些拿够学分以便早毕业的高中生,他们参加的暑期项目里面恐怕有很多是在兴趣之外,单纯为了申请大学的时候能够添上好看的一笔。
看过这个介绍,给我的感觉不错,可是无论如何我也不能相信一个很有名气、很有实力的暑期项目会以电子邮件这种方式争取申请人。他们的邀请引起我的兴趣,可我对它的真实性仍抱着怀疑态度。
我拿定主意第二天要向老师问清楚这件事。
我来美国才刚刚一年,对类似项目不太熟悉。我先是问了数学课坐我后面的同学詹梅斯,平时他说起话来好像心不在焉,但是他这回竟然说听说过这个项目。
历史课老师皮特林曾经提名让我参加“好男孩”的暑期活动。所以我“青年美国”社团向我发邀请的事问过皮特林老师,老师说他当然知道这样的项目!“青年美国”这个项目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美国算是比较有名的了,以前我们学校也只有比较突出的学生才去的对将来上大学有利。
这下我是比较放心了,但是依然对“青年美国”用电子邮件来吸引申请者的方式感到疑惑,可是此时这一点并不重要了。
后来我才得知,“青年美国”是一个很著名的高中社团,由美国在校优秀高中生参与管理,通常在暑期举办全国性的课外活动。简称“jsa”,全名是“junior state of america”。
资助方是“青年政治家基金会”。“青年美国”举办的活动吸引了许多对政治、法律和社会 学感兴趣的美国青年。这些学生毕业后先后步入美国政界、商界、法学界和教育界,名人辈出。
“青年美国”有一项内容是让学生模拟美国国会的运作程序,向“国会”提出议案、参加辩论、实行表决,从中体会法律程序。当今美国政坛上的一些显赫人物,中学时代都曾在这项活动中经受过锻炼。
既然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活动项目,这自然引起了我的好奇。来美国后我一直对美国的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在美国学习的大多数中国学生不同,我在理工科方面并不见长,我在美国政治、历史这等文科课上往往在班里拔得头筹。我十分愿意在我兴趣所在的这些领域更深入地学习。“青年美国”的项目中鲜见中国学生。在这之前,可能很少有中国学生参加过这项活动。我觉得有股力量在鼓励着我参加。
考虑好了以后,我决定申请这个社团的课外项目。
按照他们提出的计划,2004年6月13日至7月4日将在华盛顿市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举办第一期。可是当时已经6月初了,从申请材料寄出到项目开始也没有多长时间了,心里有点没底儿。
一天,我特意早起给华盛顿市的“青年美国”办公室去电话询问奖学金政策,也想确认一下我的申请是否被收到。在电话里我促不及防地被通知我已经被录取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之高令我很吃惊。此外他们还答应提供奖学金,换句话说是减免了我的费用。在后来的几次交谈中我得知,收到我材料的人很喜欢我写的短文。而这恐怕也是最能体现出申请人不同的地方,是我的文章把我带进了这个项目。他们最后破例给了我相当于标准奖学金两倍的金额。
我收到他们通过特快专递寄来的一大包材料时,不禁笑了笑,握着那很好看的文件袋,心里说了句:“你好,‘青年美国’!”成为“政客”的初体验打开“青年美国”邮来的信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正式文件,有录取通知,以及暑期学校奖学金委员会决定授予奖学金的正式文件等等。
此外,还附带着各种各样的详细说明。几个蓝色的文件令人很感兴趣。有帮助你适应项目的资料,叫作取向信息,主要揭示参加者要带什么东西,需要做什么准备等等。我常听人调侃说,美国人做事是“猴急加老粗”。不过从我接触到的这件事情上看,美国人做起案头工作来,是“细致而实用”。面前这类材料在大学里都是会有的。大学新生到了学校后有短则一两天长至一周的适应调整,这类材料有助于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以及各种设施,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让学生们相互了解的作用。
一同寄来的还有标明参加“国会专题辩论会”(cw)的一些要求。
“cw”是congressional workshop的缩写。可是我更愿意翻译成“国会作坊”。而这作坊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要我们模仿国会两院的辩论方式来进行辩论。一共25个议题被随机分配到各个“议院”进行讨论,涉及范围之广就可见“青年美国”项目所达到的深度,比如是否应该在美国立法阻止生产销售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使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中国是否是对美国有益的经济伙伴?小布什是否应该被选举连任?如此这般的深度话题都是即将搬上辩论会的话题。无论选择那个课程都要求学生在报到前要做好案头准备。
我根据要求从25个题目里面选出10个,按顺序找到支持资料。
在去长滩机场的路上,我问了问我的监护人瑞奇先生:我是应该辩自己政治倾向所认同的一方呢,还是选择那辩论起来难度小的一方呢?
他说:“当然是辩你自己认为对的,如果你连你的立场都可以妥协,那么还辩什么?”这正是日后我参加辩论时的信条。
21天里,我感受到的东西很多,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是“青年美国”安排的第一课:让学生学习如何筹集经费。支付学习费用的问题,一般来说是三种途径:自己支付,奖学金,以及自己筹集。
说说自己怎样筹集经费吧。这乍听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对于在美国读书的人来说,筹集经费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对于热衷于社团活动的人,筹集经费更是家常便饭。
在美国的高中里有各色各样的俱乐部,只要学生发起,校方同意,有一个辅导老师就可以了。俱乐部活动也是要费用的,除了会员们交一定的费用之外他们会自己想办法出去筹钱。在校园里筹钱要经校方同意。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采购一些食品在学校的某个地方卖,把卖来的钱当作经费。当然了,这些卖的东西都会比外面贵一些。但是学校里的东西本来就贵,加上大家在买这样的东西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在支持某个团体,也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这样的活动在美国都叫做筹款(fund raising),那么jsa要做的筹款有什么不一样吗?首先是数额上 大很多,其次就是难度大,而难度自然是跟着数目而成正比的。
“青年美国”的文件里面专门有一个册子讲的是如何在当地筹措自己参加项目的费用。这不仅仅是要求参加“青年美国”的人自食其力付费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美国进行政治活动,争取各种各样的政治献金是必备的本领,否则的话,就是有再好的领导才能也无法走进华盛顿的。jsa的这种引导也为今后有志于政治事业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初体验”的机会。
“青年美国”寄来的“筹款手册”上面介绍得很详细,可以说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你如何“找钱”。
几个步骤十分明确:
首先自然要确定自己的预算,再按预算开始筹款。筹款是项艺术。手册具体分析了别人为什么支持筹款,如何向捐款人解释他们捐的钱会给他们带来何等的利益。
另外,宣传更是至关重要的,不能盲目宣传、到处乱讲,而是有针对性。至于如何确认自己的筹款对象,手册上也写的很清楚了。当然要通知到你认识的所有人,注意,一定是所有人!其次呢,当地的商会以及其他组织都被详细地列了出来。学校也是个很好的筹款对象。“青年美国”(jsa)还告诉给我们一个小秘密,政府拨给我们学校这学年的预算很有可能在年末没有用完,这样的话,好好争取一下,就可以把钱作为己用。
当地的小企业也是筹款的一个途径。有意思的是,手册告诉大家要争取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大企业虽然每年捐款无数,但是他们是决不会把向个人捐一百或几百美元的事放在眼里、写在计划里的。除非你的姑姑或者什么亲戚是这些大公司里数的上的人物,你可能会有机会拿到大公司的钱。所以不用费心思去给迪斯尼、索尼、可口可乐乃至福特这种大公司的ceo写信要钱。不过,可以给你家街上卖福特车的车商,以及你社区里的麦当劳店写信。因为他们是你社区的一员,融入社区、帮助社区是他们愿意做的事。
最后,手册里面列出了什么样的商户最可能是捐款人,甚至提到了应该如何和这些组织及人打交道。
如何要钱呢?要钱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以至用什么样的邮票、信封和其他材料最省钱都在手册里有所涉及。
最后jsa提醒我们,万般无奈之下,还有最后一条路,打工!虽然我在美国由于是国际学身份不可以在校外合法打工,但是对于美国的同龄人来说打工真是太熟悉不过了。所以,利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金钱也是一种筹款方式。最后有人可能会问资助人为什么会给钱,如果要钱的人没有把钱交学费,却自己拿去花了怎么办?这个并不应该是顾虑,因为所有的捐款会捐到jsa的名下,只是须注明是在帮助哪个人。而即使募款人最后无法参加“青年美国” (jsa)的活动,“青年美国”也只会退给他/她自己交的那一部分,筹款所得将视作对“青年政治家基金会”的捐款。当然,如果捐款人希望把钱直接给募款人,这也是可以的,这完全取决于捐款人,在这种情况下,募来的钱是可以退给筹款人的。
公司捐款更多是受到美国政府鼓励支持公益事业的政策的影响。在非赢利组织和慈善机构筹款的文件里,你会不止一次地看到“tax-deductible”这个词。这个词是“可免(扣)税”的意思。那么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如何影响到社会对慈善和非赢利机构的态度的呢?美国的商家和企业乃至个人,一般是收入越高应缴税额也就越高。但是如果你把你的产品,或者现金等有价值的东西以捐献的方式捐给在联邦政府注册并拥有联邦税号(federal 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的慈善及非赢利组织,就可以免去应缴的税或者应缴税中的一部分。比如你应该按照营业额1万美元来缴税,税率对于这个营业额度可能是25%。如果你将1万美元中的2千美元产品捐献给了慈善组织等,且捐给这些组织的钱是政府认可的可免税的那一种,那么你只需要按照8千美元的营业额度来缴税了。而在营业额度下降的同时,税率也会下调。比如对于8千美元的水平,标准可能不再是25%,而是20%。这样组织不仅仅做了善事,他们还可以付更少的税。
总而言之,“青年美国”是教导学子们大大方方、不卑不亢地出去要钱。让他们树立一种信念:永远不言放弃,终归可以找到筹集钱的办法。
告别洛杉矶与加利福尼亚州的朋友们道过别,我回到家里收拾好东西,准备赶6月13日一早的飞机去华盛顿。
13日早上4点多我就爬了起来,开车前往洛杉矶南部的长滩市(long beach)。
长滩的机场很小,以前是军用机场,候机楼也相对简陋,可是这里一天到晚熙熙攘攘。洛杉矶的国际机场(lax)已经超负荷运转,许多住在洛杉矶周围的人为了买便宜的机票而选择从长滩起飞,因此,蓝色飞机航空公司(jet blue)这样的物美价廉企业索性不在洛杉矶国际机场(lax)起飞降落,这家公司的门前永远是长队。蓝色飞机航空公司的招牌就是廉价机票,像从洛杉矶到华盛顿的这种横穿美国,行时间达约5小时的航班只卖99美元。当然,那是在你订得及时的前提下,蓝色飞机航空公司的机票何其抢手?我周三还查到长滩飞华盛顿的航班是99美元,等到周五我准备真正预订的时候却发现早就卖光了。蓝色飞机航空公司的飞机基本是全新的空中客车(airbus),机上整洁,但是略显拥挤,乘务员比普通航空公司工半以上,飞机上不供应食品和水。有一份乘客调查显示,蓝色飞机航空公司名列美国最受欢迎的航空公司的榜首,而他们的服务也被旅客们评为美国第二。让我惊讶的是,排名前三的根本没有美联航(united airlines),美西北(northwestern airlines)和达美(delta,直译成三角洲)这样的大航空公司,而是阿拉斯加航空公司(alaska airlines),蓝色飞机航空公司和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s)这样提供低成本高质量服务的航空公司。
我坐在美国西方航空公司(america west airlines)的飞机里看着跑道上的蓝色飞机航空公司的飞机,有一种嫉妒的感觉。
美国和中国一样幅员辽阔。一路从西海岸,翻越落基山脉,再到中部的大平原,直至最后大西洋沿岸的诸州。这不是我第一次从洛杉矶飞华盛顿了。上次是飞的“红眼航班”。夜里是看不到美利坚大地的多彩多姿的,一路上瞎着眼,飞机从太平洋沿岸飞到了大西洋的岸边。从西部向东部行走美利坚的人不禁感叹,在熟悉了西部的大气之后,没想到落基山的那一边还藏着个不同的世界。
坐在飞机舱内,我浮想连翩,想起了初次来美国第一眼看到美国西部时的感受。
那是四年以前,抵达洛杉矶后,我走下飞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没错,这就是美国!”在洛杉矶看到的景色和照片上看到的是何其的一致。而我要说的是,我在国内对美国的印象距真实情况很远,当然这是后话,我在后面会谈到。我在没来美国之前,认为西部就是牛仔啊,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农场什么的,加上人们都酷酷的,很新潮……到了之后所看到的景象符合我的臆测。
还是那次旅行,我又来到美国东部。我没有想到美国原来还是可以这样的:一切似乎都很安静,人很谦逊,环境比西部要细腻很多,还有着那不深远但是珍贵的历史痕迹。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到美国可以这样。东部和西部一对比,我对西部印象那可以称的上是糟糕透了。不过,最终我还是在西部上了高中。
来西部的决定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西部在美国的重要位置。美国虽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但我知道这个国家肯定会在我的生命里起重大的影响。在准备来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理智地看到了西部在美国的重要性。如果我接触到的美国是一个没有西部的美国,毫无疑问,那么我所认识到的美国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