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攻占了兖州这一津浦路中段的战略要地,共歼敌63600余人,其中俘敌44700余人,毙伤敌18900余人,解放了兖州、济宁、汶上、宁阳、曲阜、邹县、滕县、肥城、泰安、新泰、泗水、章丘等12座县城,控制了津浦路徐济段350多公里的铁路线,铁路两侧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民获得了解放,并使济南完全孤立。在我主力出击津浦路中段的同时,胶东、渤海、鲁中、鲁南地区的地方武装,民兵,武工队,在保卫麦收,配合作战的攻势中,亦作战708次,歼灭地方土杂反动武装2万余人。至此,山东腹地与鲁西南解放区已联成一片。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一年之后,国民党被迫转入“重点防御”。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正确执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在山东解放区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援下,适时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重点守备的津浦路徐(州)济(南)段和坚固设防的战略要地兖州,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攻城打援战役,即兖州战役。
遵照***“调动敌人打运动战”的指示,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的第七、九,十三纵队和鲁中、渤海,鲁南,泰西等部队,集中兵力,于1948年5月29日至7月15日,乘敌之虚,迅速向津浦线中段出击,以围城打援的方法,分线作战,在运动及攻城中共歼灭敌人6.3万余人。这次战役是我山东兵团继胶济线战役之后所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这一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山东军民的志气,扭转了鲁西南整个战局。它的胜利也使我军获得了对敌占据的大中城市攻坚和与敌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宝贵经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光辉的一章。
€€战前形势
当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时,整个战争形势朝着对我更为有利的方向急剧变化。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摧毁解放区,消灭人民武装力量的反革命计划已经彻底破产。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向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人,猛增至280万人,解放区空前巩固并逐步扩大,面积已占全国的1/4,人口占1/3。
***及其国民党四面楚歌,日暮途穷,其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到360万人,其中真正能用于第一线的正规军只有170万人,并且许多部队是被歼后重建的,内部矛盾尖锐,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大削弱。国民党***妄图挽救败局,除继续乞求美帝国主义的援助,加强对其统治区人民的镇压和掠夺外,在军事上改“全面防御”为“重点防御”,裁并绥区,扩充新的兵团,加强对大中城市和铁路线的控制。
山东境内的敌人,从1948年1月起,实行所谓“总体战”的“新战略”,采取“分区防御”,将主力集中置于战略要地及交通线上。国民党为了扭转在中原战场和东北战场上的不利形势,被迫从山东战场上抽调了整编七十五师、八师去增援,在山东境内的兵力更为减少。在胶济路两侧2.7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为我解放的情况下,山东之敌竭力固守“一条臂膀”(津浦铁路)和“三个要点”(济南、兖州、青岛),企图阻挠华野内外线兵团的汇合,拖住华野主力,并指挥各要点的守敌以防御为主,伺机反攻,挽救其败局。
这时,国民党军在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的直接指挥下,由济南王耀武第二绥靖区,兖州李玉堂第十绥靖区,贾汪、徐州北冯治安第三绥靖区的部队来确保津浦路徐济段,以稳定济南,屏障徐州,并沿津浦路徐济段形成一条狭长地带,以分割山东解放区。
兖州地处交通要道,素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在此屯以重兵,可北控济南,南扼徐州,东探临沂,西屏济宁,故为历代兵家所必争。国民党***对兖州要地也非常重视,以第十绥靖区中将司令李玉堂和整编第十二军军长兼十二师师长中将霍守义及其所属的部队和保安部队等共11个团的兵力,守备着东至新泰,西到济宁,南抵滕县,北达南驿的地段。兖州不仅为保障济南敌军陆路补给的要地,而且扼我鲁中与鲁西间的交通,并为敌搜刮鲁中、鲁西南的物资集散地。李玉堂的防御作战方针是:集结主力固守战略要点,以少数主力及保安部队守备外围据点,一旦我军突然兵临城下,则用土杂军队消耗我之主力,而保存其主力机动作战,以达确保战略要点之目的。在点的守备上,亦施行“主力居中,土杂在外”的方法,以十二军十二师重点守备兖州,土杂及保安部队守备兖州外围县城,在兖州城内也以保安部队及战斗力较弱之正规部队守备四关,主力守城。敌防御阵地由外围防御地带与基本防御地带构成。在日伪军原有工事的基础上,构筑了支撑点式的半永备型城市防御体系。外围防御地带以泰安,宁阳,新泰、泅水,曲阜,邹县、滕县等据点为警戒阵地,以四个城关为依托,构筑独立子母堡,为其外围支撑点,组成主要防御阵地,内城为核心阵地。
兖州是一座古老的府城,砖砌的城墙高达10米以上,厚5至6米。城内守敌在原有高大坚固的城墙上,又构筑了以城墙为依托,以地堡群为骨干的防御体系,从城头到城脚形成三层火力网:城头一层是由贯通城墙顶的交通壕连接着的地堡和火力阵地,城脚一层是由墙内打开通道伸出墙脚(特别是瓮门)的暗堡和集团堡,中间一层是由墙顶开口挖到城墙半腰处构成的洞穴式机关枪巢。城门、城角构成城墙防御的重点。环城是一条护城河,河宽4米至10几米,深4米(水深1至2米)。另外,又挖了一条宽8至11米的壕沟。护城河内布满了铁蒺藜,河与壕之间布设了鹿砦、铁丝网、电网、布雷场等障碍,纵深约40米。在东、北两面的铁路线上,装甲车日夜巡逻。重炮阵地设于北门内兴隆塔周围,利用兴隆塔为其观察所。山炮以下之火炮阵地分设于各城角内开阔地,另一部分设于城角及门楼上。城东关外还有以泅河为依托,连接南北两城角构筑的一个大椭圆形的设防阵地,中间有火车站,飞机场,兵营等。因此,李玉堂、霍守义自恃工事坚固,防守严密,曾夸口称:“兖州城是铁打的1”并命人在城西北角的石砌碉堡上,镌刻了五个大字——“天下第一碉”。
€€战略部署
胶济线战役胜利结束后,华野山东兵团主力集结于该地区休整待机。遵照***主席关于进一步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指示,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在组织西线兵团发起豫东战役的同时,山东兵团出击津浦路中段,逐步消灭泰安至临城各点守敌,进逼徐州,打通与鲁西南的联系,配合四线兵团作战,孤立济南,创造攻克济南的条件”。5月下旬,山东兵团挥师南下,按预定计划开赴指定地区集结,待机歼敌。
顾祝同最早发觉了华野西线兵团南渡及山东兵团出击津浦路徐济段的企图,急令霍守义加强对济宁、兖州,汶上的守备,以一三九旅4个营守备金乡,刘汝明守备菏泽。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于5月28日制定了打击顾敌和津浦路徐济段歼敌的作战计划,并电告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29日复电,明确指示:“许,谭以执行你们俭电第一方案为好,即第一步占领泰安,泅水,大汶口,曲阜。第二步相机攻占汶上、济宁,兖州三点中之一点,并求得调动他点之敌增援而歼灭之,逐次攻占汶、济、兖三点。第三步,相机攻占邹、滕、临、韩。……如果汶,济、兖三点之敌难攻,而邹、滕、临、韩较为易攻时,亦可先攻邹,滕、临、韩后攻汶,济、兖,或于汶、济、兖、邹、滕、临,韩七点中选择其较易者先攻较难者后攻。总之,许谭任务是逐一攻占七点,准备以四五个月完成此项任务。”“……关于粟、陈,唐6个纵队以歼灭五军为中心部署是很好的。”并指出“粟陈唐兵团之作战与许谭兵团之作战,必须各作独立作战之计划,即两兵团只作战略上之配合,不要企图作战役上之配合,以免互相牵累依赖,失去独立部署之战机。此点甚为重要,望你们预先计及。”
山东兵团按照***、中央军委和华野的指示。反复研究了敌情,拟定了先从济南与兖州绥靖区的结合部泰安开刀,围城打援的作战方案。自5月29日开始,以鲁中军区4个团攻泰安,以十三纵一部插向泰安以北,七纵一部插向泰安以南,开辟泰安南北地带战场,拟调动济南,兖州之敌增援泰安,以求在运动中歼敌有生力量,并相机夺取泰安。泰安守敌八十四师一五五旅在我军震慑下不战而逃,新泰、肥城、泅水,大汶口、界首等地之敌纷纷效仿,向济南、兖州逃窜。唯大汶口之敌被我切断,退守魏家庄。鲁中部队歼灭了魏家庄守敌八十四师特务团及保一团,从而控制了泰安南北50公里之铁路线。
山东兵团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后,根据战场的形势变化,于6月1日提出了第二阶段肃清兖州外围据点,近逼兖州的两个作战方案上报中央军委、华东局和华野:第一,以十三纵攻占曲阜后,再占邹县,相机攻占滕县,鲁中部队则监视兖、济,汶之敌,并相机攻占宁阳,七纵控制泰安及其以北,九纵仍在原地不动,完成这步则休整,待雨季过去再组织新的战役。第二,以七纵担任十三纵任务,完成后,以十三纵为主配合鲁中部队攻占兖州,相机攻占济宁、汶上,九纵调泰安及以北地区,准备打援。
华野认为执行第二个方案有利,并有如下好处:①对全国6月攻势的帮助作用大于此举胜利,对促进全国战局更有帮助。②保持于胜利后度雨季,争取两个月的时间休整,对部队可以恢复战力。③如在雨季前能给敌以重大打击,则雨季时敌只能求得喘息机会。否则敌人利用雨季适当加强准备充分深沟高垒更为不利。④雨季之前,是敌外壕水最少的时候,易于我之土工近迫作业,为战术上有利条件。军委同意华野意见,电示山东兵团执行第二方案。
€€战役准备
我军攻兖打援的准备工作,自1948年4月胶济线战役结束,解放了周村、张店和潍县后即已开始。在进军津浦线徐济段攻兖打援的战役决心下定后,特别是6月20日包围兖州后,参战部队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在华东局,华野的直接领导下,在冀鲁豫区党委的大力帮助下,进一步作了全面准备。
侦察工作。1948年春,山东兵团在当地党委的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公开和秘密渠道,对兖州守敌作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决定攻克兖州后,又进一步对兖州的地形和敌工事构筑,兵力分布、活动规律及政治情况等进行了详细了解,编写了敌情资料,并组织干部战士进行了实地侦察。打援部队也组织了对徐州、济南敌人的侦察和监视,普遍勘察了拟定的阻援、打援战场,选定了阵地。
战役动员。6月初,各纵队颁发了攻兖打援的政工指示。7月初,《华东前线》接连发表社论,全面论述了解放兖州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和困难,号召全体指战员克服困难,主动协同,团结一致,严守纪律,“勇敢机智,军政结合,打下兖州!”“歼灭十二军,活捉李玉堂,霍守义!”各参战部队制订了详细的政治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多种形式的火线政治工作,同时在部队进行了执行俘虏政策、城市政策及纪律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广大指战员坚定了攻兖打援的信心,纷纷写决心书,请战书,请求担任最艰巨的任务。
军政训练。胶济,泰安战斗结束后,各纵队在总结两次实战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地进行了阶级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广大指战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练兵热潮。攻城部队发动干部战士摆情况,提问题,想办法,讨论如何解决战斗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胜利完成任务。同时选择与兖州相似的地形,模拟敌人工事,从实战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军事演习。山东兵团及各纵队召开了干部会议,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强调树立密切协同、连续作战的思想,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猛打猛冲的作风,强调各级指挥提前,集中火力兵力,轮番使用兵力。在炮兵部队中着重加强了统一指挥,集中使用,直接支援步兵和以抵近射击为主的教育。阻援、打援部队一面积极构筑工事,一面根据各自的任务,研究了作战预案,进行了技术、战术训练。
€€战役经过
@@@扫清外围
山东兵团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及外线兵团的行动方案,决定以一部分兵力配合地方武装监视济南、青岛等地敌人,主力首先攻歼泰安及其南北地区守敌,开辟战场,切断济南和兖州的联系,而后乘胜围攻兖州,吸引徐州敌人北援,相机予以歼灭。
5月29日晚,山东兵团主力按照作战计划,以鲁中部队4个团围攻泰安守敌八十四师一五五旅,相机夺取泰安。以第七纵队一部插向泰安以南,第十三纵队一部插向泰安以北,开辟泰安南北战场,调动济南、兖州之敌增援泰安,于运动中歼灭援敌有生力量,渤海部队向济南以东章丘,龙山进击,鲁南部队破袭津浦路徐(州)兖(州)段铁路,以钳制敌人。首以渤海部队向章丘敌进击,守敌八十四师一个团向济南逃窜,我军遂逼近济南市近郊。继之我主力逼近泰安以北及以南至大汶口之间地区。敌人采取了机动守备(能守则守;不能守则走)的方针。驻泰安敌八十四师一五五旅则不战而逃,察安南北敌人纷纷向济南,兖州逃窜。我地方武装进占泰安,新泰,肥城、界首,南流、六郎坟,楼德,吕庄及南驿等地,并收复泅水,大万德、吴村,姚村,唯大汶口之敌被我切断,退守魏家庄(大汶口以西)。6月5日,敌八十四师特务团及保一旅(原为保一总)一团等部被我鲁中部队全歼。鲁南部队在配合作战中破坏了临城至滕县、临城至韩庄之间的铁路,并攻占界河车站及看庄、两下店、官桥,南沙河,东沙河,大宫,小宫、苍沟等10余据点。
我军在肃清了大万德(济南以南)至姚村间100余公里铁路沿线及两侧之敌军后,又向兖州以东的曲阜、以南的邹县、以北的宁阳进击。七纵攻占了曲阜,全部歼灭了守敌并击溃敌3个团兵力之增援。鲁中部队进击宁阳,守敌窜向兖州。鲁南部队、七纵二十师密切配合攻占邹县,并击溃由临城北援之敌军两个团。至此,兖州外围之敌被我扫清。渤海部队进击龙山歼敌一部,十三纵队进占张夏镇,济南情况紧急。王耀武乃以其七十三师、整二师共4个旅向东反击,企图解脱我军对济南的压力。我于潍县地区休整的第九纵队奉命驰援渤海部队,歼敌4000,敌急速回窜,遂将敌压缩于济南市,钳制了敌人,密切配合了兖州外围作战。20余天的战斗,歼敌2万余人,收复县城8座。敌正规军2个团、保安部队3个团,以及曲阜,泰安、泅水、新泰、蒙阴、费县,莱芜等7个县大队悉数就歼。
@@@围城打援
我收复曲阜、邹县,宁阳后,兖州南北150余公里的铁路线为我控制。山东兵团按照***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于6月20日以第七纵队和鲁中部队包围兖州,第九,十三纵队等部密切注视徐州、济南之敌,准备打援。当时的战略意图是围城打援,以求调动徐州、济南之敌出援兖州,分散徐州方面豫东战场的兵力,策应外线兵团作战,同时调动援敌于运动中歼灭之。
济南之敌在连续遭到我军打击之后,行动非常谨慎,龟缩于城区,不敢轻举妄动。这时豫东战场,我华野外线兵团对河南省会开封作战打得正紧。徐州之敌面临开封,兖州两地同时告急,左右为难,举棋不定。6月22日,我华野外线兵团攻克开封,徐州之敌决心北援兖州,调整编第二十五师、八十三师和第三快速纵队,沿津浦线车运北上。此时,我第九、十三纵队奉命除以三十八师留置泰安地区监视济南敌人外,大部南下泗水、曲阜一带,迎击徐州北援兖州之敌。但因敌军进展迅速,九纵,十三纵未及进入打援指定位置,敌二十五师已到达滕县。山东兵团乃调用攻城部队南下打援,敌由此察觉了我围城打援的意图,同时由于我外线兵团于6月29日发起了围歼区寿年兵团的睢杞战役,区寿年频频告急,***又电令徐州北援之敌改援豫东,敌二十五师乃于30日星夜南窜。从全局考虑,为牵回徐州援敌,配合睢杞战役,按照军委的指示,我攻兖部队再度加强了对兖州的包围。这时,徐州援敌已被睢杞战役吸引西去,济南之敌仍迟迟未动,已无援可打,而兖州守敌更加孤立。
自7月1日起,我军对兖州紧缩包围,迫近城郊。7月3日,七纵二十一师克新桥,歼敌三三三团六连大部,接着又占领赵家村,守敌逃窜。十九师克前后窑村,歼敌100余,控制泗河堤200余米,鲁中部队克豆腐店,歼敌独八团九连全部。我每克一点,敌必反扑,前后窑村又被敌重占。7月4日,我六十二团攻入西关,敌急调三三一团向我作3次猛烈反击,敌我双方形成对峙,敌即以该团增强西关守备。7月5日,鲁中部队克旧关,敌以两个连反击后重占。7月6日,六十三团克赵家村以北敌独立据点,歼三三一团五连及六连一个排。我于7月5日增调六十一团攻击西关,经3天激烈争夺,于7月7日全克西关。同日,鲁中部队重克旧关。
西关争夺战十分激烈。敌除使用原守备西门,城防之三三二团、三三三团外,又调用其总预备队三三一团进行反扑。战斗中,1公里多长的西关内房屋全毁。在西关大街、三义街、半边街不足200米的地段里,敌伤亡2000人左右。至此,我扫清了城郊敌之外围据点,从四面包围了兖州城。
@@@攻城战斗
我军攻占西关后,敌军以为我需经十天半月的准备才能攻城。敌三三三团因伤亡惨重,已失去战斗力,被调至鼓楼一带整顿,以三三一团接替其防务。独八团由东关调回城内,作为城防机动兵力。城内敌人日夜加修工事,准备顽抗。
我军经连日作战,虽有一定伤亡,又比较疲劳,但由于各级干部加强了火线政治工作,运用了轮番使用兵力的原则,随时整顿了战斗组织,因而仍能保持连续作战的能力。为了不使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山东兵团决定攻占兖州城。此时,我兵力部署是:十三纵(欠三十九师)归七纵指挥,配合攻城,鲁中部队归还兵团指挥,从北面佯攻钳制,三十九师进至城东佯攻配合,九纵集结泅水地区阻歼济南方面援敌。根据既定攻击方向,选择老西门南北为主要攻击点。攻击任务的划分是;十三纵(欠三十九师)攻击新老西门之间,以老西门为攻击重点,突破后沿东西大街以北向东发展,七纵二十师攻击老西门(不含)以南地段,攻击重点应紧靠老西门,突破后与十九师打通,主力沿东西大街以南向东发展,协同十九师围歼东西大街以南之敌,十九师五十五团向南逼进,相机登城,五十六团攻击西南城角,突破后与二十师打通,向东接应五十五团登城,协同二十师歼灭东西大街以南之敌,五十七团集结城南,待机歼灭可能向南突围之敌;二十一师占领二十里堡以西地带,监视济宁方面之敌,以确保主力攻城及侧后安全。
7月8日,我二十师及十三纵向西关地带开进,各以一部接替控制西关、旧关之二十一师及鲁中部队阵地,并进行大规模的近迫作业,构筑各种对抗堡及火力阵地,在敌阵地前建立了绵亘复杂,规模巨大的攻击阵地。我冲锋出发地之交通壕,直达敌之壕沿。11日晚完成巨大近迫作业工程后,攻城部队全部进入出击阵地。
7月12日17时,作为总攻开始的信号,首先发射两发榴弹炮。紧接着,我军以12门榴弹炮、7门野炮,3门山炮组成的火力队,一齐向老西门,新西门以南及其纵深射击。顷刻间,兖州城头炮声隆隆,浓烟滚滚。山炮团战土在步兵和迫击炮的掩护下,把火炮推进到距离敌前沿工事一二百米处,进行抵近射击。炮膛直接瞄准敌人的地堡和城墙上的射击孔,把城门两侧和护城河内的碉堡和“乌龟壳”打得粉碎。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炮火攻击,敌城楼、城垛被炸毁倒塌,老西门上部打开一个1.5米宽、3米多高的缺口,新西门以南的城墙也被打开四五米宽的缺口,城墙上的部分火力点被摧毁,敌炮火被压制。敌方派出几架飞机在城外盘旋扫射,但在我机枪手猛烈射击下,均仓惶飞逃。敌人苦心设置的鹿砦、地堡,梅花桩,铁丝网等纷纷被我摧毁。
在炮火的掩护下,我攻城部队以3个师的4个团,在老西门一线500米的正面并肩突击。七纵六十团一连架桥班在炮火下把木桥架到护城河上时,发现桥身短了1尺多,桥板只有半段露出水面,河中污泥深,桥腿短,桥身不稳。共产党员、班长杨树宽带头跳进水里,10名战土站在深及嘴边的泥水中,以身体为桥桩,用肩膀扛起了木桥,让突击部队顺利从桥上通过。爆破班在突击排长王玉胜的带领下,不顾敌机枪扫射,穿过渡桥,扑到城下,飞快地竖起带有滑轮的爆破杆,连续7次将20多斤重的炸药包升至城墙顶部,炸开了一个大缺口。20时45分,突击班长高振才把第一面胜利的红旗插上兖州城头。
战斗在新西门主攻点上的十三纵一〇九团三连;一一二团九连,在炮兵,步兵的掩护下;往返多次连续爆破敌附防障碍和工事,开辟通路,数次架桥均未成功。第一一二团三营营长程德聚见架桥不成,为争取时间,遂令七连三排涉水越壕登城。这时,敌人将泗河阐打开,城壕水位急速上涨。七连连长任进贵当机立断,命令会游水的同志游水过壕。突击队经勇猛战斗,于20时50分登上城头,将胜利红旗插在突破口上。三排登城后,迅速占领了突破口以南的城墙突出部,巩固了突破口。一排登城后,猛打猛冲,夺占了30米外的突出部,俘敌一个排,进至突破口100多米处,因弹药即将耗尽,即转入巩固既得阵地。二排在一,三排配合下,打遍了敌人几次反击,坚守了突破口。七班战斗小组长蔡萼,越过战壕进行爆破、炸毁敌人地堡后,班长负伤。他勇担重任,带领全班英勇地登上城头,负伤后不下火线,高喊着“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宁进一步,不退一尺”等口号,鼓励大家与敌搏斗。正当七连在城头突破口两侧与敌反复争夺的紧张时刻,八连,九连也突破敌人的火力封锁,迅速登城。在突破口的争夺中,八、九连伤亡过半,两个连长先后负伤。此时副团长黄冠亭进入突破口,将两个连队合而为一,并指定九连指导员任连长,八连副指导员任指导员。新组建的连队顽强作战,击毁了敌装甲车一辆,打垮敌人一个营的反击,抢占了敌人一个炮兵阵地。
21时,各突击团沿着城墙的四个突破口往城内冲击,五十八团及三十七师相继登城。五十六团因架桥未成,改从五十八团的突破口登城。一〇九团团长田世兴抓住战机,一面组织炮兵和步兵掩护部队登城,一面指挥排除障碍。一连登城后,一排火速向瓮城主堡攻击,歼灭了守敌,夺占了主堡,控制了城头。三排八班是“青年战斗模范班”,班长高克藻,带领拿班登城后,连续打垮敌人数次反攻,并乘机攻占了突破口南60米处的突出部,歼敌一个排。二排在瓮城北侧与敌反复争夺,攻占了敌人一个大碉堡。
22时,敌预备队独八团由城顶及城角向五十八团阵地猛扑。五十八团的勇士们浴血奋战,将反扑之敌打垮,俘敌200余人。六十团与一〇九团并肩作战,越过敌阻塞壕向东发展,歼灭了龟缩于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的300余名敌人,尔后沿府河南岸的西门大街,佛爷庙大街,估衣市街,东桥大街向老东门推进。
13日2时,一〇九团,六十团于中御桥街歼敌一个骑兵大队及辎重营。3时50分,七纵指挥员向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报告:“二十师突破口被敌人封锁”。许司令当即指示:“命令外边的部队往里冲,一间屋子,一个墙角,都可以利用起来;从西往东打,打它个七进七出没关系。”攻城部队重新打开突破口,部队潮水般地涌入城内。六十团一连在巷战中打得勇猛顽强,从天主教堂一直打到东关。三十七师一一〇团先攻占了老西门北侧的县政府,然后沿府河北岸往东推进。第三十八师一一三团从一一二团突破口左侧加入战斗,敌约一个营的兵力在该团与一一二团结合部冲至我团指挥所附近,团警卫连占据房屋用手榴弹和短枪将敌击退,并连续打退敌人3次反扑,歼敌一部。该团二营对城西北角敌机关炮阵地凭坚固守的敌人展开攻击,歼灭200余。三营沿龙须门向北进攻,在屠宰场歼敌约一个连。
天亮以后,敌人不断出动飞机向突破口内外轰炸扫射,企图阻挠我后续部队前进,拢乱后方人员的支前活动。我攻城部队经过一夜激战,相当疲劳,一些连队伤亡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纵队指挥员要求各师,团尽快调整组织,搞好协同,加快进攻速度。至上午8时,主攻师、团全部进入城内。
11时,城区西部为我控制,十九师占领城西南角及南关,二十师进至中御桥大街、陋巷,旧县街,三十八师攻占了府学街和城内北部街区,三十七师肃清了新西门街以南之敌。13时30分至15时30分,各攻城部队先后攻占了惠民小学、城北门、兴隆塔一带,城内西部和北部已为我军占领。敌人在各路部队沉重打击下,被迫向老东门猥集。
16时,城内守敌见大势已去,开始由新东门和老东门分路向东南突围。我军除以重炮火力追击外,七纵十九师和二十师各一部又协同十三纵三十七师、三十八师作战,猛追穷寇。敌退出新东门之后,虽有万余人的兵力,并有泗河堤岸阵地可守,但已陷于溃败之势,不能进行有组织的抵抗。16时半,敌军突围先头部队已过泗河铁桥,我第十师,二十师和三十九师早在泗河东岸布下天罗地网,待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内,我军从两翼突然发起攻击,将敌人主力围击于堡子,胜利街、杨家行一带。敌一部窜至粉店、牛厂、西郭家村后,被一一七团截歼,另一部窜到刘家楼,被一一六团三营歼灭。至20时,守城敌军2.8万人全部就歼,守城将级军官中除十绥区中将司令李玉堂只身化装潜逃外,其余8名均被生俘。
@@@阻援打援
在我山东兵团调整部署,决心攻占兖州时,即将第九纵队集结于兖州以北,准备歼击济南援敌:鲁南军区部队集结于兖州以南,阻击徐州方面援敌;渤海纵队仍于济南以东钳制。根据当时战局分析,此时南面徐州之敌正西援豫东作战,难以抽出兵力北援,如要解兖州之围,十之八九要由济南分兵来援。山东兵团首长命令九纵尽快做好一切打援准备。九纵领导干部亲临现场勘察地形,选择大汶口以南齐家庄、太平镇一带作为战场。为了隐蔽作战意图,部队后撤至泅水一线待机。
果然不出所料,济南守敌王耀武见兖州李玉堂,霍守义频频告急求救,又恐兖州一旦失守,将使济南受到极大威胁,即决定派整编第八十四师师长吴化文率领一五五旅,一六一旅及整编第二师二一一旅南下增援兖州。吴化文为保存实力,日进仅一二十里。兖州被围的李玉堂,霍守义日夜盼援,望眼欲穿,王耀武对吴化文部不顾大局、拖延应付无可奈何,不得不向其主子求救。***给吴写下亲笔信,催促他迅速前进。吴化文虽经再三催促,仍缓缓而行。至7月13日,其一六一旅始渡过汶河到达齐家庄,太平镇一带,进入我伏击圈内。傍晚前后,下起了淋淋小雨。九纵指战员连夜冒雨急行军100余里,兵分3路涉水波汶河北上,断敌后路。当夜,王耀武得知兖州已被我攻克,急电吴化文部火速返济。吴化文一反南下时那种拖拖拉拉的作风,率部掉头飞速向济南逃窜。九纵冒雨神速出击,抢占有利地形,以主力向运动之敌猛烈进攻。敌阵势混乱,各自夺路逃命。我截住一六一旅,一五五旅一个团和师部炮兵营,乘敌混乱之际,拦头截尾,两翼夹击,穿插分割,猛打猛冲,至7月15日战斗胜利结束,计歼敌1.1万余人,缴获野炮7门,山炮8门,满载弹药的汽车100余辆。
津浦路中段夏季攻势,自5月29日开始至7月15日结束。
我军攻占了兖州这一津浦路中段的战略要地,共歼敌63600余人,其中俘敌44700余人,毙伤敌18900余人,解放了兖州、济宁,汶上,宁阳、曲阜,邹县、滕县,肥城,泰安,新泰,泗水、章丘等12座县城,控制了津浦路徐济段350多公里的铁路线,铁路两侧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民获得了解放,并使济南完全孤立。在我主力出击津浦路中段的同时,胶东,渤海、鲁中,鲁南地区的地方武装,民兵,武工队,在保卫麦收,配合作战的攻势中(5月至7月),亦作战708次,歼灭地方土杂反动武装2万余人。至此,山东腹地与鲁西南解放区已联成一片。
€€人民支前
华东战场攻克兖州,取得津浦线徐济段夏季攻势的彻底胜利,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领导,各战场的协同进攻,广大指战员的英勇作战外,山东解放区尤其是鲁中南人民,在各级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也是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津浦线徐济段夏季攻势开始前,华东局4月9日调整,充实、加强了山东省支前委员会,任命华东局委员,省府秘书长郭子化为主任,刘瑞龙,冯平、朱则民,梁竹航为副主任,下设政治部,人力部,民站部、粮食部,经理处,秘书处、前方办事处等办事机构。华东局财办为及时调拨民工,粮食,物资,更好地配合部队搞好后勤供应,决定在山东兵团设立前方办事处,并在各纵队、师,团设立了特派员。各地区成立了支前司令部,县成立了支前指挥部,各村成立了支前生产委员会,从上到下建立健全了支前工作的专门领导班子和指挥系统。支前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的主要任务:一是同野战军保持密切联系,沟通、接洽各项支前任务,直接领导各地支前工作,二是负责制订民工民兵调拨、粮食供应和各项战勤计划,指挥民工民兵完成运输和各项战勤任务,管理好民工的食宿,医疗、工具修理等项事宜,三是负责民工民兵的动员、教育,调出、复员及伤亡人员的安置、抚恤,制定和掌握调用民工民兵的权限、数量和各种规章制度,四是调用、配备和管理好支前干部,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带领广大民工民兵完成各种艰巨复杂的支前任务。
为了动员山东解放区党、政、军、民的一切力量支援前线,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省政府都召开了会议,全面布置了津浦线夏季攻势和攻兖打援的支前工作。为搞好思想发动,各级党组织重视联系当地群众遭受蹂躏的悲惨事实对群众进行活生生的教育。例如邹县枣园村共有93户,470口人,1947年敌人重点进攻时,全村各家的粮食全被抢光,仅有的8头牛、11头驴、80多只羊也被拉走,数百只鸡,鸭、30多头猪均被宰杀吃光。经过诉苦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使他们懂得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才能获得翻身解放。全村54个整半劳力,全部报名参加了支前。为了妥善组织好生产救灾和支前工作,省府明确提出了“生产节约,度过灾荒,节衣缩食,减轻人民负担”的“十项要求”,颁布了《八大禁令》,发出了全力支援津浦路徐济段夏季攻势的动员令,要求做到“生产、支前两不误,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山东的党政军民,团结一致,一手抓生产救灾,一手抓支前参战。各地在战前既有领导地抓紧夏收夏种,又结合整顿基层政权组织,战役一开始,则全力投入支前。第一批民工动员任务完成后,接着转入主要抓好夏收夏种和准备下一批的支前任务。为调剂民力,还注意了掌握战区和非战区人民负担大体平衡,并创建了“常备民工制”。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了山东广大人民生产、支前的积极性。
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华东局的部署,为夺取津浦线徐济段夏季攻势的胜利,山东解放区的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为抓好支前工作的具体组织工作,全省抽调了数千名干部奔赴支前第一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领群众积极支前。
在人力动员方面。津浦线夏季攻势共出动直接参加支前的民工1530530人。鲁中一专署5月25日至6月20日,仅25天时间,前方即调用民工4000人,后方调用47856人。沂蒙区各县在夏季攻势发起后的两个多月中,有3万民工支前,其中随军常备民工即达9815名。鲁中南四地委在津浦线徐济段作战期间,野战兵团调用担架1800副、9000人,挑323600人,小车1500辆,3000人,其中常备担架1350副,6750人,常备挑子1500副、1500人,地方兵团调用担架800副,挑工560人,共用民工164353人。为了充实兵员,在“拿枪保田”的号召下,山东解放区出现了许多“父母送子女”,“妻子送丈夫”,“兄弟相争”踊跃报名参军的动人情景。在这次战役中,鲁中南还有百万人民参加了后勤工作。处在战区的泰安、滋阳,曲阜,邹县,滕县等地的青壮年男子大都上了前线,广大妇女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和老人、儿童担负起坚持生产和碾米,磨面,做军鞋、照顾伤员等战勤服务的重担。
在粮食供应方面。津浦线夏季攻势前后,参战吃粮人数为14.5万余人,每天需用粮36万斤(后方医院,伤员转运及运粮民工不含在内)。山东共出粮1728万斤,出动运粮民工3万余人。仅据沂蒙区统计,即有9815名民工参加运粮,共运粮食172万余斤。部队攻兖打援时,泰安动用小车1100辆,连夜完成了往泗水运粮20万斤的任务。滋阳县是个新区,接到支前任务后,县委书记翟厚仁和县长刘明立即从县委、县府抽调30多名干部日夜到各乡村调拨粮草。该县在战役中共出动民伕13286人,大车1201辆,小车4772辆,就地征运支援部队秋粮14万斤,夏粮104万余斤,马料72万余斤。兖州战役期间,鲁中南调出夏粮(小麦)9.87亿斤,秋粮(谷子)41.9万余斤,马料7.44亿斤,总共17.3亿余斤。为了早日把粮食运到部队,鲁中民工团一独轮车推四五百斤,沂北县民工张增有一车装到516斤。邹县在一个半月中即动员小车114辆,挑子110副,常备民工350名,短期小车2705辆,民工7750人,共运粮食121万多斤。
转运伤员方面。山东共组织了13920副常备担架,27840名民工,1925副临时担架,9625名临时民工,转运伤员。渤海一分区担架团一营一连九班13个人,途中两名队员生病,他们不仅减人不减担架,而且“减人增担架”,组织3人合伙一次抬两副担架。一次转运伤员时遇上敌机轰炸扫射,他们仍安全地把伤员送到医院。因事迹突出,13人个个立功受奖。民工们不顾劳累运送伤员,舍生忘死救护伤员,无微不至地关心伤员。胶东北海民工转运伤员时遇上敌机扫射,排长曹星一和民工李良爱趴到伤员身上,以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他们说:“同志,打不死俺就打不死你。”运送途中,经过不同的地形时,民工们采取不同的姿式和方法,尽量做到平,稳,快。有的民工用嘴给伤员吸痰,有的民工用自己的饭瓢、茶缸给伤员接大小便,还有许多民工为伤员输了血。在实践中,山东军民创造了从战区至后方伤员接力转运的经验,并在全军介绍推广。
清剿散敌方面。津浦路徐济段夏季攻势期间,山东各地充分发挥了民兵联防组织的作用,村村设岗,处处放哨,昼夜巡逻,配合部队和地方武装布下天罗地网,堵截溃敌,看押俘虏。攻兖打援时,有数万民兵参战,出动大批民兵打扫战场。泰宁民兵配合地方武装于茅茨村北山,剿灭大汶口战斗中漏网散兵34名,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25枝。新泰、莱芜民兵,配合地方武装围剿了藏匿于莲花山、雁翎关一带的匪特16人。新泰羊流、翟镇两区民兵配合地方武装,在两区内搞联防,清查出匪特9名。凫山地方武装挺进津浦路西之邹(县)西、滕(县)四、济(宁)东三角地带,主动配合解放军清剿敌特,摧毁反动统治,建立民主政权。在一个月中取消了380多个村的旧政权,建立了民主政权。郭里集、羊绪,石墙等反动乡公所武装被全部击溃。凫山地方武装共收缴国民党军步枪460余枝,子弹1.1万余发,缴获粮食29车,剿俘敌1000余人。临城地方武装、民兵于收复滕县次日(7月3日),进入津浦路西,收复夏镇,驩城等国民党军主要据点,并且剿灭了逃匿于微山湖的残敌。兰陵县左庄区中队和民兵,包围了峄城以东左庄保公所和龙王庙,俘12人,缴获枪枝弹药一宗。
山东人民全力支前,在兖州战役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兖州战役的胜利,充分反映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