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要做事,先做人 第一章 不停地学习、求实

生命在于运动。无论是生理的需要还是精神上的要求,人只有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人也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之中,才能获得前进的动力。人类社会总是向前运行的,人也因此只有不停地前进、求索,方可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好学,多学,不断地汲取知识的力量,会帮助你走向美好的生活。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先生,就是这样不停进取的人。从他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学到很多的做事的法则,找到行动的力量。

€€人生范本:赵元任——好学、好学,不断求索

赵元任(1892-1982),著名语言学家。1910年7月,为清华学校的前身游美学务处第二批"庚款"留美生,入康乃尔大学,1914年得学士学位。1915年考入哈佛在学,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受聘康乃尔大学,任物理学讲师。1920年回国,到清华学校任物理、数学和心理学教师。1921年,再赴美国任哈佛大学哲学讲师。1925年8月,回国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一起被称为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

1929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结束,赵元任受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1931年任清华留美监督处监督,一年后回国,执教于清华大学。1938年后,定居美国,入美国籍。此后历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美国哈佛燕京社汉英大辞典编辑、美国海外语言培训班中文主任、美国密执安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等,1965年退休。

赵元任是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1981年,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重要著作有《现代英语的研究》、《中国语的文法》、《国语字典》、《中国社会语言学论文集》等。

黄延复在他的《一代学人赵元任》中写到:

民初以来,在我国学界的群星中,有些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美籍华裔学者赵元任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赵元任是一位从"榜眼"到哲学博士。

赵元任祖籍江苏常州府阳湖县(现并人武进县),一八九二年出生于天津。曾用名宣重,后即废去,一直名号一致,亦未曾用过笔名。一九一〇年七月,清廷"游美学务处"在北京招考第二批庚款游美生,十八岁的赵元任在四百多名来自全国的"举子"中,以第二名高中。这在当时实不亚于一次"榜眼及第"。这次招考共取正榜七十名,副榜一百四十三名。正榜中包括杨锡仁(第一名)、张彭春(第十名)、钱崇澍(第十六名)、竺可桢(第二十八名)、胡适(第五十七名)。关于这次考试,赵元任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记述:"一九一〇年七月二十一日,上午考语文,题目选自mencius(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without rules and campasses one can not forms squares and circles)。下午英文作文三小时(笔者按:题目是《借外债兴建国内铁路之利弊说》)。然后等五天,以上两门合格再考。(复考时)第一天考平面几何、希腊历史、罗马史、德语或法语;第二天考物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化学、三角;第三天(因雨很多人迟到,再推迟一天)考立体几何、英国史、世界地理、拉丁文……"可见,那时的留学生考试是很不轻松的。

这批学子于同年八月由胡敦复(民初著名教育家之一,时任游美学务处教务长)亲送赴美。赵元任入康乃尔大学习数学。一九一四年获学士位,再入该校哲学院研究一年,一九一五年转入哈佛大学,一九一八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

在他六十年教学生涯中,不停地学习,求知,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

人们都说赵元任是语言奇才。赵元任具有非凡的语言方面的天赋。但这也是与他不停地学习分不开的。任何方言在一星期以内,他都可以学会,并且能听、能说,而且说得很好。一九二〇年,哲学家罗素(英)和杜威(美)先后来清华学校参观、讲学,均由赵元任翻译。并陪同罗素周游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他就用那个地方的方言翻译。于是他于年底辞去清华教席,准备到国外去专攻语言学(那时,语言学在中国尚属空白)。赵先觅定哈佛大学哲学讲师的职位,于一九二二年又去法国莎娜学院专门研究语文学一年。一九二四年,他应聘回清华国学院任教前,又去法、德、英等国考察语言学一年。至此,他已初步奠定了"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基础。他先后去江浙、江西、湖北、广东等地考察方言。从一九二二年至一九四八年,他共发表语言学专著约十四种,论文约二十一篇;一九四八年以后,他在国外任教期间,又用英文写了《中国语字典》、《粤语入门》、《中国语语法之研究》、《湖北方言调查》等专著。赵元任可以称得上是精通汉语,但却绝不单是一位汉语学家。在外国语方面,据他自己说,"在应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这样,到了三十年代末期,他就成为一位名驰中外的语言学者了。

赵元任的名字,在中国近代音乐家的行列里,占有重要的位置。当然,语言学(特别是音韵学)与音乐艺术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但赵元任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与他在这方面所投下的心力分不开。他曾有过一个爱好音乐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江南昆曲名票,使得他自幼就受到音乐环境的熏陶;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一直没有间断过对音乐的钻研。回国任教或任职期间,音乐活动占去他大部分业余时间。据有人回忆,他经常一个人躲在室内埋头作歌。他室内除各种乐器外,还有一套特制的木鱼,可以奏出乐曲;他曾发起组织过琴韵歌声会。一九三六年,他在"百代"唱片公司灌制的(自作自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至今仍为人喜爱。

▲▲▲人需要真正的学识

这个世上的东西,无论感情、人格,还是学知、气度以及做事的方式,都需要一个"真"字。没有真正的东西,就不会有真正的回报,尤其是做学问,你没有真正的学识,只能迷惑别人一时,最终还是会被现实所抛弃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真正地追求学问,真正有学识才能保持真正本色,才会博得他人的敬仰和尊重。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只有真的学问,才会为人所敬仰,如果没有博大的学识,文凭决有博大的学识,文凭是不能代表一个人真正的学识水平的。

陈寅恪(1890-1969年)出生于一个官宦兼书第门第。祖父陈宝箴(字右铭),官至湖南巡抚,支持"戊戌变法",因主持湖南维新失败被革职。父亲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清末著名诗人,与谭嗣同、陶谦、吴保初一起被称为清末"四大公子",著有《散原精舍诗》,曾是"新江西派"首领,亦为"戊戌变法"维新党人。

真正的学识可以为你赢得声誉和机会。1925年,清华大学创办国学研究院,已在清华任教的吴宓向梁启超介绍陈寅恪,梁启超推荐陈作国学研究院导师,当时的校长曹云祥尚未听说过陈寅恪,问梁:"陈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接着梁启超提出了柏林巴黎大学几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曹云祥听后才决定聘他来校任导师。

真学问,到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会为人所尊敬。当时清华学校还聘了另一位著名学者赵元任做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其时赵正在哈佛大学任教,哈佛要赵找人替代,指名最好是陈寅恪,并许以高薪。赵元任写信征求陈的意见,陈回信说:"我不想再到哈佛,我对美国留恋的只是波士顿中国饭馆醉香楼的龙虾。"

陈寅恪一到清华园,便显示出一代文史大家的才学风范。他的学生许世臻在《敬悼陈寅恪老师》一文中作如下描述:

"……民国十九年……寅恪师为中文系与历史系合聘的教授,在中文研究所、史学研究所、中文系和历史学系开课。他在史学研究所所开的课程是魏、晋、南北朝史专题和隋唐五代史专题研究,这两课是隔一年开一次。中国文学研究所和中国文学系开的课就多了,计有:佛经文学、禅宗文学、世说新语研究、元白诗研究、欧阳修研究等。……寅恪师身体一向衰弱,学校当局特别尊敬他,他的课永远排在上午二、三两节(9时至11时,所以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去选修。……寅恪师讲课的教室都在三院一间小教室,除了清华的同学以外,北大的同学也从城里坐四五十分钟的汽车赶到清华园课。因为陈寅恪不肯接受北大的礼聘去兼教几个钟头,北大的学生不愿失去名师的教诲,只有不惜跋涉的辛劳来学了。寅恪师学问渊博而精湛,有许多的教授也经常来旁听,清华园中的人凡有疑难不能解的问题(属于文学和史学的),都向他请教,他一定会给质疑的一个满意的答复,所以大家都奉他为'活字典'、'活辞书'。

文中提到的那些听课教授,像吴宓是风雨无阻,堂堂必到。其他如朱自清、浦江清、北京大学的外籍教授钢和泰,皆是一有机会亦必赶来听讲。故陈寅恪有"教授之教授"之誉。

吴宓回忆说:"1919年1月底至2月初,陈寅恪君由欧洲来到美国……由俞大维君介见,以琢恒往访,聆其谈述。则寅恪不但学问渊博,且深悉中西政治、社会之内幕。……述说至为说切。其历年在中国文学、史学及诗之一道,所启迪、指教吴宓者,更多不胜记也。"又据吴宓的日记记载:"陈(寅恪)群中西学问,皆甚渊博。又识力精到,议论透彻,宓倾佩之极。古人'闻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信非虚语。"

无论空间如何扩展,真正的学问永远是无价之宝。陈寅恪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望。他曾是英国剑桥大学特聘的第一位华藉汉学讲座教授。抗战胜利后,他应英牛津大学之聘,前去主讲东方学与汉学,欧洲各国汉学家云集牛津,以亲聆陈讲学为快。但据当时有人记述:"欧美许多大汉学家,除伯希和、斯文赫定、沙畹等少数几个人外,能听得懂陈先生讲演者实寥寥无几。"因为"陈的讲演广征博引,只语言这一关,那些一般的专家就闯不过。"

陈寅恪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之高,不是因为别人所说的几句话,而是出自真正的"东西"的。还因为他常常可以解决外国著名学者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一次,前苏联学者在蒙古境内发掘到3个突厥碑文,纷纷研究,均不懂不通,后请陈寅恪翻译解释,各国学者同声叹服。唐德宗与叶番之《唐番会盟碑》,许多学者,著名的如法国之沙蜿、伯希和等人均未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后经陈寅恪解释,也使国际学者很是满意。这样的不被人敬仰,还有谁可以被人敬仰呢?

▲▲▲掌握求知的方法

人要不停地学习才会进步,要不断地进取才会发展。但诺大一个世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掌握新的知识,为我所用,不断地超越现在的自我而迈向更高的目标呢?当然是学习,但学习又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的。

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更是如此。第28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被保送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连乔指出:

只有方法才是真正最实用的东西。试想,我们学的解析几何,有机化学等等,有几个人在将来会用到它们的?现在的大学生,只要不是热门专业的,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与专业不符的。方法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学习,就像学会打猎一样。话又说回来,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可以说没有不会学习的,拿着书慢慢看,慢慢研究,总能学下来的。但各人的学习速度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你时间紧,显然需要找到一个速成法。但如果成天无所事事,那也无所6谓什么好学习方法了。但我想这种情况在准备高考的人当中是不会有的。之所以万事开头难,对于学习,说实话,没哪门课是先难后易的。它之所以难,在于我们对一门新课必须先研究一下学它的具体方法。

首次,要认真听讲。

老师传授知识是通过"讲"来实现的。获取和消化课上内容是高考复习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故而上课要全力以赴,每分每秒都要聚精会神,争取一字不落地听进去,争取当堂理解、记住。同时,高考复习课的听讲,又绝非被动记录,而必须与老师同步思考,形成共鸣,创造积极主动热烈的课堂气氛,这样才是真正地会听讲,会事半功倍。不但要听,而且还要会听,要跟紧老师的思路来听。教毕业班的老师经验丰富,水平高超且责任心强,是足以信赖的帮你考上大学的前进阶梯。因此千万不要在这关键时刻自己单搞一套,脱离老师的教学计划甚至鄙视和抛弃老师的辅导。只有师生协调,齐心努力,才能创出佳绩。相信老师、尊重老师,总有一天你会由衷地感激老师。这一切,平凡的你,一定能做好。

其次,做好课堂记录。

黑板上老师写的内容,不一定都要记在笔记里,而老师的一些精彩的、关键的和启发性的话却不可漏掉。这些宝贵的"只言片语",实在应该被及时地捕捉到,保存在笔记上。至于黑板上的定义、律文和简单例题之类,只要书本上有,就大可不必占用笔记的空间。同时,笔记不仅应该记下老师的妙语、老师的思路,更应有自己的感受、总结和质疑。当你灵感突发的时候,当你苦思冥想之后恍然大悟的时候,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请立刻、毫不迟疑地把这些思想的火花或疑惑写在笔记上(或其它可以永久保留的地方)。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也许不久之后翻看它时,你会别有一番感觉,那时,你对知识的把握就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记笔记的真正意义是启发你的灵感,帮助你思考,使你自己上升一个层次。而不是给别人看的,是写给自己的,惟一目的就是辅助你学习。千万不要走进记笔记的误区。

第三,要及时地做练习。

做题,并不只是做题,而是在做学问,要有思考。每天你做多少题?这些题第二天你还记得清吧?一周之后还记得清吗?高考前能记得起来吗?做完一道题,会你怎么做呢?对答案?继续做下一道?还是停下来想一想?你知道出题人的意图吗?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从这一道题联想到了什么呢?有没有做过与之类似的题目呢?你的收获何在?那么,要把每道题做透。做完题,别撒手,问问自己上述那些问题。每道题都以一当十,学习的效率提高了,练习的目的达到了,你也从题海里纵身跃出了。每过一阶段,又要在更高的层次上统观这些题,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找共同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练习的真谛。"题海无边,总结是岸"。而且,做题要有选择性、针对性。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真正在练习中得到提高。所以说练习是质、量的统一,有选择地多做题,贵在总结,旨在提高。

第四,要重视教材。

一本好参考书,会令你受益无穷;倘是庸书,则误人子弟甚深。不要误以为参考书都是"宝",因此选择参考书务必审慎,最好请教老师或同学。同时参考书只是辅助工具,绝不能代替教科书和老师的讲课。

不少高三同学到了复习的后期和高考的前夕,早已一头扎进了成堆的参考书和练习中,极少再去翻翻课本了。也许教科书在许多同学眼中,早就成了迟早要卖掉的废纸,考前根本不去理它。因为同学位的确已经把书翻得很旧了,里面的知识学过一遍又复习过几遍,可能早已倒背如流了。因此,教科书就像一座金矿,已被采掘过数次了,留下的自然只有矿渣。其实这是和种误区。

第五,要学会利用时间。

考前看书,实际上是自学,它能帮助你再次理清头脑,找到"知识的感觉"。它能为你树立信心,更能帮你找出漏洞。如果你能从书的前言、后记、目录、备注、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每一行、每个注解、每道习题、每个标点、每个方字甚至从每一笔划中发现点新东西,你就长进了讲多。看书,还要不同的时间看不同的书,充分利用好你的时间。举个例子:

宋朝初年大名人钱惟演,生长于富贵之家,后来又做了大官。他曾经对下属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读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读书手不释卷,当然是好习惯,值得学习。古往今来,这样的书迷书痴,为数不少。

这个故事特别之处,在于钱惟演以不同的书籍配合他生活的不同片段,读经史正襟危从,因为要端正心怀,说不定还要做札记呢。这也透露了经史非消遣之书这一事实。相对来说,小说便是消遣书了,所以便可以用闲适的姿态——例如躺卧着——来翻阅。"小辞"不知是滞指诗词的"词",反正是篇幅短小的读物,因为如厕时间不长,读不完大部著作。这则故事启示了我们一项充分利用时间读书学习的方法:利用零散的时间要因地制宜。

第六、注重劳逸结合

对于高中生来说,时间是相当宝贵的,对于有限的时间如何合理地利用是值得大家仔细探讨的问题。不应该不以学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学习的投入程度,而是应该注重质量。重视休息,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保证第二天上课时精力充沛,而上课与课下自习相比是重要得多了,而且精力充沛的时候做起题来质量高。有些同学很看中晚上学习的时间,经常熬夜,休息不好,以至于白天精力不足,我要说,这样做,其实并没有延长学习的时间,而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如果休息不好,学习的时候必然不可能全心地投入,思考迟钝,做题速度减慢、质量降低。精力充沛时一小时能做完的题目,在这时恐怕需要两小时,且效果不佳。虽然表面上学习的时间长了,但实际上效果定不如休息好之后全力以赴学习的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尽可能最佳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掌握了利用时间的窍门,你就会学得轻松些,而效果也会更好些。这不只是对学习,我想对你一生也许都是有意义的。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习起来才会事半而功倍。

▲▲▲计划你的学业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计划,这样,才能够有条不紊,才能踏踏实实达到目的地。学习也是如此。你的学业如何建立?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怎样完成你的愿望?你应该何时何地付出何种努力?……这些,惟有一个统筹规划,才会井井有条,从而助你走向成功。

目标对人来说很重要,但计划怎样实现你的目标更重要。1996年以湖北省理工科前10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张启迪在介绍自己的经验时指出:

高考,对个人来说是如此重要,而考试范围又如此之广,必须做长远规划。什么事只有长远打算,才能稳中求胜。

首先制定一个长远规划,比如一年规划(目标××大学,各科内容学习目标等等),进而做出本月规划,本周计划乃至本日计划,某某时刻该做什么。要时刻提醒你自己,你才能知道要学什么,要怎么学,只有这样,你的学习动机才会强烈,学习效果才会显著,这是第一步。

第二要注意使自己的学习系统化。有的提出这样的步骤,预习+听讲+复习+做题+温习(小结),这也不失为平时学习的好程序。要使学习系统,因高考时间为上午和下午,为形成那个时间的兴奋点,最好使自己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定在那个时间。而不是浪费很多的时间做无用功。

积极主动的态度对于你成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要倾向于成功,试想此科学好后的美滋滋的感觉,要勇敢挑战自己的弱项。在难以集中精力学习的弱科面前,你要鼓励自己一定要赢得此次挑战。要把大量的学习任务分开,分成苦干部分,以便使你在每段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一要制定学习时间计划,二要理解各科的差别,不同的学科,要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对于数学物理这类科目,要系统地有步骤地学习,而对于历史、地理这种重内容、思想的科目,应注意学习思想观点以及有关细节。彻底改变你的学习,为你进入考场做好准备。对个人来说,各科之间必有强弱之分,强科自然要让出些许时间给弱科,以求学科平衡。学科平衡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标准分计分法的实行与推广。

第三,要提高学习效率,珍惜学习时间,希望与祈祷考试延期,倒不如把日常生活中经常浪费的时间找出来,然后把这段时间充分、高效地利用起来。

第四、切记学习需专心致志。

全身心地投入,依靠自身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大脑,使其高效地工作,无论在什么问题的事件中,无论在什么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只要注意力集中,就会很容易发现这些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你要集中全力去拼搏,去学习。因为只要努力,学习"本可专心"。

要时刻培养注意力高度集中这种十分有益的习惯,要时刻每天为自己全神贯注地学习制定一个时间。

第五,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突破

中学时代正是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要懂得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突破。不但要有充分的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知道自己将来适合干什么,不大适合干什么,知道如何扬长避短以长补短。而且要努力自我实现,就是要把自我设计定下来的目标,通过艰苦的努力变成现实。但自我突破不是必须的,就是要更上一层楼,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不要满是于现在的好成绩,要知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要有可能,就不仅要争取在班级、在学校名列前茅,还要争取在县、市乃至更高层次也能排个名次。这样,你给自己提供了成就感,给自己增添了自信心。这种成就感和自信心不仅可以使你在特长的科目上保持已有的优势,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弥补其它科目的不足,并且可以使你成为学有特色、学有专长的有用之才。

计划好你的学习并努力为之奋斗吧,你会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好求学,多求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古训,也是真理。一个人,只有好学、多学,勇于求知,才是一个聪明人,才是一个能被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容纳的人。在清华,学习,求知不仅仅是学生们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

学习是一生的事。一个人一生都要不停地学习,好学而且多学,这才不旺费一生的时间。

陈寅恪从1902年春东渡日本留学开始,断断续续在海外留学18年,在欧洲,他就读于柏林大学,并先后游娜威、瑞士等国,"游迹所至,颇有题咏"。后到瑞士苏黎世大学就读,再到巴黎大学求学。1910年起入美国哈佛大学随兰曼学习梵文、巴利文2年。1921年再入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及其他东方古文字学,又4年。

陈寅恪在国外留学期间,刻意求学,哪里有好大学,哪里藏书丰富,他便去哪里拜师、听课和研究。不仅读书本,而且留心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对在多数所重视的学位之类,他却淡然视之,一概不感兴趣。他一生在10多所大学读过书,做过研究,不曾听说他得过什么"博士"、"硕士"学位,甚至连大学的文凭也未曾听说他拿过。一代学界泰斗,学问之大,却没什么学位文凭,这便是陈寅恪的一在奇特之处。但他广博学识,也是举世闻名的奇特之处。而这些,又是由学而来的。

陈寅恪于1926年到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任职。当时的清华校刊曾忖门登载消息报导:"闻教授在欧美多年,购买书籍极丰,每年翻转送数箱回国,将来悉度置吾校研究室中,则同学诸君大可饱览也。"可见其所学之多、之广。

学习是没有局限的,古今中外,只要是精华,就要学习。陈寅恪学识精深博大,深悉中国学术的传统精神;另一方面,对西方的新观点、近现代科学方法及工具,他同样有极深的造诣。以语言为例,他通晓的总共有二三十种之多,英、法、德、俄、日等国文学自不必说,蒙古文、满文、阿拉伯文、印度文、巴利文、突厥文、波斯文、暹罗文、希腊文、匈牙利文、土耳其文……以及许多中亚细亚现存或已死亡的文字,他都精通。这些语言帮助他能解决别人所未能解决的问题,发现别人所未能发现的历史真相。对于国学,陈寅恪同时代的读书人能背诵"四书"、"五经"就可以了,而陈寅恪却背诵十三经、二十四史也是滚瓜烂熟,如数家珍。这些如果没有苦学做基础,怎么会如此呢?

赵元任曾讲过司马迁的例子,鼓励青年人学习。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幼年起开始漫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60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陈景润说:"我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这个难题之前,曾经历了将近10年的准备时间,在这10年中,我夜以继日地学习,有时一连运算几天几夜,连吃饭、睡觉也都忘了。"他还说:"攀登科学高峰,就像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他能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就正是勤奋努力的结果。

蒋善国在回忆梁启超的文章中写道:

"在静安先生自沉时,任公先生患溺血症,初入德国医院治疗,继又入协和医院,施用手术。迄未愈而座。时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一月十九日也。当时清华毕业各研究生全体素服,虔哀祭悼。于逝世前一日,余曾赴协和医院视疾,医生嘱勿见人,遂留名刺书数语而归,乃次日即闻讣音,伤哉!盖任公先生性好动,所谓自强不息者,其在研究室草《中国文化史》讲义,每日约三千言,并指导研究生一切功课。此外每日为松坡图书馆鬻书捐助基金,挥毫不辍,而每晚又必与家人弄麻雀牌,以资消遣,其病纯由于劳累过度。当时名医萧龙友为之诊治,曾谓余曰:"梁先生不能静养,病中犹执卷不辍;如能百日内不看书,余定保其痊愈也。"次后安葬,余亲为执绋,送葬于西山茔地,其墓近卧佛寺,即民国十四年任公先生为其夫人营葬处也,至此与夫人合葬焉。

静安先生之学深邃湛远;任公先生之学伟大宏博,尤富组织力,不仅其文汪洋浩瀚,娓娓动人已也。静安先生年五十一岁自沉及任公先生五十六岁病殁,先后相距只一年之久,研究院竟丧二大师。如天假之年,则二先生对于国学,当更有发扬也。"

清华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也给了我们启示:好学、多学、广学,要有一颗求知的心,你才会不断进步。

▲▲▲耕耘与收获

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如果春天的时候没有耕耘的辛苦,那么秋天的时候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学习如此,做事如此,如果要成功,你就要为成功做好准备,不停地前进,直向成功的目标。

一位清华学生这样说他自己:我在初中时也很普通,只不过有一次华罗庚金杯赛上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时老师和父母的朋友都夸奖我,我觉得我不该混日子,我可以成为一各好学生,不能让别人说笑我。就这样我逐渐成为了一名好学生。仔细回想这段经历,我并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不过是竞赛上的考试题在画报上看过一些。因此比一般同学考得高并没有什么。而它却成了我的转折点。开始了我另一种人生。

中考的成绩并不足以使我进入省重点学校,但金杯赛的成绩使我进入了省重点高中。由于担心跟不上会被开除,高一上学期我疯狂地学习,即使其他人玩的时候我也在学习。除了一些课外兴趣活动,我几乎都在学习。那段时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的成绩迅速升到年级前几名。从此以后,我学习起来便轻松了一些。我个人认为,高一第一学期是万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在高中和初中,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差异很大,而且大多数人中考后玩了一个暑假,即使到了高一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而少数人的努力使成绩一跃居上。而且成绩好了以后,无论是自己的要求,还是周围的目光也都不允许你有明显的退步,正像大家看到的,过了高一第一学期,成绩已经相对稳定了。我劝刚入高中的同学不要放松,让自己一入校便停留在很好的位置上。如果没有以前的基础,也许就不会有这样一个转折。

高二后,我投入到物理竞赛的准备中去。因为保持高一的那种学习的刻苦精神,在竞赛中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在全国物理竞赛中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并进入国家集训队,进而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做什么事,都是要以许多为代价的。有一个同学,她的成绩是让人望尘莫及的,我也不明白她何以如此高的成绩。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她书桌上放着3本做完的物理精编时,我才感受到什么是付出。其实,古训说得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我们实力还不够,独自苦学时也正是人"穷"之时,而有朝一日学业有成便能用自己的学识和实力去证实自己,去实现理想了。辛勤地付出则是你达到目标的方法。

梅贻琦的父亲梅臣(字伯忱)只中过秀才,后来沦为盐店职员。梅臣生子女各五人,贻琦为长子,一九〇〇年(琦十一岁)随父母至保定避庚子之乱。秋后返津,家当又被洗劫一空,父亲失业,生活困难。一九〇四年,梅贻琦以世交关系入天津南开学堂读书,成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得意门生。在校期间一直是高材生,一九〇八年毕业时名列榜首,他的名字一直被铭刻在南开校门前的纪念碑上。毕业后,被保送至保定"直隶高等学堂"。

一九〇九年夏,清政府"游美学务处"招考第一批庚款留学生。梅贻琦以优异成绩中取。十月赴美,成为清华"史前期"的第一批学生。抵美后,入吴士脱工业大学(worsec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习电机专业。在校期间勤苦攻读,且省吃俭用,常把撙节下来的余钱积少成多寄回贴补家用。一九一四年夏,梅贻琦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并被选入"sigma xi"(美国一种专为奖励优秀大学生的组织)。在美期间,他曾担任过留美学生会书记、吴士脱世界会会长、《留美学生月报》经理等职。一九一五年春回国,于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服务半年,九月,即应母校清华之聘来校任教。一九二一年,他利用休假机会再度赴美,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物理一年,一九二二年秋,"遍游欧洲大陆"后返国,继续在清华任教。

一九二五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梅贻琦担任物理系的"首席教授"。翌年春,教务长张彭春辞职,师生群起挽留,发展成一场"校务改进运动",成果之一是从这以后教务长一职不再由校长指定,而是由全体教授公选。四月,梅贻琦被公选为改制后的第一任教务长。

从梅贻琦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清华人的优良传统令人敬仰;从那位学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清华的希望而令人欣慰。

求知的心是最有生命力的,只有抱定这样一种心态,奔向成功,路上才会多出几道耀眼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