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你会培养孩子吗全集 §1、音乐造就奇才

艺术细胞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孩子成长中许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观念等,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将有所裨益,哈佛会告诉你其中的奥妙。

人们生活在世上,都无法脱离音乐,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里到处都是音乐:人的呼吸一强一弱、说话的抑扬顿挫、雨滴、风声、四季的变换……都是一种节奏;音乐时时与我们同在,而对音乐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小朋友学音乐的目的,并不是要个个都成为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们经由音乐获得能力后,再到别的领域亦能表现很高的能力。就像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本身也是一位小提琴名手一样。因此,父母亲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并且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音乐游戏。

列宁从小就听母亲优美的摇篮曲入睡,8岁就能熟练地弹钢琴。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作过一项很有意思的科学实验:同样的普通小学一年级学生,各种课程都一样,只是甲类学校加强音乐教学,乙类学校不加强。每年两类学校都进行总结,比较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全面发展程度。结果甲类学校的学生表现得更有才能,发育更好,更懂事。

在弹奏乐器的时候,眼睛要看乐谱,耳朵要听声音,手指要靠触觉操纵,四肢以至整个身体的许多肌肉每一刹那都要在大脑的统一支配下集中注意力进行有节奏的活动。如果是合奏,还要力求跟别人高度协调一致。在弹钢琴的时候,常常一只手弹旋律,一只手弹伴奏,一手弹强、一手弹弱,甚至弹几个声部,脚还要踩着踏板来控制音色的变化。这样多方面综合的刺激就使大脑得到良好的锻炼。

弹奏乐器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生理和心理相结合,需要把思想感情逐步融化到乐曲之中,达到高度艺术的意境。所以,弹奏乐器是一种眼、耳、手指、肢体、肌肉和相关的神经系统全面而协调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得到技能的训练,而且可以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毅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对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等,陶冶孩子的情操,改善孩子的性格,提高孩子的品德,美化孩子的心灵。通过学习演奏,胆小的勇敢了,怯懦的自信了,内向的开朗了,浮躁的稳重了。

在学校,凡是有歌声的班级,一般说来,学生性格往往比较活泼、开朗。

爱因斯坦从小就受音乐的陶冶,6岁能演奏乐器,而且终生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他到苏黎士工学院报到时,手里还拿着小提琴。日本心理学家铃木镇一认为,正是音乐所赋予的灵感使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获得重大发现。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