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我在天牢讲课,老朱送太子入狱 正文 第34章 韩信之流

朱元璋一听李善长说起政治,这心里头倒也警惕了起来。

要知道,李善长这个人,虽说看上去当初打天下的时候,在功劳簿上的名字最少。

但是他作为一个钱袋子,谁离了他都不好使。

外加上,他还是淮西一系的人物。

故此二十四将也颇为敬重他,甚至,当今的左丞相胡惟庸还是他的徒弟。

这么想来,他如果关心政体,那一言一行,都会在朝堂之上激起风浪。

“陛下,老臣年迈,哪里还关心什么政体,老臣只不过手中也有不少的官田,如果陛下想要改革政体,不如拿老臣开刀,这样,大家也能服众一些。”

“善长呀,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为咱大明可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如今,忽然说要让咱把你手里头的官田全部充公,这传出去,多难听。”

朱元璋听到这里,倒也不明白李善长的意思,随之,便也拒绝道。

虽说收取官田,增加农民收入迫在眉睫,可是,动作大了,没准还会招惹是非。

为此,朱元璋不敢轻举妄动,自然也不敢拿李善长开刀。

可是李善长这一次,可是真心的。

见到朱元璋拒绝自己的提议,倒也解释了一句。

“陛下,为国为民,收取官田既然有好处,那就是好事,老臣不想做什么千古罪人,而且,少了官田,也不是不能活了,想来陛下,也能给我相对应的赋税。”

李善长倒也真的是个人精,虽然嘴巴上说的是不在意官田的损失,但另外一方面,也是给朱元璋指了另外一条路。

官田可以没有,但是赋税能够弥补。

这样的话,下下头的官员虽然损失了田赋,但并没有损失自己的财富。

一来二去,自然也能接受。

朱元璋明白了李善长话里头的意思过后,倒也高兴的笑了起来。

“善长呀,咱忽然觉得,让你归隐是一件错误的选择,你这几句话,倒也提醒了咱,这政体改革,咱也明白,步子大了,总是会扯到蛋的。”

“这不是我的功劳,这是陛下聪明,不过陛下,老臣其实来上朝的时候,还听说了另外一件事情。”

“嗯,什么事情?”

“听说陛下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治世人才,好像叫陈子瑜。”

“嗯,是有这么一回事。”

“政体改革听说就是他提出来的?这等人出现,还真是国之幸事,乃是陛下之福,不过,听说陈子瑜大人似乎和诚意伯靠的非常近,难道他是浙东人?”

李善长试探性的问询着陈子瑜的信息。

他现在作为一个在野的老臣,自己也知道如果说错一句话后头带来的后果是多大。

也是为此,他脑子飞快的转动着,也是为了能够想到一个好办法,让当今的皇上,不在那么重用陈子瑜这个人来。

至于朱元璋,现在还并不了解李善长的心思,听到对方忽然提起陈子瑜,心中也有些困惑的地方。

不过浙东一系和淮西一系,本身就不对付,李善长忽然提到这人,恐怕也没啥好话才对。

为了搞清楚李善长到底要说啥,他也是顺着对方的话,问了下去。

“善长呀,你和我认识已经十几二十年了,怎么了,你有什么想说的,还不能当我的面说不成?拐弯抹角的,是不是文人都这个样子?”

“哈哈哈,看来我想说什么,都瞒不过陛下的慧眼。”

“这倒不是,咱只是觉得你忽然提到这浙东一系,这话里头应该不止那么点儿东西。”

“那老臣也就直说了,其实吧,老臣对这个陈子瑜也很是好奇,这般人物,能文会武,就好像是当初在齐地封王的韩信投胎!所以倒是想见识一番。”

李善长这人,说的倒也简单,只不过话里头提到韩信的那段,微微加重了些。

韩信是什么人,本事高强,人称之为兵仙。

但是他有什么缺点?

他目无大小,和朋友之间相处的关系也不好,甚至,还得罪了一大批人。

说白了,就是一点儿人情世故都没有的男人。

特别是在齐地称王的时候,那个王是怎么来的,是项羽刘邦打仗时候,刘邦处于劣势,威胁着刘邦拿到手的。

这说明啥,功高盖主,甚至不只是盖主,还能逆主!

现在大明和元廷不也是这样的情况?

两方对峙,元廷那头稍微劣势,看上去随时都会兵败如山倒。

但是呢,胜负未分之前,谁赢谁输,那还不清楚,还是有机会的!

如果说陈子瑜这个人忽然一家独大了,那结果是什么?不也就等于韩信吗?

朱元璋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对这种民间故事,他是非常了解的。

也是如此,他眉宇稍稍微微低垂,整个人神色倒也有些阴沉下来。

可一刹那之后,他又再度笑了起来。

“认识,这机会太多了,下次咱就安排他和你论论道,善长呀,你舟车劳顿也累了,今天咱还有事情,你先下去吧。”

“是,陛下。”

李善长是个人精,看到朱元璋的情绪变化,他也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随之,拱了拱手,退了下去。

至于朱元璋,等到李善长离开之后,这才脸色凝重,开始思考起李善长所说的话来。

“父皇,陈子瑜虽然文武双全,但想来他应该不是韩信这般人物,起码他不好仕途。”

“不好仕途?这话就别说了,当今天下,也有很多文人喜欢装装面子,这事情,谁人不知,当初的诸葛武侯躬耕新野,刘备还三顾茅庐呢?你以为他不想出山?就是想往自己脸上贴金,你懂不懂?”

朱元璋说到这里,旁边的朱标倒也低下头,认真的听从劝诫。

至于朱元璋,稍微沉思了半响有余,这也叹了一口气来。

“不管陈子瑜到底心里在想什么,这人如果不能掌控了,那就杀了,他是咱手上的一把双刃剑,如果他愿意听从咱得吩咐,那咱就留着他,如果不愿意,咱就把他杀了!”

“父皇……”

朱标想说点儿什么,可看着朱元璋双眸子里头散发的杀气,便也闭上了嘴巴。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