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人形形色色,性格也迥然不同,有君子、小人,有忠臣、佞臣,有贤者、愚者。何以名君子?何以为小人?谁是贤者?谁又是愚者?赫尔利说:“贤愚的分别,是在一个人的心念,不在一个人的贵贱”,诚不虚也。是善、是恶,存乎一心,是贤、是愚,是君子、是小人,也都在我们自己的抉择。“贤愚之间”有何差别,以下四点提供:
第一,智者养心
人心是否养好、养正、养善,都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人格特质。一个智者会注重内心的状态、思想的得失、人格的开展、气度的大小,你看历史上,文天祥养浩然之气,关羽养正义之气,孟子也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至今都令人景仰。一个人能注重养心,增长清净心,实践慈悲心,心能安然、不断扩大、渐趋平和,便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人。
第二,愚者养身
许多人重养生,这原本也很自然,但如果将心思过度置于营养、食品、保身、美容等方面,只照顾衣食住行一切外在所需,忽略养心修性,任心妄动、迷暗、造业,那就是舍本逐末了。人心本来清净如水、光明如镜,只因缺乏智慧、慈悲、道德的疏导,任由一颗心掀起波浪,不能平衡,以致达不到真正的健康。因此,在养身之余,更应加强养心的功夫,才是根本之道。
第三,君子养德
君子者,莫不以修身养德、恕己及人为重。古人云:“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也就是重视“德”的养成。养德有哪些?中国人讲的四维、八德,佛教的三皈、五戒、六度、四摄、十善、自觉觉他、自利利人等,这些都是养德的方法。
第四,小人养威
一个小人,他不注重道德、不注重人格,他养什么?养威。他重视威势,长于吹捧逢迎、势利伪装,一心算计别人。他要你畏惧他,要你在他的威势之下崇拜、屈服、生存。这样的人无品少德、满怀私欲,只重视个人的利益,喜爱搬弄是非,并以此为乐、为傲,实在是不足为取。
生存在纷杂扰攘的社会中,如何亲近君子、远离小人?让自己拥有智者的大气,而不是愚人的昏昧?在行住坐卧、起心动念间,养心、养德,成熟心志,扩大生命视野,以上四点,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