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党员自入党那一天起,个人命运就同党的命运血脉相连。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都要时刻想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都要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都要时刻牢记“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用党性守护誓言,用奉献扛起责任,用奋斗践行使命。
牢记第一身份,明白“入党为什么”。“为什么入党?”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说,这是终其一生的灵魂叩问和内心自省。入党,是神圣而崇高的。每名党员加入组织,不仅在于获得党员身份,而且是获得一份持续终生的信仰,更是赋予了党员第二次生命。共产党员来自五湖四海,身处不同岗位,但“共产党员”都是其鲜明的第一身份。对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党员这个第一身份不只是身份标识,更意味着党旗下的誓言,意味着为民服务的职责,意味着初心不改的使命担当。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中的党组织是秘密的,但谁是共产党员,大家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是因为他们“看上去就像个党员”。公益广告《我是谁》中有这样几句台词描写共产党员:“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并不是和群众“每月只差几块钱”的区别,而是在于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党员入党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一官半职、一点荣誉,而是为了信仰信念、初心使命、价值追求。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铭记自己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时刻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的言行,永远珍惜、爱护、擦亮共产党员这个“身份证”,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
履行第一职责,明白“在党干什么”。***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戴上党徽就要为党尽责。“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党员干部不操为党尽职的心,不干为党分忧的事,就对不起党员的“党”字、干部的“干”字。大将徐海东讲,“党把我一个没有文化、受尽旧社会痛苦、百事不懂的手工业工人,培养成一个高级将领。使我不安的是为党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病的时间太久”,“一个共产党员在停止呼吸前不给党工作是耻辱”。***同志曾“三落三起”,但仍然初心不改,他说,“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每名共产党员,无论职务高低,不管资历深浅,都要始终把为党尽职、为党担责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基点,珍惜为党工作、为人民奉献的机会,牢记“第一职责”,把人生的坐标构建在为党建功立业、为人民真诚奉献的基石上,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始终一片赤诚在心、一颗红心向党、一生无怨无悔,心甘情愿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
牢记第一使命,明白“为党留什么”。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使命。***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在时代楷模杨善洲的家乡,当地群众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盛年时期,杨善洲废寝忘食、艰苦奋斗、忘我工作;年事已高,杨善洲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然大公无私、矢志奋斗,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奋斗的新起点。他清贫一辈子,奋斗一辈子,留下了福泽子孙的“绿色宝库”,留下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在党的历史上,无数先烈先辈艰苦奋斗、团结奋斗、牺牲奋斗,为党和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也为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新时代同样也是奋斗者的时代,涓涓努力都在向着大海涌流。身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就应始终牢记“第一使命”,把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作为毕生追求,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创造一流业绩,真正把党员的初心使命浸润在为党奋斗中,书写在人民群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