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别分院巡视,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了信徒,徒众们有事要请示,往往等不到空档。上午,特别挪出一段时间把在南部地区的分院——慧慈寺、福国寺、圆福寺、永康禅净中心、台南讲堂等三十多位徒众,集合到台南讲堂,举行“师徒会”。
在工作中能彼此“讲清楚、说明白”就比较好做事,因此今天希望徒众不要避重就轻,师兄弟之间彼此有心结,可以尽量提出来。与信徒之间有何来往?与常住间有何共识?与俗家间有何问题?如何让每个信徒到道场来,都能有所得?如何让每个信徒都能得到欢喜、佛法?我将大家所提出的问题,简略回答如下:
◎凡事不要把假相放在心中不除,“假相”要能随事随遣,才能提起佛法的正知正见。
◎先进山门为师兄,在讲究佛门伦理行仪的场合时,要按照戒腊先后次第行事;如果是在行政工作上,则依职务来分;主管不一定要有用,但要能包容属下,会“知人善任”才有用。佛光山是集体创作的,只论做事负责周全与否,不论个人职位高下。身为属下者一定要拥护主管、关心主管、支持主管,中心巩固了,自然能发挥做事效率。
◎师兄弟间的不如法,纠正的方式以不伤害对方人格为原则,对事务性的事不要太计较,只要大原则没有违背就可以了。
◎为了因应时代与信众的需要,弘法度众的方式,可以采取聚集大众的座谈会,会中可以交换彼此的意见、处事经验、专业常识等等,在互相的交流、检讨中增进知识。
◎人与人间的误会,大都起于不会讲话,不擅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因此容易得罪人,但是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因为讲话是处世的根本原则。
傍晚由台南讲堂回到佛光山,即兴绕道到三宝殿内的英文佛学班教室去“拜访”,前两天刚从印度回山的依华,也随侍在旁。
应英文佛学班的要求,依华为同学们简单地介绍目前印度佛教的点滴。
◎印度的佛教非常没落,有待大家学业告一段落后,发心前去弘法。印度的出家人目前不会超过百人,外籍出家者(欧美人士)也差不多有一百人,西藏喇嘛在全印约有两万人左右。
◎在西藏的喇嘛教团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僧众,都有一二十年的僧腊,具有格西资格的人很多,但由于没有完善制度,出路困难,无法学以致用,又没有保障,因此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还俗。
◎过去印度的那烂陀大学的规模与现在相距很大,现在的那烂陀寺只是虚有其表,里面只有几个学生。
◎在印度一些学者、法师,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络绎不绝的朝圣者,他们的看法是:这些朝圣者,大都是观光客,真正关心印度佛教者没有几人。印度真正需要的是,希望大家关心印度民众的生活,如何让印度佛教兴盛起来?对印度小学、佛学院、救济、教育、公众形象等问题的改善,都是非常急迫且有待改进的。
◎在印度的博物馆、宗教学院,至今仍然悬挂着玄奘大师的照片,因此在印度只要受过教育的初、高中学生,都知道玄奘大师其人,当然也就知道印度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关系。
◎西藏佛教与印度佛教最大的不同,是西藏佛教吃荤不素食、性格豪放、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印度佛教全部素食,过僧团生活,保有原始佛教的纯朴色彩。
依华在印度先后有六年的时间,很多人都怀疑印度那么贫苦,为什么依华能待那么久?
依华说:“我对印度之所以有一份浓厚的感情,实源于小时候的愿心。我十二岁时,因为看了师父的《释迦牟尼佛传》而开始学佛,对印度就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更何况一个出家人,面对不同的语言、生活环境,是一大考验。我不重视物质,因此在生活上并不觉得苦,苦不苦完全是一种心境上的感受,最主要的是我并不觉得苦。如果觉得苦,我就不会安住了,能有因缘接受如此考验,是很好的充实机会。我很珍惜!”
现代年轻人之所以没有力量,主要是没有受过“苦”的熬炼。人,在苦行中容易有所体验,能经历耐苦、耐难、耐气、耐辱的过程,处事便容易培养承担力。
在英文佛学班就读,要有一个理念:读书要读出巧妙、读出心得、读出智慧、读得有艺术。人贵在自我教育,不断的自我鞭策,不要只想听好话,人生只有一个二十岁、三十岁,要好好把握,否则稍纵即逝。常住提供如此美好环境给大家,应心无旁骛的发恒长心,好好用功读书。
晚,七时在东禅楼礼堂,和全山的员工们座谈。
福德正神土地公,民间都公认他为商家的守护神,因此一般商场,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日,家家户户都要“做牙”一次(以牲果祭拜),而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是最后一次祭拜,称为“尾牙”。商家们为求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市利百倍,因此在尾牙当日所祭拜的贡品也特别隆重,并且借此犒赏员工们一年来的辛劳,以盛筵款待员工。另外,中国的习俗如果老板对某位员工不满,来年不打算续聘,则于餐宴时,将佳肴中的鸡头朝着即将解雇者,对方便知道东家的意思了。
在佛门大家都素食,没有“鸡头”威胁,实在是很快乐的一件事。一年匆匆又过,小时候每天都会盼望过新年,但中年以后,就渐渐不喜欢过年,甚至想最好不要有过年。“年”,对儿童而言是快乐的,对成家立业者而言,尤其是经济上、生活上的逼迫,可能是个很苦恼的年关。现代大多数家庭已少有此年关的胁迫,故能生活得很安乐。
除本山宗务委员之外,各单位主管也都列席参加,为的是表示对员工的尊重!
住持心平首先说道:很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劳,并祝各位新年快乐。
慈惠从宜兰雷音寺开始就替我翻译,今晚由她讲闽南语,我帮她翻国语。
慈惠说:“佛光山虽有很多僧众,但有很多的工作还是做不了,只好仰赖大家的辛苦。每听到来山的游客、信众在赞美佛光山时,事实上,就是在夸奖每一位在佛光山上工作的员工。新年快到了,为了招待来山的信众,大家又要开始忙碌辛苦了。
学佛求福做功德是一种修持的法门,但想做大功德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有一种功德是靠大家共同成就的,那就是给来山的信众游客一个清净安宁的寺院环境,并亲切、主动的对每一个人微笑、点头、招呼、服务,那就是大家最大的功德了!”
依淳:“为迎接农历新年,全山的平安灯饰又焕然一新,并有礼千佛、放烟火等项目,希望除夕夜大家都一起来围炉,祈祝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增福增慧。”
依空:“佛光山过年最大的特色就是忙!为来山礼佛的信众游客忙,把全山每个角落扫得一尘不染外,还有洗不完的碗盘、切不完的菜,人生要追求忙碌有意义的生活。俗云:‘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在好因好缘下,大家才能在一起,同吃一锅饭,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佛光山有最好的师父,有最好的各位(大家的发心),愿我们大家彼此好好把握,为自己的法身慧命,为成就一份功德而来发心贡献!”
我问过在佛光山工作的员工,佛光山最欠缺的是什么?
佛光山硬体的建筑已经很完备,树木花草也蓊郁翠绿,出家和在家的人众也一年比一年增加,而佛光山最欠缺的是讲好话的人太少了。培植功德的层次是出钱不及出力,出力不及出口!“出口说好话”的人永不嫌多,在佛门,心要彼此尊重友爱,身要尽忠职守在岗位,口要讲好话多赞美,就可以完成身口意的三业修行。
大家在佛光山工作,需要增加什么?大家又欠缺什么?
一、要增加信仰:信仰中有财富、有力量、有安身立命的佛法,因此要增加信仰。
二、要增加慈悲:每一个人都有慈悲,但只局限在自我的范围,心中有慈悲能使顽石点头,慈悲能促进人际间的友爱。慈悲心不够的人表示内心贫穷,大家要常以欢喜、微笑、亲切来增进内在的慈悲。
三、要增加冲劲:佛光山的人大部分只有片面的承担,缺乏积极的创造,因此要增加工作的活动力、生命力。很多事虽然不是自己份内的工作,但要培养乐于与人合作、喜欢协助他人的心,互助友爱,同心协力。
一般来佛光山工作的人,大多抱着做一天算一天的心态,缺少对未来的打算。我希望每一位到佛光山来工作的人,与佛光山的因缘都能够终身不变,并且要有在佛光山安身立命的打算,共同把佛光山变成一个人间净土,知足地在此安居。
缺少的东西要及时补足起来,对新年要有新希望,就是要发心将佛光山建设得更美好!佛光山有希望,大家自然就会有希望;佛光山的美好,就是大家的美好!
在心平的细心安排下,座谈会结束前,除发给员工们微薄的年终奖金外,并且备有棉被、热水瓶、旅行箱、保温杯等日常用品给大家摸彩。东西虽小,却代表常住的一份心意,希望大家都能很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