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祖师们参禅,都不以成佛为目标,他们只求开悟,只求明心见性。一旦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就能获得解脱自在,就能够安住身心,所以说禅者最具有人间性。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
一个人可以什么都不信,但不能不信因果;因果业报,如影随形,谁也逃不了。因果是很伟大的思想,也是非常公道、非常合乎科学且理智的真理。因果,就是我们的良知、准则、导师及警察,如果世间人人都有因果观念,社会就不需要警察与法院了。所以,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应该大力倡导因果观念;有了因果观念,必能慎行于始,防非止恶,众善奉行。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人间的佛陀,他选择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降世成道,说明了佛陀是以人间为主的。而佛陀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以下六种特性:
1.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他与我们同样有父母、家庭及人间的生活,但是在生活中,无不流露出慈悲、戒行、般若的行持,他是具有人间性的佛陀。
2.生活性:对于日常的家居生活,佛陀也有教示,举凡生活中的衣食,乃至行住坐卧等,都有生活上的教导,甚至对家庭人伦的相处之道,国家社会的活动参与等,亦有明确的教示。
3.利他性:佛陀降诞于世间,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以利他为本怀,来教化众生,予众生利益。
4.喜乐性:佛教是给人欢喜的宗教,而佛陀的慈悲教义,正是为了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
5.时代性:佛陀与我们这个世间特别有缘,虽然佛陀出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并且已经证入涅槃,但是佛陀对于世世代代的众生,都给予了得度的因缘。所以直至今日,我们依然以佛陀的思想教法,作为我们人生的准则。
6.普济性:在时间上,佛教虽然讲过去、现在与未来,但更重视现世的普济;空间上,佛教虽然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可是更重视此世界的普济;谈到众生,虽然有十法界众生,但佛教更重视人类的普济。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
佛教分为五乘: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以人天乘入世的精神,糅合声闻、缘觉出世的思想,即为菩萨道;将五乘佛法调和起来,就是人间佛教。想要成佛,虽然可透过大乘人间佛教的法门来实践,但是不能不经过人天、声闻、缘觉乘的佛教来完成自己。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人间佛教的思想》
就一般世俗的眼光而言,常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逃避的、遁世的,那是因为对佛教的“空无”思想,没有正确的理解。无,并不是否定一切,反而具有积极、肯定的意义,因为“无”才能“有”。好比口袋空了,才能装进更多东西;杯子空了,才能倒进清水。无,本就具足一切,不假外求,“无”是“无限”、“无执”、“无累”、“无求”。当我们的心中,无所企盼,无所获得,自然不会有失去的痛苦,这就是“无”的境界。学习佛法,也要抱着“空无”的观念与态度,这样佛法才能深入心中,也唯有体会“无”的妙用,才能建立新的人生观。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从何处下手学法》
空观的建立,对于现实的人生,有着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我一向主张建立与“空观”相应的人生观:“以退为进、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舍为得、以众为我、以教为命”,从承担、体证解脱中,彻见“同体共生”的生命价值,才是圆满自在的人生观。
——《佛光教科书·宗派概说·三论宗》
佛教的五戒是做人应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是内心净化、人格升华的“增上道德”;因果业报则是世间不变的“善恶道德”。世间的严刑重典,固然可以收一时之成效,但并非究竟之道。佛教以五戒十善作为人本的道德标准,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侵犯别人的身体、钱财、名誉、尊严,彻底改造人心,令人伦纲常有序,导正社会善良的风气。五戒十善即为佛教的道德标准。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的道德标准》
对于寺院经济的管理,首先要有因果观念与常住观念,例如“有权不可管钱,管钱的没有权”。并且强调“要用智慧庄严世间,而不要用金钱来堆砌”;“要能运用财富,而不为财富所用”。尤其本着六和僧团的精神,重视“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现代人共有、共荣、共享的观念。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对经济的看法》
般若,能净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道德。有了般若空慧,苦乐是同体,净秽是一如,贫富能自在,有无能平等。菩萨的般若空慧,能让我们喜舍不作施想,持戒不著戒相,忍辱离于我执,精进不生骄慢,禅修不恋定境。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的道德标准》
人间佛教的行者要有“般若智”。有了般若,才能圆满六度万行;有了般若,才能究竟解脱。人生有般若,就能生活自在,纵使遭遇再多的难堪、灾难,都能在一念间,遇苦不忧。善用般若思想,哭婆变笑婆,一个转念,苦难的人生就成为般若的人生。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般若妙用》
佛陀在修道的过程中,曾经示范了降伏众魔军的“自我心灵咨商”过程。随后四十九年的弘法教化,他本身就是僧团大众的高明心理咨商师,所调教化导的每一位僧侣,同样以医疗一切众生心灵为职责,自然成为“尽形寿”的心灵咨商师,能为他人心灵作正确有效的咨商,必然能为自心作更深入的咨商。在咨商过程的多重经验中,结合般若空观智慧,能使咨商与被咨商者共同达到心灵解脱自在的圆满境界。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心理咨商》
佛教的道德标准,以五戒十善的规范,健全人格;以圣贤的济世利人,升华道德;以菩萨的般若空慧,明心见性。再者,现实生活里,戒定慧三学、四种正念、八种正道,也是医治我们贪瞋痴大病的良药,能令我们身心清净,道德臻于圆满。综而论之,举凡出于利众的悲心,且不违背世间礼法和菩萨饶益有情的大乘精神,都是合乎佛教的道德标准。例如:布施结缘、不念旧恶、惭耻美德、守护六根、不请之友、权巧方便、利乐有情、普同供养、四恩总报、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爱语赞叹、守护正念,不做焦芽败种等等,都是具足佛教善美清净的道德标准。此外,学习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发菩提心,不舍弃五逆十恶众生的救度,这就是佛教最究竟圆满的道德。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的道德标准》
“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所谓“和合”,即指“理和”与“事和”,亦即僧众在真理与行事方面,都能和谐相处的意思。兹略述如下:
1.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是相处的和乐。
2.口和无诤:在语言上和谐无诤,是语言的亲切。
3.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开展。
4.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
5.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是思想的统一。
6.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是经济的均衡。
——《佛光教科书·佛法僧三宝·六和敬》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唯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无常》
佛教的真理告诉我们,要离“苦”,才能得安乐;要知“无常”,才能有希望;要懂“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恶业”,才能美善人生;要识“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希望法界众生都能徜徉在真理的领域,以佛教真理作为修行的指归与方法,不断净化身心,时时轨范行为,进而达到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
——《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佛教的真理》
所谓四无量心,一是慈无量心,二是悲无量心,三是喜无量心,四是舍无量心。此四种无量心的实践,能降伏我们内心的贪、瞋、痴、慢等烦恼,体证菩萨无量无边的境界。
1.慈无量心:就是给人信心。
2.悲无量心:就是给人希望。
3.喜无量心:就是给人欢喜。
4.舍无量心:就是给人方便。
——《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菩萨道的实践》
佛法的戒律具有宽容、自由的精神。在守持戒律时,应当把握戒的基本精神,以饶益有情为本,不拘泥于形式化的戒条,因应时代,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持戒与犯戒》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历经各个朝代的发展,由于文化习俗不同,以及受到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僧服的样式和颜色由来纷杂不一。民国初年,太虚大师极力倡导僧服统一,佛光山多年来也力行实践,从短褂、罗汉褂、长衫到袈裟,完全由常住统一制作,因此,样式、颜色都能整齐划一。僧服的统一,是复兴佛教,重整僧伽制度的重要一环,故希望由佛光山做起,进而推及整个佛教界。
——《佛光教科书·佛教常识·衣单僧物》
般若智慧,得自于日常生活的体验,离开了生活,就没有般若。《金刚经》开宗明义便揭橥佛陀的般若生活:“著衣持钵”,代表佛陀手中放般若光;“入舍卫大城乞食”,代表佛陀足下放般若光;“于其城中次第乞食”,代表佛陀眼睛放般若光;“饭食讫,收衣钵”,代表佛陀口中放般若光;“洗足已敷座而坐”,代表佛陀通身放般若光;“尔时世尊”,代表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放般若光。一卷《金刚经》如果通晓,便能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般若风光。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佛光学的内涵精神》
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人会由少年、青年、壮年而老化,山河大地会有沧海变桑田的变化。人间的富贵、快乐固然无常,世上的苦难、灾厄也是无常。所以安乐时,须居安思危;困苦时,要努力奋发,必能否极泰来。诸行无常,不仅仅是消极性地由好的情况变成坏的情况,或由坏的情况变成好的情况,诸行无常,更提供了人们精进向上的积极意义。
——《佛教丛书·人间佛教·如何建设人间佛教》
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因为时空、政治、社会、人文等不同的因缘条件,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宗派,各宗派的仪制虽不尽相同,但以人为本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只要是佛陀所说的法,都是人间佛教,它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真理。我们应该回归佛陀的时代,使人间佛教的思想,再次重光发扬。
——《佛教丛书·教史·人间佛教的重光》
诸法无我,是指宇宙万象没有固定性的自我、本体,一切现象只不过因缘和合而成,当因缘条件不具备了,就消灭分散。所以,如果能明了“诸法无我”的道理,就个人而言,对于世间的一切就不会起贪著心,提得起,放得下,自在快乐。就社会而言,如果人人都能体认“无我”的妙意,那么就没有自我中心的思想,不会坚持己见,而能处处为他人着想,成全别人,如此,社会必定和乐安详。无我乃去除小我、私我的意思;小我去除了,大我才能显现出来;私我空无了,涅槃寂静的真我才能呈露出来。
——《佛教丛书·人间佛教·如何建设人间佛教》
以往佛教的戒律,太注重消极的防非止恶,缺乏积极为善的精神,所以动辄“不可这样”、“不可那样”。而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戒律,是强调积极面的“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所以,八正道是戒律,六度万行是戒律,四摄法门是戒律,饶益有情是戒律。人间化的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极地规范身心,止恶息罪;另一方面更应该积极广修善行,广做善事。唯有受持菩萨道的戒行,才能使佛光普照人间。
——《佛教丛书·人间佛教·佛教的前途在哪里》
海峡两岸分隔五十年以来,不仅一般的社会、文化、思想,有相当的差异,甚至台海两岸与日本之间,对于佛教的研究,也各自有许多的偏重。例如: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都是抱着佛教的原典在研究;近半个世纪,中国大陆则以中国秦汉隋唐的哲学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来评论佛教;台湾的学者,则多以现代科学来对佛教作比较研究。由于各地的研究皆具特色,所以我希望今后藉由《普门学报》能把这些原典佛教、哲理佛教、科学佛教的学术论文加以综合,使佛教论文能推往思想和学术的前导地位。
——《普门学报·发刊词》
人间佛教是易懂难行之道,今日的佛教界,讲经说论,可以舌灿莲花,滔滔不绝;一旦说及人间佛教,何其难哉!即使能讲人间佛教,也是肤浅的口号,不能身体力行。人间佛教是实用的佛法,行住坐卧、衣食住行、举心动念,哪一项生活能离开人间佛教呢?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佛教的学术论文,重在给人明白,使人对义理能了然融会。可是过去的佛教学者,老是搬弄佛教的理论,说是论非,分歧思想,致使佛教四分五裂,殊为可惜。其实,道理不在辩解,而重在同一信仰,佛教各宗派都有为数甚多的种种议论,众说纷纭,这些歧途杂论,反而未能有益于佛心证道;大众并不需要谈是论非的佛法,大众需要的是一乘直入的人间佛教。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禅净密,是中国佛教常见的修行法门,但是无论参禅打坐、诵经念佛,或是持咒修密,都必须以戒来规范自己,让自己的起心动念能够不断净化。所以我曾把“禅净律”三修法门,定位为:禅,是“佛心”,也就是我们的真心;净,是“佛土”,也就是我们的世界;律,是“佛行”,也就是我们的行为。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戒学》
佛教虽有三藏十二部经典,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三学中以戒学居首,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针对人间佛教的戒学,有以下四点说明:
1.戒的制订——因时制宜,时开时遮。
2.戒的精神——止恶行善,饶益有情。
3.戒的实践——服务奉献,自他两利。
4.戒的终极——人格完成,菩提圆满。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戒学》
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尤其在现伐这个复杂纷乱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以下四点说明人间佛教的定学:
1.定的目标——不求成佛,只求开悟。
2.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
3.定的妙用——不随境转,自我提升。
4.定的利益——灭除妄想,安忍身心。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定学》
人间佛教的慧学,是一门开发般若自性的学问,也是人间佛教戒定慧三学的圆满。其要点如下:
1.慧的根本——般若缘起,人间慧本。
2.慧的开发——知识巧思,人间慧解。
3.慧的应用——生活行仪,人间慧用。
4.慧的圆满——同体共生,人间慧圆。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慧学》
佛教的戒律,不必在形相上刻板地执著教条,应该重视的是戒的精神、意义以及人间性,特别是,戒要能对人生、对未来有所增上。例如,中国大乘佛教的三坛大戒,就很有人间佛教利济众生的精神。所谓三坛就是:初坛沙弥戒要守好“摄律仪戒”,二坛比丘戒要具备“摄善法戒”,三坛菩萨戒要有“饶益有情”的精神。因为三聚净戒具足,因此大乘佛教才得以由此展开,这就是人间佛教戒律的特色。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戒学》
佛教是一个倡导平等的宗教,例如“人人皆可成佛”、“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成佛”,都是对于人格的尊重。这种特质经过持守戒律来实践、升华,最终达到不仅尊重“人权”,也能尊重“生权”,这是未来提升全人类人格素质的重要目标。是以透过五戒、十善,乃至全方位的菩萨三聚净戒的实践,而能“完成人格”、“圆满菩提”,继而“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这正是佛教戒律的可贵,也是我们所提倡“人间佛教的戒学”之终极目标。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戒学》
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利人,所以除了是自发心的清净受持,也是菩萨道的实践。因此,我主张应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广五戒、菩萨戒,方能匡救当今道德沦丧、社会失序的时弊。唯有提倡戒律规范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建立人间佛教受持菩萨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摄六度为戒律的内容,饶益众生,才是真正人间化的戒律。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戒学》
人间佛教,就是以佛法来美化人间,也就是把佛陀对人间的教化、开示,落实在生活里,透过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增加人间的幸福、快乐及美满。举凡佛说的三皈五戒、四摄六度、四无量心、缘起中道、无常苦空、五停心观、三十七道品等,皆有助于提升人性之净化及善美的本质,就是我们人生所需要的教理,也是人间佛教所要弘扬的佛法。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慧学》
般若甚深微妙,所谓“般若自性无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测,等觉菩萨不能知,唯佛世尊独能了。”般若是诸佛证悟的境界,本来不可说,也不容易说,但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即:众生所能了解的般若是“正见”,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真正的“般若”只有三世诸佛知道,也就是要到成佛之后,才能真正认识般若。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慧学》
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一般凡夫的生活,每天随着六根追逐虚妄的六尘,于是活在虚妄不实的世界里,容易颠倒妄想,起惑造业,因此轮回不已。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容易为外境烦恼所转;有了般若,便可以开发自性之光,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的此岸安度到解脱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罗蜜。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慧学》
平等,是今日世界人类和平的一个重要轴心。现在举世各界,包括学术界、政治界、宗教界等,都在倡导和平,但是大部分都只在利害关系上着眼,所以不能和平。唯有佛教的无我、慈悲、尊重、包容,尤其还要有般若的平等,才能克竟其功。因为世界所有伟大的、崇高的、深远的、殊胜的事物,没有一个不具备平等的内容,例如阳光普照大地、空气普及一切、流水普润万物、大地普载众生,所以佛陀证悟平等,他也倡导“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观。因此,有了般若的平等,才有和平的希望,人类才有光明;能以平等为基础,和平才有真正实现的一天。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慧学》
我对人间佛教所下的定义为:“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机的佛法,只要是对人类的利益、福祉有所增进,只要是能饶益众生、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都是人间佛教。”
——《普门学报·中国文化与五乘共法》
三法印所说的苦、空、无常,乃至涅槃寂静,是佛法的基本常识,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从而发起欣乐厌苦之心,积极地追求究竟涅槃之乐。因此,我们对于三法印应有如下的认识:无常才有希望、无我才能和众、涅槃才是究竟。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慧学》
《大智度论》说:“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意思是说,五度是世间法,因为有般若,才能成为出世间法,般若能摄导五度趣入波罗蜜。就如布施,许多慈善团体,甚至一般人也在做,但是因为没有般若,所以不究竟。布施等五度,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才能成就波罗蜜多。因此,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轮体空;持戒而有般若,才能饶益众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无生法忍;精进而有般若,才能奋而不懈;禅定而有般若,才能证悟觉道。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慧学》
佛教以服务社会、奉献人群为职志,所以能被社会所接受,这就是人间佛教。五乘佛法以人天乘为基础,能够把“人”做好,进而发“菩提心”、实践“菩萨道”,如此才能完成“佛道”。佛教是五乘共有的真理,它不光是出家人所特有的修行准则,更是世间大众共有的人生指南。佛教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净化世道人心,使众生有所依归,因此佛教应该普遍化于每个家庭,为每个人所接受。
——《普门学报·中国文化与五乘共法》
我五十年来的弘法,无一不是以“人间佛教”为弘扬的主题。因为“五乘共法”是人间佛教,“五戒十善”是人间佛教,“四无量心”是人间佛教,“六度四摄、四弘誓愿、八正圣道、禅净中道、因缘果报”,乃至“四种圣谛、十二因缘、无常无我、世出世法”等大小乘的教理,都是人间佛教。甚至,整个契理契机的佛教,都可说是人间佛教,因此,人间佛教也就是佛教的全部。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佛教虽然将佛陀的一代教法权巧方便分为五乘,为的是不舍弃任何一个根器的众生,但是慈悲济众的菩萨乘,才是佛教主要致力弘扬的法门;进而将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权教五乘,都趋入实教一大乘的佛道,这才是最究极的境界。
——《普门学报·中国文化与五乘共法》
出家人“割爱辞亲”往往被认为是大不孝,事实上,佛教的孝亲思想,更超越了一般的世俗之孝。佛教的僧侣虽然舍俗出家,但并未舍亲于不顾,例如提倡人间佛教的佛光山,每两年就由常住的传灯会举办“亲属会”,把徒众的父母接到寺中联谊;平时若是徒众父母生日,传灯会则代表常住赠送贺礼;如果父母年老乏人照顾,佛光精舍也可以提供安单,乃至父母往生后,佛光山万寿堂更是免费提供龛位,永久奉安。在佛光山,不但每个徒众都很孝顺父母,我也要求全山徒众,要孝敬每一位同门师兄弟的父母,就是我出家一甲子以上,也要事亲尽孝,甚至应该“以天下人的父母为父母”。因为僧人辞亲出家,就是为了广度众生,报答亲恩;佛教强调出家行道,上报四重恩(国家、父母、师长、众生),下济三涂苦(地狱、饿鬼、畜生),以救济一切众生为目的。由此可见,佛教是非常重视孝道的。
——《普门学报·中国文化与五乘共法》
我们可以将诸大菩萨“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的唯心净土思想,落实在人间,因为人间佛教所重视的就是:人际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世俗尘劳的净化、人与自然万物的调和、人与日用生活的满足。只要能够增加人间幸福和乐的佛法,无一不是人间佛教。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人间佛教包含“生活层面”和“精神层面”;人间佛教也包括“入世思想”和“出世思想”;人间佛教更兼具“现代特色”与“传统精神”。人间佛教实际上包含社会化、生活化、现代化、大众化和人性化。人间佛教的性格是一切普化,兼容并蓄的。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人间佛教的大圆满法门:
1.从个人到家庭:都要皈依三宝,奉行五戒。
2.从社会到国家:都要实践四摄,广行六度。
3.从政治到经济:都要做到平等,生活富足。
4.从世界到种族:都要相处和平,同体共生。
5.从自由到民主:三皈就是民主,持戒就是自由。
6.从喜乐到解脱:结缘就是喜乐,自在就是解脱。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谈到八敬法,其实不需要刻意去废止,时日一久,自然会因为不适用,而渐渐失传。佛陀当初制戒并非僵硬不化,所谓“小小戒可舍”,就如现今的汉传佛教,关于饮食、衣服、持钱、持午等戒律,早已不同于佛陀时代。如果认为八敬法是佛所制而不可改,藉此满足比丘的优越感,只是暴露出该比丘本身的戒行不足罢了。一个有为的比丘,应以学养、道德、修持来赢得敬重,而不是以八敬法来强迫女众必得向比丘顶礼。
——《普门学报·比丘尼僧团的发展》
佛教自秦汉年间传入中国,至今约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间的流传与发展,我分为如下六个时期:
1.东传译经时期(秦汉魏晋时期)
2.八宗成立时期(隋陈李唐时期)
3.禅净争主时期(五代赵宋时期)
4.宫廷密教时期(元明皇朝时期)
5.经忏香火时期(清朝民国时期)
6.人间佛教时期(二十世纪以后)
清朝民国时期的经忏香火佛教,几使佛教趋于没落;若要严格说来,其实这也是中国佛教史上一次无形的教难。当时如果经忏佛事和朝山香火能够加以规划,让它和弘法布教相辅相成,当做经忏的时候,一定要说法;当朝山的时候,一定要讲经说教,则佛法配合经忏和香火,佛教就更加能发扬广大了。其实,透过经忏佛事,可以接引广大的信众接触佛教,让佛教得以走向信徒,对佛法的普及,也有许多的功劳。只是不免造成一些僧侣,躲开困难的讲经,而去牵就相形之下较为容易的诵经佛事,这就难免遭受有识之士的垢病了。寺院道场一旦不从事弘法利生的文教事业,只是以香火为收入,便会失去宗教化世的力量。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有人认为佛法很落伍,其实佛法才是最先进的思想。举例来说,佛教讲到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讲到空间,有此方及他方极乐世界,而极乐世界就是未来学,甚至阿弥陀佛和十方诸佛不都是外星人吗?又如佛教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对人类心理的分析,犹胜于现代心理学。还有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生三世的关系,这不就是生死学吗?佛教的“四圣谛”,说明了宇宙人生的关联,这不就是人生哲学吗?其余诸如佛教有关医学方面的经典,多不胜数,如《佛医经》、《医喻经》,乃至《疗痔病经》、《治禅病秘要经》、《齿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咒时气病经》等,甚至“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早在几世纪之前,佛教就已经有了细菌学的发现,比起现在的科学,佛教可以说更为先进。
——《普门学报·佛教兴学的往事与未来》
大乘佛教的四弘誓愿,把佛陀过去所说的四圣谛,落实在修行上。从“四圣谛”的佛教义理,进而到行动的、实证的“四弘誓愿”,让佛教在时空发展中,渐次圆满,说明了佛陀说法有其时代性与连贯性,甚至还有发展性,它可以在系统中贯穿起来,所以佛法才能超越历史与时空。
——《普门学报·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
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集灭道从而展开了广大无边的佛法。然而这只是佛陀就真理的本体,所设定的义理层次,经过了后世的实践,就发展成为“四弘誓愿”:所谓苦谛,因为众生多苦,所以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谓集谛,因为苦由业集,所以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所谓道谛,为令众生向道,所以发愿“法门无量誓愿学”;所谓灭谛,为使众生证果,所以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
——《普门学报·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
佛法不只以苦集灭道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现象,佛法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所以光是说明苦集灭道的真理,这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愿力、修行、实践,这正如四圣谛的内容——要断集、除苦;要修道、入灭,从而到达人生的解脱之境。因此,从四圣谛延伸而开展四弘誓愿、六度行门,就是提供了人生解脱的方便。
——《普门学报·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
人间佛教有许多法门,像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建设美好的人生,兹略说如下:
1.布施:看似给人,实际上是给己;布施能度“悭贪”,是发财之道。
2.持戒:看似束缚,实际上是自由;持戒能度“毁犯”,是平安之道。
3.忍辱:看似吃亏,实际上占便宜;忍辱能度“瞋恚”,是做人之道。
4.精进:看似辛苦,实际上是快乐;精进能度“懈怠”,是成功之道。
5.禅定:看似呆板,实际上是活泼;禅定能度“散乱”,是安心之道。
6.般若:看似外求,实际上是内求;般若能度“愚痴”,是明理之道。
——《普门学报·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佛教的皈依三宝,即皈依人人和佛陀共有的佛性,是民主的精神;受持五戒,对人尊重不侵犯,是自由的意义;提倡生权,尊重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以及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这就是平等的主张。
——《普门学报·论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义》
无常苦空,虽然是人生的实相,但在无常之中,人人皆有一颗不变的真心,也就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命本来就是“永生”,就是“不死”的,死的只是肉体。例如茶杯破了,想将茶杯复原不可能,但是杯里的水流到桌上、地上,用抹布把水吸起来,一滴也不少。因此,身体虽然有生老病死,但是生命的水是永恒不灭的。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在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法门中,六度波罗蜜是重要的修行方法,我们从一朵花中,也可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1.布施:花开了,展现出美丽的姿容,令人见了欢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2.持戒:花总在一定的时节、范围绽放,不像葛藤会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不侵犯别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3.忍辱:花必须历经种子的阶段,深埋在土里,其间必须忍受黑暗、潮湿、寂寞,而后抽芽,经过一段时日的孕育,才会开花。甚至开花后,还要耐得住风霜雨雪,乃至蜂蝶采蜜,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4.精进:一朵花,不论花期长短,总是努力散发芬芳,展现其最美的一面。即使谢了,也会化作泥土、肥料,为来年的成长做准备,甚至留下种子,为继起的生命而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进的精神。
5.禅定:花,静静地开,展现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6.般若:花有各种颜色、大小、香味,千变万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一般,蕴含无限的智慧。
——《普门学报·佛教与花的因缘》
无常,是佛教的真理。一般人因为不了解无常的真义,所以会感到害怕。其实,无常并不可怕。因为无常,才有希望;因为无常,才有未来。无常,让人珍惜生命;无常,让人珍惜拥有;无常,让人珍惜因缘;无常,让人珍惜关系。
——《普门学报·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它并不是盲信。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智、慧解上,甚至建立在疑情上,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佛教的缘起、中道、因果等教义,都可以究竟解答人生的种种疑惑。
——《普门学报·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般若是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学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开发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从求佛、信佛、拜佛,进而学佛、行佛、做佛。唯有行佛,才是人间佛教的实践;唯有自己做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层次。
——《普门学报·佛教对“民间信仰”的看法》
人间佛教不是随意空喊出来的口号。人间佛教是佛教的真理,人间佛教是般若智慧。有了人间佛教,我们就能看到事理的圆融、人我的尊重、法界的融和、生命的平等,就能看到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法界,看到你和我不是不同的两个个体,而是你我一体的。今日苦难的人间,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才能照破世间的黑暗,人间佛教正是人类未来之希望所系。
——《普门学报·佛教对“民间信仰”的看法》
我们在人生中经常遭遇的问题,在《阿含经》中都能找到答案。《阿含经》,是人间佛教的现身说法,也是人间佛教所依据的经典之一。
——《星云日记》
“人间佛教”这个名词并非我所发明独创,而是佛教的原始风貌。佛陀时代的佛教,本就是一种“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的人间佛教,举凡菩提心、平等行、因缘观、般若慧等,只要是佛陀的教法,都属于人间佛教的范畴。佛灭后,佛教徒侧重义理的研究,而忽略了佛教的社会性及时代性,于是主张解行并重的大乘佛教应运而生,挽救了佛教衰微的危机,因为大乘佛教的菩萨道思想,就在于人间佛教的实践。一九三〇年左右,太虚大师曾讲说人生佛教;一九四六年,慈航法师在星洲创办《人间佛教》月刊,此后,人间佛教的名号,就一直非常响亮。
——《星云日记》
学佛被批评迷信时怎么办?正信比迷信好(因迷信是盲目的),迷信比不信好(因迷信是有,不信则什么都没有),不信比邪信好(宁可什么都不信,也不要邪信)。民间宗教不完全是佛教,人间佛教是正信的、清净的、道德的、合理的,人间佛教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现实生活的美满与福德。
——《星云日记》
有人认为,台湾佛教充斥着山头主义,破坏了佛教的和谐,其实,山头主义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佛教不但在中国,甚至在印度,同样都分宗立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佛教的分裂,而是显现出佛教教义之博大精深,必须加以分门别类,才足以阐扬其精辟的义理。而佛教宗派的多元化发展,正可以促使佛教内部的竞争与进步,并不会互相妨碍。是以,藉由“山头主义”来驳斥佛教宗派之非,甚至予以全盘否认,无异是对各宗派祖师的侮辱,也显示出议论者的短见。更何况,中国大陆有佛教四大名山,难道四大菩萨,如观音、地藏等,也搞山头主义吗?
——《星云日记》
什么是人间佛教的精神?
1.对大众有人间性格。
2.对世界有国际性格。
3.对社会有慈悲性格。
4.对信仰有正知正见。
5.对因缘要懂得感恩。
——《星云日记》
放生最大的意义,是先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救济、给人离苦,才最为重要。我们应提倡随缘放生,不要刻意放生。花草有花草的生命,物品有物品的生命,保护它、珍惜它、延长它的生命,这才是佛教徒应有的护生观念。
——《星云日记》
业的定义是:
1.自力创造,不由神力。
2.机会均等,绝无特殊。
3.前途光明,希望无穷。
4.善恶因果,必定有报。
——《星云法语·行为的结果》
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在人间,他的一生,正是人间佛教性格的体现。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既不是对神仙、鬼怪说的,也不是对地狱、畜生说的,主要还是以人为对象,所说的佛法,无不充满了人间佛教的性格。人间佛教是佛陀的本怀,它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复兴佛法的根本。我们忝为佛子,想要绍隆佛种,光大圣教,就应该先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
——《往事百语·皆大欢喜·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
目前佛教有一种现象,上智的人研究佛学,但是不信佛教;下愚的人拜拜,尊敬佛教,但是不了解佛教。我们希望佛教今后能深入民间,普遍传到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里,不要把佛教当学术来研究,也不要把它当作一般求富贵发财的神道教信仰。人间佛教是能运用在生活里的佛教,只要奉行佛所说的法,生命就有意义,心灵就能扩大,人格就能升华,道德就能提升,智慧就会增上。
——《开示》
人间佛教包含了生命、生死及生活;生命是人间佛教的体,生死是人间佛教的相,生活是人间佛教的用。人间佛教所重视的,是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佛法,透过佛法之用来超越“生死”的现“相”,进而圆满“生命”的本“体”,这就是弘扬人间佛教的主旨所在。
——《开示》
早年我提倡人间佛教,常有人质疑说:人间佛教没有深度。其实,人间佛教才是最有深度的。一般讲经的人,不喜欢讲人间佛教,因为人间佛教看似很浅,但义理甚深。尽管能通达诸多佛学义理,不一定能通达人间佛教的内涵;尽管会讲经,不见得会讲说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广大无边,甚深微妙,并不是那么容易了解的。人间佛教的特色,就是“生活即佛法,佛法即生活”,也就是要从生活中去体证佛法,一旦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便别无佛道可求。
——《开示》
忍是般若智慧,有接受、担当、负责、处理、化解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没有忍的认识,就会分别:我要不要接受、我能不能负担、我能不能化解?有了忍的修养,就有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潜能就会增加。平时动荡、混乱、烦恼的心,经过般若智慧的沉淀,所发挥出来的力量,将使我们在做人处事上更圆融。
——《开示》
虽然佛陀的教法很多,不过“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多年来,我提倡的人间佛教,其实就是根本佛教。因为,菩提心是人间佛教的根本,般若智是人间佛教的方便,如果没有菩提心,没有般若智,怎么修学菩萨道?又怎么行化人间呢?
——《开示》
开般若的慧,用统一平等来表达我们的心。宇宙之间,都是生命共同体,再也没有你我与他人的分别,虽然现象上,还是有差别,但是在心中,都是平等统一的。因此,从般若智慧里,可以把世界的过去、未来、现在都融和在当下,把东南西北十方聚集在一起,把你我他的人事等等一切众生,胎、卵、湿、化,都是我的身体,我的一部分,我即宇宙,宇宙就是我,世间一切,一就是万,万就是一。万众一心,万法唯心,宇宙万有都在我们的般若智慧里,可以同时现起,同时拥有。
——《开示》
缘起法,是佛陀亲证的宇宙真理,所以,不懂得因缘,就是不懂得佛法;懂得佛法,就要爱护常住,因为常住是成就我们法身慧命的因缘。想成功?就要培养因缘,自然就会成功。懂得因缘的人,人生会很快乐,感谢一切都是因缘的成就;懂得因缘的人,会广结善缘,培植因缘;懂得因缘的人,不会愚痴,不会怨天尤人,知道一切都是缘生缘灭。在因缘里,没有时间的观念,没有空间的观念,因缘是超越时空,超越对待,超越人我,超越生死以外的。
——《开示》
人间佛教是根本佛教,是倡导融和的宗教;是共生、共有、共存、共享、皆大欢喜的宗教;是超越功名富贵、人我是非,是非常人性化的宗教。
——《开示》
人间佛教绝非一个简单的研究主题,必须从佛教思想史入门,再逐渐进入人间佛教的思想体系。这当中如果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深入经藏,并以生命体会其真义,是不够资格论说人间佛教的。
——《如是说》
人间佛教是二十一世纪佛教发展的主流。人间佛教旨在建设人间净土,让每个人都能现证法喜安乐,在现世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凡是能增添人间的光彩,增加人生的热力,给人带来安乐希望的,都是人间佛教。
——《如是说》
我的性格里,本来就存有人间佛教的思想。在我未出家之前,就有与人为善、从善如流、为人着想、给人欢喜、合群随众、助人为乐、欢喜融和、同体共生的性格。甚至在我未出生以前,也许我的性格早已注定要成为一个人间佛教的行者,在我的观念里,总是希望别人好,希望大众好,希望佛教的发展能够蓬勃兴隆,希望尽自己的力量给人利益,希望在众缘所成之下,人间净土的理想能够实现。这种思想、理念,一有机会我就慢慢去实践,并不是受哪个人的影响,而是我与生俱来的性格。所以,人间佛教不但早就存在我心里,也时时在我的行为里,时时在我的思想里。
——《如是说》
佛光山长期以来,秉持着推动人间佛教的宗风,一直很重视生活佛法的落实。自一九七六年起,每年举办各项学术会议,例如显密佛学会议、佛教青年学术会议、佛教妇女学术会议、佛教金刚学术会议、佛教领导人学术会议、佛教与花艺学术会议、宗教与教育学术会议、人间佛教学术会议等,甚至赞助学者进行各项学术研究,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在推动学术研究。二〇〇一年起,佛光山开始发行《普门学报》,希望藉着论文的发表,积极地建立起人间佛教的思想体系。
——《如是说》
所谓的涅槃寂静,是指世间不论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平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动乱归于寂静,差别归于平等,寂静与平等,就是涅槃的境界。
——《如是说》
佛教讲中道,所谓“中道”就是“能量”。“能”者,能大能小、能早能晚、能冷能热、能饱能饿、能有能无、能前能后、能苦能乐、能荣能辱、能上能下、能忙能闲,无所不能;“量”者,就是包容,就是心量,有包容就能无量无边。所以,能量就是佛性,有了“中道”,就能发挥佛性,自然什么都能,而能无量无边;“道”就在这默默耕耘中成长了。
——《如是说》
人间佛教不只是世俗谛,也是第一义谛。有人说人间佛教是人道,不契合第一义谛的佛道,但是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不就说明了人间佛教也是第一义谛吗?
——《如是说》
人间佛教的新伦理观,就是要建立“人我一体”、“生佛一如”、“怨亲平等”、“人我互调”、“人我无间”、“天下一家”、“生命平等”、“相互共存”的平等观与慈悲观。
——《如是说》
制戒要让人能够遵守。只要合乎大众、社会的需要,为国家宪法所容许,而对人生有益的戒律,就是好的。未来佛教的进步,要从戒律改革开始。订立清规维持了戒律的原貌,但其精神仍不离戒律。我们要学习古德另立清规,建立人间佛教的制度。
——《如是说》
我对大乘八宗的特色,以四句话涵盖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意思是说,对富有而又喜好密行者,可以学密,因为要学密宗,在经济上必须富有。而喜淡泊顿悟者,可以学禅,没有时间或好方便成佛的可传之以净土法门,喜欢推敲、耐烦于义理者,可以学习唯识法相。
——《如是说》
在人间佛教里,广结善缘是修行,与人为善是修行,举心动念有道德、有慈悲、有惭愧、有忏悔,就是修行。举凡身口意的净化,无不是人间佛教的修行。故而我在一九九八年“恭迎佛牙舍利显密护国祈安法会”上,提出“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的三好运动,以三好去三毒,以期体现人生福慧圆融的美好境界,兹略述如下:
1.做好事:要做善行、懿行、美行、利行等有益于人间的好事;把侵犯伤害的恶行,换成利益大众的佛行。
2.说好话:要说真语、实语、如语、不异语、不诳语等令人受用的好话;把瞋恨嫉妒的恶口,换成柔软赞叹的佛口。
3.存好心:要存慧心、道心、悲心、愿心等祝福别人的好心;把愚痴的邪心,换成慈悲智慧的佛心。
——《如是说》
信徒到寺庙来,奉献他们的时间、体力、金钱,出家僧众有责任也为信徒添油香。大体而言,信徒的油香有所谓的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我们出家人则以主动的招呼、和悦的笑容、亲切的关怀、人格的尊重、真挚的慰问、困难的解决、热忱的服务、信仰的法财、完善的设施、智慧的建议等十种美好的供养,来为信徒添油香。因此,信徒为资助道场添油香,僧众以服务奉献为信徒添油香,彼此添油香,是多么美好互助的因缘。
——《如是说》
一般人以为佛教讲忍耐,就是逆来顺受,其实忍耐是认识、是化解、是承担、是去除。它并不只是平常生活的忍受力,而是困难来临时,能够处理化解;是人情违逆时,还能坦然面对。
——《如是说》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说明宇宙世间的一切,都是依因缘法则而运行的。所以,人类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凡事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而生生灭灭的现象,就如自然界有花开花谢,人世间有贫富贵贱。只要能随顺因缘,就能在无常的人间里随缘自在。
——《如是说》
人,生从哪里来?死往何处去?所谓生命的密码又是什么?以科学而言,生命的密码,指的就是遗传的基因,是能量的转换,是生物的演化,是入世的苦乐。站在佛教的立场,则是串联一世世生命的善恶业力;是造因感果、生死相续的因果轮回;是相依相存、同体共生的性空缘起;是烦恼断灭、清净无染的佛性涅槃。
——《生命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