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郭海洋有些不信,他一把抓过唐钲手里的黄色信封,掏出信囊来仔细读了一遍,正如唐钲所说,他们约唐钲见面讨论关于自行车轮胎的革新问题。
“这事如果谈成了?你至少能得一个工程师的头衔吧?”
国家工程师的津贴差不多有七八十块,虽然远没有摆小吃摊挣得多,但也是风光无两了,至少会有一个回城指标吧,单位还包分房,熬个三五年,弄个两居室应该不在话下。
到时候光是这工程师的名头,也能让姚静悔青肠子了。
听了郭海洋的畅想,唐钲只是淡淡摇了摇头:“我说郭小胖,你的格局能不能再小一点?一个回城指标外加一套房就是你的未来了?”
唐钲的未来,可不只是混一个两室一厅和体面的工作如此简单,他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此后的十多天,郭海洋的小吃摊果然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出现过,不但如此,连唐钲的身影也消失不见了,每天在地里劳动的只有郭海洋和他们两个新认的妹妹唐欣,在夸赞小姑娘做事勤快手脚麻利的同时,全村自然也将不负责任的唐钲批评了个体无完肤。
这小子还是不踏实啊。
时间一晃,十多天转瞬而过,直到村里正式吹响了插秧的号角,唐钲总算是姗姗来迟。
返回和丰村的唐钲这一回两手空空,除去带了些送人的彭城土特产之外再无他物,别人根本猜不出他这趟出远门是去干什么的,只可惜现在不是特殊时期,早已没了请假不上工的讲究,就算是别人家的地荒着,村里也没有人有权利过问,最多也就只能在背地里暗骂一句败家子而已。
更何况老支书对唐钲一直有所偏袒,他需要介绍信,村里都会开,这就保证了唐钲在出行时的畅通无阻,只要不影响农忙,旁人谁又有资格管他去哪?
见唐钲回来,郭海洋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农活,拉着他回了宿舍。
关上房门,郭海洋显得有些神秘兮兮:“那事办的怎么样?”
“我出马还有办不成的事?”唐钲放下行李包,抓起桌上的茶壶猛地灌了两口凉白开,“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我需要的轮胎还是做出来了,样品已经寄给了沪市的那两家自行车厂,相信很快便会有消息回头的。”
“你直接找了麒麟跟久远?”要知道这两家企业可是当下最火的两家国企车厂,尤其是麒麟自行车厂,国人都以拥有一辆麒麟自行车为傲,如果车厂用了唐钲所设计的轮胎,那他可真就是扬名立万了。
“扬名立万?”唐钲嘿嘿一笑,他要的可不是什么名声,在他想来,那两家企业在看了他寄过去的轮胎之后绝对会动心,而这个设计他只准备卖给其中一家,到时候谁出的价格更高,便是他的合作对象。
等得了这笔钱作为启动资金,便可以在和丰村开办一个手工业的加工厂,这便是他计划的第二步,至于要朝哪个方向发展,他还没有做全方位的考虑,毕竟八十年代的社会形态对唐钲而言简直就像是一张白纸任由他绘画,大多行业都是空白,他的选择面太广泛了,广泛到令唐钲感觉到束手无策,同样也有着另一种可以大展拳脚的欣喜。
与曾经早已定了型的家族产业相比,这个时代简直就是个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