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绿菁微笑道:“臣妾只想着,皇上子嗣多,而这宫里也有的是没有生母的皇子。方才皇上您也说,陆家的家教不错。宫里位分高出身好且没有生养的姐姐也多,若是姐姐们收养了皇子或公主,承欢膝下有个依靠也好呀。”
高凝瞥了沈绿菁一眼,质问道:“你就不为你自己着想?”
“臣妾如今也不过只有十九岁,正直壮年,以后会有机会怀上的。”沈绿菁顿了顿,“臣妾以前在长清宫在给孝懿仁皇后侍疾,经常听娘娘说起十一皇子……”
高凝听沈绿菁说完这话,他沉默了一回,随后便说:“朕知道了。”
沈绿菁一看高凝的表情,心想事情多半成了,自己便搂着高凝去睡下了
自打那日高凝去了景阳宫之后,自己一直在忙着前朝的事情。后宫也相对于平安无事,或许是因为经过孝懿仁皇后的三日丧礼,整个后宫呈现死气沉沉的。
高凝这日下朝后去给太后请安,太后便与高凝说:“哀家知晓皇帝这些日子以来过得不容易,孝懿仁皇后的丧礼刚过没多久,今年过年理应一切从简才是。”
高凝点点头:“太后说的是,这也是孝懿仁皇后生前一直所提倡的。这件事儿已经交给淑娴皇贵妃去做了,孝懿仁皇后的身子不好,她协理六宫多年,做事一直稳妥。”
太后叹了口气,只感叹:“一说起淑娴皇贵妃,每每让我想起靖雯公主来。陆氏姐妹进宫侍奉皇帝也有快二十年了,如今孝懿仁皇后病逝,淑娴皇贵妃又只有个女儿,也过了生育的壮年了。皇帝也是该要停药了,正好,多少做些什么好补偿陆氏才行。”
高凝点头,应和道:“朕此次给太后请安,正好要说这些事儿呢。前些日子朕去伶嫔那儿,她说这后宫里头,有的是没有生母的皇子。朕这些天也是思来想去,想着老十一自打一出生就待在长清宫,便想着倒不如把老十一指给孝懿仁皇后。”
太后听高凝的提议,心想似乎也是不错,便回到:“这样也好,皇子一旦有了个强有力的生母,一心只想着要争权夺利。皇帝你就当是,给老十一和孝懿仁皇后一个慰籍吧。”顿了顿,“皇后乃是国本,皇帝也该寻个时间再立个皇后,哀家倒是觉得,淑娴皇贵妃是个人选。”
高凝微微一笑,只说:“朕与太后母子连心,朕想着,再过一两个月就要年下了,趁此机会便宣旨淑娴皇贵妃为继后,相关礼仪一切从简。”
“既然要让淑娴皇贵妃为继后,那宫里其他人的位分也要晋一晋。端肃贵妃和纯妃伺候你也久了,如贵人也是个有公主的人,该要晋一晋位分的。至于伶嫔……”太后一下就由于了起来。
“伶嫔还是等她怀有龙胎,封妃也不迟。她很懂事,很是让朕舒心,况且她年纪还小,太早封妃不是个好事儿。”高凝说道。
太后微微一笑:“伶嫔是个乖巧懂事儿的主儿,位分晋一晋也没什么问题。”
高凝思索了一会,而后便点点头应允了。
邺城各家各户都在准备过年的时候,皇上的一道大封后宫的旨意就下来。先后一共有五位娘娘晋封——淑娴皇贵妃陆思庄过继为新一任皇后,端肃贵妃元嘉莹晋封皇贵妃,纯妃颜静予晋封纯惠贵妃,伶嫔沈绿菁晋封伶妃,如贵人江忆娅晋封如嫔。
这道旨意一下,文武百官之间议论纷纷。这孝懿仁皇后去世还没到三个月,皇上这么急着立继后和大封六宫,难免有些说不过去呀。
大家都知晓沈绿菁封妃是迟早的事情,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封妃居然如此之快。
宫里的公公将旨意传到丞相府时候,陆家上下全体跪拜谢恩,过些时日丞相陆淮言就得要身穿官服进宫谢恩了。眼瞧着公公这会儿还没走,高枕书就派人赏了公公不少银子。
公公收了银子之后,便向陆淮言和高枕书道喜:“恭喜丞相大人,恭喜朝瑰长公主。册封礼是在正月十五的元宵,今年丞相大人可以好好过这个年了。”
陆淮言淡淡一笑,并没有接那位公公的话。对于他来说,两个妹妹先后被封为皇后,未必是一件好事。不知怎么的,陆淮言难免生起了担忧。
病榻之上的陆湮虽然没有随着父母出去谢恩,可外头的事儿他可是听的一清二楚。他的另一位姑母,成了皇后。
其实这是在大家的预料之中,淑娴皇贵妃是孝懿仁皇后的同胞妹妹,出身于帝师之家,品行端庄,又协理六宫多年。若是换做旁人,未必能有淑娴皇贵妃这般稳重。
公公离开丞相府之后,陆潜随着父亲陆淮言便进雪庐见陆湮。陆潜乖巧的坐在陆淮言身边,没有说话。
原本陆湮正边吃着橘子边看《西京杂记》,见父亲和弟弟进来了,自己便将书放下了。眼瞧着父亲一脸愁容,便问道:“这孝懿仁皇后的丧期还没过三个月呢,这皇上怎么好端端的大封六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