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得山来(为了不把自己的房子烤焦了,陈明只能选择在山里修炼),陈明来到了议事厅。
此时议事厅里人已经来齐了,刘老早已按照陈明的吩咐把大家召集了过来。
众人这次可是没有叽叽喳喳议论,一个个都把眼睛看着陈明,就等陈明开口。
看着这些父亲昔日的手下,陈明感觉现在还差不多,可以凑合使用。
虽然武力值已经很低了,但是胜在了忠诚度比较高,而且现在也遵守自己的命令,作为昔日的皇家护卫,还是知道什么叫令行禁止的。
“刘老,你先说说这次我们总共购买了多少粮食。”
陈明说到。
“回公子,一共是一千三百五十万担,全都放置在地下仓库里。”
刘老回答到。
“一千三百多万!这么多!”
“居然有这么多!”
“这下发了!”
“是啊!现在的粮食可是之前的整整十倍啊,两个月翻了整整十倍。”
......
众人都开心的议论了起来,之前他们只是负责购买和搬运,哪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了。
有了这些粮食,他们可以说是再也不用去干抢劫的营生了。
“嗯哼!”
陈明咳嗽一声,示意大家安静。
大家立马静了下来,一脸崇拜的看着陈明,之前他们还抱怨过要这么多粮食干嘛,现在只有满满的佩服。
此刻陈明在他们心中,不仅仅是太子,简直就是天神下凡,太有先见之明了。
只是不理解太子怎么突然这么聪明了。
“徐聪,你和大家详细说说现在的灾情怎么样了。”
陈明接着说道。
“是。”
一个五十多岁的依旧精神饱满的男子走出来说到。
“目前灾情最严重的便是青州、衮州和冀州。”
就是我们现在的河南和山东省。
男子接着说道。
“青州的北海郡、齐郡和东莱郡已经出现了大批难民,大约多达十几万人。”
隋朝当时按照的是州郡的行政制度。
“衮州的东郡、东平郡、济北郡、武阳郡以及平原郡的灾情和青州相差无几,人数多达三十几万。”
“冀州最大,人口最多,不过灾情只出现在冀州的东南部的几个郡,我就不多做介绍了。”
“粗略估计,这次受灾的难民至少会有一百多万人,持续下去的话可能会更多。”
闻弦音而知雅意,众人也是有点猜到他们的太子要做什么了。
一个个都激动起来,复国的第一步要开始了吗?
不过也开始担忧起来,真有那么简单吗?
看着大家的表情,陈明说道。
“这对于百姓是一场莫大的灾难,同样的,对于隋朝也是一个莫大的灾难,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复国的希望,就在眼前。”
陈明看着大家激动又忧心忡忡的表情,继续说道。
“杨广好大喜功,北修长城,南修运河,还连年征战。”
“隋朝的国力已经被挥霍一空了,只剩下哪副空架子了。”
“老百姓已经苦于杨广的暴*很久了,只要我们运筹得当,复国不再是一句空话。”
“你放心,我不会蠢到现在就和杨广对着干,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招兵买马,积蓄实力。”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他们也看到了复国的希望,但是害怕太子现在就和隋朝干起了,所以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他们要是劝陈明的话,恐怕会被认为贪生怕死之徒。
明白过来之后,也不知是谁先说了一声。
“一切但凭公子吩咐!”
其余人立马齐声说道。
“但凭公子吩咐!”
“好!”陈明说到:“现在我给你们下一个命令,有没有信心完成!”
“刀山火海,再所不辞!”
“公子下令便是!”
看的出来,大家内心的复国的火焰再一次被熊熊燃起。
因为复国不仅仅是复国,更重要的是复仇。
剩下的这些人,虽然已经年老,虽然已经三十几年过去了。
但是他们忘不了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惨死在隋军的手里的!
忘不了自己的妻子儿女是怎么惨死的!
忘不了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是怎么惨死的!
忘不了!
他们忘不了!
也不敢忘!
今天,他们终于能看到复国的希望!
能看到复仇的希望!
他们如何能不激动!
“好!”
陈明说到。
“徐聪!”
“末将到!”
男子走上前,单膝下跪说到。
“你对本次的灾情最为熟悉,我命你带上徐亮、郭力等六人前往最远的冀州,给我招五十人回来,有没有信心!”
“有!”
“臣等领命!”
其余六人一齐上前,单膝下跪说到。
“思空!”
陈明接着说道。
“你带上司马云、商黎等六人前往衮州,招五十人回来,有没有信心!”
“有!”
“臣等领命!”
其余六人一齐上前,单膝下跪说到。
“杜文风!”
陈明接着说道。
“你带上张大力、苗峰等六人前往青州,招五十人回来,有没有信心!”
“有!”
“臣等领命!”
其余六人一齐上前,单膝下跪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