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我是徐福传人 第六章开诊所

“反正嫂子想把这馒头送给你。”马冬梅扑到付小康身上,把他压在地上,上下其手。

“嫂子,咱们不能这样。”

“没事的,这是嫂子自愿的,你不用怕王老三,他被老村长训了一顿后,一溜烟跑了,我估计他去镇上了,不会有人发现咱们的。”

“那也不行,我救你命不是为了这事。”

“你不为这事,嫂子为这事啊,你赶紧的。”马冬梅催促他。

付小康的态度还是拒绝。

“小康,你看你都有感觉了,咋还不主动呢?”马冬梅感受到付小康身体的变化,眉眼弯弯地挑逗他。

虽然她是个村妇,家庭贫困,衣着朴素,但是,她身材高挑,又由于家庭困难,吃不饱饭,非常的瘦,也正是因为瘦,显得她越发的漂亮,瓜子脸,大眼睛,肤色呈现健康的小麦色,非常的耐看。

付小康虽然嘴上拒绝,可在身体接触中,他体内的少男之火燃烧起来。

他稳了稳心神,慌忙从马冬梅的怀抱里逃离,“嫂子,这事儿真不能干。”

“为啥?嫌弃嫂子吗?”马冬梅眼神幽怨。

“不是嫌弃,我是尊重你。”

“不管你想的啥,反正我把自己送给你,来吧。”马冬梅贴到付小康身上,让他感受自己的柔软。

“真不可以,你再这样,我就翻脸了啊。”付小康强烈拒绝。

马冬梅不得不放弃以身报恩的想法,“好吧,你不想要嫂子,嫂子不勉强,不过看你都有感觉了,要不你摸摸我。”

不等付小康答话,她就把付小康的手放到自己身上。

付小康作为一个22岁的小处哥,正是渴望异性的年纪,午夜梦回的时候经常想起女人,就顺从马冬梅,双手激动地在她身上游走起来。

过了一会儿手瘾,他万分不舍地松开手。

马冬梅的大眼睛里柔情似水,面泛春光,“小康,要不你就要了嫂子呗。”

付小康也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冲动,可尚存的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干。

“不用了,这份谢礼已经足够大了,以后不要再提这事了。”

“嗯。”马冬梅听话地点点头,“你以后要是想女人了,记得来找嫂子,我保证随叫随到。”

“哦哦。”付小康跑步离开,不敢和马冬梅在一起了,怕自己受不了引诱。

回到自家地头,他坐在地上大喘气,脑子里却不由得想到马冬梅曼妙的身体。

他拍拍自己的脸蛋,“我确实想要女人,但我想要黄花大闺女。”

其实,他刚才没和马冬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是想把自己的第一次交给一个黄花大闺女,若是交给马冬梅这样的有夫之妇,总觉得吃亏,不知为何,他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张丹丹的身影。

“小康,你啥时候会治病的?”

“你小子挺厉害呀。”

付小康回到村里,乡亲们热情和他打招呼,对他救活马冬梅的事赞不绝口。

付小康编了一个理由,说自己遇到隐士高人了,所以会医术。

乡亲们对此深信不疑,因为在大西北这片历史厚重的大地上,有很多奇人异事,有点奇遇是正常的事。

大家给付小康建议,既然他会医术,就应该开个诊所。

现在村里只有付天星这一家诊所,养成了他垄断式的作风,找他看病收费高,还不一定有效果,若是付小康也开一家诊所,打破付天星的垄断,那就再好不过了。

付小康也有开诊所的想法,吃午饭时,他和爹娘商量开诊所的事,爹娘支持他开诊所,有了诊所相当于有了稳定的饭碗,是找对象的加分项。

午饭后,付小康扛起铁锹,准备下地干活,却被爹娘拦住了,他们让他先把诊所开起来,先不要管春耕的事。

付小康听从爹娘的安排,为开诊所做准备。

开诊所需要有场地,工具和药材。

他决定,场地就用自己家的房子,付天星就是这么做的,把自己家一间屋子腾出来,摆上几个药柜,准备些医疗器械,诊所就开起来了。

关于医疗器械,付小康得到的医术传承全是中医方面的,中医治病讲究望问诊切,不像西医需要那么多的医疗器械,而且他刚开始做,处于实习期,他不打算准备太多的器械,一副银针、一套火罐足矣。

剩下的就是药材了,这个没有捷径,必须去县城药房购买。

正好上次他捐了一把盗墓铲,得到奖励5万元,这些钱还在他手里。

他拿着这笔钱,骑着破自行车,穿过梨花镇,来到40里外的县城玉川。

县城并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在他们这方圆几十里,是最繁华的地方。

县城的小姑娘明显比村里多了很多,打扮地更加漂亮,虽然是初春时节,但有一些年轻的小姑娘,已经按捺不住穿裙子的欲望,穿着黑色短裙,露出里面的肉色丝袜,走在大街上,一摇一摆,分外惹人注目。

付小康眼神火热地打量着大街上的小姑娘,心说等以后有钱了,娶个城里的姑娘做婆娘。

他在路边欣赏了一会儿美景,来到县城最大的中药房康福轩。

他首先购买银针,银针有不同的档次,便宜的几十块钱,贵的上千元。

付小康买了一套最贵的银针,包含五小组,每一组有二根金针四根银针,价格高达三千元。

付小康之所以买这么贵的银针,并非因为手里有五万元就变得大手大脚,而是他知道,银针是他治病的最重要工具,必须用最好的,这是对病人负责。

他又采购了一批常用的药材,比如当归、地黄、党参、王不留行等。

他把药材包好,放进自己带来的麻袋里,足足装了两大麻袋。

付小康又看中了药房里的药柜,药柜被分割成无数个小抽屉,分门别类放药,看起来挺专业。

他想搞一套同样的药柜,问店员从哪里能卖到,店员让他去家具市场看看,到了家具市场,找了几家出售药柜的店铺,询价问价,付小康苦笑,没想到药柜这么贵,动不动就上万。

付小康望而却步,他不舍得花这个钱,还不如回村里找木匠定做药柜呢。

他打道回府,把两大麻袋药草绑到破自行车上,骑着自行车,迎着风,呼哧呼哧往家赶。

虽然从县城到梨花镇,有公共汽车,可是他不舍得花四块钱的路费,他的原则是能节省就节省。

他把药材放回家,去了王木匠家,请他帮忙做药柜,王木匠却告诉他,做不了。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