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布衣兵王之崛起 第一卷 第1章:你觉得怎样

在这鲜花簇锦的田野间的一条石板路上,走来一个二十岁左右,高大英俊,浓眉大眼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戴着一顶草绿色的军帽,穿着一身草绿色的军装,脚上是一双解放鞋,背着一个铺盖。

一副军人的样子,只是没有佩戴解放军的帽徽,胸章和臂章。这个人就是高永照。

前几年参加了解放军,今天,他是被上级派回家乡来搞土地改革的。

这时,高永照走得热了,他解开了衣裳的扣子,拿起军用水壶喝了几口水。取下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一边摘下帽子扇着风,一边大步流星的向前走着。

村子里面,高永照家的门口,围着一大群人。这时,高永照站在自家的门口,面带着笑容看着大家,身上的铺盖已经没有了。

“永照,你终于回来了。长大了。壮实了。”高永照的妈妈双手扶着儿子,看着他,脸上堆满了笑容。

“妈,”高永照看着自己的妈妈叫了一声。

说完话,他就向着里面走去。拿上毛巾和肥皂,来到河埠上,脱去衣裳下到河里,噗通一声跃进河里,就开始痛痛快快地洗起澡来了。

都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这样舒舒服服地洗过澡了。

他浸泡在清凉的河水里,享受着那种愉悦的感觉。在河里畅游了大约半个多小时,他就从河里起来了。

傍晚时分,高永照的房间里。

这是一个大约四五十平方的房间,南边的墙上开着一个窗户,站在窗口凭窗眺望,可以看到前面一条弯弯曲曲东西向流动着的河流。河边是一个自然村。

靠窗下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本笔记本,一本***《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的合印本。封面上一个直式的红框里套印着***手书的“为人民服务”的五个大字。

旁边是一盏菜油灯。

桌子边放着一张木椅,西边的墙边放着用几块木板拼成的一张简易的床,上面挂着的蚊帐也已经很陈旧了,有好些地方都已经补上了补丁。

东边的墙边放着一只就木箱,是高永照用来盛放衣衫的。

此刻,他在窗口眺望着窗外的天空。

傍晚的夜空是那样的深远,那样的神秘。一轮圆圆的玉盘,正静静地挂在当空,向着大地上无私地泼洒着银色的光芒。

整个大地犹如笼上了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轻纱。

望着这笼罩着透明的轻纱一样的大地,高永照想起了一首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眺望着这宁静的夜空,高永照不觉又想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是啊,现在我们这平静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保卫她。

在窗口站了一会,看看月亮已经到了当空,时间已经不早了,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他就上床开始休息了。

正值一年之中的秋收冬种季节,田野上面,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在紧张地忙碌着。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全家上阵,老少出动。

女人扶犁,男人和青年们以及还不会扶犁的人们就在前面套着一根很粗的绳子拉着犁把。有的没有男人的人家,女人们也在十分艰难地用锄头翻耕着土地。

“加油!用力啊!”

地头上,中间一个三大五粗的男青年正在一边十分艰难地一步一步的拉着犁把往前走着,一边大声地说道。

他身边的一个老人和一个小男孩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咧嘴一笑,又开始弓着身子往前大步地走去。

在他们的身上都有一很大很粗的绳子连接着他们身后的犁把。那犁把随着他们的脚步正在一寸一寸的向前行进着。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扶着犁把正在十分艰难地踩着泥土前进着。

其他的人家也有两个人拉犁的,也有四个人拉犁把的,也有夫妻搭帮,丈夫拉犁,妻子扶犁的。

可想而知,两个,三个人拉犁都这么艰难,一个人拉犁就更不用说了。而挥舞着锄头翻地的人们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这样一天又能翻多少地呢?

这边,一个二十多岁的粗壮小伙儿,在前面背着一根粗大的绳子,拉着犁十分艰难的往前走着,他的身边一个女人和一个老人也正各自背着绳子也在十分艰难的拉着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着。

他的身上一件白色的褂子上面已经满是汗水了,肩膀上的衣服已经被磨破了露出了鲜红的皮肤。他们的身后是刚刚翻耕好的几畦地。

这个人就是高永照。

他理着一个平头,穿着一件白色的褂子,上面已经满是汗水了。一条蓝色的裤子高高地挽着裤腿。

一米七十五的个子,方方的国字脸上,两条粗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生的虎虎有神。

“爹,咱们休息一下吧。”高永照抬头看了一下天空中的太阳,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看着身边的父亲高银河。

“好。”大声地说着,高银河也用手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高永照来到父亲的身边,搀扶着父亲高银河来到地头的一个大垂杨柳的下面,坐了下来。

“爹,给。”高永照从一边的一只大瓦壶里倒好一大碗水递到父亲高银河的身边说道。

高银河接过水喝了一口,用草帽扇着风,转动着头看着周围的人们。

高永照也端着一碗水来到了父亲高银河的身边。坐了下来。

“永照,累吗?”老人看着儿子高永照问道。

“不累,爹。”高永照微笑着说道:“爹,好多人家都还没有多少进展呢。”高永照看着周围的农户们说道,又喝了一口水。

“是啊,看来,有不少人家是不能按时完成播种了。”高银河看着周围的农户们很有点儿无可奈何。

“对了,爹,咱们能不能来一个帮工呢?”高永照抓着脑袋忽然若有所悟。

“啥?永照,你说什么?帮工?啥叫帮工?”高银河一听,十分不解地问道。

“爹,咱们就不能联络三五个人家,大家有力出力,有农具就互相使用。一户人家一户人家地帮着耕种。这不就像大户人家的人多力量大了吗?”高永照又喝了一口水,说出了自己的心中的想法。

“嗯,这个方法好。”听了儿子高永照的话,他十分赞赏地用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说话间,已经到了收工的时间,父子俩扛起工具就往家里走去。

吃过了晚饭,高永照就出去转悠了。

他先来到了隔壁吴长根的家里。

这是一件不大的房屋,里面摆放着一些十分简单的家具。因为没有灯光,显得有些昏暗。

这吴长根无妻无子,却又是村子里辈分最大的一个人。

这个吴长根,看上去一米六十左右的个子,但不是很壮实,长着一张瓜子脸,有半个脑袋已经秃顶了,留着一把稀疏的山羊胡须。

说话不紧不慢,且很有分量,村里的许多事情,多全仗着他来处理。因此,村里的人们,不论是男女老幼,都十分敬重他,叫他二爷爷。

此刻,二爷爷吴长根正坐在一张老旧的桌子前面的一根凳子上面“啪嗒啪嗒”地抽着旱烟。

虽然看到高永照走了进来,但他依旧我行我素,慢悠悠地抽着旱烟。

“二爷爷,吃饭啦?”一走进屋里,高永照就微笑着招呼着说道。

“永照,你来有啥事情吗?”吴长根“啪嗒啪嗒”的抽着旱烟问道。

“二爷爷,我有个事情想跟您老商量一下。”高永照微笑着说着就坐到了他的身边。

“什么事情?说吧。”这时,吴长根的旱烟已经抽完,他抬起右脚,把旱烟枪在鞋底了“笃笃”的磕掉,问道。

他在心里十分疑惑地想着高永照不知道要跟知己商量什么事情?

“二爷爷,当前正值大忙时节,我看到村里家家户户都在热热闹闹,忙忙碌碌地搞着生产。可是我也看到有不少的人家缺少劳动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跟不上。我想成立一个有三到五户人家组成的帮工组。自愿参加,互相帮助,不让一户人家落下。”停了一下他又说道:“二爷爷,你觉得怎么样?”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