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点了一下头,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说道:“我们今天讲的是史书,臣想考考圣上,何为史?”
殷秀沉思一会,便说道:“故去之事。”说完之后,殷秀又觉得这个回答不太好,补充道:”以史为镜,历史便是后事之师。”
司寇百里点了点头:“圣上对历史有所了解,也知其作用。但是镜子是干嘛用的?是用来照事物的么?镜中事物与现实事物一模一样,但是这不是真的,而是假象。”
百里先生刚一来,就给殷秀一个新的视角。殷秀不由的对这个先生更加佩服。
“既然是皇上知道以史为鉴,那就不得不讲一本可以做镜子的书《资治通鉴》。这其中有很多世人熟知的典故,其他的我都不说了,首先从黄袍加身说起。”
百里先生停顿片刻,问道:“不知皇上如何看待周太祖黄袍加身的事情。”
对于后汉之臣郭威在澶州兵变班师回朝,驱逐旧主,自立皇帝的典故,殷秀对此也有些了解。而且本朝自己的爷爷,殷夏也是用相同的手段夺得天下了。不知道百里先生,突然发问所为何意。
一时间,殷秀不知怎么回答,只想起自己看一些贺表上的语言说道:“气数已尽,黄袍加身乃顺应天意。”
司寇百里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一丝失望。惊讶的是,这个孺子,一下反应到他是暗示本朝;失望的是,殷秀会拿这种话搪塞自己。
他微微一笑走到讲坛之上,说道:“今天就不说那些题外话了,先从《周纪》说起。”
前段时间都是殷秀自学,很多东西都不是很明白,而百里先生学富五车,往往一个小故事能牵扯出诸多正史中没有的典故。
一个上午过去了,殷秀回到房间之中,将自己关在房间之中,一边看着史书,一边想象如果那个人是自己该如何去做。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殷秀推开房门,突然想起郑朗,于是转身问道:“郑朗去哪里了?”
月出微微一笑;“见你没有吩咐,他拉着萧平去后面的院子里玩了。”
“哦~”殷秀眼睛一亮,赶紧往后面的院子走来,只见郑朗和萧平手中都拿着一根木棍在比划着。
殷秀心中叹了一口气,果然有将门之风,自己早几年没有进宫之前,最大的乐趣就是去荒野之中捉蚂蚱了。
殷秀远远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二人玩得不亦乐乎。在这压抑的皇城之中,终于流进一个新鲜的鲜血。
但是不知对于郑朗来说,是不是进入一个巨大的牢笼之中呢?
殷秀正在沉思之中,突然听到后面一阵轻微的脚步之声,他猛的回过头来,发现月出走了过来。
“有什么事吗?”殷秀压低声音说道。
月出用眼睛的余光瞥见郑朗和萧平两人,知道皇上不想打扰他们,于是贴在皇上耳边小声的嘀咕道:“太后下令将齐王放了出来,近日就送他回到江南。”
殷秀脑海里突然浮现那个哭得梨花带雨的殷允,在奉先殿,她跪在地上,哀求自己的样子。勾起了回忆,殷秀不由一阵自责。
“太后将齐王送回江南,却将他的女儿留在金陵,说您和县主(殷允)年纪相仿,留在宫中两年……”
“让殷允留在宫中?”殷秀说完这句话回头望了一眼郑朗。这两个人都是如此,说什么陪自己游戏两年,不过是留下两名人质罢了。
不过说来奇怪,经过这次牢狱之灾,齐王一定对叶慕兮恨之入骨,一旦放齐王回去,明显就是放虎归山。叶慕兮竟然没有丝毫阻拦。
更奇怪的是,一旦让苏语容扣下郑朗、允儿,那么就让苏语容彻底得到两股军事力量。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叶慕兮确实出奇的平静。
越是风平浪静,殷秀就越是胆战心惊。
“是的,过几日待齐王回去之后,太后就会接县主入宫。”
“太皇太后知道这件事是什么反应?“
“这段日子,太皇太后,一直虔心拜佛。不过问朝廷之事。”月出说着自己都感觉不信,于是补充道;“倒是太皇太后身边的顾城已经很多天没有见过他了。”
殷秀点点头,没有说话。
叶慕兮现在到底想做什么呢?
幽州城内,百姓都盛传,誉王殷隆得到一位绝世美人,此人天生尤物,体态轻盈,走路像是踩着棉花上一般。不仅身姿曼妙,而且擅长吹箫、吹笛,弹奏古筝、琵琶等乐器。
殷隆本是好色之徒,而且见异思迁,一般颇有姿色的女人玩了两三天就厌。但是不知这个女人有多大的魅力,殷隆对其爱不舍手,一刻都不愿与其分离。
这一日,狂风大作,不多时天空下着暴雨,王府的门口突然有人拿着一封信闯了进来。
门口的卫士刚想阻拦,突然看到他腰间明晃晃的东西,赶紧退了回去。
那人走到大殿之中,突然跪了下来:“奴才,参加王爷。”
誉王一边搂着柔然,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是太皇天太后派你来的?”
“……”那人环顾四周,没有说话。
“放心他们都是自己人。”
“是的,这是太皇太后让奴才交给王爷的。”说罢他将怀中的书信交到旁边人手中。
柔然微微一笑说道:“王爷竟然有事相谈,奴婢就先行告退。”
“你往哪里走……”殷隆将她按坐在自己腿上:“我还不放心你嘛,不碍事的,一起看。”
殷隆慢慢打开这封信,上面只有一行小字:“北方战乱,尽快请旨,驻守北方。”
“她还有何嘱咐?“
“没有了,太皇太后说,您只要见到这封信就会明白。”
殷隆一改刚才的模样,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回去告诉太皇太后,就说我知道了,明日就写。”
送走那人之后,柔然一把搂住殷隆的脖子:“王爷~真的要去北方苦寒之地嘛?”
殷隆一脸坏笑:“怕什么?有本王给你暖身子呢,况且我们很快就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