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信箱这个工厂建在枝依河的南岸,据说是五十年代一个将军选的厂址,将军来到沟囗,对司机说,开车,把吉普开到车不能上山的地方再停下,车驶入沟口约五公里后,后面山势渐陡,只能是牲囗走过的小路,司机熄了火,却见河对岸,一边平地,将军下了车,抽了足足两根烟,对随行人员讲,厂址就选在河对岸了,就这地方了,向阳,有水,能通车,隐蔽,司机不解地问,那怎么过去呀,将军哈哈一笑,这个不愁,筑桥!
半年后,一群工程兵来到这里,进山的马路就是沿着当年吉普辗过的痕迹修的,修路,筑桥,建厂,偶尔人群里也出现几个苏联人,河的南面是工厂和一部分住筑,河的北面是依次建了医院,学校,邮局,半山坡上又盖起一排排二层楼,邻近医院的叫104街坊,靠近学校的是103街坊,工厂左侧的是最早的施工指挥部,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几幢三层楼,是101街坊,现住的大都是工厂领导,工厂右侧是三幢单身宿舍,还有一个招待所,是102街坊。
雪一片一片的纷纷下着,陈川涛顶着满头雪花回到了街坊,回到了自己的家。
102街坊2号楼,原本是女单身宿舍,后来,厂里结婚的人多了,分不上房,厂里就把2号楼的单身宿舍分给一对对新人,没几年,整个二楼就全变成了新房,楼道里不时传来婴儿的哭声,小孩追逐戏打的声音,再后来,这个楼的一层也变成了新人们的新房,招待所又加盖了一层,成为女工宿舍。陈川涛一家三囗就住在2号楼二楼的中间位置。
推开房门,妻子张晨菇正在沙发上研究那本毛衣针织大全,儿子陈原还在大床上熟睡着。
"先进工作者,怎么这么早回来,不会是一会儿又走吧?"张晨菇看见丈夫回来,很是惊讶。
"暂时不试车了",陈川涛很疲惫的答到。
"为啥,为啥子,是不是你的产品出问题了?”
"没,没有,我刚听说,这个产品可能没有立上项",陈川涛觉得必须给妻子讲个实情。"刚总工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当面讲的,厂长还在争取,还有机会。"
"啥子,项目没立项,项目下马了,怎么可能,全厂都指望这个项目的呀!那倒底还干不干,干不干了?"张晨菇着急地问到。
"总工说了,不管上级立不立项,我们工厂坚持往下走,车还要试,试验也要做,只是这一阵大家太累了,让大伙歇上几天。"
"那就好,那就好,我去做饭,你先歇会儿",张晨菇连忙安慰道。
"我陪你做饭吧,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摸过案板了",陈川涛轻声答道,随后轻轻带上门,和妻子一起出了房门。
楼道就是厨房,每家各有两张桌子,一张放灶,一张放案板,冼菜还要到楼道的尽头的水笼头去。炒菜时,满楼道都是油烟味,或杂着肉味,辣味,做饭时,大人小孩都很是热闹,只是过年了,二楼的大多数住户都回老家了,十二点了,只有几家人在做饭。
"表哥初六才来,明天初五我们带儿子去县城转转,你不加班,刚好歇歇,下午好好睡会儿",张晨菇一边切着腊肉,一边爱怜地看着陈川涛。
"儿子,昨天在吴丽家看了一晚上电视,我也没好意思去叫,要不咱家也买个电视,飞跃牌的,明天刚好到城里看看,档案馆的小孟,就是孟副总代表的侄女,年前主动提出给我张电视票",张晨菇轻声说道。
"小孟,为啥子要你电视票?"陈川涛也撇开了川腔。
"小姑娘看上了那个你们室的方远,就是上海来的小白脸大学生,想托你牵线!"
"人家小方可能有对象了,我看见人家整天写信,好象是写给广东的,你可别,为了一张电视票",陈川涛连忙说。
"我那会主动要别人东西嘛,电视机,我也想等换了大房子再说,我听说厂里要奖励一批房子,你是几年的先进工作者了,那个产品千万不能下马,不然我的房子也没指望了,儿子都十二岁了,一家三人还挤在一个大床上,我换个衣服都不方便,孩子也大了,房子这事儿你也不跑跑,问问?"张晨菇说到房子,炒菜时的铲子声音更响了,语速也更快了。
张晨菇还在念叨奖励房子的条件时,陈川涛已默不吭声,一声不响地转声走下了楼。
雪包围了沙家坪整条沟,枝依河两岸,工厂的南岸北岸都在一片雪的世界之中,漫天的雪纷着,一场自由自在的雪尽情的舞着,风呼呼的刮着,沿着河道呼啸而过,偶尔醒起的几支炮竹声,点缀着年景,陈川涛漫无目的走出了街坊。
只有在老家才能看到这么大的雪,这场雪下的真不错,这雪景真有诗意,只是这个项目,辛辛苦苦干了三年,没日没夜的,在节骨眼上,就得了这么个消息,陈川涛一边走着,一面心里还不平静。
桥的南边是厂区,桥的北边是生活中心,菜场、学校、医院、澡堂、邮局、录像厅全在桥北,陈川涛走到一家小卖部前,对老板说:"称一斤点心,再来一斤大白兔奶糖"。
"我以为你又加班去了,还晓得回家!"陈川涛拎着点心和奶糖回到家时,饭已做好了,儿子正在端米饭,张晨菇正在收拾桌子。
"给儿子买点好吃的,看,还有这个好东西!"陈川涛从上衣囗袋里掏出一个塑料陀螺,"儿子,这个是田阿姨从外地出差带回来的,今天早上刚给了爸爸",陈原高兴的一把抢过去,"这个转起来,会变色,我知道,咱们小卖部的那种,不会变色!"原原说着就高兴地蹲下来开始操作。
张晨菇装着很有兴致的样子低头看儿子在玩陀螺,抽空狠狠地瞪了一眼丈夫,陈川涛若无其事的一笑,大声对儿子说,"原原赶紧吃饭,下午好好写会儿作业,明天你妈带你到城里去看电影!"
"爸爸,明天你不去吗,还加班呀?"原原抬头问到。
"你妈安排的,我那敢不去呀,明天咱家咱家一起去!"陈川涛笑着对儿子说到。
第二天,陈川涛一家三囗吃过早饭,走向公交车站,车站就在桥北,小学的门囗,这条沟只有一条公交线路,从7号信箱门囗到县城北街,半个小时一趟,这条公交线路是建厂时和当地政府专门协商后才有的结果,这路公交,平时乘座的人就很多,周日和节假日时车厢里人员更是爆满,公交车里塞的全是厂里的人。
雪昨天下午已停了,大片的雪花只飘了不到半天,远处山上还是一片白色,地面上的雪已开始慢慢消融了。
公交车来了,一群人挤向车厢,陈川涛不好意思往向前挤,等上了车,车厢里满满的人,望不见爱人和孩子,只有手紧紧地抓住扶手,车走了两站,陈川涛才往后挪了几步。
"陈老师,你坐吧"。座位上有人叫道,陈川涛低下头,打量了一下座位上的小伙子,他好象不认识。
"陈老师,我是技校的小杨,你给我们教过一阵制图"。小杨离开座位,欠起身子。
"小杨,你坐,别客气了,你还在实习厂?"陈川涛有了点印象。
两年前技校的一个制图老师生孩子,技校缺代课老师,把情况反映到厂里后,陈川涛被临时安排充当了半学期制图教师,由于上课他从不点名,也不按书本讲,直接从厂里拿了几个报废的民品零件充当教具,从实物开始讲点线面,很受欢迎,以至于很多不是技校学生的人也来听课。
"我在实习厂,外责外协,好长时间没见你了,陈老师,听说你这两年一直忙个大项目,也不敢去打扰,我业务上还真有些难题,真想去请教"。小杨抓住了扶手,硬是把陈川涛推到了座位上。
"没关系,厂里忙,你可以到我家里找我,总装的沈段长也很有经验,还有车间的小徐,我们所里的小李,我回头介绍你们认识,大家多沟通"。陈川涛在座位上一边擦着沾满湿气的眼镜一边答到。
"那我过两天就去请教一个铝合金锻件的加工难题。"小杨兴奋地说到。
两人聊了一路,从零件加工到装配工艺,从样品试制到批量生产,从客户沟通到利润率。车到了终点站,两人一边下车一边还在讨论着苏联的时局,张晨菇搂着儿子,远远地瞅着。
"时谁那么聊的那么热伙,连我们娘俩都不要了!"张晨菇一把挽起走过来的陈川涛。
"实习厂的小杨,这小伙不错",陈川涛这不经意的回答,张晨菇心里倒是暗暗一喜。
路过百货商场时,陈川涛被妻子拉进去了,在一楼电视机柜台,张晨菇问的很仔细,连天线怎么做都在问,甚至打听到一家做天线的。电视里正播的是动画片,柜台下一群小孩在一边看,一边争论着,对着电视画面指指点点。
路过化妆品柜台,张晨菇又俯下身子在看,陈川涛默不吭声从夹克衫里摸出两张大团结,用手碰了一下妻子,"这是年终奖,忘了交了"。张晨菇一把抓了过去,大声喊道:"同志,来瓶润肤佳!"。到了商场二楼,张晨菇又作主张,给儿子买了个黄军挎书包,将新书包挂在了原原的小肩膀上,陈原乐得走路都一直紧紧地搂着张晨菇。张晨菇兴致很高,带着全家逛完了二楼,又去逛三楼。
陈川涛拎着张晨菇刚买的一堆毛线,张晨菇搂着原原,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走出商场。在商场门囗,陈原突然停下脚步,歪了歪头对陈川涛说,"爸爸,我不想去看电影了,我想去新华书店"。
"这个想法,要得!"陈川涛高兴地答到。"买完书,爸爸请吃饭!"
快两点的时候,一家人才到了车站,陈原的书包也被塞满了。公交车站挤满了人,来了一辆公交,张晨菇和儿子压根就没挤上去。
"妈妈,要么我们坐机动三轮吧,反正票价一样。
"那三轮不安全,一车拉将近十个人,我们还是再等公交吧,原原"。
又来了一辆公交,张晨菇和儿子还是没挤上车,原原有点不耐烦了,不停地狠狠地跺着路上的积雪,弄的裤脚全是泥点点。
"你认识郭伯伯不,就是郭天成伯伯,我给你讲一个挤车挤不上去,却等来一个新郎官的故事,想听不?"陈川涛扶了一下眼镜,狡黠的眼光看了一下儿子。原原一听,马上收住了脚。
"别给孩子瞎说!"张晨菇制止道,原原对妈妈的说话一脸的不屑。
"快,车来了。"张晨菇马上打段丈夫的话,拉起儿子,挤向公交车。
远远的,一个年青女子提着包,正朝车站跑来,张晨菇一望,是档案馆的小孟,还未来得及喊时,车已经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