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这场,是上海京剧团第几场演出,已不记得。反正开场和大轴是邓宛霞女士的《挡马》和《玉堂春》,压轴是《吊金龟》。《挡马》这出戏,随着昆曲在四十年代的大萧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已多年没有人唱了,原来听说南昆有这戏。南方讲究“文全福,武鸿福”,大概是鸿福班的戏。北昆的老先生们我大部认识,五十年代初白云生、韩世昌、侯永奎、侯玉山诸前辈都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蹈团工作,我当时也在北京人艺。那时丛肇桓、秦小玉都还是十几岁的学员,他们的戏我差不多全看过。武戏他们唱《夜奔》、《刀会》、《棋盘山》《铁龙山》,不记得唱过《挡马》。第一次我看《挡马》,是一九五二年在老东安市场内的吉祥,南昆来了几个老艺人作内部演出,那天的剧目还有华传浩的《芦林》、《检柴》,有沈传芷的什么就记不清了,演出后颇为轰动。这以后,京剧院就排了这个戏,戏校的学生们也演这个戏,似乎越演越花哨,越火爆。但沉稳、成熟劲则越来越差,票友演出,这是头一次见,而且演得这样熟练,实地难得,很为邓家有这样的才女自豪。
对邓宛霞女士的表演艺术,香港和内地多有评赞。我说不出更新的赞扬辞句,除去她的演出很成功外,那天我印象最深的是艾世菊老先生的张义和蔡正仁的王金龙。艾先生的戏我是早看过,也极佩服的。只是看他出现在“样板戏”中时,我非常难过与痛惜,并且有些同情。感觉像挺好的一块玉被人硬洒上一些泥污。不忍看下去。这次看他的张义,觉得泥污洗净了,玉则更灿烂夺目了。艾老演张义,本是大材小用了,可是他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一站一行,举手投足,节骨眼肩膀头,真叫分毫不差,炉火纯青。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不抢戏,不夺彩,本本分分,不温不火。我觉得这才见真功夫,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上的满足,蔡正仁也是难得的好。嗓子好,作派好,台风好,真有俞先生的风格。
而这一天给我更好的印象是香港的观众!这真出乎我的意料。前年我在深圳过年,一个居住香港的老朋友去深圳票戏,约我去看。我到后台看他。正碰上两个说广东话的朋友去给他捧场。那二位一手执笔,一手拿个本子问:“先生,我该在哪儿喊好,你说说我记下来……”我听了哭笑不得,以为香港观众多都这样,这次才发现犯了一个错误。叫好鼓掌没有一处不是地方,而且热情激烈,是我在内地几十年没见过的了,我真想替全中国的京剧工作者谢谢他们。有这样的好观众,还愁京剧不能振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