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因念熟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所以就心心念念想栽一棵梨树。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小梨树苗在春风春雨里摇曳着满头碧绿,挺精神地抽枝发芽,一天天地长高长大。到了第四年,父亲告诉我:春天的时候,就可以看梨花了!那以后的日子,我在焦急的等待和期盼中度过,浇水施肥松土,一天不知要跑多少遍。直到有一天,我欣喜地发现细长的枝条上绽出了小小的花蕾。我欢呼着告诉家人,告诉周围的小伙伴:“我家的梨树要开花啦!”
那时正是乡村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种果树养鸡鸭都是不允许的。村庄是光秃秃的村庄,很难见到一棵树。因此,那棵长在我家小院里的梨树就成了村人的“独生子女”。一连几天,不断地有老人孩子来院里参观。村里的孩子大多数从没有见过梨树,更不用说吃过梨子了。他们抓着光脑壳,皱着小黑眉,咂着嘴,想像着梨花和梨子的模样。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争论不休,有的说,梨花就像豌豆花,紫莹莹的;有的说,梨子就像老南瓜,熟透了又甜又红的,只是不清楚梨籽儿是不是和南瓜籽儿一样,可以晒干了炒着吃。最后总是由大人们喝斥着打断孩子们七嘴八舌的争论,然后有板有眼地告诉大家,梨花是白的,有清香味儿,梨子是甜的,像小葫芦。孩子们不再争吵,瞪着眼睛挺羡慕地追问大人,吃过梨子吗?大人就挺自豪地回答,吃过,很早的时候,咱村也种过梨树呢!成熟的时候,落得满地都是,就像下了一场梨子雨呢!孩子们的嘴里立刻就流出了口水来,就用眼急切切瞅着院里那株小梨树,巴巴地望着它快点下一场梨子雨。
谁知我们的期盼很快就像肥皂泡一样的破灭了,小梨树一夜间生满了黑黑的虫子,母亲称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黑虫为“蜜虫”,到今天我依然不知道那是些什么虫子。总之,这些虫子很快就把小梨树的花蕾叶芽全部吞食个精光,后来竟连细嫩的枝条也咬断了。小梨树很快就成了一副惨不忍睹的光秃秃模样,不久就可怜地枯死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希望也随着小梨树一道枯死了,孩子们来到院子里,齐齐地围住小梨树,默默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亲手栽下的小梨树虽然抵不住虫害而夭折了,但渴望已久的梨花却从此在我梦中一次次地盛开。梦中,洁白的花瓣在纤细的枝条上翩翩飞舞,梦中的梨花甚至有淡淡的清香飘出。醒来,常常为梦境的花事而感动不已,越发牵动了一份对梨花的眷恋和遥思。
长大后,进了都市工作,终日在水泥笼子里蚂蚁般地穿梭求食,离那一份甜美的梨花梦是越来越远了。拥挤的城市,嘈杂的生活,生存的重负,难得有几分清闲去看花赏月。当然,也常听人说洛阳的花市如何如何、菏泽的牡丹如何如何,但骨子里那份对梨花的情怀,还是让我特别注意了关于梨花的信息。于是,便记住了砀山有个梨花节,听说梨花盛开的时候,方圆几百里都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游人如织。
那时,曾有朋友约我去看梨花的,但是连绵的阴雨阻了佳期,终未成行。但是,读一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置身于千树万树的梨花中,深深为美丽而动人的花事震撼;背一句“梨花一枝春带雨”,似乎更领悟了美的真谛。后来,又有肖县的朋友邀我去参加当地的文学笔会。我知道肖县也是皖北著名的水果之乡,想来定是少不了梨树的,便欣欣然前往。但真正赶到了肖县,急不可待地问了主人,才知道,花期已过,枝头早有绿叶飘出了。面对我溢于言表的遗憾和失落,朋友唱起了那首流行歌曲:“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既然花谢花会再开,那就等明年吧!我微笑着自己劝自己。
最美的永远只是希望和期盼,而不是现实,假如真的让我少年时就在梨园梨花丛中长大,那么我还会多少年一如既往地保持一份对梨花的眷恋吗?那一夜,我在肖城的宾馆里久久不能入睡,望着窗外的几株树,黑蒙蒙的不知什么树,但总觉得就是梨树。蛋黄色的街灯里那树开满了洁白如雪的梨花,那梨花在夜色中喃喃地私语,有蝶儿在花瓣上栖息,淡淡的清香终于将我轻摇入梦了。
原载江苏《少年文艺》
1999年第4期